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葫芦藤纸

文档序号:27260212发布日期:2021-11-05 21:3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葫芦藤纸。


背景技术:

2.造纸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享誉世界。而且纸张也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两千多年来,我国出现了数百种手工纸,大体可分为皮纸、麻纸、竹纸和草纸等类型,每一种纸皆有独特的特点。手工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艺术创作领域仍占有绝对优势。当前,造纸原料来源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葫芦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扩展葫芦纸制作方法具有广阔的艺术市场前景。
3.专利cn103741536a公开了一种苎麻纸,该方法以对苎麻(韧皮纤维)为原料,通过对苎麻日晒雨淋漂白、微生物发酵脱胶、天然纸药加工,植物颜料染色等传统手工方式造纸,所制得的苎麻纸具有古雅、强韧、美观的特点,然而,苎麻纸虽然近年来在文创领域的装饰物品类有部分市场,但其纤维粗壮,手感粗糙,并不适宜古籍的修复,在书画方面的发展也已远不如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葫芦藤纸,本发明所提出的葫芦纸采用葫芦藤为原料,可广泛种植,一年生即可采摘,从中提取的纤维长度适中,成纸柔韧,润墨性好,是手工纸的新品种,可用作书画创作。
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葫芦藤纸,该方法是以葫芦藤条为原料,通过对葫芦藤条进行包括日晒、浸料、切料、沤浆、粗捣、清洗、蒸煮、细碾、调浆、捞纸、晒纸的工序制作得到。
7.一种葫芦藤纸,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1)备料:将葫芦藤采摘后去叶,露天日晒;
9.(2)浸料:将得到的晒干的葫芦藤在水中浸渍;
10.(3)切料:将浸渍好的葫芦藤进行切割;
11.(4)沤浆:将葫芦藤放入沤浆池,倒入草木灰;
12.(5)粗捣:对经沤浆处理的葫芦藤料直接舂捣,至纤维松散办分离状态;
13.(6)清洗:对捣好的浆料进行冲洗;
14.(7)蒸煮:对捣好的葫芦藤纤维松散地放在蒸锅上蒸煮,然后在石灰水中浸泡,浸泡后再次蒸煮;
15.(8)细碾:把纸料分批精细捣碎,成细浆状;
16.(9)调浆:将制备好的葫芦藤纤维倒入注有清水的纸槽内,加入猕猴桃汁,搅拌均匀;加入猕猴桃汁有助于提高葫芦藤纤维之间的粘合性,提高成纸性能。
17.(10)捞纸:先将竹帘平整放置在捞纸架上,伸入纸槽由外向内从水中兜起,获得湿
纸页;
18.(11)晒纸:湿纸页随纸框一同经晾晒干燥;
19.(12)揭纸:干燥后的纸张掲下后,整理备用。
20.优选地,步骤(1)将葫芦藤露天日晒1~2个月。
21.优选地,步骤(2)将得到的晒干的葫芦藤在水中浸渍1个月。
22.优选地,步骤(3)将浸渍好的葫芦藤切割的长度为5cm。
23.优选地,步骤(7)对捣好的葫芦藤纤维松散地放在蒸锅上蒸煮,第一次蒸煮1~2小时,温度控制在90℃至100℃,然后在石灰水中浸泡,浸泡后再次蒸煮,温度控制在100℃至150℃,时间为1~2小时。第一次蒸煮是通过蒸汽渗透作用排除纤维原料毛细孔中的空气,温度达到90℃

100℃时对葫芦藤纤维的排气作用最佳,继续提高温度虽能进一步提高作用效果,但会浪费能耗。第一次蒸煮的排气作用也为第二次蒸煮奠定基础。经吸附石灰水的纤维原料在温度为100℃至150℃蒸煮较短的时间1

