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夹紧的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6963发布日期:2020-08-05 01:1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气动夹紧的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套,其用于使圆柱形的空心筒的内直径匹配于圆柱形的辊子的外直径,该适配套包括套本体,该套本体具有从内向外看的可变形的基础套、可选的中间层和覆盖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适配套的装置和使用这种适配套在圆柱形的辊子上装配空心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印刷工业中,在柔性版印刷工艺中大量使用套筒和适配套。在柔性版印刷中,油墨通过压制应力经由印模传递到印刷介质上。柔性版印刷是除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之外最重要的印刷工艺,尤其是在包装工业中。柔性版印刷的特征在于其弹性印模,因此其可用于印刷纸张、薄膜和纤维材料。而且,柔性版印刷可以用于各种油墨系统,这确保了更普遍的可用性。

柔性版印刷机的各种实施方案要单独匹配于相应的应用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方案可以分为多滚筒印刷机和中央滚筒印刷机的主要类别。通过使用不同直径的钢滚筒,可以实现特有的印刷图案复制。原则上,为了图案复制的过渡,将适配套安装在钢滚筒上。套筒安装到适配套上。在所谓的预装配中,将印模又或者印版安装到套筒上。该印版能够以印刷模版的形式或者以具有无尽印刷图案的“圆形套筒”(itr)形式安装到套筒上。

此外,在印刷工业中通常使用由驱动滚筒构成的结构,该结构的特征在于被驱动的钢或cfk滚筒(碳纤维增强塑料滚筒),以下称为“滚筒”,通常在其上安装有适配套以及在适配套上有空心筒(在下面也称为套筒),空心筒具有安装于其上的印刷模版。为了易于安装,驱动滚筒和适配套设有气体通道和出气口,它们在滚筒和适配套之间以及在适配套和空心筒之间产生气枕,气枕确保了轻松的面上滑动。这些气枕能够以传统方式通过简单的开口来产生或者以显著优化的方式通过多孔区域来产生,如在市售的ecobridge适配套中所实现的那样。当然,这两种方式都必须与适配套的气体输送系统相连。

通常,关于适配套的气体输送有两种可能性:通过驱动滚筒的系统内部的气体通道,或者通过适配套处的用于外部气体供应的单独接口。在这两种情况下,通常都有气体通道或气体分配系统,如ep2051856中所述,气体通道或者气体分配系统被铣削到中间层中。在从滚筒到适配套的气体输送中重要的是该传递的效果有多好,因为这里不存在气动连接,而是仅有径向的气体通道穿过适配套延伸。通常,该传递利用所谓的凹槽来优化,其例如在ep1263592中描述。这使得空气通道可以使用来自更大范围的空气,并且尤其是在处理方面提供了决定性优势,从而适配套的进口不必精确地位于滚筒的出口上,而仅在由凹槽界定的区域内即可。但是,如果现在例如在印刷机中要更换空心筒,则在系统内部有气体输送的情况下,随着驱动滚筒接通气体供应,在适配套和套筒之间产生对于装配过程所期望的气垫的同时,在滚筒和适配套之间也产生气枕,而仅卸下空心筒但不卸下适配套是很困难的。如果在外部有能接通的气体供应时要更换空心筒,则适配套在滚筒上的夹紧不受此影响,并且仅在适配套和套筒之间形成气垫。现在为了在内部气体输送时减少适配套的打滑,通常使用所谓的“联锁(interlocks)”。这是具有突起的缺口,滚筒表面上的金属销可以锁入该缺口中,并且由于适配套的轻微旋转而不再滑出。此处未产生夹紧。在文献wo00/44562中描述了这种构件,该构件体现了用于防止“轴向相对运动”的适配套的可锁定性。改进的方案在wo2016/135552和us5819657中描述。然而这种“联锁”在许多机器类型中由于其技术规格原因不可使用。即使是规格允许了使用,这些系统的使用仍然非常复杂。这首先在印刷机的装配过程中是非常明显的。在该过程中,由于时间压力,经常会在驱动滚筒的金属销或联锁本身处出现损坏。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迄今为止的仅有方案是对适配套要么确保在外部的气体供应,要么在滚筒上有内部气体供应的情况下集成具有自有的排气口的第二气体回路,这些排气口只用于安装和拆卸适配套并且根据连接方案仅能够在适配套和滚筒之间建立气垫。该方案例如在ep2532523中得以描述。这种驱动滚筒比仅具有单一气体输送设备的滚筒要昂贵得多。

