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条机进出筒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1642发布日期:2021-11-29 20:3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条机进出筒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并条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并条机进出筒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并条机在并条完成后,合并后的条子放置在筒体内供后续的纺织工序使用,现有的并条机一般都设置筒体的自动进出装置,降低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提高出条的效率,但是现有的筒体进出装置,需要设置较多的驱动装置,比如筒体的进筒推动、出筒推动、筒体保持装置等,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控制系统对多个驱动部件进行综合控制,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且多个驱动结构的综合控制导致系统复杂后容易出现系统故障,进而容易影响出条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条机进出筒控制装置,它降低了驱动结构的数量,同时实现进出筒操作,降低故障率,保证出条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并条机进出筒控制装置,包括出条口,所述出条口处设有进筒口、出筒口,所述进筒口处设有进筒传送带,所述出筒口处设有出筒传送带,所述出条口处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的水平面内阵列分布有多个拨杆,多个拨杆分别延伸至进筒口和出筒口内,相邻拨杆之间形成筒体放置区,所述拨杆上设有弧形拨板。
6.进一步的,所述拨杆为四个,四个所述拨杆形成四个筒体放置区,其中两个筒体放置区位于进筒口,另外两个筒体放置区位于出筒口内。
7.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拨板朝向转轴的转动方向弯曲,所述弧形拨板上转动连接有接触轮。
8.进一步的,所述出条口的侧壁上阵列分布有多个防撞轮,所述接触轮、防撞轮均为橡胶材质。
9.进一步的,所述出条口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拨杆转动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弧形缓冲板,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辊。
10.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在并条机的出条口处设置进筒口和出筒口,空筒通过进筒传送带进入进筒口,盛满条子的筒体通过出筒传送带自出筒口向外传送,在出条口处转动设置转轴,转轴上的水平面内阵列分布有多个拨杆,多个拨杆分别延伸至进筒口和出筒口内,这样就能够利用拨杆对筒体进行拨动移动,同时进筒口和出筒口处的拨杆均利用同一个转轴进行驱动,降低了驱动结构的数量,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装置的复杂程度;
12.2、在拨杆的端部设置弧形拨板,相邻的拨杆之间形成筒体放置区,使对筒体拨动移动时更加稳定,避免筒体与拨杆分离,利用转轴转动带动多个拨杆同时转动,利用拨杆将空筒从进筒口推入,同时另一侧的拨杆将盛满条子的筒体从出筒口推出,同时实现进筒和
出筒操作,结构简单,控制便捷,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就能同时实现进出筒的协调控制,降低了故障发生率,保证了并条后的条子的出条效率。
附图说明
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1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16.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b

b方向的剖视图。
17.附图中所示标号:
