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缠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216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高稳定性缠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繅丝机,具体是指高稳定性缠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繅丝机是一种常见的蚕丝加工设备,用于从蚕茧上抽出蚕丝。而对蚕丝卷绕时,需采用叉手进行手动绕丝。现有叉手装置的翼翅板与转筒通常采用整体设计,这样,不仅卷绕不便,在卷绕完毕后也不易取出蚕丝。同时,翼翅板与转筒之间的拐角处易出现卡丝的问题,且不便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稳定性缠丝装置,方便繅丝工序中湿丝的快速卷绕,同时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高稳定性缠丝装置,包括固定杆、连接块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杆上的转筒,连接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翼翅板,两翼翅板于靠近固定杆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卷丝栓,转筒的前端设有内凹的活动槽,活动槽的内壁上设有两组沿转筒轴线方向排列的弹性组件,两弹性组件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弹性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呈圆弧形的弹性金属块,连接块的后端安装有呈圆柱状的滑块,滑块一端向外延伸,滑块延伸端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外凸且可置入两弹性组件之间区域的卡紧块,滑块的延伸端可在活动槽内移动并对弹性金属块形成挤压。
[0006]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将多条蚕丝的线头固定在翼翅板上的卷丝栓上,人工转动翼翅板,则实现蚕丝在转筒上的卷绕收集,直至转筒上收集的蚕丝达到饱和后,转筒停止转动,即完成一次卷丝工序。实际操作中,转筒以及翼翅板一般采用尼龙材质,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翼翅板与转筒采用整体设计,进而造成卷绕完毕的蚕丝取出十分困难,同时在清理转筒时,翼翅板与转筒之间的拐角处容易卡丝且不方便清理。而本实用新型的翼翅板与转筒之间采用活动设计,即通过滑块与活动槽之间的配合,使得翼翅板可与转筒相分离。组装时,先转动连接块使卡紧块与弹性金属块相错开,移动滑块置入活动槽内,,待卡紧块位于两弹性组件之间的区域时,再转动连接块,使得卡紧块置入两弹性组件之间区域。这时,滑块的侧壁与圆弧形的弹性金属块接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挤压,而弹性金属块在恢复形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与其受到的压力作用方向相反的弹力;卡紧块的前后端均与弹性金属块相接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挤压,而弹性金属块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与其受到的压力作用方向相反的弹力,如此,则使得滑块被紧固在活动槽内,避免其发生轴向及轴向的移动,这样便保证了翼翅板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0007]为提高两弹性组件对滑块的夹持力,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直径大于同一所述弹性组件中两个所述弹性金属块弧顶之间的间距。如此,两弹性件则能紧紧地作用于滑块的两侧壁。
[0008]为提高两弹性组件对卡紧块的作用力,进一步地,所述卡紧块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弹性组件之间的距离。如此,两弹性件则能紧紧地作用于卡紧块的前后端,从而避免滑块发生轴向及周向的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翼翅板于远离所述转筒的那端开有固定孔。当蚕丝收卷完成后,通过在固定孔内加设螺栓,即能保证转筒以及翼翅板的状态静止,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收集好的蚕丝。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的侧壁与圆弧形的弹性金属块接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挤压,而弹性金属块在恢复形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与其受到的压力作用方向相反的弹力;卡紧块的前后端均与弹性金属块相接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挤压,而弹性金属块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与其受到的压力作用方向相反的弹力。如此,则使得滑块被紧固在活动槽内,避免其发生轴向及轴向的移动,这样便保证了翼翅板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稳定性缠丝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稳定性缠丝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装配图。
[0014]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转筒,2、固定杆,3、翼翅板,4、卷丝栓,5、固定孔,6、活动槽,7、弹性金属块,8、滑块,9、连接块,10、卡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高稳定性缠丝装置,包括固定杆2、连接块9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杆2上的转筒1,连接块9的两端均设置有翼翅板3,两翼翅板3于靠近固定杆2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卷丝栓4,转筒1的前端设有内凹的活动槽6,活动槽6的内壁上设有两组沿转筒1轴线方向排列的弹性组件,两弹性组件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弹性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呈圆弧形的弹性金属块7,连接块9的后端安装有呈圆柱状的滑块8,滑块8 一端向外延伸,滑块8延伸端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外凸且可置入两弹性组件之间区域的卡紧块10,滑块8的延伸端可在活动槽6内移动并对弹性金属块7形成挤压。
