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烫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4529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电子产品烫金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烫金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加工中,经常需要对电子产品的局部进行喷涂上色,以起到装饰性或者标识性的作用。传统的做法是利用喷枪沿着预设的路径在电子产品上进行喷涂作业。但是,有些电子产品的表面部分需要喷涂上色的区域非常狭窄,甚至是位于凹槽结构的底部,喷枪难以对准和控制喷涂区域,容易出现飞油;喷枪的流量、气压、校准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而且还经常需要返工以修正上色区域,导致加工困难、不良率高以及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难度低、良品率高和工作效率高的电子产品烫金设备。

一种电子产品烫金设备,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架,以及分别安装在支架上的烫金纸输送机构、产品旋转机构和烫金加热机构;烫金纸输出送机包括:安装于支架上且平行于基座设置的横杠、连接在横杠一端的烫金纸安装轴、连接在横杠另一端且平行于烫金纸安装轴设置的牵动辊、连接牵动辊的第一电机,以及分布在横杠上且平行于烫金纸安装轴设置的若干导向辊;烫金纸安装轴位于烫金加热机构的一侧,牵动辊位于烫金加热机构的另一侧;产品旋转机构枢接在支架上且平行于基座设置;烫金加热机构滑动连接在支架上且朝向产品旋转机构设置。

上述电子产品烫金设备,采用烫金上色取代传统的喷涂上色以实现电子产品的上色加工,适用于电子产品的表面上色作业。工作时,烫金纸成卷安装在烫金纸安装轴上,且烫金纸的开头端顺着导向辊从横杠的一端到达横杠另一端上的牵动辊。牵动辊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牵动烫金纸的开头端移动以实现烫金纸的输送,而且烫金纸的输送路径在烫金加热机构和产品旋转机构之间。需要上色的电子产品固定在产品旋转机构上,并且在该产品旋转机构的带动下旋转。而烫金加热机构对烫金纸进行加热并且将烫金纸上设有金属箔的一面抵压在电子产品表面上需要上色的区域,伴随着电子产品的转动和烫金加热机构的加热,金属箔与烫金纸上的底纸分离并且熔接在电子产品表面,实现电子产品的上色作业,而上色区域的宽度可以通过调整烫金纸的宽度来实现,上色作业时将烫金加热机构将烫金纸抵压在电子产品表面的上色区域并且加热,使得烫金纸上的金属箔融化附着在电子产品表面,然后产品旋转机构带动电子产品转动,随着电子产品的转动完成上色作业。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降低电子产品上色作业的加工难度、提高良品率和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旋转机构包括:一端枢接该支架的转动轴和连接在转动轴另一端的烫金治具;转动轴平行于基座设置;烫金治具的一侧与烫金加热机构抵接。当被加工的电子产品被固定在烫金治具后,在转动轴的带动下转动,而烫金治具通过滑动方式调整位置后,将烫金纸抵接在电子产品的上色区域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旋转机构还包括:连接在转动轴远离烫金治具的一端的转动把手。转动把手可以供使用者手动转动转动轴以带动烫金治具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旋转机构还包括:连接在转动轴远离烫金治具的一端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以带动烫金治具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座上设有操控面板;操控面板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机和烫金加热机构。操控面板便于使用者控制第一电机和烫金加热机构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烫金加热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支架上且朝向烫金治具设置的机座和连接在机座靠近烫金治具的一端的加热头。机座可以在支架上滑动以调节加热头的位置,而加热头用于加热烫金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子产品烫金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产品烫金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子产品烫金设备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电子产品烫金设备;

20-基座,21-操控面板;

30-支架;

40-烫金纸输送机构,41-横杠,42-烫金纸安装轴,43-牵动辊,44-第一电机,45-导向辊;

50-产品旋转机构,51-转动轴,52-烫金治具;

60-烫金加热机构,61-机座;

70-烫金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参见图1至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产品烫金设备10。

该电子产品烫金设备10,包括:基座20、安装于基座20上的支架30,以及分别安装在支架30上的烫金纸输送机构40、产品旋转机构50和烫金加热机构60。

该基座20位于电子产品烫金设备10的底部。其顶部一侧设有操控面板21,操控面板21电连接烫金加热机构60。具体地,操控面板21上可设有电源开关、加热温度调节开关、工作指示灯以及转速调整开关等。

该支架30为倒置的L形结构设置,其底部与基座20固定连接,其侧部连接烫金纸输送机构40和产品旋转机构50,其顶部设有一个收容烫金加热机构60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内壁设有用于与该烫金加热机构60滑动连接的滑轨(图未示)。

