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1321发布日期:2020-11-20 09:4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流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纺织技术和纺织设备不断发展,新型纱线也随之不断出现,而涡流纺纱线就是其中最受人瞩目的一种。涡流纺是目前纺纱系统中一项新技术,与传统环锭纺比较:具有纺纱流程短,生产效率高,质量在线监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还具有大幅度减少用工及减少纱线毛羽等优势。故用涡流纺纱线加工成针、棉织物,具有布面光洁、毛羽少,耐磨性好、抗起毛起球性佳,及色泽鲜艳、吸湿快干等优良性能。目前国内外对涡流纺技术的研究很多,但涉及涡流纺纱线性能的研究较少。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审美观点的提高,高档、轻薄、柔软、舒适及易护理纺织品越来越受欢迎,成为毛织物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应用简单经济的加工技术生产保暖毛涤纱和毛织物一直是国际纺织科技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现有的毛涤纱存在可纺性差,吸湿透气性能差,保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采用驼绒毛与中空涤纶短纤进行混纺,通过包芯纱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毛涤纱存在可纺性差,吸湿透气性能差,保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包括芯纱和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纱由中空涤纶短纤螺旋缠结而成;在所述芯纱内密布有纤维水解后形成的孔隙;所述包缠纤维层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纱外;所述包缠纤维层由驼绒毛形成;所述驼绒毛的长度为38-44mm;所述驼绒毛的细度为16.8-2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纱线本体表面涂覆有拒水拒油整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纱线本体为36.8-44.3tex。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涤纶短纤为2.5-3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驼绒毛与中空涤纶短纤的混纺比为7: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以中空涤纶短纤和水溶性维纶纤维为芯纤维,以驼绒毛为包缠纤维,纺制成包芯纱结构,然后对水溶性维纶进行水解,使中空涤纶短纤间形成孔隙,同时降低中空涤纶短纤缠结的紧实度,使纱线本体更蓬松柔软,内部容纳的空气量更多,保暖效果好,在芯纱内形成密布的毛细通道,提高导湿透气性能,并且中空涤纶短纤形成的芯纱能够大大提升毛纱的强度;而驼绒毛作为外包纤维,色泽鲜亮,手感滑爽,具有低过敏性,同时驼绒毛纤维细长,强力好,耐摩擦,不起球,并且驼绒毛作为空芯纤维,冬季保暖,夏季透气,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芯纱2.包缠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采用涡流纺工艺配合退维水解工艺,纺制成一种新型的半中空纱线,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本实用新型包括纱线本体。纱线本体包括芯纱1和包缠纤维层2。芯纱1由中空涤纶短纤螺旋缠结而成;在芯纱1内密布有纤维水解后形成的孔隙。优选的,中空涤纶短纤为2.5-3d。孔隙由中空涤纶短纤与水溶性维纶混纺后、对水溶性维纶水解后形成。该半中空纱线结构较中空纱线强度高,导湿透气性更佳。包缠纤维层2螺旋包缠在芯纱1外。包缠纤维层2由驼绒毛形成。驼绒毛的长度为38-44mm。驼绒毛的细度为16.8-20μm。驼绒毛与中空涤纶短纤的混纺比为7:3。纺制而成的纱线本体为36.8-44.3tex。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暖舒适性,纱线本体表面涂覆有拒水拒油整理层。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以中空涤纶短纤和水溶性维纶纤维为芯纤维,以驼绒毛为包缠纤维,纺制成包芯纱1结构,然后对水溶性维纶进行水解,使中空涤纶短纤间形成孔隙,同时降低中空涤纶短纤缠结的紧实度,使纱线本体更蓬松柔软,内部容纳的空气量更多,保暖效果好,在芯纱1内形成密布的毛细通道,提高导湿透气性能,并且中空涤纶短纤形成的芯纱1能够大大提升毛纱的强度;而驼绒毛作为外包纤维,色泽鲜亮,手感滑爽,具有低过敏性,同时驼绒毛纤维细长,强力好,耐摩擦,不起球,并且驼绒毛作为空芯纤维,冬季保暖,夏季透气,舒适性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包括芯纱和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纱由中空涤纶短纤螺旋缠结而成;在所述芯纱内密布有纤维水解后形成的孔隙;所述包缠纤维层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纱外;所述包缠纤维层由驼绒毛形成;所述驼绒毛的长度为38-44mm;所述驼绒毛的细度为16.8-2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本体表面涂覆有拒水拒油整理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本体为36.8-44.3tex。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涤纶短纤为2.5-3d。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流纺毛涤复合保暖纱线,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包括芯纱和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纱由中空涤纶短纤螺旋缠结而成;在所述芯纱内密布有纤维水解后形成的孔隙;所述包缠纤维层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纱外;所述包缠纤维层由驼绒毛形成;所述驼绒毛的长度为38‑44mm;所述驼绒毛的细度为16.8‑20μm。本实用新型保暖效果好,导湿透气性好,纱线强度高,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林;沈家康;王国柱;陶鑫;厉红英;姚华明;赵蒙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世祥生物纤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