还有一些解决方案,其中,当穿过套筒从外部从覆盖层径向地施加气体时,套筒或空心筒能够在驱动滚筒或者适配套的表面上移动。这种产品例如在wo2010/096133中描述。但是,它不包含内部气体输送设备或者额外由穿流的气体引起的夹紧机制来将适配套尤其在该适配套径向地被气体穿流时固定在驱动滚筒上。在此,仅在关闭气流的情况下才有夹紧效果。

除了用于印刷机本身中之外,随着预装配还存在适配套的另一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在预装配中准备用于印刷的套筒,即通常利用双面胶带(也称为tape)将印刷模板固定在套筒上。现在为了能够将相应的套筒精确地装配在预装配单元的接纳设备中,需要合适的适配套。该适配套一方面必须相对于装配单元的基础滚筒具有良好地夹紧效果,另一方面还必须确保套筒精确配合地就位。此外,适配套不仅应在适配套和滚筒之间、还应在适配套和套筒之间建立气垫。与在印刷机中所描述的装配过程类似,在此通常也不希望在套筒更换过程中松掉适配套,但是这在有内部气体输送时在没有互锁的情况下几乎总是如此。

在中心滚筒上通常安装适配套以及在其上的空心筒,空心筒具有装配于其上的印刷模板。为了易于安装,中央滚筒和适配套设有气体通道和出气口,其在滚筒和适配套之间以及在适配套和空心筒之间产生气垫,气垫确保轻松地面上滑动。但在此如果要更换空心筒,就又在这两个中间空间中都产生气枕,并且难以仅卸下空心筒而不卸下适配套。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可以认为是,提供一种易于拆卸和安装的适配套,适配套即使在被气体加载时也仍然夹紧并且允许仅拆卸空心筒或套筒。



技术实现要素:

提出一种适配套,其用于使圆柱形空心筒的内直径匹配于圆柱形的辊子的外直径,该适配套包括套本体,套本体具有从内向外看的可变形的基础套、可选的至少一个中间层和覆盖层,其中,所述适配套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该至少一个进气口与第一气体分配系统相连,所述适配套具有与第一气体分配系统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一出气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出气口通到适配套的外周面。适配套还包括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其中第二气体分配系统与所述进气口相连,并且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具有空腔,该空腔被设置用于,在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气体时将压力从空腔内部传递到可变形的基础套上,从而至少在适配套的部分区域中通过基础套的变形减小套本体的内直径。

适配套具有与现有技术已知的适配套的套本体基本相对应的套本体。套本体具有管的形状或空心圆柱体的形状,并且从内向外看优选地包括可变形的基础套、可选的中间层和覆盖层。尤其是基础套、可选的中间层和覆盖层基本上对应于现有技术中的适配套的对应部件。

可变形的基础套可以由一层或多层构成,优选由一层构成。可变形的基础套可以由柔性陶瓷层、金属层(例如由铝、镍和类似合金构成)、或者由增强或未增强的塑料或者这些的组合构成。在使用金属、合金和陶瓷时,它们优选以部分层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多孔板、金属丝网的形式或这些材料中的多种材料的组合的形式存在。优选使用以纤维、填料或其组合增强的增强塑料。作为纤维,特别考虑使用金属纤维、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但是也可以使用塑料纤维。填料可以以无机或有机颗粒的形式被加入。作为无机填料可以使用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或氧化物,例如碳酸钙或硫酸钙、膨润土、二氧化钛、氧化硅、石英或它们的组合。增强优选借助纤维来实现,特别优选借助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来实现。它们能够以织物、绒布/无纺布(flieβen)、大部分平行的纤维的各种层或它们的组合的形式来使用。

