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辊装置及传动结构及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3817发布日期:2019-10-19 03:0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拾取辊装置及传动结构及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应用于拾取辊装置及传动结构及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大部分打印机配备于办公室或者家庭而被使用,打印机的种类丰富,按所采用的技术分类包括喷墨式、热敏式、热转印、静电式等打印机。其中,热转印的打印设备需要使用碳带盒,碳带盒包括供给轴、回收轴和两端连接于两轴上的碳带。微型设备中有序的进行拾取辊、打印单元与碳带输送的传动非常重要,现有的传动结构有通过凸轮结构以及切换机构来协调完成上述工作,存在占用空间比大,且碳带输送的协调往往采用结构复杂的切换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拾取辊装置及传动结构及打印设备,旨在改善现有打印设备碳带输送、打印单元之间的协同工作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拾取辊装置,包括:

拾取辊,与记录介质接触,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拾取辊的摩擦力作用下移动;

转轴,受驱动力作用转动,所述拾取辊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拾取辊支架,可转动地设在打印设备的基座上,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拾取辊支架上;

其中,所述拾取辊支架包含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受联动而使所述拾取辊支架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

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拾取辊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三联动部与第四联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联动部配合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联动部配合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下降;所述驱动装置向所述传动装置传递驱动力,所述传动装置受驱动力作用下可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往复线性运动,且线性往复运动过程中完成上升动作与下降动作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含齿条,齿条的顶面设有啮合齿形成齿合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齿合部连接传递驱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拾取辊支架下降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拾取辊支架上升后与所述驱动装置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联动部与所述第四联动部设在所述齿条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的侧面开设水平滑槽形成所述第三联动部。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的底面形成所述第四联动部,所述第三联动部与所述第四联动部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过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

打印设备,包括上述的传动结构,还包括用以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留下印刷痕迹的打印单元,所述拾取辊下降后接触记录介质,所述记录介质受所述拾取辊的摩擦力作用向所述打印单元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拾取辊支架,拾取辊支架在其它结构的联动下摆动,实现与记录介质的连接或分离,具有拾取辊支架与其它结构连接稳定性好与联动及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打印设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打印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打印设备处于初始状态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打印设备处于输送状态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打印设备处于打印状态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装置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拾取辊装置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切换装置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打印设备;1-基座;2-传动装置;3-拾取辊装置;4-打印单元;5-碳带组件;6-切换装置;7-托板;8-驱动装置;11-框架;12-盒体;121-窗口;51-供给轴;52-碳带;53-回收轴;41-热印头;42-打印胶辊;43-胶辊支架;431-第二支架;432-第一支架;81-第一驱动组;82-第一传动件;31-拾取辊支架;32-拾取辊;33-转轴;34-第一连接部;35-圆柱体;36-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切换支架;63-连接臂;44-第二连接部;45-凸起;46-弹性件;64-柱体;21-齿合部;22-第二联动部;23-齿条;24-第三联动部;25-过渡槽;26-第四联动部;27-第一联动部;28-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打印设备100包括基座1、传动装置2、拾取辊装置3、切换装置6、驱动装置8、打印单元4以及碳带组件5。基座1包括打印设备100的外壳以及设在外壳容腔内的支架等,用于包覆、承载、设置传动装置2、拾取辊装置3、切换装置6、驱动装置8等结构、装置,相关结构或装置可以是收容于外壳的容腔内,可以固定、可拆、活动连接等方式设在支架上。

基座1包括用于收容记录介质的盒体12,若干记录介质堆叠在盒体12的容腔内,盒体12上开设有窗口121,拾取辊装置3通过窗口121与盒体12内的记录介质接触。基座1上设有将记录介质朝向窗口121处抵压的托板7,帮助拾取辊装置3能够接触到记录介质,且记录介质具有一定压力抵压在拾取辊32上。

驱动装置8包括若干驱动件,驱动件直接或间接的向切换装置6、打印单元4、拾取辊装置3、碳带组件5等传递驱动力。通常驱动件的驱动力输出端与结构驱动力的输入端之间设有若干传动件。一个驱动件可以驱动若干部件,驱动件可以是电气、气动、液压等形式的动力设备,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易于安装于小型设备中、工作稳定性好的马达。传动件可以采用齿轮,驱动力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设置若干级齿轮,便于设置合适的传动比与传动距离。