18.1、出条口;2、进筒口;3、出筒口;4、进筒传送带;5、出筒传送带;6、转轴;7、拨杆;8、筒体放置区;9、弧形拨板;10、接触轮;11、防撞轮;12、凹槽;13、弧形缓冲板;14、转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并条机进出筒控制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出条口1,所述出条口1为并条机并条完成后的条子出口位置,属于并条机的一部分,所述出条口1处设有进筒口2、出筒口3,空筒从进筒口2进入,盛满条子的筒体从出筒口2离开并条机,所述进筒口2处设有进筒传送带4,所述出筒口3处设有出筒传送带5,优选的进筒传送带4、出筒传送带5均为皮带式或者链条式输送带,其设置在地面以下,上表面与地面齐平,用于对筒体进行运输,所述出条口1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轴向竖直设置,利用电机驱动其绕轴向转动,所述转轴6上的水平面内阵列分布有多个拨杆7,拨杆7沿着转轴6的径向阵列分布,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转轴6的侧面,多个拨杆7分别延伸至进筒口2和出筒口3内,这样在转轴6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不同的拨杆7分别在进筒口2和出筒口3处转动移动,相邻拨杆7之间形成筒体放置区8,拨杆7转动时同时带动空筒和满筒移动,空筒从进筒口2进入出条口1内进行装填,满筒从出筒口3处被推出离开并条机的出条口1,以上两项操作同时进行,仅有一个转轴6进行驱动,结构简单,控制便捷,简化了装置结构,不需要综合控制,动力装置数量减少,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故障率,保证了出条效率,所述拨杆7上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固定有弧形拨板9,弧形拨板9能够更好的与筒体的侧面边缘进行贴合,在推动筒体移动时更加稳定和牢固,避免筒体滑脱。
21.优选的,所述拨杆7为四个,四个所述拨杆7形成四个筒体放置区8,其中两个筒体放置区8位于进筒口2,另外两个筒体放置区8位于出筒口3内,其中一个进筒口2处的筒体放置区8位于进筒传送带4上,另一个筒体放置区8处于装填位置的一侧,其中一个出筒口3的筒体放置区8位于条子装填位置,另一个位于出筒传送带5上,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装填进行的同时有足够的空筒处于待装填状态,保证一旦装填完毕就能及时补充空筒,且装满条子的筒体能够及时运走,使装填不间断,保证出条效率。
22.优选的,所述弧形拨板9朝向转轴6的转动方向弯曲,能够在拨杆7推动筒体移动
时,弧形拨板9的弧形形状与筒体的侧面进行更好的贴合接触,保证与筒体接触位置的牢固,推动筒体运动更加稳固,不易滑脱,所述弧形拨板9上转动连接有接触轮10,接触轮10用于直接与筒体接触,避免弧形拨板9对筒体的侧面造成划伤,且弧形拨板9与筒体的接触点在转动时会发生相对转动,利用转动的接触轮10实现转动,能够有效避免对筒体造成硬性凹痕,对筒体的移动操作更加顺畅。
23.优选的,所述出条口1的侧壁上阵列分布有多个防撞轮11,所述接触轮10、防撞轮11均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能够降低接触位置的应力,较少对筒体造成的凹痕或其他损坏,防撞轮11的设置能够在推动筒体移动时,避免筒体与出条口1的侧壁碰撞,避免筒体卡住,提高对筒体的保护效果。
24.优选的,所述出条口1的顶部设有凹槽12,凹槽12由出条口1的内顶部表面向上延伸,所述凹槽12沿拨杆7转动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弧形缓冲板13,所述凹槽12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14,为提高筒体的放置数量和便于后续纺织工序的使用,条子装填后一般都会高于筒体的顶部一端距离,而并条机的高度一般与筒体相差不多,因此在装满条子的筒体出筒时,顶部的条子会与出条口1的顶部侧壁相接触,容易对条子产生挂坏或卡住,因此凹槽12的侧壁设置=弧形缓冲板12使条子更容易进入凹槽12中不会被凹槽12的棱划伤,经过凹槽12时与其内的转动辊14转动接触,防止条子与出条口1的侧壁摩擦,使装满条子的筒体出筒更加顺畅,不易对条子产生挂损。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并条机的出条口1处设置进筒口2和出筒口3,空筒通过进筒传送带4进入进筒口2,盛满条子的筒体通过出筒传送带5自出筒口3向外传送,在出条口1处转动设置转轴6,转轴6上的水平面内阵列分布有多个拨杆7,多个拨杆7分别延伸至进筒口2和出筒口3内,这样就能够利用拨杆7对筒体进行拨动移动,同时进筒口2和出筒口3处的拨杆7均利用同一个转轴6进行驱动,降低了驱动结构的数量,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装置的复杂程度;在拨杆7的端部设置弧形拨板9,相邻的拨杆7之间形成筒体放置区8,使对筒体拨动移动时更加稳定,避免筒体与拨杆7分离,利用转轴6转动带动多个拨杆7同时转动,利用拨杆7将空筒从进筒口2推入,同时另一侧的拨杆7将盛满条子的筒体从出筒口3推出,同时实现进筒和出筒操作,结构简单,控制便捷,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就能同时实现进出筒的协调控制,降低了故障发生率,保证了并条后的条子的出条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