作为塑料或塑料混合物,可以考虑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50℃、优选高于70℃、特别优选高于80℃的塑料或塑料混合物。为了使基础套易于制造,优选使用可以热固化和/或uv固化的混合物,利用该混合物浸渍纤维,使得纤维嵌入在塑料基质中。作为可热固化的混合物优选使用环氧化合物、不饱和聚酯-苯乙烯混合物、聚酯、聚醚和聚氨酯。优选使用环氧化合物和不饱和聚酯-苯乙烯混合物。

作为可选的中间层,使用硬性且可变形的材料,该材料优选可以变形并且然后恢复至其初始形状,即具有复原能力。为此,可以使用各种聚合物,例如天然和合成橡胶、弹性体和泡沫材料。泡沫材料可具有开孔或闭孔或它们的组合。优选使用闭孔。泡沫材料由聚合物制成,聚合物例如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酯和聚氨酯。优选使用聚氨酯泡沫材料作为泡沫材料。

对于覆盖层使用硬性材料,优选使用金属、合金、陶瓷、玻璃、聚合物,例如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化合物以及通常的纤维增强塑料或泡沫塑料及它们的组合。覆盖层的表面可以设计为粗糙或光滑的,优选尽可能光滑,以能够易于空心筒的面上滑动。覆盖层优选是形状稳定的或者说是硬性的。

在此,优选这样地选择各层的材料,即,使得材料对于气体而言是不透气的,从而可以建立压力并且可以在几天或几小时的时间内维持压力。在一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将各层实施得能够导电(例如,参见ep1346846a1,ep1144200a1,ep2051856a1和ep1263592a1),以避免静电电荷。

基础层的厚度在0.3mm至8mm的范围内,优选在0.5mm至5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2.9mm至4.5mm的范围内。可选的中间层的厚度在0.2mm至125mm的范围内,优选在10mm至100mm的范围内。覆盖层的厚度在0.5mm至10mm的范围内,优选在1mm至3mm的范围内。适配套的壁厚在8mm至150mm的范围内,优选在15mm至75mm的范围内。在此,适配套的壁厚是适配套的所有层的壁厚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套的内直径在10mm至100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40mm至630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在85mm至275mm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套的外直径在20mm至2000mm的范围内,优选在100mm至700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25mm至300mm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套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该至少一个进气口与第一气体分配系统相连。

在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套中,一个或多个进气口与第一气体分配系统相连,该第一气体分配系统将气体分配在适配套中。第一气体分配系统可以由通道或软管构成,通道或软管在基础层和覆盖层之中或者之间、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之中或者之间、在不同层之间或其组合之间延伸。优选地,第一气体分配系统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通道的形式,通道例如通过钻孔、铣削、雕刻、切削,切割或它们的组合被引入到层的表面或中心中。在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套中,第一气体分配系统与通到外周面上并且因此通到覆盖层的表面上的第一出气口相连。在此,第一出气口能够以覆盖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圆形、狭缝形或角形的开口的形式或者作为多孔材料或具有高开口比例的材料来设计。第一出气口在此在沿着适配套的纵向方向看优选位于适配套的一侧的前三分之一区域中,并且该侧优选是面向操作者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套还包括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其中第二气体分配系统与进气口相连,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具有空腔,该空腔设置用于,在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气体时将压力从内部传递到可变形的基础套,使得至少在适配套的部分区域中通过基础套的变形减小套本体的内直径。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可以由通道或软管构成,通道或软管在基础层和覆盖层之中或之间、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中、在不同层之间或它们的组合之间延伸。优选地,第二气体分配系统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通道的形式,通道例如通过钻孔、铣削、雕刻、切削、切割或它们的组合被引入到层的表面或中心中。在此,空腔可以被设计为气体分配系统的一部分,或者被设计成一个或多个额外空腔的形式。额外空腔可以布置在基础层和覆盖层之中或之间、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中、在不同层之间或它们组合之间延伸。其优选位于基础层附近。所述额外空腔可以例如通过钻孔、铣削、雕刻、切削、切割或它们的组合来产生。

