酒盒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3252发布日期:2019-11-25 21:21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酒盒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盒自动组装机,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将盒盖以及围条粘贴在盒体上的酒盒组装机。



背景技术:

如图10所示,一般酒盒包括有盒体与盒盖,成型制作时,盒盖的里侧边缘通过胶水粘贴在盒体的内壁上,为了防止盒盖盖上后陷进盒体内,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在盒体内的侧壁上粘贴一张围条,当盒盖盖上后,围条就挡住盒盖,这样盒盖就稳定地保持在盒体的开口处,不会陷入到盒体内。目前一般酒盒的盒盖与围条都是通过人工粘合在盒体上,存在效率低、围条放不平、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能实现盒体自动化贴盒盖以及贴围条的酒盒自动组装机。

该酒盒自动组装机包括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与驱动主轴转动的旋转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主轴上沿圆周等分设有四个盒座,每个盒座均包括底板与侧挡板,侧挡板安装在底板上,四个盒座分别对应送盒体工位、贴盒盖工位、贴围条工位以及出酒盒工位,所述送盒体工位设有用于将盒体送到盒座上的盒体移送装置,所述贴盒盖工位设有用于将盒盖粘贴到盒体上的贴盒盖装置,所述贴围条工位设有用于将围条粘贴到盒体内壁上的贴围条装置,所述出酒盒工位设有用于将酒盒取出的酒盒取出装置。

所述盒座上安装有盒体调位机构,所述盒体调位机构包括有调位板以及驱动调位板前后移动的调位动力源,所述调位板位于底板的前侧,并与底板保持在同一平面。

所述盒体移送装置包括有盒体输送带以及将盒体输送带上的盒体移送到盒座上的盒体移送机械手。

所述盒体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给盒体内壁喷胶的盒体喷胶机构。

所述贴盒盖装置包括有盒盖输送带以及将盒盖输送带上的盒盖移送到盒座上的盒盖移送机械手,所述盒盖移送机械手包括有支架与吸嘴,所述支架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导轨上,所述支架与驱动支架水平移动的平移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吸嘴设在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与驱动升降板上下升降的第一升降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动力源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吸嘴的前侧设有压盖板,所述压盖板与驱动压盖板上下移动的压盖动力源传动连接。

所述贴围条装置包括有围条料仓、围条台面以及用于将围条料仓内的围条推送到围条台面上的围条推送机构;所述围条台面的上方设有用于给围条喷胶的喷胶机构;所述围条台面的前方设有围条旋转机构,所述围条旋转机构包括有能放一条围条的旋转块以及驱动旋转块转动的旋转动力源;所述旋转块的一侧安装有围条夹持机构,所述围条夹持机构包括有前后两个夹持块以及驱动两个夹持块作夹持动作的夹持动力源,所述两个夹持块均具有夹持凹角,所述围条夹持机构与驱动围条夹持机构左右移动的横向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块的另一侧安装有围条吸取机构,所述围条吸取机构包括有吸取件以及驱动吸取件左右移动的吸取件动力源,所述吸取件上设有与气源相连的吸孔,所述吸孔正对着夹持块,所述吸取件与驱动吸取件前后移动的纵向动力源传动连接。

所述围条吸取机构安装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第二升降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座与第二升降动力源均装在平移架上,所述平移架安装在纵向导轨上,所述纵向动力源与平移架传动连接。

所述旋转块的前面设有挡围条机构,所述挡围条机构包括有能挡在旋转块前面的挡件以及驱动挡件离开旋转块的挡件动力源。

所述围条料仓包括有左右两个仓板,所述仓板的内侧设有前挡料板与后挡料板,所述前挡料板与后挡料板之间具有容纳围条的间距,所述前挡料板与围条台面之间具有让一条围条通过的间隙;所述围条推送机构包括有推块以及驱动推块前后移动的推块动力源,所述推块位于围条料仓下方。

所述酒盒取出装置包括有酒盒取出机械手,所述酒盒取出机械手包括有移动架、夹手座以及左右两个夹手,所述左右两个夹手安装在夹手座上,所述夹手座安装在移动架上,所述夹手与驱动夹手做夹持动作的夹手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架与驱动移动架移动的取盒动力源传动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酒盒自动组装机,通过机械化实现盒盖与围条的全自动粘贴,大大提高了酒盒制作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还保证了酒盒制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2;

