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鼓型轮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05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换鼓型轮转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换鼓型轮转机,这种交换鼓型轮转机可以对已确定上下长度图案的连续印刷和使上下长度任意改变的间歇印刷双方进行选择。
在使用交换鼓型轮转机的情况下,虽然能进行连续印刷,但由于图案的上下长度是由交换鼓单元齿轮的圆周节距决定的,如当圆周节距为1/4英寸(6.35mm)时,不能对需要圆周节距不超过1/4英寸的上下长度为200mm、300mm微型图案进行印刷,因此,不能适用于多品种印刷。
作为间歇输送型轮转机,已知的有特公昭58-55246号公报及实开平2-133339号公报中所示的形式。在这些轮转机上,虽然上下长度与印刷鼓的圆周节距没有关系,可以任意设定,但因为要反复对连续纸进行前进、停止、后退等操作,不能提高生产速度,不适用于大批量的印刷。
这样,在想要改变图案上下长度进行连续印刷和想要选择任意长度图案进行印刷这两方面要求的情况时,以前,就必须同时准备交换鼓型轮转机和间歇输送型轮转机,这样,造成极大的成本负担。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并进行了研究,其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交换鼓型轮转机,无论是少品种大批量还是多品种小批量的印刷都能用1台交换鼓型轮转机完成,能够降低成本,同时,利用对上下长度图案进行连续印刷所需的上述1/4英寸圆周节距的交换鼓单元,也能对微型(milli-size)等任意上下长度范围的图案进行印刷。
在连续印刷的情况,在印刷单元上安装上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同时,把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各个摆辊固定,通过使从送纸机构中出来经过牵引机构再经印刷单元的连续纸以所定的速度走纸,设置在印刷单元交换鼓装置上的印刷鼓上的图案就能被反复地连续印刷。这时各个图案的上下长度是由上述印刷鼓所决定的。
在间歇印刷的情况,在印刷单元上安装上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同时,把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各个摆辊设置为不固定状态,通过输送辊和牵引辊以一定的行进量把走纸的连续纸通过印刷鼓和压鼓之间,于是在印刷鼓的印刷材料上印刷上图案。然后,印刷鼓每转一圈,在连续纸对应印刷鼓上没有印刷材料的空白区间之间,在对应印刷鼓印刷材料的周长与上述图案的上下长度之差的周长上,连续纸相对连续纸的走纸方向通过正反向走纸机构被设定为反向走纸(包含停止)。
通过正反向走纸机构使连续纸逆走时,在送纸机构的正反向走纸机构的前方连续纸松弛,在牵引机构的正反向走纸机构的后方连续纸张紧,但在该连续纸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松弛量和张紧量能够分别被设在上方和下方的摆辊所吸收。
因此,可以在1台设备上低成本地实现用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完成少品种大批量的印刷和用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完成多品种小批量的印刷。
在上述构成中,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和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可以使用同一印刷鼓。
根据这种构成,如果有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只需更换印刷材料就可以通过间歇印刷实现任意长度图案的印刷,因此,可以降低印刷用交换鼓的设备费用。
在上述构成中,如果使印刷单元在连续纸的走纸方向上位置可调,则通过印刷单元的移动可以调整预先设定的印刷。
另外,输送辊、交换鼓装置、正反向走纸机构以及牵引辊,都可通过它们各自分别对应的分级电机来驱动。
通过参照附图
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做如下说明,可以使本发明的上面所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法得到更明确地说明,而且,也可以对本发明自身进一步更好地理解。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交换鼓型轮转机上装上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的概括构成说明图。
图3是概括表示本发明交换鼓型轮转机的印刷单元中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的斜视图。