在适配套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适配套的端侧布置有气体接口作为进气口。在这种情况下,为适配套这样供应气体,使得即使滚筒不提供气体来形成气垫,适配套也能在滚筒上滑动。在此,气体接口能够以快换接头、气体软管连接(gasolive)、管路、与具有软管箍的软管相连的管路的形式来设计。优选地,气体接口是快换接头。

优选地,适配套包括第三气体分配系统,该第三气体分配系统与进气口相连,并且适配套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该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与第三气体分配系统相连并且在可变形的基础套的表面上通到适配套的内周面上。

第三气体分配系统可以由通道或软管构成,通道或软管在基础层和覆盖层之中或之间、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中、在不同层之间或它们的组合之间延伸。优选地,第三气体分配系统以一个或多个通道的形式实施,通道例如通过钻孔、铣削、雕刻、切削、切割或它们的组合被引入到层的表面或中心中。

在此,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能够以基础套的基础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圆形、狭缝形或角形的开口的形式来设计。对于第二出气口的开口的布置、数量和构造适用以上关于第一出气口所作的陈述和描述。

在适配套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进气口布置在套本体的内侧上并且设置用于与在圆柱形的辊子的外周面上的出气口相连。利用这种布置,由圆柱形的辊子(例如印模滚筒)提供的气体可以施加到适配套上、到达适配套的表面并用于安装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空心筒。

布置在套本体的基础层处的进气口用于将气体引入到适配套中,该气体由滚筒提供,适配套要滑动到该滚筒上。在此,进气口能够以覆盖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圆形、狭缝形或角形的开口的形式或者作为多孔材料或作为具有高开口比例的材料来设计。

进气口在此沿着适配套的纵向方向看优选地位于适配套的一侧的前三分之一区域中,并且该侧优选是朝向操作者的一侧。

适配套优选地包括气体控制单元,该气体控制单元被设置用于释放和/或阻止从进气口到第一气体分配系统、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和/或第三气体分配系统的气流。

通过气体控制单元的不同设置,可以有目的地将气体转向到一个、两个或者全部三个气体分配系统中,从而产生不同的功能。在没有将气体引导至任何气体分配系统时,能够使适配套滑动到具有自己的气体供应设备的滚筒上。如果将气体仅引导至第一气体分配系统,则能够向适配套上安装另外的空心筒,因为被引导通过的气体在适配套和空心筒之间产生了气垫。如果将气体仅引导至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则适配套牢固地夹紧在现有的滚筒上,例如印模滚筒上。如果将气体仅引导至第三气体分配系统,则可以利用由此产生的气垫将适配套滑动到滚筒上,特别是滑动到没有自己的气体供应设备的滚筒上。如果将气体引导至第一和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则可以通过所形成的气垫使空心筒在适配套上移动而不使适配套移动,因为适配套夹紧到滚筒上。将气体同时引导到第二和第三气体分配系统中虽然是可行的,但是由于夹紧和形成气垫的效果相互干扰或抵消,因此没有优势。在将气体同时供应给全部三个分配系统时也类似于此,只是这时仍可以使空心筒在适配套上移动。

气体控制单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部件组成,既可以集成到适配套中,也可以布置在适配套的外部。优选地,气体控制单元布置在适配套的内部。

优选地,气体控制单元是下列的单元或其中至少两个单元的组合:二通旋塞、三通旋塞、至少一个开关、至少一个阀、空心螺栓。

气体控制单元例如被应用在进气口与第一、第二和/或第三气体分配系统之间。此外,第一气体分配系统例如可以在没有中间连接气体控制单元的情况下与进气口相连,并且气体控制单元可以布置在第一气体分配系统和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和/或第三气体分配系统之间的连接中。

