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1860发布日期:2022-06-15 17:3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已知有将规定量的液体向规定位置供给的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装置例如搭载于喷墨打印机、3d打印机、分注装置等。喷墨打印机从喷墨头喷出油墨液滴,在记录介质的表面形成图像等。3d打印机从造型材料喷出头喷出造型材料的液滴并使其固化,从而形成三维造型物。分注装置喷出样品液滴并向多个容器等供给规定量的样品液滴。
3.具备驱动致动器而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的液体喷出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会受到进行了周围的喷嘴喷出液体的动作时产生的振动的影响而导致喷出速度、喷出量发生变化的串扰。为了抑制串扰,正在研究使在列方向且行方向上排列的喷嘴彼此的驱动定时错开。具体而言,对于在相同驱动周期中在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喷嘴,以具有液体供给部内的液体的固有振动的半周期的奇数倍的延迟时间之差的定时将驱动信号供给到致动器,并且对于在相同驱动周期中在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喷嘴,以具有上述半周期的奇数倍的延迟时间之差的定时将驱动信号提供到致动器。
4.然而,即便能够抑制串扰,例如若行间延迟时间之差或者列间延迟时间之差为相同的值的喷嘴24在行方向或者列方向上连续排列,则有时产生周期性的印刷不均匀,从而印刷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产生周期性的印刷不均匀的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6.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嘴部、致动器、液体供给部以及致动器驱动电路。喷嘴部将喷出液体的喷嘴在列方向以及行方向上以阵列状排列。致动器按每个喷嘴设置。液体供给部与喷嘴连通。致动器驱动电路分别对致动器提供驱动信号。通过以在列方向以及行方向上相邻的延迟时间之差为上述液体供给部内的液体的固有振动的半周期的奇数倍且列间延迟时间以及行间延迟时间混合存在有两种以上延迟时间之差的方式将(k+l-1)种以上延迟时间分配于(k列
×
l行)的矩阵,并将该矩阵沿着喷嘴的排列连续排列,由此分配将驱动信号提供给各致动器的定时。
7.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的液体喷出装置。
附图说明
8.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图。
9.图2是上述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的立体图。
10.图3是上述喷墨头的喷嘴板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11.图4是上述喷墨头的纵剖视图。
12.图5是上述喷墨头的喷嘴板的纵剖视图。
13.图6是上述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14.图7是驱动上述喷墨头的致动器的驱动波形。
15.图8是对基于上述致动器的油墨喷出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16.图9是表示与上述喷嘴板的各喷嘴对应的印刷位置的说明图。
17.图10是分配了延迟时间的实施例1~4的4列
×
4行的矩阵。
18.图11是实施例1~4的印刷结果。
19.图12是分配了延迟时间的比较例1~2的4列
×
4行的矩阵。
20.图13是比较例1~2的印刷结果。
21.图14是表示分配于(k列
×
l行)的矩阵内的最低限度的延迟时间的种类的数量的表。
22.图15是分配了延迟时间的实施例5~9的(k列
×
l行)的矩阵。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喷墨打印机;100~103...喷墨头;2...喷嘴板;23...驱动电路;24...喷嘴;25...油墨压力室;3...致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详述。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26.作为搭载了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对在记录介质印刷图像的喷墨打印机10进行说明。图1示出喷墨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喷墨打印机10在壳体11的内部配置有:收纳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片材s的盒12、片材s的上游输送路径13、输送从盒12内取出的片材s的输送带14、朝向输送带14上的片材s喷出油墨液滴的多个喷墨头100~103、片材s的下游输送路径15、排出托盘16以及控制基板17。作为用户界面的操作部18配置于壳体11的上部侧。
27.印刷于片材s的图像数据例如由作为外部连接设备的计算机200生成。由计算机200生成的图像数据通过线缆201、连接器202、203向喷墨打印机10的控制基板17发送。
28.拾取辊204从盒12向上游输送路径13逐张供给片材s。上游输送路径13由传送辊对131、132和片材引导板133、134构成。片材s经由上游输送路径13,向输送带14的上表面传送。图中的箭头104表示片材s从盒12向输送带14的输送路径。