送纸部1是由支撑滚筒状连续纸4的纸支撑架5、把纸支撑架5上支撑的连续纸4输送到印刷部2的送纸机构6、配置在纸支撑架5和送纸机构6之间并把从滚筒状卷绕出来的连续纸4调湿的调湿机构7组成。并且,调湿机构7是由多个辊组成的。
送纸机构6是由输送辊8、摆动辊9和2个正反向转动辊10a和10b、导向辊11组成的,这些辊都是沿着连续纸4的走纸方向顺序配置的。输送辊8通过可以进行单独控制的分级电机(セクシヨナルモ-タ)12a能够使连续纸4以一定的速度沿输送方向转动。
2个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在偏离位于上下位置的同时,分别由齿轮列连结,能以同一速度沿互为相反的方向转动。并且,在一方的正反转的辊10a上与可单独控制的正反转电机13a相连结。
摆动辊9配置在输送辊8和前方的正反向转动辊10a之间。并且,该摆动辊9是由支撑在支架上并可在其上自由摆动的悬臂杆14的前端所支撑。摆动悬臂杆14通过拜劳福拉姆滚筒等弹压力可以调整的弹压装置15的作用沿着下方(使连续纸4张紧的方向)倾斜,摆动辊9为平衡这个弹压装置15的弹压力,可在上下方向上摆动。
在支撑摆动辊9的摆动悬臂杆14的底座上,一体配置着锁紧板17该锁紧板17上有以摆动悬臂杆14的支点为中心的圆弧孔16,这个锁紧板17通过相应的装配部件,如通过穿插在圆弧孔16中的手轮(手把),再通过可以拧紧的螺栓,使其固定在支架上,这样,通过将锁紧板17固定在支架上就可以使摆动辊9在相应的位置得到固定。
在加工部3的入口部(前方),设置了牵引从印刷部2出来的连续纸4的牵引机构20。这个牵引机构20是由2个正反向转动辊21a、21b和摆动辊22、牵引辊23及导向辊24所组成,这些辊沿着连续纸的走纸方向顺序配置。
2个正反向转动辊21a、21b在偏离上下位置的同时,分别由齿轮列连结,能以同一速度沿互为相反的方向回转动。并且,在一方的正反转的辊21a上与可单独控制的正反转电机13b连结。
摆动辊22配置在下游侧/后方的正反向转动辊21b和牵引辊23之间。并且,这个摆动辊22和上述送纸机构6的摆动辊9是同样结构,通过弹压装置15使得从后方的正反向转动辊21b出来的在牵引辊23之间的连续纸4沿着张紧的方向弹压,同时,为平衡这个弹压力摆动辊22可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并且,可以用螺栓与锁紧板17固定。
牵引辊23通过可以单独控制的分级电机12b使连续纸4以一定的速度沿牵引方向向加工部3的方向回转。
印刷部2的各个印刷单元2a、2b、2c,做成交换鼓型,它们分别各自对应的支架37上安装着可以选择性固定使用的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25a、25b、25c,以及后述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26a、26b、26c。
连续印刷用各个交换鼓装置25a、25b、25c上有版鼓27、壳鼓28和压鼓29,3鼓为同一直径,在壳鼓28的全部外圆周面上包裹着一层厚度为t的外壳层28a。并且,各自的版鼓27通过齿轮与各自对应的印刷单元2a、2b、2c上设置的可单独控制的分级电机30a、30b、30c成浮动连结。上述各电机30a、30b、30c能够分别控制回转速度。
间歇印刷用各自交换鼓装置26a、26b、26c如图2所示,与连续印刷用各个交换鼓装置25a、25b、25c相比,除了把壳鼓28圆周上的外壳层28a替换成外壳层28b以外其他都是相同的,也有版鼓27、壳鼓28和压鼓29。在印刷鼓之一的壳鼓28上,用粘着剂等沿部分圆周方向,贴上带有周长L、厚度t的印刷材料的外壳层28b,其表面和版鼓27和压鼓29相接触。因此,在没有贴外壳层28b的空白区间N区中,在版鼓27和压鼓29之间产生大小近t的间隙,当空白区间N对着压鼓29时,因为壳鼓28和压鼓29之间有大小近t的间隙,能使连续纸4自由地进行前进、停止、及后退。并且,外壳层28b的周长L比印刷对象的最大上下长度要稍长一些。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外壳层28b的周长L为壳鼓28的全部圆周长的1/2,版鼓27刷版上的印刷长度可以为比其稍短的任意长度尺寸。
当把各个交换鼓装置26a、26b、26c安装在各个印刷单元2a、2b、2c上时,各个交换鼓装置26a、26b、26c上的版鼓27通过齿轮与各自单元可分级控制电机30a、30b、30c成浮动连结。
另外,从上述说明中可以看到在连续印刷用各个交换鼓装置25a、25b、25c上只需将外壳层28a分别换成28b,就构成了间歇印刷用各个交换鼓装置26a、26b、26c。
上述的各个印刷单元2a、2b、2c,载置在基座34的导轨35上,通过线型导向块36的作用,在沿着连续纸4走纸方向所确定的行程上可以移动。图3表示了该印刷单元2a、2b、2c的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各个单元的支架37与基座34上设置的能够回转的轴向移动的丝轴38螺旋配合。并且,利用手轮40作用,经过齿轮机构39,通过转动丝轴(杠)38就可以使支架37移动。在对应基座34上的各个印刷单元2a、2b、2c的位置上设置的锁紧部件41,通过转动偏心凸轮轴42可使其沿下方移动,该锁紧部件41的上端部与各个单元支架37的一侧面对置配合,越向下拉动锁紧部件41越能将支架37的一侧面紧压在基座34上使之固定,这样,就能把各个印刷单元2a、2b、2c固定在基座34上。
下面通过上述轮转机的结构来说明印刷作用。