气体控制单元的部件可以被单独地或联合地控制,其中,该控制可以手动地或自动地或半自动地通过监控设备进行。优选地,气体控制单元被设置和设计用于,使得气体控制单元的控制在适配套的外部进行。例如,阀或开关可以电子地或手动地切换。在电子电路的情况下,电子电路以及可能需要的能量供给可以以电池或蓄电池形式集成在适配套中。另一种可能性是监控设备与气体控制单元的部件之间的无线通信。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出气口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被设置用于,将压缩空气分布在适配套的长度上或邻近适配套的端侧来排出。

优选地,第一和/或第二出气口安装在适配套的端部处。由此确保所产生的气枕到达印模滚筒的端侧处并且能够轻松将适配安装到印模滚筒上或者将印刷套筒安装到适配套上。第一和第二出气口与适配套端部的间距优选位于1mm至100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5mm至50mm的范围内。

至少一个第一出气口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优选实施为环绕布置的多个孔或环绕布置的透气多孔区域。

如果适配套的进气口布置在套本体的内侧上,则进气口也可以构造为一个或多个开口或构造为一个或多个透气多孔区域。对此的实例是环绕布置的孔或环绕布置的透气多孔区域。

为了将区域设计得多孔和透气,既可以使用多孔材料,也可以使用具有每单位面积的高开口比例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具有筛网型、耙型、板条型或开槽型的开口。

在此,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或进气口能够呈在覆盖层或基础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圆形的、狭缝形的或角形的开口或孔的形式。然而,开口也可以呈多孔区域的形式,这些多孔区域被嵌入覆盖层或基础层以及可能的中间层中并且包括多孔材料。多孔材料应理解为其中孔占材料的体积比例在1%至50%的范围中,特别优选在5%至40%的范围中,极其优选在10%至30%的范围中。在此,百分比数值涉及孔在整个多孔材料的体积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孔尺寸在1μm至500μm的范围中,优选在2μm至300μm的范围中,优选在5μm至100μm的范围中,尤其优选在10μm至50μm的范围中。优选地,孔均匀分布在多孔材料的体积上。这种材料的示例是具有开孔的泡沫材料或烧结的多孔材料。

渗透率/透气率例如根据iso4022:1987确定,其中,在体积流给定且压力和温度恒定时,利用给定的过滤面积来测量流经多孔材料后的压力损失,以及对于层流流动确定渗透系数/透气系数α并对于湍流流动确定透气系数β。根据本发明的多孔材料优选具有大于0.01×10-12m2的α值和大于0.01×10-7m的β值。特别优选地,多孔材料具有大于0.05×10-12m2的α值和大于0.1×10-7m的β值。

优选地,所述多孔区域被划分为一个多孔区域或多个多孔区域。在此,将一个多孔区域优选地设计为在周向方向上环绕的环,或者使一个多孔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这些子区域被构造并布置成在周向方向环绕的不连续环的形式。环的宽度优选在1cm至20c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5cm至15cm的范围内。替代地或附加地,至少一个多孔区域能够以轴向延伸的条带的形式提供。多孔材料的使用具有气体消耗更少和减少噪音污染的优点。

以下材料被视为具有高开口比例的材料:其每500mm2面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优选地,具有高开口比例的材料每200mm2面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在此,开口的直径在0.1mm至2mm的范围内,优选在0.2mm至1.5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0.3mm至1mm的范围内。开口的数量大于1,优选大于4,特别优选大于6。开口可以规则地或不规则地分散在周部上,并且可以布置成一排或多排。

具有高开口比例的材料在其外侧的表面上具有例如在0.3%至90%范围内的开口面积比例。优选地,该表面具有1%至90%的开口面积比例。在此,特别优选的是在5%至80%的范围内的开口面积比例,极其优选的是10%至70%的范围内的开口面积比例。例如,开口面积比例在0.3%至50%的范围内。开口被实施为直通的或分叉的开口或通道并且与气体输送设备相连。开口的直径或者通道或狭缝的宽度在100μm至5mm的范围内,优选在500μm至2mm的范围内。

