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设备和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72453发布日期:2020-10-09 22:0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打印设备和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够切割被输送的薄片状打印介质的打印设备和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7-1343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关于输送设备的技术,该输送设备包括用于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后沿着输送方向切割打印介质的分切机。具体地,根据日本特开2017-13438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将所输送的打印介质的前端插入分切机,从而根据打印介质的输送而沿着输送方向切割打印介质。

然而,打印介质的前端可能会由于起皱而浮动,这使得打印介质由于施加墨等而波动。因此,在日本特开2017-13438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中,由于切割打印介质时前端的这种浮动,存在待被分切机切割的前端的位置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不期望地偏移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待被分切机切割的切割位置偏移的打印设备和输送设备。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输送单元,其被构造成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打印介质;打印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以及切割单元,其被构造成对通过所述打印单元打印了图像的所述打印介质进行切割,所述打印介质在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切割位置处被切割,其中,所述打印介质在被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同时被所述切割单元切割,并且所述打印设备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于所述切割位置的内部位置处抵接所述打印介质的供所述打印单元打印图像的打印面,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输送设备,其包括:输送单元,其构造成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打印有图像的打印介质;以及切割单元,其构造成在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切割位置处切割所述打印介质,其中,所述打印介质在被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同时被所述切割单元切割,并且所述输送设备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于所述切割位置的内部位置处抵接所述打印介质的打印面,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待被分切机(切割单元)切割的切割位置偏移。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打印设备的示意性构造的截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切割器和分切机的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分切机单元中的上可动刀片和下可动刀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分切机单元的构造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调节部的调节位置的图;

图6是打印设备的控制系统的块构造图;

图7a、图7b和图7c是用于说明被上可动刀片和下可动刀片切割的位置附近的平坦度的图;以及

图8a、图8b和图8c是示出分切机单元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不限制本发明。此外,并不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每一种组合对于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都是必要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说明相同的构造。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组成元件的相对位置、形状等仅是示例,并且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示例的范围。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设备的示例的截面图。喷墨打印设备100(在下文中简称为打印设备100)在具有长薄片形状的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介质是成卷薄片1。保持在打印设备100中的成卷薄片1通过由上引导件6和下引导件7形成的输送路径向下游输送。成卷薄片1被输送辊8和夹送辊9夹持并被输送到图像打印单元。图像打印单元被构造成包括打印头2、安装打印头2的滑架3、以及布置在面对打印头2的位置处的台板10。成卷薄片1通过输送辊8被输送到台板10上。通过打印头2将墨喷出到输送至图像打印单元的成卷薄片1上,从而打印图像。

滑架3以能够沿着引导轴4和导轨(图中未示出)进行滑动的方式被支撑,引导轴4和导轨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打印设备100中。滑架3包括面对台板10的反射型检测传感器12,以便能够检测光斑位置的反射率。也就是,在台板10为黑色而成卷薄片1为白色的情况下,台板10和成卷薄片1的反射率极大地不同。因此,能够通过使用检测传感器12来确定在光斑位置处是否存在台板10或成卷薄片1。能够通过利用以下事实来检测成卷薄片1的前端:在通过输送辊8输送成卷薄片1时,在成卷薄片1的前端沿输送方向通过检测传感器12的光斑位置的情况下,反射率极大地改变。

滑架3在保持打印头2的同时沿着引导轴4在x方向上扫描,并且打印头2在滑架3扫描的同时喷墨,以便在成卷薄片1上进行打印。在通过滑架3扫描以在成卷薄片1上进行打印之后,输送辊8将成卷薄片1输送预定量,并且滑架3再次在成卷薄片1上扫描以进行打印。以这种方式,通过重复打印和输送,完成了整个打印。此外,由于检测传感器12安装于滑架3,所以还能够通过滑架3的往复操作来检测成卷薄片1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的纸边缘的位置。

