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8363发布日期:2021-03-27 01:1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领域,具体是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2.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于其他物体,谓之印刷。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3.在大批量印刷过程中需要对印刷制品进行油墨烘干,避免油墨未干导致印刷品损坏,但是现有的烘干设备一般都是通过热风对物品进行烘干的,如果直接将热风输送到外界空气会产生大量的热空气散失,造成热能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开设有透气孔,带式输送机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的下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网板,加热网板由加热丝编制而成,加热网板将箱体分隔成进气仓和烘干仓,烘干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箱体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仪,温度控制仪外侧设有开关,箱体的顶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烘干仓联通,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内侧固定安装有风扇,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外壁上,第二连接管与进气仓联通,过滤箱的底面一侧通过铰链交接有箱盖,箱盖的上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过滤箱的上部,过滤箱的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槽,第二插槽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对应。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之间设有插板,插板的两侧分别于第一插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插槽的上部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柄,固定螺纹柄的一端穿过第一插槽外壁后与插板的外壁碰触,插板的外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皮帘,皮帘与出口和进口对应,皮帘设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方。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中部内壁上,所述开关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壁上,所述过滤箱对称固定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外部两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板设在第二过滤网板下方,第
一过滤网板为金属网孔板,且金属丝网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绒毛,第二过滤网板为干燥剂网板,主要由干燥剂辅助金属边框压合而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式输送机、温度控制仪和风扇均通过电线与开关电信连接,所述加热网板和温度传感器均通过电线与温度控制仪电性连接,所述开关外接有电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带式输送机、箱体、加热网板、进气仓、烘干仓、第一连接管、过滤箱、风扇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箱体内空气形成循环,方便对印刷制品的烘干,同时进气仓的输入空气本身就是热空气,减少了加热网板对空气进行加热到特定温度所需的能量,通过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仪和加热网板之间配合使用,使得烘干仓内的空气温度可控,从而使得本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对印刷品烘干气体进行循环利用,直接加热热空气降低电能的消耗,避免了热能的浪费,更加的绿色环保;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带式输送机、箱体、第一插槽、插板、固定螺纹柄和皮帘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箱体的开口和带式输送机之间的间隙距离可以调节,避免了箱体开口过大导致热能流失过快,同时避免箱体开口过小影响印刷品的进入,通过过滤箱、箱盖、第二插槽、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都可以从过滤箱内取下更换,使得后期的维护检修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本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正面剖视图。
16.图3为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的侧面剖视图。
17.图中:带式输送机1、箱体2、第一插槽3、插板4、固定螺纹柄5、皮帘6、加热网板7、进气仓8、烘干仓9、温度传感器10、温度控制仪11、开关12、第一连接管13、风扇14、过滤箱15、第二连接管16、箱盖17、第二插槽18、第一过滤网板19、第二过滤网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绿色环保印刷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1,带式输送机的型号为yh

002,由上海逸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并销售,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上开设有透气孔,带式输送机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与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对应,箱体2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槽3,第一插槽3之间设有插板4,插板4的两侧分别于第一插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插槽3的上部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柄5,固定螺纹柄5的一端穿过第一插槽3外壁后与插板4的外壁碰触,插板4的外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皮帘6,皮帘6与出口和进口对
应,皮帘6设在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上方,箱体2的下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网板7,加热网板7由加热丝编制而成,加热网板7将箱体2分隔成进气仓8和烘干仓9,烘干仓9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的型号为p

251,由深圳市科帝特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并销售,温度传感器10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中部内壁上,箱体2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仪11,温度控制仪11的型号为xmt608,由沈阳电子市场丰川通电子销售处生产制造并销售,温度控制仪11外侧设有开关12,开关12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外壁上,箱体2的顶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3,第一连接管13与烘干仓9联通,第一连接管13的一端内侧固定安装有风扇14,第一连接管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5,过滤箱15对称固定安装在带式输送机1的外部两侧,过滤箱1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第二连接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外壁上,第二连接管16与进气仓8联通,过滤箱15的底面一侧通过铰链交接有箱盖17,箱盖17的上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过滤箱15的上部,过滤箱15的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槽18,第二插槽18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板19和第二过滤网板20,第一过滤网板19设在第二过滤网板20下方,第一过滤网板19为金属网孔板,且金属丝网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绒毛,第二过滤网板20为干燥剂网板,主要由干燥剂辅助金属边框压合而成,带式输送机1、温度控制仪11和风扇14均通过电线与开关12电信连接,加热网板7和温度传感器10均通过电线与温度控制仪11电性连接,开关12外接有电源。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转动固定螺纹柄5,使得固定螺纹柄5的端部离开插板4,使得插板4与第一插槽3的固定关系解除,然后通过滑动插板4调节皮帘6相对于箱体2进口和出口的位置,使得皮帘6与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高度适合印刷制品的进入,然后再次转动固定螺纹柄5,使得插板4与第一插槽3的位置关系相对固定,此时皮帘6对箱体2进口和出口进行相对封闭,减少箱体内的空气和外界空气的交换速度,降低热能散失速度。然后通过开关12分别控制带式输送机1、温度控制仪11和风扇14开始工作,带式输送机1开始带动输送带进行传动;同时温度控制仪11开始通电,然后通过温度控制仪11控制加热网板7开始工作,同时温度传感器10对烘干仓9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传输到温度控制仪11上显示,然后温度控制仪11对温度传感器10传输的温度值与温度控制仪11的预设值进行对比,当数值过低时,温度控制仪11控制加热网板7继续工作,当数值较高时,温度控制仪11控制加热网板7停止工作,对烘干仓9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调控;同时风扇14开始将烘干仓9内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13吹入到过滤箱15内,空气在过滤箱15内通过第二过滤网板20的过滤吸附,将空气中的水汽吸附,然后进过第一过滤网板19的吸附过滤,将空气中的油墨吸附,然后过滤箱15内被过滤的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16导入到进气仓8内,进气仓8内的气体经过加热网板7的加热重新进入到烘干仓9内,并且热空气在烘干仓9内透过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上的透气孔上升到烘干仓9的上部,形成空气循环,此时由于进气仓8的输入空气是烘干仓9内的高温空气,所以使得加热网板7只需进行少量加热即可使得烘干仓9内的温度保持平衡。然后使用者将需要烘干的印刷物品摆放在带式输送机1上的输送带上,此时物品在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的传送下从箱体2的进口进入到烘干仓9内,然后被烘干并从箱体2的出口离开烘干仓9,完成烘干工作。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解除箱盖17和过滤箱15的固定关系,将过滤箱15打开,然后分别将第一过滤网板19和第二过滤网板20从第二插槽18内抽出,并进行更换,进行装置的维护工作,避免使用时间过长第一过滤网板19和第二过滤网板20过滤效果下降。
2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