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7990发布日期:2020-03-27 13:3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是指用丝网作为版基,并通过感光制版方法,制成带有图文的丝网印版。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可透过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能透过油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适应性强。

目前市面上丝印机多为单色或平面印刷,对于曲面多色套印涉及较少曲面丝印,而曲面多色套印刷需要多组动力的进行驱动,而多组动力在设计成本,能源损耗等方面都不具有优势,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的定位机构,解决了曲面多色印刷需要多组动力造成的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的定位机构,包括底板、定位滑壳、第一定位同步轮、定位同步带、第二定位同步轮、印刷齿轮、定位叉、第一定位连杆以及第二定位连杆,所述底板设于外部的机架,所述定位滑壳滑动连接于底板,定位滑壳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的传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连杆和第二定位连杆分别贯穿定位滑壳并与定位滑壳转动连接,所述印刷齿轮和第一定位同步轮分别设于第一定位连杆的两端,所述印刷齿轮与外部的齿条啮合;所述定位叉和第二定位同步轮分别设于第二定位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同步轮通过定位同步带与第二定位同步轮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涨紧轮以及第二涨紧轮,所述第一涨紧轮和第二涨紧轮分别设于定位滑壳的两侧,所述第一涨紧轮和第二涨紧轮均抵压于所述定位同步带。

其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预定位机构,所述预定位机构设于定位滑壳的一侧,所述预定位机构设有用于拨开外部的销钉的预定位销钉。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连杆与定位滑壳之间、第二定位连杆与定位滑壳之间均设有轴承。

其中,所述底板设有第二滑轨,所述定位滑壳的底端设有与第二滑轨配合的滑槽。

其中,所述第二滑轨和滑槽的数量均为两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动力成本较低,效率较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安装在外部的丝印机上,该丝印机上还安装有传动机构、管位机构以及印刷机构;当丝印机进行印刷时,启动外部的动力源,外部的动力源则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传动至印刷机构、管位机构和定位机构,传动机构则驱动定位机构对丝印机上的产品进行定位动作;丝印机的管位机构、印刷机构以及定位机构仅需一个外部的动力源即可被驱动,无需其他的外部的动力源;同时,丝印机上的印刷机构设有与印刷齿轮啮合的齿条,该齿条在作横移的同时,可带动印刷齿轮进行转动,印刷齿轮可带动定位叉进行转动,使得定位机构和印刷机构之间的联动精度更高,同时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丝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丝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丝印机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丝印机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丝印机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丝印机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丝印机的定位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丝印机的印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丝印机的印刷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丝印机的印刷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丝印机的管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定位槽--11,

传动机构--2,

动力分割机构--21,第一同步轮--211,第一同步带--212,第二同步轮--213,第一传动轴--214,分割器--215,

印刷传动机构--22,第一凸轮滑块--221,第一凸轮连杆-222,第一连杆--223,第二凸轮连杆--224,第一滑块--225,第三凸轮连杆--227,

中心传动架--226,传动连杆--2261,凸杆--2262,加强筋--2263,

定位传动机构--23,第三同步轮--231,第二同步带--232,第四同步轮--233,第二传动轴--234,第二凸轮滑块--235,第一滑轨--236,第二连杆--237,第一转盘--238,缓冲气缸--239,第四凸轮连杆--230,

管位机构--3,第二转盘--31,真空管--32,管位治具--33,定位销钉--34,

定位机构--4,底板--41,定位滑壳--42,第一定位同步轮--43,定位同步带--44,第二定位同步轮--45,定位叉--46,第一定位连杆--47,第二定位连杆--48,印刷齿轮--49,