在成卷薄片1的输送方向上的相对于滑架3的下游,设置有用于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切割成卷薄片1的切割器5,并且在更下游设置有用于在输送方向上切割成卷薄片1的分切机13(切割单元)。在相对于分切机13的下游,设置有用于排出已被切割的成卷薄片1的排出引导件11。

切割器5包括作为用于切割成卷薄片1的切割机构的切割器单元300(参照图2)和用于使切割器单元300沿着x方向移动的单元。此外,分切机13包括作为用于切割成卷薄片1的切割机构的分切机单元303(参照图2)和用于使分切机单元303沿着x方向移动的单元。

图2是用于说明切割器5和包括分切机单元303l和303r的分切机13的俯视图。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标记末尾的“l”和“r”分别表示附图中位于左侧(即,+x侧)的构件和位于右侧(即,-x侧)的构件。在本说明书中,在左侧和右侧的构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省略附图标记的该末尾。

导轨101被构造成在与成卷薄片1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引导切割器架200。切割器架200一体地连接切割器单元300和带102。此外,带102被构造成桥接分别布置于导轨101的左侧和右侧的马达滑轮107和张紧器滑轮108,并构造成通过连接到马达滑轮107的切割器马达103移动。切割器马达103设置有切割器编码器104。切割器编码器104对与切割器马达103的驱动相对应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基于切割器架200的原点位置和由切割器编码器104获得的脉冲数,能够控制切割器单元300在x1和x2方向上的移动位置。

切割器单元300包括上可动刀片301和下可动刀片302,使得在切割器单元300沿x1方向移动的同时,在上可动刀片301和下可动刀片302的接触点处切割成卷薄片1。此外,上可动刀片301和下可动刀片302经由带102和切割器架200连接到切割器马达103,并且构造成被旋转驱动。在切割成卷薄片1的情况下,在下可动刀片302和与下可动刀片302接触的上可动刀片301一起旋转的同时切割成卷薄片1。在图2的示例中,切割器单元300进行从成卷薄片1的第一端1a到成卷薄片1的第二端1b的切割。成卷薄片1的第一端1a是在切割器单元300的待机位置p1侧的端部。在切割成卷薄片1之后,切割器架200在预定的反转位置处反转。此外,切割器架200移动到作为待机位置p1的位置,以待下一次切割操作。尽管在本实施方式的示例中将切割器单元300安装于切割器架200,但例如可以将切割器单元300安装于移动打印头2等的滑架3。

分切机13在成卷薄片1的输送方向上相对于切割器5布置在下游侧。分切机13能够将分切机单元303沿x1方向和x2方向移动到给定位置,并且能够通过使用分切机单元303在平行于输送方向(+y方向)的方向上切割成卷薄片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安装有两个分切机单元303的构造进行说明。也就是,给出了安装有分切机单元303l和303r的示例的说明。分切机单元303l和303r具有相同的构造,但是组成部件在x1方向和x2方向上左右反转。在图2中,为了简化起见,主要将附图标记分配给分切机单元303l的组成部件。

图3a至图5是用于说明分切机单元303l的细节的图。图3a是分切机单元303l的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和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l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b是分切机单元303l的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l、分切机上输送辊320l以及分切机下输送辊321l的示意性侧视图。图4a是分切机单元303l的背面立体图,图4b是分切机单元303l的正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调节部600l的调节位置的图。

分切机单元303l包括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和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l。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和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l布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圆刀片重叠量313l,并且相对于输送方向y具有预定量的角度(交叉角)θ,即切割方向。在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和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l的接触点311l处切割成卷薄片1。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分切机单元303中,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和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用作切割打印介质的切割部。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经由齿轮连接到分切机驱动马达16l。