29.输送带14是在表面形成有许多贯通孔的网状的环形带。驱动辊141、从动辊142、143这三个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输送带14。马达205通过使驱动辊141旋转而使输送带14旋转。马达205是驱动装置的一个例子。图中105表示输送带14的旋转方向。在输送带14的背面侧配置负压容器206。负压容器206与减压用的风扇207连结。通过风扇207形成的气流使负压容器206内成为负压,使输送带14的上表面吸附保持片材s。图中106表示气流的流向。
30.喷墨头100~103以与吸附保持在输送带14上的片材s隔着例如1mm的细小间隙而对置的方式配置。喷墨头100~103分别朝向片材s喷出油墨液滴。喷墨头100~103在片材s通过其下方时印刷图像。各喷墨头100~103除了喷出的油墨的颜色不同之外,其他为相同
的构造。油墨的颜色例如为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
31.喷墨头100~103分别经由油墨流路311~314与墨罐315~318以及油墨供给压力调整装置321~324连结。各墨罐315~318配置于各喷墨头100~103的上方。在待机时,各油墨供给压力调整装置321~324将各喷墨头100~103内调整为相对于大气压为负压例如-1.2kpa,以防止油墨从喷墨头100~103的喷嘴24(参照图2)漏出。在图像形成时,各墨罐315~318的油墨通过油墨供给压力调整装置321~324向各喷墨头100~103供给。
32.在图像形成之后,从输送带14向下游输送路径15传送片材s。下游输送路径15由传送辊对151、152、153、154和对片材s的输送路径进行限定的片材引导板155、156构成。片材s经由下游输送路径15,从排出口157向排出托盘16传送。图中箭头107表示片材s的输送路径。
33.接着,对喷墨头100~103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下,参照图2~图5,对喷墨头100进行说明,但喷墨头101~103也是与喷墨头100相同的构造。
34.图2是喷墨头100的外观立体图。喷墨头100具备:作为喷嘴部的一个例子的喷嘴板2、基板20、作为液体供给部的油墨供给部21、柔性基板22以及驱动电路23。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24形成于喷嘴板2。从各喷嘴24喷出的油墨从油墨供给部21供给。来自已经叙述的油墨供给压力调整装置321的油墨流路311与油墨供给部21的上部侧连接。箭头105表示输送片材s的输送带14的旋转方向(即印刷方向)(参照图1)。
35.图3是由图2的虚线框p包围的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喷嘴24在行方向(x轴方向)以及列方向(y轴方向)上二维排列。其中,在行方向(x轴方向)上排列的喷嘴24倾斜地排列,以使得喷嘴24不在x轴的轴线上重叠。各喷嘴24以在x轴方向上间隔距离x1且在y轴方向上间隔距离y1的方式配置。作为一个例子,距离x1为338μm,距离y1为84.5μm。即,以在y轴方向上成为300dpi的记录密度的方式决定距离y1。并且,以在x轴方向上也以300dpi进行印刷的方式基于输送带14的旋转速度与油墨着落为止所需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来决定距离x1。图2中,将使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四个喷嘴24作为1组且在y轴方向上排列了75组的300个(4列
×
75行)喷嘴24排列2组,从而成为总数600个。其中,喷嘴24的数量没有被限定。
36.成为喷出油墨的动作的驱动源的致动器3按每个喷嘴24设置。一组喷嘴24和致动器3构成一个通道。各致动器3形成为圆环状,并以喷嘴24位于其中央的方式配置。致动器3的尺寸例如为内径30μm、外径140μm。各致动器3分别与单独电极31电连接。并且,各致动器3通过共用电极32与沿x轴方向排列的四个致动器3电连接。各单独电极31以及共用电极32还分别与安装焊盘33电连接。安装焊盘33成为将后述的驱动电压波形提供给各致动器3的输入端口。此外,图3中,为了方便说明,由实线记载致动器3、单独电极31以及共用电极32,但它们设置于喷嘴板2的内部(参照图4的纵剖视图)。其中,致动器3的位置不限定于喷嘴板5的内部。
37.安装焊盘33例如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otropic contact film)而与形成于柔性基板22的布线图案电连接。并且,柔性基板22的布线图案与驱动电路23电连接。驱动电路23例如为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驱动电路23根据印刷的图像数据选择喷出油墨的通道,并对选择出的通道的致动器3提供驱动信号。
38.图4是喷墨头100的纵剖视图。如图4所示,喷嘴24在z轴方向上贯通喷嘴板2。喷嘴24的尺寸例如为直径20μm。在基板20的内部设置分别与各喷嘴24连通的油墨压力室(单独
压力室)25。油墨压力室25例如是使上部敞开的圆柱形的空间。各油墨压力室25的上部开口,并与共用油墨室26连通。油墨流路311经由油墨供给口27而与共用油墨室26连通。各油墨压力室25以及共用油墨室26内由油墨填充。共用油墨室26也有时例如形成为使油墨循环的流路状。油墨压力室25是在例如厚度400μm的单晶硅晶圆的基板20形成有例如直径200μm的圆柱形的孔的结构。油墨供给部21是例如在氧化铝(al2o3)形成有与共用油墨室26对应的空间的结构。