打印单元4包括打印胶辊42、承载打印胶辊42的胶辊支架43、设在打印胶辊42上方的热印头41。记录介质从打印胶辊42与热印头41之间通过,热印头41将记录介质向打印胶辊42抵压,且对设有油墨的记录介质或碳带52加热以使油墨反应在记录介质上留下相应痕迹。记录介质指通过打印设备100的印刷能够在其上留下打印痕迹的物质,例如A4纸、照片纸、热敏纸等均属于记录介质。

碳带组件5包括供给轴51、回收轴53以及涂覆有油墨的碳带52,碳带52的两端分别绕至在供给轴51与回收轴53,回收轴53与切换装置6连接或分离,回收轴53与切换装置6连接时受驱动力作用旋转卷收碳带52。碳带52从打印胶辊42与热印头41之间通过,热印头41对碳带52加热将其上的油墨转印至记录介质上。

打印设备100还包括输送单元,用以将记录介质向外输出。输送单元位于打印单元4的下游。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辊以及抵压在输送辊上的压纸辊,驱动装置8向输送辊传递驱动力,输送辊受驱动力作用转动。打印胶辊42支架套设在输送辊上,且可绕输送辊的轴线转动。

传动装置2包括主体28、齿合部21、第一联动部27、第二联动部22、第三联动部24和第四联动部26,传动装置2一体制成且受动力作用下可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往复线性运动。主体28与打印设备100的基座1连接,具体的,其与基座1中的一个金属框架11连接。框架11上开设导向槽,导向槽沿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设置主体28的底面突出导向块,导向块伸入导向槽内且可沿导向槽运动。

主体28的一侧设有齿条23,所述齿条23的顶面设有啮合齿形成所述齿合部21,通过齿合部21与驱动装置8连接,以使传动装置2受驱动力作用线性往复运动。在主体28一侧设置齿条23,齿条23靠近框架11的侧边设置,主体28为底面贴设在框架11上表面的板块结构。能够优化传动装置2的整体结构,且传动装置2的各部位贴设在框架11上方或靠近框架11侧边设置,减少传动装置2占用打印设备100的空间。

第一联动部27与第二联动部22用于与胶辊支架43连接,且分别联动胶辊支架43上升或下降。实施例中,第一联动部27在主体28的上部表面向上突出,在所述主体28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一联动位置时联动所述打印设备100的胶辊支架43上升。第一方向可以是记录介质的输出方向,也可以是记录介质的输出的反方向。实施例中,传动装置2设在打印单元4的上游,因此第一方向是记录介质的输出方向。第一联动部27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胶辊支架43下方,将胶辊支架43抬升。优选的,胶辊支架43的底面设有向下凸出的部位与第一联动部27配合。

第二联动部22设在齿条23的前端向记录介质的输出方向凸伸出去。第二联动部22相对齿条23向下弯折,传动装置2向记录介质输出方向运动,第二联动部22能够同时抵压胶辊支架43与切换支架62,以使胶辊支架43与切换支架62均处于分离状态,即打印胶辊42与热印头41分离,切换装置6与回收轴53分离。第二联动部22为长条形杆部,第二联动部22的底面与胶辊支架43、切换支架62抵压将其置于分离状态。第二联动部22具有一定长度,因此在传动装置2向记录介质输出方向运动过程中,胶辊支架43与切换支架62会在分离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

第三联动部24与所述第四联动部26设在所述齿条23的下部,第三联动部24联动所述打印设备100的拾取辊支架31上升,第四联动部26联动所述拾取辊支架31下降。具体的,所述齿条23的侧面开设水平滑槽形成所述第三联动部24,拾取辊支架31设有与第三联动部24配合的第一连接部34,第一连接部34可在第三联动部24内滑动。齿条23的底面形成所述第四联动部26,所述第三联动部24与所述第四联动部26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过渡槽25。当然,第四联动部26还可以齿条23侧面开设的位于第三联动部24下方的另一滑槽,将齿条23的底面直接作为第四联动部26,减小齿条23的体积等。以主体28底面为水平面,将第三联动部24与第四联动部26水平设置。