在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通过分切机驱动马达16l的驱动而旋转的情况下,与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同轴连接的分切机上输送辊320l也旋转。分切机上输送辊320l的外周面在辊夹持点312l处接触与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l同轴连接的分切机下输送辊321l的外周面。因此,通过利用摩擦传动的驱动,在通过分切机上输送辊320l和分切机下输送辊321l输送成卷薄片1的同时,上下刀片一起旋转以沿输送方向切割成卷薄片1。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分切机单元303中,分切机上输送辊320和分切机下输送辊321用作输送打印介质的输送部。

与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和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l的接触点311l相比,分切机上输送辊320l和分切机下输送辊321l均在x方向上位于成卷薄片1的外侧(参见图5)。成卷薄片1的外侧指向成卷薄片1的第二端1b,即指向未打印待记录为产品的图像的区域(图5中的nps侧)。

由于分切机驱动马达16l设置有分切机驱动编码器310l,因此能够以预定的转速和预定的旋转量来控制分切机驱动马达16l。控制分切机驱动马达16l以一驱动量(具体地,转速和旋转量)驱动,该驱动量与输送辊8的输送量同步并对应。

分切机单元303l包括分切机移动马达14l,并且被构造成使得驱动力经由齿轮传递到分切机移动辊306l。分切机移动辊306l抵接在沿x方向延伸的分切机导轨307上。此外,分切机单元303l被构造成能够通过分切机移动辊306l的外周面与分切机导轨307之间的摩擦而在x1方向和x2方向上移动。分切机移动马达14l设置有分切机移动编码器309l,使得能够控制分切机单元303l从待机位置p1的移动位置。

在分切机单元303l中,包括后述的调节部600l的各个组成部件均由保持构件608保持。因此,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l、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l、分切机上输送辊320l、分切机下输送辊321l和调节部600l能够沿着分切机导轨307一体地移动。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摩擦来驱动分切机移动辊306l,但分切机移动辊306l可以具有齿条和齿轮构造,其中分切机移动辊用作齿轮并且分切机导轨用作齿条。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切机移动马达14l、分切机移动辊306l、分切机导轨307等用作使分切机单元303l沿x方向移动的移动部。

为了在打印之后切割成卷薄片1时确保成卷薄片1的平整度,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分切机单元303l中布置有调节成卷薄片1的浮动的调节部600l。与接触点311l相比,调节部600l在x方向上位于成卷薄片1的内侧。成卷薄片1的内侧指向成卷薄片1的第一端1a,即指向打印待被记录为产品的图像的区域(图5中的ps侧)。

调节部600l包括正齿轮(spur)601l和保持部602l,正齿轮601l抵接在成卷薄片1的打印面侧以调节成卷薄片1的浮动,保持部602l保持正齿轮601l且不抵接成卷薄片1。在调节部600l中,正齿轮601l用作抵接在打印面上以调节成卷薄片1的浮动的构件,从而防止了打印在打印面上的图像的转印。此外,正齿轮601l经由诸如弹簧的弹性构件606l(参见图5)而被保持部602l保持,使得正齿轮601l被构造成弹性地作用在成卷薄片1上。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部600用作抵接在打印介质上的抵接部。

正齿轮601l抵接在成卷薄片1上以对成卷薄片1的浮动进行调节的调节位置在z方向上与接触点311l(参见图3b)一致,z方向与输送方向和宽度方向正交。因此,能够调节成卷薄片1的浮动,使得成卷薄片1的位置在z方向上大致与接触点311l一致。调节位置和接触点311l在z方向上一致的含义不限于完全一致,而是可以存在预定范围。此外,如图5所示,调节位置在输送方向上(-y方向侧)相对于接触点311l位于上游侧长度l1处。另外,如图5所示,调节位置在x方向上相对于接触点311l位于成卷薄片1的内侧长度l2(例如,10mm)处。在被输送的成卷薄片1的前端到达接触点311l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实验和设置来获得确保成卷薄片1在接触点311l附近的平坦度的长度l1和l2的值。在提供上述预定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验获得预定范围。