2小时,这一温度和时间范围可使纤维原料有效脱去木素,保留纤维素。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时间会导致纤维素含量下降,影响成纸性能。
24.优选地,石灰水的质量浓度为2%。葫芦藤经过预处理后捣碎的纤维较细,不易采用过浓的石灰水进行处理,只要石灰水能够均匀浸渍葫芦藤纤维,在2%的浓度下即可充分脱木素成浆。
25.优选地,步骤(10)捞纸时,先将竹帘平整放置在捞纸架上,伸入纸槽由外向内从水中兜起,然后横向剧烈抖动3~5次,停留5秒钟。使纤维在纵向和横向上都有取向分布,消除纤维各向异性。
26.优选地,步骤(4)所述草木灰为葫芦藤质量的10%。
27.优选地,步骤(9)中,猕猴桃汁的用量时葫芦藤质量的7%。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葫芦藤纸具有传统手工纸的优点,且适合规模化生产,具有良好的艺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本发明首次使用葫芦藤作为造纸原料,开发新的手工纸品种。工艺上,采用先切断的方式,提高后续步骤作用效果,过长的原料会增加的蒸煮作用的不均匀性,过短的原料经蒸煮后会使纤维长度剧烈下降,这都会导致成纸性能不良;经过优化的纤维长度,并采用轻微的沤浆处理,且在沤浆之后即采取粗捣和精捣多级捣浆步骤,可以确保足够的碱通过渗透对纤维进行作用,通过上述较缓和的步骤减少纤维所受损害,较大程度保护了葫芦藤纤维;整个过程工艺可控,通过多个缓和步骤替代剧烈蒸煮过程,较好地利用了传统手工造纸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绝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31.实施例1
32.一种葫芦藤纸,包括以下步骤:
33.(1)备料:将葫芦藤从根处切掉,整根藤去叶,然后在露天日晒1个月;含有水分的葫芦藤纤维收到日光照射,一方面藤纤维中木质素经氧化降解,使纤维自然漂白,不产生污染
34.(2)浸料:将上述得到的晒干的葫芦藤5公斤,放在水中浸渍1个月;需使水面没过所有葫芦藤,且在1个月中可更换1次水。
35.(3)切料:将上述浸渍好的葫芦藤淋干水分后,进行切割,长度为5cm;不宜太短,太短虽然好捣浆,但是经沤浆和蒸煮时更易受药,容易产生纤维损伤。
36.(4)沤浆:将上述葫芦藤纤维放入沤浆池,倒入草木灰0.5公斤,常温沤浆15天;
37.(5)粗捣:对上述经沤浆处理的葫芦藤料直接舂捣,至纤维松散办分离状态;
38.(6)清洗:对上述捣好的浆料进行反复冲洗,直到沙粒、尘土等杂物全部清除;
39.(7)蒸煮:对捣好的葫芦藤纤维松散地放在蒸锅上蒸煮,第一次蒸煮1小时,温度为90℃,然后在2%的石灰水中浸泡,浸泡后再次蒸煮,温度为100℃,时间为2小时;
40.(8)细碾:把纸料分批精细捣碎,成细浆状,十分柔软;
41.(9)调浆:将上述制备好的葫芦藤纤维倒入注有清水的纸槽内,加入猕猴桃汁0.35公斤,用木棒搅拌均匀;
42.(10)捞纸:先将竹帘平整放置在捞纸架上,伸入纸槽由外向内从水中兜起,然后横向剧烈抖动5次,停留5秒钟,获得湿纸页;
43.(11)晒纸:湿纸页随纸框一同经晾晒干燥;
44.(12)揭纸:干燥后的纸张掲下后,获得葫芦藤纸。
45.实施例2
46.一种葫芦藤纸,包括以下步骤:
47.(1)备料:将葫芦藤从根处切掉,整根藤去叶,然后在露天日晒2个月;含有水分的葫芦藤纤维收到日光照射,一方面藤纤维中木质素经氧化降解,使纤维自然漂白,不产生污染
48.(2)浸料:将上述得到的晒干的葫芦藤5公斤,放在水中浸渍1个月;需使水面没过所有葫芦藤,且在1个月中可更换2次水。
49.(3)切料:将上述浸渍好的葫芦藤淋干水分后,进行切割,长度为5cm;不宜太短,太短虽然好捣浆,但是经沤浆和蒸煮时更易受药,容易产生纤维损伤。
50.(4)沤浆:将上述葫芦藤纤维放入沤浆池,倒入草木灰0.5公斤,常温沤浆15天;
51.(5)粗捣:对上述经沤浆处理的葫芦藤料直接舂捣,至纤维松散办分离状态;
52.(6)清洗:对上述捣好的浆料进行反复冲洗,直到沙粒、尘土等杂物全部清除;
53.(7)蒸煮:对捣好的葫芦藤纤维松散地放在蒸锅上蒸煮,第一次蒸煮1小时,温度为100℃,然后在2%的石灰水中浸泡,浸泡后再次蒸煮,温度为150℃,时间为2小时;
54.(8)细碾:把纸料分批精细捣碎,成细浆状,十分柔软;
55.(9)调浆:将上述制备好的葫芦藤纤维倒入注有清水的纸槽内,加入猕猴桃汁0.35公斤,用木棒搅拌均匀;
56.(10)捞纸:先将竹帘平整放置在捞纸架上,伸入纸槽由外向内从水中兜起,然后横向剧烈抖动5次,停留5秒钟,获得湿纸页;
57.(11)晒纸:湿纸页随纸框一同经晾晒干燥;
58.(12)揭纸:干燥后的纸张掲下后,获得葫芦藤纸。
59.对比例1
60.与实施例1相比,步骤(9)中不加入猕猴桃汁,其余步骤均相同。
61.对比例2
62.与实施例1相比,步骤(7)中加入石灰水量为10wt%,其余步骤均相同。
63.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所得纸张部分物理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64.表1性能结果
[0065] 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白度(%iso)65606364抗张指数(n.m/g)74.665.353.660.4
[0066]
比较对比例1、2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纸张的性能,发现对比例1不加入猕猴桃汁时,纸张纤维间粘合力不强,抗张指数下降;对比例2提高石灰水浓度会导致纤维受损,纤维素含量下降,抗张指数同样下降,但二者对成纸白度没有影响。
[0067]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