图3为单个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盒盖移送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5为盒盖移送机械手的侧视图;

图6为贴围条装置的立体图1;

图7为贴围条装置的立体图2;

图8为两个夹持块与旋转块的俯视图;

图9为酒盒取出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10为贴盒盖与围条的工艺流程图;

图11为吸取件的移动轨迹图(有瓶托的情况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该酒盒自动组装机包括有机架1,机架1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主轴2,主轴2与驱动主轴2转动的旋转动力源传动连接,主轴2上沿圆周等分设有四个盒座3,如图3所示,每个盒座3均包括底板30与侧挡板31,侧挡板31安装在底板30上(侧挡板31防止转动时盒体位移),四个盒座3分别对应送盒体工位a、贴盒盖工位b、贴围条工位c以及出酒盒工位d。工作时,通过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主轴2每次转过90°,四个盒座3均来到下一个工位,完成对应工位的工作。送盒体工位a设有用于将盒体90送到盒座3上的盒体移送装置,贴盒盖工位b设有用于将盒盖91粘贴到盒体90上的贴盒盖装置,贴围条工位c设有用于将围条93粘贴到盒体90内壁上的贴围条装置,出酒盒工位d设有用于将酒盒9取出的酒盒取出装置。

下面具体介绍各个工位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盒体移送装置包括有盒体输送带5与盒体移送机械手a0,盒体90通过盒体输送带5输送过来,而盒体移送机械手a0就是将盒体输送带5上的盒体90移送到盒座3上。盒体移送机械手a0包括有吸嘴与导轨,这些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盒盖91粘贴到盒体90上之前,需要在盒体90内壁喷上胶水,为此在盒体输送带5的一侧还设有给盒体内壁喷胶的盒体喷胶机构a1。该盒体喷胶机构a1为现有技术,这里也不再赘述。当然,也可以通过人工给盒体上胶。

当处于送盒体工位a的盒座3放置好盒体90后,就转到贴盒盖工位b。如图4与图5所示,贴盒盖工位b的贴盒盖装置包括有盒盖输送带6以及将盒盖输送带6上的盒盖91移送到盒座3上的盒盖移送机械手b0。盒盖移送机械手b0包括有支架b1与吸嘴b2,支架b1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导轨b10上,支架b1与驱动支架b1水平移动的平移动力源传动连接;吸嘴b2设在升降板b3上,升降板b3与驱动升降板b3上下升降的第一升降动力源b5传动连接,第一升降动力源b5安装在支架b1上;工作时,第一升降动力源b5驱动升降板下降,吸嘴b2吸住输送带b1上的一个盒盖,然后升降板b3升起;接着平移动力源驱动支架b1在水平导轨b10上往前移动,并将盒盖带到盒体所在处,此时盒盖的前边缘处在盒体底内壁正上方;然后升降板b3下降,这样吸嘴b2就将盒盖91的边缘放到盒体90内。

盒盖91放置好后,还需要在盒盖91上施压,让盒盖91与盒体90完全沾合,为此,在吸嘴b2的前侧设有压盖板b3,该压盖板b3与驱动压盖板b3上下移动的压盖动力源传动连接。当吸嘴b2放下盒盖后,压盖动力源驱动压盖板b8下移(压盖板b8已经在盒体90内),这样压盖板b8就压在盒盖91与盒体90的贴合处,盒盖91与盒体90由此牢牢沾合。

为了适于不同尺寸酒盒的制作,本实用新型的吸嘴b2安装在吸嘴座b9上,吸嘴座b9安装在升降板b3上,吸嘴座b9上设有调节孔,吸嘴b2可调节地设在调节孔内。通过吸嘴b2在吸嘴座b9上调节孔内的调节,多个吸嘴b2便能形成不同的间距,从而更适于不同尺寸盒盖的吸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升降板b3更加平稳地上下升降,本实用新型在升降板b3的下方设有底板b4,底板b4与支架b1之间连接有导向轴b6,升降板b3通过导套b7设在导向轴b6上。由于通过导向轴b6与导套b7的配合,升降板b3能更加平稳地上下移动,保证盒盖贴合精确度。

