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9835112阅读:1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包装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流水生产线,本发明还设计采用上述生产线生产包装盒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生产心形异形盒多采用手糊压粘、手工传递等传统作业方式,生产效率低、不可连续作业;手工涂胶压盒易溢胶、空胶、折皱;辅助模具呆板、不易拿取。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流水生产线,解决了现有异形盒成型采用人工操作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不可连续作业;手工涂胶压盒易溢胶、空胶、折皱;辅助模具呆板、不易拿取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生产线生产包装盒的方法。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涂胶机、装配平台、压盒机及取盒工作台。
[0006]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的装配平台采用一种用于生产包装盒的模具,包括相配套的外模具、内模具和压盒模具,在成型时,通过滑道将外模具、内模具和压盒模具配合安装在一起;
外模具包括相配合的左半模和右半模,左半模和右半模对齐配合后中间形成和包装盒对应的镂空区域;
内模具包括实心铝模,实心铝模的中间位置向上凸起为和包装盒对应的实心模具,实心模具的位置和尺寸和所述的外模具上镂空区域相对应;
压盒模具为铝模盖,压盒模具盖在内模具的表面上,压盒模具与内模具实心模具相对应的部分,向上凸起形成凸起区域。
[0007]其中的左半模和右半模相对的两个外侧分别挖空形成把手。
[0008]其中的左半模和右半模的配合接口处设置有磁铁。
[0009]其中的压盒模具的凸起区域上开有一长方形的镂空区域,和此镂空区域相对应的在内模具的实心模具内设置有磁铁。
[0010]其中的外模具的厚度为33mm,内模具的厚度为32mm,压盒模具的厚度为18mm。
[0011]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盒流水生产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I:自动涂胶:围边粘合位置镂空油位,在自动涂胶机上快速涂胶,手工去除插舌位双面胶,将围边胶水向内组装为环状;
步骤2:外压式成型:将回流的模具打开,将底盖扣在模具上,再将环形围边套在底盖夕卜,将左右外套闭合、铝模盖闭合,放入流水线,进入压盒机;采用红外感应方式,模具流到压盒机位置自动停止、加压,压盒机弹开后模具进入传送带; 步骤3:将输送带上的模具打开,产品取出,产品流入全检站点,模具通过滑动式回流输送带传送到成型站点处;
步骤4:检查广品有无变形、脏污、假粘,将良品装箱。
[0012]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的步骤2中压盒机压盒时间为5S-8S,压力大小为6BAR-8BAR。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机器局部涂胶和灵活的辅助模具,使心形底盖和围边快速稳定粘合且围边与底盖产生凹凸感,胶水无外溢、产品无变形;通过智能压盒机调控压盒时间与压力,配合辅助输送线,达到快速连续作业的闭路循环,从而减少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并保持稳定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生产线中采用的模具中外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生产线中采用的模具中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生产线中采用的模具中压盒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左半模,2.右半模,3.把手,4.方形铝模,5.心形模具,6.自动涂胶机,7.心形盒装配平台,8.智能压盒机,9.取心形盒工作台,10.心形盒子纸张,11.过渡板,12.双气缸,13.液动导轨,14.输送带,1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7]本发明包装盒流水生产线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自动涂胶机6、心形盒装配平台7、智能压盒机8及取心形盒工作台9。
[0018]本发明包装盒流水生产线中智能压盒机8采用的模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用于生产心形的巧克力包装盒,包括相配套的外模具、内模具和压盒模具,如图1所示,外模具包括相配合的左半模I和右半模2,左半模I和右半模2对齐配合后中间形成镂空的心形,左半模I和右半模2相对的两个外侧分别挖空形成把手3,左半模I和右半模2的配合接口处设置有磁铁,如图2所示,内模具包括实心方形铝模4,方形铝模4的中间位置向上凸起为实心心形模具5,该心形结构和外模具上镂空的心形尺寸相配合,如图3所示,压盒模具为铝模盖,压盒模具盖在内模具的表面上,压盒模具与内模具心形相对应的部分,向上凸起形成高IMM的心形凸起区域。心形凸起区域的中间位置有一长方形的镂空区域,和此镂空区域相对应的在内模具的心形模具5内设置有磁铁,在成型时,可以在此镂空区域内放置铁片,盖合压盒模具后,铁片和磁铁相吸使得盖合的更紧固。脱模时取出铁片,即可打开压盒模具。外模具的厚度为33mm,内模具的厚度为32mm,压盒模具的厚度为18mm。