该烫金纸输出送机包括:安装于支架30上且平行于基座20设置的横杠41、连接在横杠41一端的烫金纸安装轴42、连接在横杠41另一端且平行于烫金纸安装轴42设置的牵动辊43、连接牵动辊43的第一电机44,以及分布在横杠41上且平行于烫金纸安装轴42设置的若干导向辊45。其中,烫金纸安装轴42位于烫金加热机构60的一侧,牵动辊43位于烫金加热机构60的另一侧。第一电机44与操控面板21电连接,其用于带动牵动辊43转动。牵动辊43与用于上色作业的烫金纸70的开头端连接,在旋转时牵动成卷的烫金纸70按照预设的速度放纸。而成卷的烫金纸70被安装在烫金纸安装轴42上,烫金纸70在分布在横杠41上的导向辊45的作用下,被拉平和引导至牵动辊43,而且被夹在产品旋转机构50和烫金加热机构60之间。

该产品旋转机构50枢接在支架30上且平行于基座20设置,其包括:一端枢接该支架30的转动轴51和连接在转动轴51另一端的烫金治具52。转动轴51平行于基座20设置。烫金治具52的一侧与烫金加热机构60抵接。当被加工的电子产品被固定在烫金治具52后,在转动轴51的带动下转动,而烫金治具52通过滑动方式调整位置后,将烫金纸抵接在电子产品的上色区域上。此处,为了实现转轴的转动,提供两种实施方式,其一为手动转动方式,此时产品旋转机构50还包括:连接在转动轴51远离烫金治具52的一端的转动把手。转动把手可以供使用者手动转动转动轴51以带动烫金治具52转动。其二为电机驱动方式,此时产品旋转机构50还包括:连接在转动轴51远离烫金治具52的一端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转动轴51转动以带动烫金治具52转动。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同时设置转动把手和第二电机,既可以手动,也可以电机驱动。

该烫金加热机构60滑动连接在支架30上且朝向产品旋转机构50设置。该烫金加热机构60包括:滑动连接在支架30上且朝向烫金治具52设置的机座61和连接在机座61靠近烫金治具52的一端的加热头(图未示)。机座61可以在支架30上滑动以调节加热头的位置,而加热头用于加热烫金纸70。机座61是滑动连接在支架30上的,因此可以实现往复移动。当产品旋转机构50上固定了电子产品时,机座61可以带动加热头调整加热头的高度以匹配电子产品的上色区域的高度,目的是,在上色作业时,使得加热头始终抵接在需要上色的区域,而且可以随着电子产品的转动而调整加热头的位置。例如,若需要在一个方形的电子产品的表面周缘凹槽进行上色,则可以将该电子产品固定在该烫金治具52上,转动轴51带动该电子产品旋转一周,加热头也刚好在该电子产品表面的凹槽进行烫金加热一周。此外,机座61移动的动力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动式,例如通过设置在基座20和支架30之间弹簧,在电子产品的反作用力下迫使加热头和机座61自行上下移动以调整位置。另一种是主动式,通过设置电机、丝杆和数控台,通过电机来带动机座61和加热头顺应电子产品的上色区域的形状而自行调整高度。

上述电子产品烫金设备10,采用烫金上色取代传统的喷涂上色以实现电子产品的上色加工,适用于电子产品的表面上色作业。工作时,烫金纸成卷70安装在烫金纸安装轴42上,且烫金纸70的开头端顺着导向辊45从横杠41的一端到达横杠41另一端上的牵动辊43。牵动辊43在第一电机44的带动下转动,牵动烫金纸70的开头端移动以实现烫金纸70的输送,而且烫金纸70的输送路径在烫金加热机构60和产品旋转机构50之间。需要上色的电子产品固定在产品旋转机构50上,并且在该产品旋转机构50的带动下旋转。而烫金加热机构60对烫金纸70进行加热并且将烫金纸上70设有金属箔的一面抵压在电子产品表面上需要上色的区域,伴随着电子产品的转动和烫金加热机构60的加热,金属箔与烫金纸70上的底纸分离并且熔接在电子产品表面,底纸通过牵动辊43回收,实现电子产品的上色作业,而上色区域的宽度可以通过调整烫金纸70的宽度来实现,上色作业时将烫金加热机构60将烫金纸70抵压在电子产品表面的上色区域并且加热,使得烫金纸70上的金属箔融化附着在电子产品表面,然后产品旋转机构50带动电子产品转动,随着电子产品的转动完成上色作业。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降低电子产品上色作业的加工难度、提高良品率和工作效率。

此外,操控面板21便于使用者控制第一电机44和烫金加热机构60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