当处于贴盒盖工位的盒体贴好盒盖后,就转到贴围条工位c。如图6与图7所示,贴围条装置c0包括有围条料仓c2、围条台面c4以及围条推送机构c3。围条料仓c2用于堆放围条93;围条台面c4用于放置从围条料仓c2出来的一条条前后并排的围条93,便于喷胶;而围条推送机构c3就是用于将围条料仓c2内的围条93推送到围条台面c4上。

如图6与图10所示当围条93处于围条台面c4上时,需要在围条93上喷上胶水(也只有当围条93处于围条台面c4上时才能喷胶)。为此,在围条台面c4的上方设有用于给围条喷胶的喷胶机构c5,该喷胶机构c5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围条93喷上胶后,继续往前移动(围条推送机构c3推一条,前面的那条围条93就被后面的围条93挤着往前移动一个位置),最前面的一条来到围条旋转机构c6。围条旋转机构c6设置围条台面c4的前方,其包括有能放一条围条c93的旋转块c60以及驱动旋转块c60转动的旋转动力源c61。最前面的一条围条93就被推到旋转块c60上(旋转块c60只能容纳一条围条93),然后旋转动力源c61驱动旋转块c60转动,这样旋转块c60便托着围条93一起立起。

围条93立体来后,需要将其夹住,为此在旋转块c60的一侧安装有围条夹持机构c7,该围条夹持机构c7包括有前后两个夹持块c70以及驱动两个夹持块c70作夹持动作的夹持动力源c71。当旋转块c60立起来后,夹持动力源c71驱动两个夹持块c70相对移动,这样两个夹持块c70就夹住围条93。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围条93立起来后向前翻到,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夹持块c70均具有夹持凹角c700,如图8所示,夹持凹角c700的侧面能夹住围条93,而夹持凹角c700的正面则能托住围条93,防止围条93向前翻到,因此当旋转块c60立起来后,首先围条93作用在夹持凹角c700的正面,然后两个夹持块c70相对移动,夹持凹角c700的侧面夹住围条93,这样两个夹持块c70就能稳定地夹住围条93,由于两个夹持块c70之间具有间距,因此不会碰到围条93上的胶水。

围条93是通过沾有胶水的那一面粘贴在盒体90内的侧壁上,因此需要将围条93没有胶水的那一面吸住,然后伸进盒体90内,并将围条93贴在盒体90内壁上。为此,围条夹持机构c7还与驱动围条夹持机构c7左右移动的横向动力源c72传动连接;而在旋转块c60的另一侧安装有围条吸取机构c8,围条吸取机构c8包括有吸取件c80以及驱动吸取件c80左右移动的吸取件动力源c81,吸取件c80上设有与气源相连的吸孔,吸孔正对着夹持块c70。两个夹持块c70夹住围条93后,通过横向动力源7c2的驱动,围条夹持机构c7来到围条吸取机构c8的旁边,即两个夹持块c70夹着围条93到来吸取件c80前面(在夹持块c80移动之前,旋转块c60已经倒下),吸取件c80上的吸孔吸气,这样围条c93没有胶水的那一面就被吸在吸取件c80上。

如上面所述,围条93被吸取件c80吸住后,还要伸进盒体90内,将围条93贴在盒体90侧壁上。为此,吸取件c80还与驱动吸取件c80前后移动的纵向动力源传动连接(纵向动力源未画出),通过纵向动力源的驱动,吸取件c80向前移动,吸着围条93来到盒体90内,然后吸取件动力源c81驱动吸取件c80向外侧移动(即左右方向),最终将围条93贴到盒体90内的侧壁上。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吸取件c80与纵向动力源的传动连接可以是直接传动连接,也可以是间接传动连接。直接传动连接指的是:纵向动力源直接与吸取件c80连接,而吸取件动力源c81直接与纵向动力源连接,即吸取件动力源c81直接驱动纵向动力源与吸取件c80一起左右移动,而纵向动力源驱动吸取件c80前后移动;间接传动连接指的是:纵向动力源驱动吸取件c80与吸取件动力源c81一起前后移动,而吸取件动力源c81驱动吸取件c80左右移动。这种两种方式都能使吸取件80实现前后左右两个方向上的移动。