(1)连续印刷在印刷部2的各个印刷单元2a、2b、2c上,安装着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25a、25b、25c,同时,在上游侧/前方和下游侧/后方将两个摆动辊9、22固定。在该状态下,轮转机上通过连续纸4的走纸,使通常情况下单一方向回转的印刷机工作,进行连续印刷。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送纸机构6的输送辊8和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牵引机构20的正反向转动辊21a、21b和牵引辊23同期沿同一方向连续转动,使连续纸4以一定的速度走纸。并且,此时,由各自的电机30a、30b、30c控制,使各个印刷单元2a、2b、2c上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25a、25b、25c的各自鼓的周速度与上述连续纸4的走纸速度一致。并且,使此时的各个印刷单元2a、2b、2c的连续纸4的走纸方向的位置,与印刷图案的上下长度相对应来进行设置并固定好。
(2)间歇印刷在印刷部2的各个印刷单元2a、2b、2c上,安装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26a、26b、26c,同时,解除前方和后方两个摆辊9、22的固定。在该状态下,使轮转机上连续纸4走纸的间歇印刷机工作,就能进行间歇印刷。
下面,详细说明间歇印刷。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分别就(a)、(b)两种情况来说明印刷(a)所要印刷图案的上下长度a等于包裹在壳鼓28的1/2外圆周的外壳层28b周长L的情况(a=L);(b)所要印刷图案的上下长度a等于外壳层28b周长L的1/2的情况(a=L/2)。
(a)图案的上下长度与外壳层28b周长L相等的情况将输送辊8和牵引辊23作用下壳鼓28每转一周连续纸4的行进量设为a(a=L)。并且,把送纸机构6侧和加工部3侧(后方)分别对应的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的圆周速度设定为与各个间歇印刷用交换鼓26a、26b、26c的壳鼓28具有同一周期的圆周速度,同时,将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和21a、21b的正转方向的行进量(转动量)设定为a,反复进行正转和停止的操作。
在图2所示状态,用版鼓27印刷版使上下长度a(=L)的图案转动印刷的壳鼓28转动1/2圆周,同时,前方和后方的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只正向转动行进量L,就能在连续纸4上印刷上下长度与壳鼓28外壳层28b的周长L相等(=a)的图案。随后,连续纸4经过壳鼓28转动1/2周面对在没有外壳层的空白区N区间,之后外壳层28b再面对连续纸4再将同样的图案印刷在其上。
此时,连续纸4连续走纸后,图案和图案之间在相当于没有外壳层空白N区间周长的长度上是白纸部分,因此,控制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的转动就可以控制连续纸4的行进量。也就是说,能使前后方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的转动,在上述壳鼓28的空白区间N周长的行进量所对应的时间上停止转动。于是,在壳鼓28的外壳层28b的端部面向连续纸4的状态时,使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再次只转动行进量a。
这样,通过反复操作和壳鼓28同步转动的前后方的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的正转和停止,就可以在连续纸4上反复印刷上下长度a且长度与外壳层28b周长L相等图案,并且,在图案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多余的空白纸部。
这时,通过输送辊8和牵引辊23使连续纸4以一定的速度走纸,与此相对应,使在上述印刷部的连续纸4间歇地走纸,此时,通过输送辊8和牵引辊23作用下的连续纸4的行进量,和通过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作用下的连续纸4的间歇行进量之间差异,被前后方的摆辊9、22所吸收。
(b)图案的上下长度a等于壳鼓28外壳层28b周长L的1/2时的情况将输送辊8和牵引辊23作用下壳鼓28每转动一周连续纸4的行进量设定为a(a=L/2)。并且,使前后方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具有与壳鼓28的圆周速度同步的转动,同时,将正向转动方向上转动行进量设定为L,反向转动方向上的行进量仅设定为L-a,反复进行这种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
在图2所示状态上,在壳鼓28的外壳层28b上,从其前端经过周长a(=L/2),转动印刷图案。在这个状态下,壳鼓28在只转动1/2周的同时,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只正向转动行进量L,于是就能在连续纸4上印刷上下长度为a的图案和L-a的空白部。
