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网版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6786发布日期:2018-10-02 19:3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网版烘干箱。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机大多采用油墨进行图案的印刷,在纸质印刷品上面,由于印刷品的吸收力比较弱,印刷上的油墨图案如果不及时干燥,碰到后很容易糊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现有技术中对网版的烘干多采用在烘干箱内部设置电吹风或吹风机,通过空气加热对网版进行干燥,不仅热效率低、耗能高,而且空气中的灰尘和油渍黏附在网版上,影响印刷质量,烘干不均匀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网版烘干箱存在热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网版烘干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网版烘干箱,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箱体两侧安装有滑轨,两侧的滑轨上滑动连接至少四组滑块,所述滑块的大小与滑轨的宽度相匹配,每组滑块之间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包括:底框、加热框、压板和伸缩装置;所述加热框连接底框,加热框内部并列安装若干灯管,底框内部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压板的上下两侧安装有与导轨匹配的滑动块,滑动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底框的两侧通过伸缩装置分别连接压板的侧边,所述伸缩装置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的箱体两端的底角安装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为L形阻尼正方块。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底端安装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顶部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侧面安装有温控系统。

所述底框采用铝合金材质。

所述压板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置物板有效将网版固定,固定牢靠,操作简便;通过在烘干箱内部设置导轨,可以任意调节高度,适合于不同大小的网版烘干,且适用于多层的网版烘干,同时调节省力迅速;通过灯管传导热量对网版烘干,热效率高,耗能小,烘干迅速,节约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层网版烘干箱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置物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烘干箱,2-置物板,3-万向轮,4-防撞块,5-滑块,6-压力表,7-温控系统,21-加热框,22-底框,23-伸缩装置,24-压板,25-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多层网版烘干箱,包括:烘干箱1,所述烘干箱1的箱体两侧安装有滑轨,两侧的滑轨上滑动连接至少四组滑块5,所述滑块5的大小与滑轨的宽度相匹配,每组滑块5之间连接有置物板2,所述置物板2包括:底框22、加热框21、压板24和伸缩装置23;所述加热框21连接底框22,加热框21内部并列安装若干灯管,底框22内部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压板24的上下两侧安装有与导轨匹配的滑动块,滑动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底框22的两侧通过伸缩装置23分别连接压板24的侧边,所述伸缩装置23为压缩弹簧;所述烘干箱1的箱体两侧安装有滑轨,方便调节上下置物板2之间的高度,适用于不同的网版烘干,同时可对多层网版进行烘干,提高了生产效率,烘干效率高,利于企业发展;所述置物板2用于放置网版进行烘干,置物板2的伸缩装置23可手动调节宽度,两侧的压板24用于夹紧网版,加热框21中放置的灯管用于产生热量从而对网版进行烘干,热传导效率高,节约能耗,增加烘干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底框22的隔层设计,防止灯管的温度过高对网版上的纸张造成伤害,产生耗损,增大生产成本,伸缩装置23采用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大,对夹紧过程中缓冲作用越小,使夹紧过程中更为省力。

所述烘干箱1的箱体两端的底角安装有防撞块4,所述防撞块4为L形阻尼正方块;所述防撞块4为了避免烘干箱1在移动过程中不慎撞击而产生损害,延长烘干箱1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减少维修次数。

所述烘干箱1底端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万向轮3方便烘干箱1的移动,使得烘干箱1的移动省时省力。

所述烘干箱1顶部设有压力表6;所述压力表6能随时监测烘干箱1内的压力,方便工作人员观察。

所述烘干箱1侧面安装有温控系统7;所述温控系统7用于随时监测烘干箱1内的温度,保证烘干箱1的正常工作。

所述底框22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铝合金材料的传热效率高,节省烘干时间,同时硬度大,使用寿命长。

所述压板24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片25;所述橡胶垫片25防止压板24对网版的压力过大,造成网版的损害,同时增大了网版与压板24的接触摩擦,使得网版被牢牢夹紧,不会产生掉落现象。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