上面的两种驱动方式都只能使吸取件c80实现前后左右移动,这种移动方式适合于没有瓶托92的盒盖91,然而一般的酒盒盒盖91上都有瓶托92(瓶托92的作用是能罩住酒瓶的上头,防止酒瓶在酒盒内晃动),在盒盖91具有瓶托92的情况下,如果吸取件c80吸着围条93直接向前移动,吸取件c80会被瓶托92挡住,无法完成围条93的粘贴。为了能适于制作具有瓶托92的酒盒,本实用新型的围条吸取机构c8安装在升降座c82上,而升降座c82与驱动升降座c82升降的第二升降动力源c83传动连接,通过第二升降动力源c83的驱动,升降座c82能够实现上下升降,升降座c82与第二升降动力源c83均装在平移架c84上,平移架c84安装在纵向导轨上(纵向导轨未画出,其装在平移架c84的上方),而纵向动力源与平移架c84传动连接,通过纵向动力源的驱动,平移架c84载着升降座c82、第二升降动力源c83以及围条吸取机构c8一起前后移动。上述这种结构也属于吸取件c80与纵向动力源间接传动连接的范围。工作时,如图11所示,第二升降动力源c83驱动升降座c82上升,升降座c82载着围条吸取机构c8上移;接着纵向动力源驱动平移架c84移动,平移架c84载着升降座c82、第二升降动力源c83以及围条吸取机构c8一起向前移动;绕过瓶托92后,第二升降动力源c83驱动升降座c82下降,升降座c82载着围条吸取机构c8下移;然后纵向动力源再次驱动平移架c84移动,平移架c84载着升降座c82、第二升降动力源c83以及围条吸取机构c8一起继续往前移动,这样围条93就进入到盒体90内;最后,吸取件动力源c81驱动吸取件c80向外侧移动,这样围条93就贴在盒体90的内侧壁上。

如图6所示,为了防止围条93从围条台面c4移动到旋转块c60上时从旋转块c60的前掉落,本实用新型在旋转块c60的前面设有挡围条机构,该挡围条机构包括有能挡在旋转块c60前面的挡件c62以及驱动挡件c62离开旋转块的挡件动力源。当围条93从围条台面c4移动到旋转块c60上时,由于挡件c62的阻挡,围条93就被限制在旋转块c60上,不会从前侧掉落,当旋转块c60要旋转时,挡件动力源驱动挡件c62离开旋转块c60,这样旋转块c60便能托着围条93往上旋转。

如图7所示,围条料仓c2包括有左右两个仓板c20,仓板c20的内侧设有前挡料板c21与后挡料板c22,前挡料板c21与后挡料板c22之间具有容纳围条93的间距,具有一定数量的围条93就堆放在前挡料板c21与后挡料板c22之间。前挡料板c21与围条台面c4之间具有让一条围条93通过的间隙,围条推送机构c3就推动最底部的一条围条93从该间隙穿过,并来到围条平台上。

当然,围条推送机构c3包括有推块c30以及驱动推块c30前后移动的推块动力源c31,推块c30位于围条料仓c2下方。通过推块动力源c31的驱动,推块c30推着最底部的一条围条93来到围条平台c4上。

当处贴围条工位的盒体贴好围条后,就转到酒盒取出工位d。如图2与图9所示,位于酒盒取出工位d的酒盒取出装置包括有酒盒取出机械手,酒盒取出机械手d0包括有移动架d1、夹手座d2以及左右两个夹手d3,左右两个夹手d3安装在夹手座d2上,夹手座d2安装在移动架d1上,夹手d3与驱动夹手d3做夹持动作的夹手动力源d4传动连接,移动架d1与驱动移动架d1移动的取盒动力源传动连接。当酒盒转到酒盒取出工位d,夹手动力源d4驱动夹手d3夹住盒体侧壁围条在位置(夹手d3的夹力同时能使围条93牢牢粘贴在盒体90上),然后取盒动力源驱动移动架d0移动,这样夹手便夹着酒盒9来到外面,并放到酒盒输送带7上,由此完成整个酒盒9的全部制作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