优选地,空腔基本在适配套的长度上延伸,或者空腔被限制在与端侧之一邻接的区域内。在此,可以如下地构造空腔:使空腔构成气体分配系统的一部分、被设计为气体分配系统的通道的端部的形式又或者一个或多个额外空腔的形式。第二气体分配系统的通道的一个端部或各个端部或者一个或各个额外空腔可以布置在适配套中的一个或多个任意位置处。它们可以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在适配套的长度上,或者可以布置在适配套的一端或两端的前三分之一区域中。通道的端部或空腔可以环绕地布置。然而,空腔也可以被设计为环绕的通道,其优点在于仅需要一个输送气体的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端部或所述一个或各个空腔沿适配套的纵向方向观察布置在适配套的与进气口相对置的前三分之一区域中。换句话说,通道的端部或所述一个或各个空腔在背离操作者的一侧上布置在适配套的前三分之一区域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装置,其包含圆柱形的辊子和至少一个接纳在辊子上的前述适配套。在这种装置中,圆柱形的辊子可以是能够旋转并接纳另外的空心筒的任意的圆柱形的辊子。这种装置尤其在印刷以及精制或加工过程中出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尤其可以用于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和胶版印刷工艺的装置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装置,其包含圆柱形的辊子、至少一个接纳在辊子上的如前所述的适配套和至少一个接纳在适配套上的空心筒。在这种装置中,圆柱形的辊子可以是能够旋转并接纳另外的空心筒的任意圆柱形的辊子,其中,适配套用于使圆柱形的辊子的直径和空心筒的直径相匹配。这种装置尤其在印刷以及精制或加工过程中出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尤其可以用于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和胶版印刷工艺的装置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使用前述适配套将空心筒装配在圆柱形的辊子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圆柱形的辊子、提供前述适配套之一以及提供空心筒,

b)将适配套定位在圆柱形的辊子上,

c)对适配套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气体,从而气体到达适配套的空腔中,其中,气体在空腔中将压力传递到适配套的可变形的基础套上,从而至少在适配套的部分区域中通过基础套的变形来减小适配套的内直径,并且由此将适配套夹紧在圆柱形的辊子上,

d)对适配套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气体,使得气体通过适配套的第一气体分配系统经由在适配套的外周面处的至少一个第一出气口流出并且形成气枕,

e)将空心筒安装并定位在适配套上,

f)关闭气体供应设备,其中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包括,必要时可以保持适配套的空腔中的过压。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从圆柱形的辊子拆卸空心筒的方法,其中所述空心筒通过使用前述适配套来安装。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含装配有气体供应设备的辊子、前述适配套之一和至少一个空心筒,

b)对适配套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气体,使得气体到达适配套的空腔中,其中气体在空腔中将压力传递到适配套的可变形的基础套上,从而至少在适配套的部分区域中通过基础套的变形来减小适配套的内直径,并且由此将适配套夹紧在圆柱形的辊子上,

c)对适配套加载气体,从而气体通过适配套的第一气体分配系统并且通过在适配套的外周面处的至少一个第一出气口流出并且形成气枕,

d)卸下空心筒。

用于装配或拆卸的方法优选另外包括:提供适配套,其具有在套本体的内侧上的至少一个进气口,其中,圆柱形的辊子配有气体分配设备,从而圆柱形的辊子提供气枕以将适配套定位在圆柱形的辊子上,并且在适配套定位在圆柱形的辊子上之后,由圆柱形的辊子提供气体来加载适配套。该方法特别应用于圆柱形的辊子具有自己的气体供应设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套中没有设置第三气体分配系统和第二出气口。

用于装配或拆卸的方法优选另外包括:提供适配套,其具有布置在适配套的端侧处的至少一个气体接口作为进气口,其中,为了将适配套安装到圆柱形的辊子上,经由适配套的气体接口对适配套这样加载气体,使得气体从通到适配套的内周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流出并且形成气枕,所述气枕实现了适配套在圆柱形的辊子上的装配或拆卸。该方法特别应用于圆柱形的辊子没有自己的气体供应设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套中设有第三气体分配系统和第二出气口。