[0018]本实施例工作时,将固定杆2的一端固定,将多条蚕丝的线头固定在翼翅板3上的卷丝栓4上,人工转动翼翅板3,则实现蚕丝在转筒1上的卷绕收集,直至转筒1上收集的蚕丝达到饱和后,转筒1停止转动,即完成一次卷丝工序。实际操作中,转筒1以及翼翅板3 —般采用尼龙材质,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翼翅板3与转筒1采用整体设计,进而造成卷绕完毕的蚕丝取出十分困难。同时,在清理转筒1时,翼翅板3与转筒1之间的拐角处容易卡丝且不方便清理。而本实施例的翼翅板3与转筒1之间采用活动设计,即通过滑块8与活动槽6之间的配合,使得翼翅板3可与转筒1相分离。组装时,先转动连接块9使卡紧块10与弹性金属块7相错开,移动滑块8置入活动槽6内,,待卡紧块10位于两弹性组件之间的区域时,再转动连接块9,使得卡紧块10置入两弹性组件之间区域。这时,滑块8的侧壁与圆弧形的弹性金属块7接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挤压,而弹性金属块7在恢复形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与其受到的压力作用方向相反的弹力;卡紧块10的前后端均与弹性金属块7相接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挤压,而弹性金属块7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与其受到的压力作用方向相反的弹力。如此,则使得滑块8被紧固在活动槽6内,避免其发生轴向及轴向的移动,这样便保证了翼翅板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0019]为提高两弹性组件对滑块8的夹持力,优选地,所述滑块8的直径大于同一所述弹性组件中两个所述弹性金属块7弧顶之间的间距。如此,两弹性件则能紧紧地作用于滑块8的两侧壁。
[0020]为提高两弹性组件对卡紧块10的作用力,优选地,所述卡紧块10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弹性组件之间的距离。如此,两弹性件则能紧紧地作用于卡紧块10的前后端,从而避免滑块8发生轴向及周向的移动。
[0021]优选地,所述翼翅板3于远离所述转筒1的那端开有固定孔5。当蚕丝收卷完成后,通过在固定孔5内加设螺栓,即能保证转筒1以及翼翅板3的状态静止,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收集好的蚕丝。
[002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高稳定性缠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2)、连接块(9)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杆(2)上的转筒(1),连接块(3)的两端均设置有翼翅板(3),两翼翅板(3)于靠近固定杆(2)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卷丝栓(4),转筒(1)的前端设有内凹的活动槽(6),活动槽(6)的内壁上设有两组沿转筒(1)轴线方向排列的弹性组件,两弹性组件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弹性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呈圆弧形的弹性金属块(7),连接块(3)的后端安装有呈圆柱状的滑块(8),滑块(8)—端向外延伸,滑块(8)延伸端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外凸且可置入两弹性组件之间区域的卡紧块(10),滑块(8)的延伸端可在活动槽(6)内移动并对弹性金属块(7)形成挤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缠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的直径大于同一所述弹性组件中两个所述弹性金属块(7 )弧顶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缠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块(10)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弹性组件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缠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翼翅板(3)远离所述转筒(1)的一端开有固定孔(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稳定性缠丝装置,包括固定杆、连接块以及转筒,连接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翼翅板,转筒的前端设有内凹的活动槽,活动槽的内壁上设有两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两个弹性金属块,连接块的后端安装有滑块,滑块延伸端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卡紧块。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的侧壁与圆弧形的弹性金属块接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挤压;卡紧块的前后端均与弹性金属块相接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挤压。如此,则使得滑块被紧固在活动槽内,避免其发生轴向及轴向的移动,这样便保证了翼翅板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IPC分类】B65H75/28, D01B7/04, B65H75/04, B65H75/18, B65H75/22
【公开号】CN205062242
【申请号】CN201520772595
【发明人】李郁英
【申请人】重庆炫吉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