因此,在壳鼓28再转1/2周时,也就是说,在连续纸4上对应于壳鼓28没有外壳层区间N之间,使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只反向转动行进量L-a,然后再只正向转动行进量L来进行印刷。于是,就能在连续纸4上反复进行印刷比壳鼓28的全周长更短的上下长度为a的图案,而不会产生多余的白纸部分。
此时,将输送辊8和牵引辊23作用下连续纸4的行进量,和由正反向转动辊10a、10b及21a、21b作用下连续纸4间歇输送的行进量之差,被前后方的摆动辊9、22所吸收。
在上述作用中,各个印刷单元2a、2b、2c与连续纸4走纸方向上移动着的印刷位置相配合。上述实施形式中的各个交换鼓装置,版鼓、壳鼓和压鼓是完全同径的3鼓式(偏置印刷),壳鼓转动接触在压鼓上,但也可以通过版鼓直接印刷,即2鼓式,使版鼓直接转动接触在压鼓上。可以把与这个压鼓转动接触的壳鼓和版鼓统称为印刷鼓,把包裹在壳鼓上的外壳层和安装在版鼓上的印刷版统称为印刷材料。并且,各鼓不仅可以为为同一直径,也可以为版鼓直径∶壳鼓直径∶压鼓直径=1∶2∶1形式的不同直径。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印刷单元上选择安装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和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两种类型,不仅可以利用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实现少品种大批量的印刷,和利用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印刷,即实现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上因为齿轮圆周节距的关系而不能印刷的印刷,如200mm、300mm这样尺寸的上下长度图案等的印刷,还因利用1台设备而能降低成本。另外,如果有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只需更换外壳层就可以通过间歇印刷实现任意长度图案的印刷,能够降低印刷用交换鼓的设备费用。
图中所示实施方案的记述、其它修正、变更及应用,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有所启示。因此,本发明适当广泛的解释,采用与权利要求的公正含义或适当范围一致的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交换鼓型轮转机,具有用输送辊输送连续纸的送纸机构、带着印刷单元且可装卸交换鼓装置的印刷部、位于印刷部下游侧、由牵引辊牵引连续纸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交换鼓装置,选择性地使用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和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连续印刷使用的印刷鼓全圆周上装有印刷材料,间歇印刷使用的印刷鼓在圆周局部装有印刷材料;在送纸机构输送辊的下游侧和牵引机构牵引辊上游侧,分别设置有能使连续纸沿正转方向和反转方向走纸和停止的正反转走纸控制机构;在输送辊和上游侧的正反转走纸控制机构之间,以及下游侧的正反转走纸控制机构和牵引辊之间,设置有可固定的摆动辊。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交换鼓型轮转机,其特征在于,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和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具有共同的印刷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交换鼓型轮转机,其特征在于,印刷单元在连续走纸方向上其位置是可以调整的。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记载的交换鼓型轮转机,其特征在于,输送辊、交换鼓装置、正反转走纸控制机构及牵引辊,都是分别通过各自的分级电机来控制驱动的。
全文摘要
一种交换鼓型轮转机,其中,无论是少品种大批量及多品种小批量的印刷,为使它们都能够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在交换鼓型轮转机上,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在全部圆周上都有印刷材料用于连续印刷用交换鼓装置25a、25b、25c,及在部分圆周上有印刷材料用于间歇印刷用交换鼓装置26a、26b、26c,在送纸机构6的输送辊8的后方和牵引机构20的牵引辊23的前方,设有可以使连续纸4沿着正转方向和反转方向走纸和停止的正反向走纸控制机构,在输送辊和前方的正反向走纸控制机构之间以及后方的正反向走纸控制机构和牵引辊之间,设置有能够固定的摆动辊9、22。
文档编号B41F13/04GK1401479SQ021246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2日
发明者仲正裕 申请人:株式会社宫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