可以使用任意气体来作为所述气体,优选使用压缩空气。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适合的是,使用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氩气、氦气或co2),以避免起火或爆炸,或者防止或减少产品或构件的所不期望的反应(例如氧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过压下使用气体,以便能够产生相应的气枕,压力根据应用情况在1巴至30巴变化,优选在4巴至8巴变化。

附图说明

其中示出:

图1示出了没有中间层的适配套的横截面,

图2示出了具有中间层的适配套的横截面,

图3示出了具有第一和第二气体分配系统的适配套的纵截面,

图4示出了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气体分配系统的适配套的纵截面,

图5示出了具有第一和第二气体分配系统以及在第二气体分配系统的端部处具有额外空腔的适配套的纵截面,以及

图6示出了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气体分配系统并且在第二气体分配系统的端部处具有额外空腔的适配套的纵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适配套1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1中的适配套10具有套本体,其具有可变形的基础层3和覆盖层5。套本体的形状基本上相当于一个空心圆柱体。适配套10的外周面30由覆盖层5的外侧构成,适配套10的内周面32由基础层3的外侧的面构成。

适配套10还包括布置在套本体的内侧上的进气口6。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进气口6被实施为在可变形的基础层3中的开口,优选地为多个开口构成的周向环绕的环。

适配套10的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包括多个通道20、22,通道在可变形的基础层3和/或覆盖层5中或在这些层之间延伸。在柔性基础层3和覆盖层5中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0将进气口6与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相连。

气体分配系统1通过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0与第一出气口7相连,第一出气口通到覆盖层5的表面上并因此通到适配套10的外侧上。适配套10具有图1的图示中不可见的、另外的第一出气口7,该另外的第一出气口可以经由另外的通道通过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被供给气体。从第一出气口7流出的气体可以被用于产生气枕,该气枕使得能够将空心筒轻松安装到适配套10上。

适配套10还具有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在图1的视图中仅可见第二气体分配系统的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通道22。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通过连接通道24和气体控制单元8与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相连。从进气口6开始,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和气体控制单元8被引导至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通过气体控制单元8可以释放或阻止通向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的气流。

图2示出了适配套10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2的适配套10具有套本体,其从内向外看具有可变形的基础层3、中间层4和覆盖层5。套本体的形状基本上相当于一个空心的圆柱体。

适配套10还包括布置在套本体的内侧上的进气口6。如参照图1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进气口6被实施为在可变形的基础层3中的开口,优选地为由多个开口构成的周向环绕的环。

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包括多个通道20、22,通道在可变形的基础层3、中间层4和/或覆盖层5中或在这些层之间延伸。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通过在柔性的基础层3中和在中间层4中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0与第一进气口6相连。

气体分配系统1通过在中间层4和覆盖层5中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0与第一出气口7相连,第一出气口通到覆盖层5的表面上并且因此通到适配套10的外侧上。适配套10具有图2的图示中不可见的、另外的第一出气口7,该另外的第一出气口可以经由另外的通道通过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被供给气体。

适配套10还具有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在图2的图示中仅可见第二气体分配系统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通道22。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通过连接通道24和气体控制单元8与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相连。气体从进气口6出发可以通过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和气体控制单元8被引导至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通过气体控制单元8可以释放或阻止通向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的气流。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适配套10的纵截面。

如已经参考图2所描述的,适配套10具有套本体,其具有可变形的基础层3、中间层4和覆盖层5。适配套10的外周面30由覆盖层5的外侧构成,适配套10的内周面32由基础层3的外侧的面构成。

进气口6被实施为在可变形的基础层3中的开口的形式,优选地被实施为由多个开口构成的周向环绕的环。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0在可变形的基础层3和中间层4中延伸,并将进气口6与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相连。

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包括多个通道20、22,在图3中仅可见这些通道的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到第一出气口7的通道20。适配套10具有图3的图示中不可见的、另外的第一出气口7,该另外的第一出气口可以经由另外的通道通过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被供给气体,并且优选地被构造为由多个开口构成的环绕的环。从第一出气口7流出的气体可以被用于产生气枕,该气枕使得能够轻松将空心筒安装到适配套10上。