第一涨紧轮--481,第二涨紧轮--482,第二滑轨--483,滑槽--484,

预定位机构--40,预定位销钉--401,

印刷机构--5,连杆架--51,印刷架--52,

网框组件--53,第一网框臂--531,第二网框臂--532,横臂--533,导杆--534,第一丝网固定件--535,第二丝网固定件--536,

印头组件--54,第一印头架--541,第二印头架--542,印头--543,

第二滑块--55,印刷齿条--56,

第一网框x轴调整机构--571,第二网框x轴调整机构--572,网框y轴调整机构--573,印头x轴调整机构--574,印头y轴调整机构--575,

动力源--6,操作面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或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如图1至图13所示,一种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的定位机构,包括底板41、定位滑壳42、第一定位同步轮43、定位同步带44、第二定位同步轮45、印刷齿轮49、定位叉46、第一定位连杆47以及第二定位连杆48,所述底板41设于外部的机架1,所述定位滑壳42滑动连接于底板41,定位滑壳42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的传动机构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连杆47和第二定位连杆48分别贯穿定位滑壳42并与定位滑壳42转动连接,所述印刷齿轮49和第一定位同步轮43分别设于第一定位连杆47的两端,所述印刷齿轮49与外部的齿条啮合;所述定位叉46和第二定位同步轮45分别设于第二定位连杆48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同步轮43通过定位同步带44与第二定位同步轮45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丝印机包括管位机构3,传动机构2以及印刷机构5,其中,管位机构3用于放置管型产品,印刷机构5用于对产品进行印刷,传动机构2由外部的动力源6驱动,并分别传动至管位机构3、定位机构4以及印刷机构5。

本实施例的一种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的定位机构,具有以下效果:

动力成本较低,效率较高:本实施例的一种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4安装在外部的丝印机上,该丝印机上还安装有传动机构2、管位机构3以及印刷机构5;当丝印机进行印刷时,启动外部的动力源6,外部的动力源6则通过传动机构2分别传动至印刷机构5、管位机构3和定位机构4,传动机构2则驱动定位机构4对丝印机上的产品进行定位动作;丝印机的管位机构3、印刷机构5以及定位机构4仅需一个外部的动力源6即可被驱动,无需其他的外部的动力源6;同时,丝印机上的印刷机构5设有与印刷齿轮49啮合的齿条,该齿条在作横移的同时,可带动印刷齿轮49进行转动,印刷齿轮49可带动定位叉46进行转动,使得定位机构4和印刷机构5之间的联动精度更高,同时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丝印机设有机架1,底板41设于机架1上;该丝印机的传动机构2包括动力分割机构21、印刷传动机构22以及定位传动机构23,所述动力分割机构21包括第一同步轮211、第一同步带212、第二同步轮213、第一传动轴214以及分割器215,所述分割器215设于架体1,所述第一同步轮211用于与外部的动力源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213设于分割器215的输入轴,所述第一同步轮211通过第一同步带212与第二同步轮21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214装设于分割器215的输出轴;

在本实施例中,该丝印机的印刷传动机构22包括第一凸轮滑块221、第一凸轮连杆222、第一连杆223、第二凸轮连杆224、第一滑块225、中心传动架226以及若干第三凸轮连杆227,所述第一凸轮滑块221的凸轮与第一传动轴214同轴转动,所述第一凸轮滑块221的滑块与第一凸轮连杆22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凸轮连杆222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2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23的另一端与第二凸轮连杆22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凸轮连杆224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22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心传动架226设有传动连杆2261以及若干凸杆2262,所述中心传动架226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25与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25的另一端与传动连杆226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2261与凸杆2262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凸杆226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263;所述凸杆2262的一端与第三凸轮连杆22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凸轮连杆227的另一端与印刷机构5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丝印机的定位传动机构23包括第三同步轮231、第二同步带232、第四同步轮233、第二传动轴234、第二凸轮滑块235、第一滑轨236、第四凸轮连杆230、第二连杆237、第一转盘238、若干缓冲气缸239以及若干定位槽11,所述第三同步轮231设于第一传动轴214的一端,所述第四同步轮233套设于第二传动轴234,所述第三同步轮231通过第二同步带232与第四同步轮23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234的一端与第二凸轮滑块235的凸轮连接,所述第一滑轨236设于机架1,所述第二凸轮滑块235的滑块与第一滑轨236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凸轮连杆230的一端与第二凸轮滑块235的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凸轮连杆230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3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37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37的另一端与第一转盘238连接;缓冲气缸239的一端与第一转盘238转动连接,缓冲气缸239的另一端与定位机构4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槽11设于机架1,所述定位机构4设于定位槽11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丝印机的印刷机构5包括连杆架51、印刷架52、网框组件53以及印头组件54,所述网框组件53用于放置丝网,所述印头组件54用于按压丝网并对产品进行印刷;所述印刷架52设于机架1,所述印头组件54与印刷架52滑动连接,所述印头组件54的滑动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网框组件53与印刷架52滑动连接,所述网框组件53的滑动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连杆架51的一端贯穿印刷架52并与网框组件53连接,所述连杆架51的另一端与第三凸轮连杆22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架51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55,所述第二滑块55的滑动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第二滑块55的底端设有印刷齿条56;