[0019]本发明采用上述生产线生产包装盒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I:自动涂胶(配置两名作业员):围边粘合位置镂空油位,在自动涂胶机6上快速涂胶,手工去除插舌位双面胶,将围边胶水向内组装为环状;交成型模具操作员;此种涂胶方式较手工刷胶和其他点胶方式,精准高、胶水厚薄适宜,不溢胶、不空胶,降低废品率;
步骤2:外压式成型:左右外套外缘留把手位,便于开启,嵌入铝模的滑道内,接口内植入磁铁,便于闭合后持续加压;内衬为心形模具,为产品内尺寸,便于底盖和围边成型、固定;铝模盖内表面与内衬对应位制作高IMM的心形凸起位,粘合时便于底盖与围边产生凹凸感;此种外压式模具较内嵌式模具灵活开启、便于取拿,产品成型平整无折皱;且模向、纵向都有磁铁吸附作用,横向纵向持续加压,便于产品粘合,防止开胶;
成型站点配置四名作业员,作业员将回流的模具打开,将心形底盖扣在心形模具上,再将环形围边套在底盖外,将左右外套闭合、铝模盖闭合,放入流水线,进入智能压盒机;
设置智能压盒机压盒时间,采用红外感应方式,模具流到压盒机位置自动停止、加压,压盒机弹开后模具进入2米的传送带;此种压盒机适应流水线式生产,可自动连续作业,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设置智能压盒机压盒时间为5S-8S,压力大小为6BAR-8BAR。
[0020]步骤3:取盒站点(配置两名作业员):作业员将传送带上的模具拿来打开,产品取出,产品流入全检站点,模具通过滑动式回流输送带传送到成型站点处;此种方法有效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滑槽15用来放心形盒。
[0021]步骤4:全检站点(配置两名作业员):作业员检查产品有无变形、脏污、假粘等品质问题,将良品装箱。
【主权项】
1.一种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涂胶机、装配平台、压盒机及取盒工作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平台采用一种用于生产包装盒的模具,包括相配套的外模具、内模具和压盒模具,在成型时,通过滑道将外模具、内模具和压盒模具配合安装在一起; 所述的外模具包括相配合的左半模(I)和右半模(2),左半模(I)和右半模(2)对齐配合后中间形成和包装盒对应的镂空区域; 所述的内模具包括实心铝模,实心铝模的中间位置向上凸起为和包装盒对应的实心模具,实心模具的位置和尺寸和所述的外模具上镂空区域相对应; 所述的压盒模具为铝模盖,压盒模具盖在内模具的表面上,压盒模具与内模具实心模具相对应的部分,向上凸起形成凸起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模(I)和右半模(2)相对的两个外侧分别挖空形成把手(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模(I)和右半模(2)的配合接口处设置有磁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盒模具的凸起区域上开有一长方形的镂空区域,和此镂空区域相对应的在内模具的实心模具内设置有磁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模具的厚度为33mm,内模具的厚度为32mm,压盒模具的厚度为18mm。7.—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流水生产线进行包装盒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自动涂胶:围边粘合位置镂空油位,在自动涂胶机(6)上快速涂胶,手工去除插舌位双面胶,将围边胶水向内组装为环状; 步骤2:外压式成型:将回流的模具打开,将底盖扣在模具上,再将环形围边套在底盖夕卜,将左右外套闭合、铝模盖闭合,放入流水线,进入压盒机;采用红外感应方式,模具流到压盒机位置自动停止、加压,压盒机弹开后模具进入传送带; 步骤3:将输送带上的模具打开,产品取出,产品流入全检站点,模具通过滑动式回流输送带传送到成型站点处; 步骤4:检查广品有无变形、脏污、假粘,将良品装箱。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盒流水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压盒机压盒时间为5S-8S,压力大小为6BAR-8BAR。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及生产方法,包括依次设置的涂胶机、装配平台、压盒机及取盒工作台。围边粘合位置镂空油位,在自动涂胶机上快速涂胶,手工去除插舌位双面胶,将围边胶水向内组装为环状;将回流的模具打开,将底盖扣在模具上,再将环形围边套在底盖外,将左右外套闭合、铝模盖闭合,放入流水线,进入压盒机;采用红外感应方式,模具流到压盒机位置自动停止、加压,压盒机弹开后模具进入传送带;将输送带上的模具打开,产品取出,产品流入全检站点,模具通过滑动式回流输送带传送到成型站点处;检查产品有无变形、脏污、假粘,将良品装箱。本发明包装盒流水生产线及生产方法,减少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并保持稳定的品质。
【IPC分类】B31B1/62, B31B17/00, B31B17/60
【公开号】CN105599356
【申请号】CN201510959685
【发明人】邓建军, 张康盛, 莫小燕, 黄少峰, 徐伟, 陈志平, 罗合林, 杨晓军
【申请人】广州美普森包装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