图6是示出打印设备100的控制构造的示意性框图。打印设备100包括控制单元400。此外,控制单元400包括cpu411、rom412、ram413和马达驱动器414。控制单元400实现对输送马达51、切割器马达103、分切机移动马达14、分切机驱动马达16、滑架马达52和打印头2的控制。控制单元400从输送辊编码器112、切割器编码器104、分切机移动编码器309、分切机驱动编码器310、滑架编码器19和检测传感器12获得信号。此外,控制单元400基于所述信号控制各种马达和打印头2。

如上所述,打印设备100被构造成使得分切机13能够在打印之后切割成卷薄片1的宽度(x方向)的预定区域。因此,在打印设备100中,例如,通过使用分切机13切割在宽度方向上与待被记录为产品的图像相邻的区域,能够获得如在通过未设置有分切机13的打印设备进行左右无边界打印的情况下获得的打印品。在该情况下,由于不需要以将墨喷到成卷薄片1之外的方式施加墨,所以能够显著地防止墨附着到压板10。以下,说明通过打印设备100在成卷薄片1上进行左右方向或x方向的无边界打印的情况。

在使用者提供了在成卷薄片1上开始左右无边界打印的指令的情况下,首先,驱动分切机移动马达14l和14r,以使分切机单元303l和303r分别移动到切割位置。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和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的切割位置例如是打印待被记录为产品的图像的区域ps在x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

接下来,驱动输送马达51和分切机驱动马达16,使得输送辊8的输送速度与分切机上输送辊320的输送速度为相同速度,从而通过输送辊8输送成卷薄片1。其后,在检测到成卷薄片1的前端已被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的情况下,基于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的检测结果,根据打印数据在成卷薄片1上进行打印。

在进行打印并且成卷薄片1的前端到达分切机单元303的接触点311的情况下,成卷薄片1被在左边和右边旋转的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和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切割。

这里,图7a是示出在分切机单元303中未布置调节部600的情况下的成卷薄片1的主视图。图7b是示出在分切机单元303中布置有调节部600的情况下的成卷薄片1的主视图。图7c是用于说明通过布置有调节部600的分切机单元303切割成卷薄片1的平面图。

如图7a所示,如果简单地通过在x方向上保持成卷薄片1的两个位置来输送成卷薄片1,则在成卷薄片1由于施加墨而发生起皱的情况下,成卷薄片1在两个保持位置之间的中间部分浮起。如果在该状态下成卷薄片1的前端到达接触点311l,则会在前端附近产生切割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b所示,在分切机单元303中布置有用于调节成卷薄片1的浮动的调节部600。根据这种构造,在成卷薄片1的前端到达接触点311时确保了成卷薄片1在接触点311附近的平坦度。因此,与未布置调节部600的情况相比,在布置有调节部600的情况下,在成卷薄片1的前端到达接触点311时使成卷薄片1的前端的姿势稳定。

此后,通过分切机上可动刀片304和分切机下可动刀片305切割成卷薄片1,在已经被切割的那侧的成卷薄片1的切断片被分切机上输送辊320和分切机下输送辊321夹持并输送。如上所述,在接触点311处,通过调节部600使成卷薄片1的姿势稳定。因此,对于已经被分切机单元303切割的成卷薄片1,由于防止了切割偏移的发生,所以稳定了在前端处的切割精度(参见图7c)。

在完成打印时,通过分切机单元303进行的切割一直进行到预定位置。之后,将分切机单元303l和303r移动到各自的待机位置,并将成卷薄片1一直输送到切割器单元300能够切断成卷薄片1的位置。然后,通过切割器单元300切断成卷薄片1。因此,通过排出引导件11排出成卷薄片1的已经打印有被记录为产品的图像的打印品和未进行打印的切断片。

如上所述,在打印设备100中,调节部600在相对于接触点311在x方向上的内侧并且在相对于接触点311在y方向上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处抵接于成卷薄片1,并在z方向上与接触点311一致,从而调节成卷薄片1的浮动。因此,即使成卷薄片1由于起皱而发生浮动,也能够确保在成卷薄片1到达接触点311时的成卷薄片1的平坦度。因此,成卷薄片1的前端处的待被分切机13切割的切割位置几乎不会在宽度方向上偏移。