在本实施例中,该丝印机的管位机构3包括第二转盘31、若干真空管32以及若干用于放置管型产品的管位治具33,所述第二转盘31与分割器215驱动连接;所述管位治具33均匀排列于第二转盘31的圆周,所述管位治具33与第二转盘31转动连接,所述真空管32用于将管位治具33与外部的真空机构连通;所述管位治具33设有与定位叉46配合的定位销钉34。

由动力源6提供动力,动力源6一般为伺服电机;动力源6的动力经第一同步轮211、第一同步带212、第二同步轮213传动至第一传动轴214,第一传动轴214将一部分动力经分割器215传输至第二转盘31,使得第二转盘31转动,转动的第二转盘31带动若干管位治具33转动;管位治具33上放置的管型产品,一般为化妆瓶、霜膏瓶等瓶状产品,这些产品在放置于管位治具33后,由外部的真空机构经由真空管32对管位治具33抽真空,使得产品吸附于管位治具33上;

同时,第一传动轴214的第二部分动力作用于第一凸轮滑块221,第一传动轴214在转动时,第一凸轮滑块221的凸轮进行转动,第一凸轮滑块221的滑块在其凸轮的限定下作左右往复移动;第一凸轮连杆222在第一凸轮连杆222的作用下同时做左右往复移动,第一连杆223在第一凸轮连杆222的作用下作一定角度的往复转动,并带动第二凸轮连杆224作一定距离的往复移动;由于第一滑块225的滑动方向已经被限定,故第一滑块225会跟随第二凸轮连杆224的往复移动进行往复的平移;第一滑块225在发生往复平移的同时,第一滑块225经传动连杆2261带动中心传动架226进行一定角度的往复转动;此时再由转动的凸杆2262带动第三凸轮连杆227转动,第三凸轮连杆227从而带动印刷机构5的连杆架51,连杆架51在网框组件53的限定下在印刷架52上沿着x轴方向往复移动;

而在连杆架51在x轴方向上移动时,由印刷齿条56带动印刷齿轮49转动,印刷齿轮49依次带动第一定位连杆47、第一定位同步轮43、定位同步带44、第二定位同步轮45、第二定位连杆48,最终传动至定位叉46。

另外,第一传动轴214剩下的动力则作用于第三同步轮231,第三同步轮231经第二同步带232带动第四同步轮233转动,第四同步轮233则带动第二传动轴234转动,第二传动轴234带动第二凸轮滑块235的凸轮转动,第二凸轮滑块235的滑块在第一滑轨236的限定下进行左右的往复移动;在第二凸轮滑块235的滑块往复移动的同时,第二凸轮滑块235的滑块使得第四凸轮连杆230带动第二连杆237进行一定角度的往复转动,第二连杆237则带动第二连杆237顶端的第一转盘238进行一定角度的往复转动;在第一转盘238进行一定角度的往复转动时,与第一转盘238转动连接的缓冲气缸239则作用于定位滑壳42,由于定位滑壳42被限定在底板41上进行滑动,故缓冲气缸239作用于定位滑壳42,定位滑壳42发生前后的平移动作,这个动作可以使得定位叉46往管位治具33的方向靠近,并最终使得定位销钉34插入定位叉46中,完成对管位治具33的定位;第一定位同步轮43通过定位同步带44与第二定位同步轮45传动连接,转动的第二定位同步轮45带动第二定位连杆48转动,转动的第二定位连杆48带动定位叉46转动,定位销钉34在定位叉46的限定下跟随定位叉46转动,从而使得管位治具33进行转动;转动的管位治具33带动产品转动,印刷机构5的印头543和丝网对准产品的侧面进行印刷,最终使得产品在转动的过程中由印刷机构5对产品进行360°的印刷;另外,定位滑壳42在移动时,印刷齿条56跟随第二滑块55作y轴方向的移动,使得印刷齿条56不与印刷齿轮49脱离;定位机构4还包括预定位机构40,所述预定位机构40设于相邻的两个印刷机构5之间,所述预定位机构40设有用于拨开定位销钉34的预定位销钉401,该预定位机构40可对前一工位的产品进行初次定位,确保定位机构4的精确定位。

