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码机内热式墨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40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码机内热式墨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轮,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自动包装机上的墨轮打码机内热式墨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打码机上的墨轮,基本上采用外加热方式对墨轮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缺点是墨轮内圈中的墨水很难被完全使用,由于内圈温度比外围温度稍低,所以墨轮内部很难完全溶化,导致墨轮使用不完全。当机器长度较长时,制造外加热元件就比较麻烦。特别当用在长轴多道打码机上时,很难满足墨轮的加热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墨轮在上述打码机上加热不充分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打码机内热式墨轮,它解决了现有墨轮采用外加热方式加热,导致墨轮内部很难溶化而使墨轮难以使用完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打码机内热式墨轮,它主要由墨轮、墨轮套、海绵体和墨水组成,所述墨轮套由左墨轮套和右墨轮套组成,左墨轮套与右墨轮套配合连接,即左墨轮套与右墨轮套相互之间通过台阶配合而成,墨轮紧紧地固定在墨轮套的外面,墨轮套安装在导热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墨轮采用内热式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墨轮溶化比较充分,墨轮的加热不受打码机加热块长度的影响,能有效地保证墨轮的熔化并充分使用,在长轴式多道打码机上使用尤其合理,在工作中更便于转印出清晰的打码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码机内热式墨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图1所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码机内热式墨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码机内热式墨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码机内热式墨轮主要由墨轮2和墨轮套组成。墨轮2是由海绵体和墨水制成。墨轮套由左墨轮套1和右墨轮套3组成,左墨轮套1与右墨轮套3配合连接。左墨轮套1与右墨轮套3相互之间通过台阶配合而成,并作固紧配合状。如图1中所示,左墨轮套1与右墨轮套3过盈配合连接。
参看图3,左墨轮套1与右墨轮套3通过螺纹连接。
参看图4,左墨轮套1与右墨轮套3通过锥形配合连接。
本装置中的墨轮2紧紧地固定在左墨轮套1和右墨轮套3上,左墨轮套1和右墨轮套3则安装在导热轴4上,实现热量传导。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墨轮套接收来自加热轴和导热管上的热量,并逐渐把热量转传给由海绵体和墨水结合而成的墨轮,当墨轮接收的温度达到溶化温度时,墨轮开始逐渐溶化,当溶化完全后,墨轮处于软化状态并通过控制系统使其处于温度平衡,此时墨轮可以正常使用。
以上诸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打码机内热式墨轮,它主要由墨轮、墨轮套、海绵体和墨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轮套由左墨轮套和右墨轮套组成,左墨轮套与右墨轮套配合连接,即左墨轮套与右墨轮套相互之间通过台阶配合而成,墨轮紧紧地固定在墨轮套的外面,墨轮套安装在导热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码机内热式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墨轮套与右墨轮套过盈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码机内热式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墨轮套与右墨轮套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码机内热式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墨轮套与右墨轮套通过锥形配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码机内热式墨轮,它主要由墨轮、墨轮套、海绵体和墨水组成。墨轮套由左墨轮套和右墨轮套组成,左墨轮套与右墨轮套配合连接,即左墨轮套与右墨轮套相互之间通过台阶配合而成,墨轮紧紧地固定在墨轮套的外面,墨轮套安装在导热轴上。本实用新型的墨轮采用内热式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墨轮溶化比较充分,墨轮的加热不受打码机加热块长度的影响,能有效地保证墨轮的熔化并充分使用,在长轴式多道打码机上使用尤其合理,在工作中更便于转印出清晰的打码内容。
文档编号B41L27/00GK2915511SQ20062004237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日
发明者吴秋亮, 周扬凰 申请人:上海迪凯分离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