(其它实施方式)

可以如以下(1)至(5)所示地修改上述实施方式。

(1)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说明,但可以通过构造成能够选择性地切换调节姿势和缩回姿势的调节部700来调节成卷薄片1的浮动,其中,在调节姿势中正齿轮601以调节成卷薄片1的浮动的方式抵接在成卷薄片1上,在缩回姿势中正齿轮601不抵接成卷薄片1。以下,参照图8a、图8b和图8c详细说明调节部700。如上所述,由于分切机单元303l和303r被构造成彼此左右反转,因此在以下说明中给出了设置在分切机单元303l中的调节部700l的说明,并且省略了关于分切机单元303r的说明。

图8a是包括调节部700l的分切机单元303l的示意性构造图。图8b是调节部700l处于调节姿势时分切机单元303l的侧视图。图8c是调节部700l处于缩回姿势时分切机单元303l的侧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分切机单元303l相同或相对应的构造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便适当地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调节部700l中,用于保持正齿轮601l的保持部702l以相对于保持构件608l能够在箭头i和ii的方向上旋转的方式固定到轴703l。弹簧705l设置成用于在调节部700l处于调节姿势(第一姿势)的情况下使保持部702l沿箭头i的方向枢转移动,从而将姿势切换到缩回姿势。此外,枢转运动控制部704l设置成用于在调节部700l处于缩回姿势(第二姿势)的情况下使保持部702l沿箭头ii的方向枢转移动,从而将姿势切换到调节姿势。例如,枢转运动控制部704l被构造为螺线管,从而通过通电使保持部702l克服弹簧705l的施力而沿箭头ii的方向枢转移动。

利用这种构造,在进行左右无边界打印的情况下,例如基于由使用者输入的关于打印介质的类型的信息,将调节部700l切换到缩回姿势或调节姿势。更具体地,例如,在使用几乎不发生起皱等的具有高刚性的打印介质的情况下,取消了对枢转运动控制部704l的通电,从而通过弹簧705l的施力将调节部700l切换到缩回姿势。这种几乎不发生起皱等的具有高刚性的打印介质是光泽纸、美术纸等。此外,在使用容易发生起皱等的具有低刚性的打印介质的情况下,对枢转运动控制部704l通电,从而使调节部700l克服弹簧705l的施力切换到调节姿势。

以这种方式,关于通过使用调节部700l来调节打印介质的浮动,在不需要进行调节的打印介质的情况下,正齿轮601l不抵接作为产品的图像,因此,确实地防止了图像的转印。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用打印头在x方向上移动并且打印介质在y方向上移动的所谓的串行扫描型(serialscantype)打印设备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可以使用遍及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喷墨的所谓的全行型(full-linetype)打印设备。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说明,但对于用于切割打印介质并沿x方向移动的分切机单元303的构造,可以使用各种公知技术。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切机13包括两个分切机单元303。但是,可以包括仅一个分切机单元303或三个以上的分切机单元303。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喷墨系统中的打印设备100进行打印。然而,打印设备100的打印策略可以是各种公知打印策略中的任意一种。

(4)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说明,但是调节部600可以构造成使得能够相对于保持构件608在x、y和z方向上调整调节部600的位置,从而根据打印介质的类型、墨施加量等来调整调节位置。在该情况下,使用者可以用手或经由设置于打印设备100的操作面板来调整调节部600的调节位置。此外,能够通过使用控制单元400来调整调节部600的调节位置。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切机13的分切机单元303通过控制单元400的控制而在成卷薄片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但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分切机单元303可以被固定地布置,或者可以被构造成能够由使用者移动。

(5)上述实施方式和(1)至(4)中所示的各种形式可以适当地组合。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的这种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