胶辊支架43包括第一支架432与第二支架431,第一支架432与第二支架431均套设在输送辊上,打印胶辊4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架432,打印胶辊42的两端铰接于第一支架432上。第一支架432与第二支架431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弹性件46,弹性件46能够产生弹性力,打印胶辊42在弹性力作用下抵压在热印头41上。第一联动部27与第二支架431的底面接触,将胶辊支架43与打印胶辊42整体推升。第一支架432凸伸出长条形臂部形成第二连接部44。所述第二连接部44的末端设有凸起45,凸起45与第二联动部22接触时将切换支架62置于分离状态。

拾取辊装置3包括拾取辊32、转轴33和拾取辊支架31,转轴33可转动地设在拾取辊支架31上受驱动力作用转动,述拾取辊32套设在所述转轴33上,随转轴33同步转动,拾取辊支架31与第三联动部24或第四联动部26配合上升或下降。具体的,转轴33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36,所述拾取辊支架31与第三联动部24配合处于下降位置时,拾取辊32转动且接触记录介质,能够向打印单元4推送记录介质。拾取辊支架31与第四联动部26配合处于上升位置时,拾取辊32停止转动且与记录介质分离,拾取辊32停止对记录介质的推送作用。

拾取辊支架31包含第一连接部34,拾取辊支架31的主体28凸伸出长条形臂部形成第一连接部34,第一连接部34包含圆柱体35,位于第一连接部34的末端,插设在第三联动部24内。第一连接部34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朝向记录介质输出的反方向倾斜,具有与第三联动部24、第四联动部26配合更顺畅的效果。优选的,第一连接部34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a为30°至60度。拾取辊32与记录介质接触,拾取辊32在记录介质表面滚动,二者之间产生摩擦力,记录介质在摩擦力作用下移动。

切换装置6包括切换支架62、第二齿轮61和第三齿轮,切换支架62可转动地套设在打印设备100的输送辊上,切换支架62包括主体28以及从所述主体28上凸伸出具有弯折结构的连接臂63,连接臂63受联动而使所述切换支架62绕所述输送辊转动。第二齿轮61套设在所述输送辊上,且随所述输送辊同步转动。第三齿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切换支架62上,随所述切换支架62绕所述输送辊摆动,且摆动后与所述打印设备100的碳带52回收轴53连接或分离。通过切换装置6与回收轴53的连接或分离,控制回收轴53卷收碳带52或停止卷收动作。

所述连接臂63的末端设有突出的柱体64,所述连接臂63的中部弯折形成联动结构,第二连接部44的凸起45勾住联动结构,将连接臂63抬升而使第三齿轮与回收轴53连接。而柱体64受第三联动部24作用,压低连接臂63而使第三齿轮与回收轴53连接。

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包括第一驱动组81、第二驱动组,第一驱动组81驱动拾取辊装置3与传动装置2的运动,第二驱动组驱动输送辊的转动。第一驱动组81包括第一传动件82,通过第一传动件82向第一齿轮36与传动装置2传递驱动力。

工作状态:

初始状态,传动装置2位于初始位置,第四联动部26与拾取辊支架31配合,拾取辊32与记录介质分离。第二联动部22与胶辊支架43、切换支架62配合,打印胶辊42与热印头41分离,第三齿轮与回收轴53分离。

输送状态:传动装置2向记录介质输出的反方向线性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传动装置2的后端与在框架11的定位块抵靠的位置,此时拾取辊32下降且与记录介质接触,拾取辊支架31与第三联动部24配合,胶辊与热印头41处于分离状态。第一驱动组81驱动传动装置2向记录介质输出方向线性运动,拾取辊32将记录介质沿输出方向推送出去。

打印状态:输送阶段后,记录介质到达打印胶辊42处,传动装置2继续向记录介质输出方向运动,第一联动部27运动至胶辊支架43下方将胶辊支架43抬升,打印胶辊42抵靠在热印头41上。第四联动部26与拾取辊支架31配合,拾取辊32与记录介质分离,胶辊支架43联动切换支架62,第三齿轮与回收轴53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