适配套10还具有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通过气体控制单元8与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相连,并且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2和在径向方向上朝向可变形的基础层3延伸的径向的通道20。

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的径向延伸的通道20形成空腔12,该空腔邻接于可变形的基础层3。如果通过进气口6和气体控制单元8向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输送处于压力下的气体,则在空腔12中可以通过流入的气体在空腔12中建立压力。在空腔12中的处于压力下的气体12向可变形的基础套3施加力,该力引起基础套3的变形并因此引起适配套10的内直径减小。如果适配套10被安装在了滚筒上,则内直径的减小使得适配套10夹紧在滚筒上。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适配套10的纵截面。

如已经参考图2所描述的,适配套10具有套本体,其具有可变形的基础层3、中间层4和覆盖层5。与图2和图3中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反,第三实施方式的适配套10在一个端侧处具有作为进气口6的气体接口13。经由气体接口13,例如可以将压缩空气管路与适配套10相连。

气体接口13与气体控制单元8相连。气体控制单元8可以释放或者阻止从气体接口13到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和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以及第三气体分配系统11的气流。

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包括多个通道20、22,在图4中仅可见这些通道中的沿径向方向延伸至第一出气口7的通道20。适配套10具有图4的图示中不可见的、另外的第一出气口7,该另外的第一出气口可以经由另外的通道通过第一气体分配系统1被供给气体。从第一出气口7流出的气体可用于产生气枕,该气枕使得能够轻松将空心筒安装到适配套10上。通过气体控制单元8,可以通过控制气流来影响气枕。

第二气体分配系统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通道22和在径向方向上朝向可变形的基础层3延伸的径向通道20。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的径向延伸的通道20形成空腔12,空腔邻接于可变形的基础层3。如果通过气体接口13和气体控制单元8将处于压力下的气体输送给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则在空腔12中可以通过流入的气体在空腔12中建立压力。在空腔12中的处于压力下的气体将力施加到可变形的基础套3上,该力引起基础套3的变形并因此使得适配套10的内直径减小。如果适配套10已安装到滚筒上,则内直径的减小使得适配套10夹紧在滚筒上。

如图4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适配套10具有第三气体分配系统11,在图4的图示中可以看到第三气体分配系统的沿轴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2和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0。径向延伸的通道20将第三气体分配系统11与第二出气口9相连,第二出气口在适配套10的内侧上被实施为在可变形的基础层3中的开口。适配套10还具有在图4中不可见的另外的第二出气口9。如果通过气体控制单元8的相应驱控将气体输送给第三气体分配系统11,则该气体被导向第二出气口9并从那里流出。通过在第二出气口9处流出的气体在适配套10的内侧上形成气枕,气枕使得适配套10能够轻松地安装在滚筒上。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适配套10的纵截面。图5所示的适配套10对应于参照图2和图3所描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适配套10,其中,在可变形的基础层3和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的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0的通出部之间,空腔12被实施为在中间层4中的周向环绕的挖空区域26。挖空区域26使得能够在更大面积上向可变形的基础层3上施加压力,从而在更大面积上实现适配套10的内直径的减小。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五实施方式的适配套10的纵截面。图6所示的适配套10对应于参照图4描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适配套10,其中,在可变形的基础层3和第二气体分配系统2的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通道20的通出部之间,空腔12被实施为在中间层4中的周向环绕的挖空区域26。挖空区域26使得能够在更大面积上向可变形的基础层3上施加压力,从而在更大面积上实现适配套10的内直径的减小。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气体分配系统

2第二气体分配系统

3可变形的基础套

4中间层

5覆盖层

6进气口

7第一出气口

8气体控制单元

9第二出气口

10适配套

11第三气体分配系统

12可选的空腔

13气体接口

20通道

22沿纵向方向的通道

24连接通道

26挖空区域

30外周面

32内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