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打印头定位导向的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9326发布日期:2019-08-23 22:3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打印头定位导向的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打印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打印头定位导向的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银行的自动提款机、超市的收银台大多设有票据热敏打印机,用于打印交易凭条或小票。票据热敏打印机通常具有一个打印组件,打印组件包括热敏片和胶辊,热敏片和胶辊之间形成走纸通道,打印纸在走纸通道中走纸并利用热敏片形成图像。

由于热敏片和胶辊需要对打印基材夹持、走纸、成像,故热敏片和胶辊之间的位置配合尤其关键,不良的配合关系将会影响到成像品质,容易出现图像不清楚、图像偏移或重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打印头定位导向的标签打印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打印头定位导向的标签打印机,包括底座和盖体,底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胶辊,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定位孔分别设置在胶辊的轴向侧部上,定位孔设置有开口,开口朝向盖体设置;盖体铰接于底座并盖合在底座的上方,盖体上设置有打印头,打印头设置有热敏片,热敏片与胶辊相对设置,盖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定位柱朝向底座延伸设置,定位柱的位置与定位孔的位置相匹配设置,一个定位柱从开口伸入至一个定位孔。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靠近热敏片和胶辊设置的定位孔和定位柱,且定位孔和定位柱分别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在盖体盖合后,定位孔和定位柱配合定位,继而实现热敏片和胶辊的精准定位,继而实现打印头的定位导向,从而有效提高成像品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定位柱与定位孔间隙配合,定位柱的下端部呈弧形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定位柱在中部设置有让位槽,让位槽朝向底座延伸设置。

由上可见,利用更为紧密的间隙配合,有效提高配合精度,同时利用弧形端部和让位槽的设置,使得定位柱能够更顺畅更精准地插入至定位孔中。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内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安装金属板和传动齿轮,安装金属板设置底座内,安装金属板设置有固定金属轴,传动齿轮套在固定金属轴外,传动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和胶辊之间。

由上可见,通过金属板上设置金属轴,从而有效提高传动齿轮转轴的强度,有效地提高驱动组件的耐用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设置有铰孔和凸柱,凸柱设置在铰孔的上方,盖体设置有铰接壁和滑槽,滑槽设置在铰接壁的上方,滑槽在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锁定部,铰接壁伸入至铰孔内并与铰孔铰接,凸柱伸入至滑槽中,凸柱可在滑槽中滑动并与锁定部卡合。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滑槽在锁定部之间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为外凸滑壁,锁定部为内凹锁槽,内凹锁槽和外凸滑壁连续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在铰孔上设置有自由臂,凸柱设置在自由臂的自由端上。

由上可见,利用凸柱和两侧的锁定部进行卡合,实现在盖体打开后的固定,和在盖合的位置相对固定,防止盖体自然下盖。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铰接壁为朝向铰孔外凸的环形壁,在环形壁中贯穿地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连通在底座和盖体之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滑槽和穿线孔之间贯穿地设置过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盖体和底座在铰接位处铰接;底座在铰接位设置安装槽,铰孔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的两侧壁上,凸柱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的两侧壁上;盖体在铰接位设置有安装凸起,铰接壁分别设置在安装凸起的两侧壁上,滑槽分别设置在安装凸起的两侧壁上,安装凸起在中部设置有连通槽,连通槽连通在两侧的穿线孔之间。

由上可见,利用环形壁、穿线孔和过槽的设置,在实现盖体铰接功能的情况下,还能够使导线穿过穿线孔,继而有效实现暗线布置,保持机器外表面不裸露导线,同时通过过槽的布置,可实现较大接口或较粗线材的穿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标签打印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签打印机实施例在打开盖体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盖体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盖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位于铰接位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标签打印机1具有打印头定位导向功能,标签打印机1包括底座2和盖体3,底座2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胶辊11,底座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21,定位孔21分别设置在胶辊11的轴向侧部上,定位孔21设置有开口,开口朝向盖体3设置,

参照图3,底座2在相对与胶辊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安装槽26、两个铰孔23、两个凸柱24和两个自由臂25,铰孔23分别设置在安装槽26的两侧壁上,铰孔23呈通孔设置,凸柱24分别设置在安装槽26的两侧壁上,自由臂25分别设置在安装槽26的两侧壁上。铰孔、自由臂和凸柱成对称设置。

自由臂35设置在铰孔23上方,凸柱24设置在自由臂35的自由端上,自由臂35的自由端与底座的壳体分离,使得自由臂可弹性摆动,凸柱24设置在铰孔23的上方,凸柱24朝向安装槽26地凸起设置。

盖体3上设置有打印头12,打印头12设置有热敏片123,热敏片123与胶辊11相对设置,盖体3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定位柱121朝向底座2延伸设置,定位柱121的下端部123呈弧形设置,定位柱121在中部设置有让位槽123,让位槽123朝向底座2延伸设置。定位柱121的位置与定位孔21的位置相匹配设置,盖体3盖合至底座2上时,一个定位柱121从开口伸入至一个定位孔21,定位柱121与定位孔21间隙配合。

参照图4和图5,盖体3和底座2在铰接位处铰接,盖体3在铰接位设置有安装凸起,盖体3在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壁31和滑槽32、铰接壁31分别设置在安装凸起的两侧壁上,滑槽32分别设置在安装凸起的两侧壁上,铰接壁31为朝向铰孔23外凸的环形壁,在环形壁中贯穿地设置有穿线孔33,穿线孔33连通在底座2和盖体3之间。安装凸起在中部设置有连通槽34,连通槽34连通在两侧的穿线孔33之间。

滑槽32设置在铰接壁31的上方,滑槽32在位于两端部设置有锁定部321,滑槽32在锁定部321之间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为外凸滑壁,锁定部321为内凹锁槽,内凹锁槽和外凸滑壁连续设置。在一侧上,滑槽32和穿线孔33之间贯穿地设置过槽35,在另一侧上可不设置过槽。

盖体3铰接于底座2并盖合在底座2的上方时,铰接壁31伸入至铰孔23内并与铰孔23铰接,凸柱24伸入至滑槽32中,凸柱24可在滑槽32中滑动并与锁定部321卡合。

布线时,导线可以穿过穿线孔33和连通槽34,继而实现热敏片的控制导线连接与位于底座的控制主板,同时利用穿线孔的暗线布置,实现外表面无裸露导线,整体更为美观。

参照图7,在底座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安装金属板42和传动齿轮,安装金属板42设置底座2内,安装金属板42设置有固定金属轴43和固定金属轴44,传动齿轮套分别在固定金属轴43和44外,传动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41和胶辊11之间,利用强度高的金属轴为传动齿轮提供支撑,从而提高耐用性。

由上可见,通过靠近热敏片和胶辊设置的定位孔和定位柱,且定位孔和定位柱分别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在盖体盖合后,定位孔和定位柱配合定位,继而实现热敏片和胶辊的精准定位,继而实现打印头的定位导向,从而有效提高成像品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