印刷完毕后,动力源6驱动定位机构4回移,定位叉46脱离定位销钉34,印刷机构5回到初始状态,并由分割器215带动第二转盘31将下一个产品运送至定位机构4进行定位和运送至印刷机构5进行印刷,以此类推。

在实际使用时,为了保证所述第一凸轮连杆222与第一传动轴214的连接处、第一传动轴214与第二凸轮连杆224的连接处、第二凸轮连杆224与第一滑块225的连接处、凸杆2262与第三凸轮连杆227的连接处、第二凸轮滑块235与第四凸轮连杆230的连接处、第二连杆237与第四凸轮连杆230的连接处以及缓冲气缸239与定位机构4的连接处转动的准确性,故在第一凸轮连杆222与第一传动轴214的连接处、第一传动轴214与第二凸轮连杆224的连接处、第二凸轮连杆224与第一滑块225的连接处、凸杆2262与第三凸轮连杆227的连接处、第二凸轮滑块235与第四凸轮连杆230的连接处、第二连杆237与第四凸轮连杆230的连接处以及缓冲气缸239与定位机构4的连接处均设有鱼眼轴承。

具体的,所述网框组件53包括第一网框臂531、第二网框臂532以及横臂533,所述横臂533与印刷架52滑动连接,所述连杆架51的一端贯穿印刷架52并与横臂533连接;所述横臂533设有导杆534,所述第一网框臂531和第二网框臂532分别滑动连接于导杆534的两端;所述第一网框臂531设有第一丝网固定件535,所述第二网框臂532设有第二丝网固定件536;在连杆架51带动横臂533在x轴往复移动时,第一网框臂531和第二网框臂532也跟随移动,最终使得安装于网框组件53上的丝网也跟随移动。

所述印头组件54包括第一印头架541、第二印头架542以及印头543,所述第一印头架541的一端与印刷架5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印头架541的滑动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第二印头架542滑动连接于第一印头架54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印头架542的滑动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印头543转动连接于第二印头架542。

具体的,所述印刷机构5还包括第一网框x轴调整机构571、第二网框x轴调整机构572、网框y轴调整机构573、印头x轴调整机构574以及印头y轴调整机构575,所述第一网框x轴调整机构571设于第一网框臂531,所述第一网框x轴调整机构571用于将第一网框臂531固定于导杆534;所述第二网框x轴调整机构572设于第二网框臂532,所述第二网框x轴调整机构572用于将第二网框臂532固定于导杆534;所述网框y轴调整机构573分别设于第一丝网固定件535以及第二丝网固定件536,所述网框y轴调整机构573用于将第一丝网固定件535固定于第一网框臂531和用于将第二丝网固定件536固定于第二网框臂532;所述印头x轴调整机构574设于印刷架52,所述印头x轴调整机构574用于将第一印头架541固定于印刷架52;所述印头y轴调整机构575设于第二印头架542,所述印头y轴调整机构575用于将第二印头架542固定于固定第一印头5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框x轴调整机构571、第二网框x轴调整机构572、网框y轴调整机构573、印头x轴调整机构574以及印头y轴调整机构575均为带有旋钮的螺丝,通过分别扭动第一网框x轴调整机构571、第二网框x轴调整机构572、网框y轴调整机构573、印头x轴调整机构574以及印头y轴调整机构575,使得第一网框臂531、第二网框臂532、第一印头架541、第二印头架542、第一丝网固定件535以及第二丝网固定架在失去上述机构的固定效果后,对各个部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各个部件的位置调整完后,再重新扭动第一网框x轴调整机构571、第二网框x轴调整机构572、网框y轴调整机构573、印头x轴调整机构574以及印头y轴调整机构575对各个部件完成固定。

具体的,所述定位机构4还包括第一涨紧轮481以及第二涨紧轮482,所述第一涨紧轮481和第二涨紧轮482分别设于定位滑壳42的两侧,所述第一涨紧轮481和第二涨紧轮482均抵压于所述定位同步带44。

具体的,所述机械式全自动丝印机还包括操作面板7,所述操作面板7设于机架1,方便工作人员运用操作面板7控制动力源6的启停和速率。

具体的,所述底板41设有第二滑轨483,所述定位滑壳42的底端设有与第二滑轨483配合的滑槽484;所述第二滑轨483和滑槽484的数量均为两条。通过设置第二滑轨483和滑槽484配合,提升定位滑壳42在底板41上滑动的稳定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