39.图5是喷嘴板2的纵剖面的局部放大图。喷嘴板2是从底面侧依次层叠有保护层28、致动器3以及振动板29的构造。致动器3是层叠有上部电极34、薄板状的压电体35以及下部电极36的构造。下部电极36与单独电极31电连接,上部电极34与共用电极32电连接。在保护层28与振动板29的边界夹设有防止单独电极31与共用电极32短路的绝缘层37。绝缘层37由例如厚度0.5μm的二氧化硅膜(sio2)形成。上部电极34和共用电极32通过形成于绝缘层37的接触孔38而电连接。压电体35例如由厚度5μm以下的pzt(锆钛酸铅)形成。下部电极36以及上部电极34由例如厚度0.1μm的铂形成。单独电极31和共用电极32由例如厚度0.3μm的金(au)形成。
40.振动板29由绝缘性无机材料形成。绝缘性无机材料例如为二氧化硅(sio2)。振动板29的厚度例如为2~10μm,优选为4~6μm。虽详情将后述,但振动板29以及保护层28随着施加有电压的压电体35进行d
31
模式变形而向内侧弯曲。而且,若停止电压向压电体35的施加,则返回原来的状态。通过该可逆的变形,油墨压力室(单独压力室)25的容积进行扩张以及收缩。若改变油墨压力室25的容积,则油墨压力室25内的油墨压改变。利用该油墨压力室25的容积的扩张和收缩、油墨压的变化而从喷嘴24喷出油墨。即,喷嘴24、致动器3以及油墨压力室25构成喷墨头100的液体喷出部。
41.保护层28由例如厚度4μm的聚酰亚胺形成。保护层28覆盖与片材s对置的喷嘴板2的底面侧的一面,进一步覆盖喷嘴24的孔的内周面。
42.图6是喷墨打印机10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基板17搭载有cpu170、rom171、ram172、作为输入输出端口的i/o端口173、图像存储器174。cpu170通过i/o端口173,对马达205、油墨供给压力调整装置321~324、操作部18以及各种传感器进行控制。来自作为外部连接设备的计算机200的图像数据通过i/o端口173向控制基板17发送,并保存于图像存储器174。cpu170将保存于图像存储器174的图像数据按描绘顺序分别向喷墨头100~103的驱动电路23发送。
43.驱动电路23具备数据缓冲器231、解码器232、驱动器233。数据缓冲器71将图像数据按每个致动器3以时间序列保存。解码器232按每个致动器3,基于保存于数据缓冲器71的图像数据,来控制驱动器233。驱动器233基于解码器232的控制,输出使各致动器3动作的驱动信号。驱动信号是根据驱动波形而施加于致动器3的电压。即,驱动电路23具有作为对致动器3提供驱动波形的致动器驱动电路的功能。
44.接着,参照图7以及图8,对提供致动器3的驱动信号的波形(驱动波形)和从喷嘴24喷出油墨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中,作为驱动波形的一个例子,示出通过三脉冲,在一次驱动周期三次滴下油墨液滴的多次滴下的驱动波形。图7的驱动波形是所谓的拉动式驱动波形。其中,驱动波形不限定于三脉冲。例如也可以是单脉冲、双脉冲。另外,不局限于拉动式,也可以是推动式,也可以是推拉式。
45.驱动电路23从时刻t0至时刻t1为止将电压v1作为偏置电压而向致动器3施加。即,通过单独电极31对致动器3的下部电极36施加电压v1。与致动器3的上部电极34连接的共用电极32为0v。而且,在从开始油墨的喷出动作的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成为电压v2(=0v)之后,从时刻t2至时刻t3为止施加电压v3进行第一次油墨的滴下。并且,在从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成为电压v2(=0v)之后,从时刻t4至时刻t5为止施加电压v3而进行第二次油墨的滴下。并且,在从时刻t5至时刻t6为止成为电压v2(=0v)之后,从时刻t6至时刻t7为止施加电压v3而进行第三次油墨的滴下。若以高速滴下则液滴成为一个而着落于片材s。在滴下结束后的时刻t7将电压v1作为偏置电压而施加,使油墨压力室25内的残留振动衰减。在一系列动作中,共用电极32的电压为0v且恒定。
46.电压v3是比电压v1小的电压。电压v3基于例如油墨压力室41内的油墨的压力振动的衰减率来决定电压值。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时间、从时刻t2至时刻t3为止的时间、从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的时间、从时刻t4至时刻t5为止的时间、从时刻t5至时刻t6为止的时间、从时刻t6至时刻t7为止的时间分别设定为根据油墨的特性和头内构造决定的固有的振动周期λ的半周期。固有的振动周期λ的半周期也称为al(acoustic length:声学长度)。
47.能够通过在充满油墨的状态下检测致动器3的阻抗的变化来测定固有振动周期λ。阻抗的检测例如使用阻抗分析仪。作为测定固有振动周期λ的其他方法,也可以从驱动电路23将阶梯波形等电信号向致动器3输入,并利用激光多普勒振动计来测定致动器3的振动。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了计算机的模拟而利用运算来求出。
48.图8示意性地示出以图7的驱动波形驱动致动器3时的油墨的喷出动作。从时刻t0至时刻t1为止,为待机状态。若在待机状态下将电压v1作为偏置电压而施加,则在压电体35的厚度方向上产生电场,如图8的(b)所示,压电体35产生d
31
模式的变形。具体而言,圆环状的压电体35在厚度方向延伸,在径向上收缩。由于该压电体35的变形而在振动板29产生弯曲应力,从而致动器3向内侧弯曲。即,致动器3变形为以喷嘴24为中心的凹处,油墨压力室25的容积收缩。
49.在时刻t1,若施加作为扩张脉冲的电压v2(=0v),则致动器3如图8的(c)示意性地所示返回变形前的状态。此时,在油墨压力室25内,容积返回原来的状态,从而内部的油墨压降低,但通过从共用油墨室26供给油墨,从而油墨压逐渐上升。其后,若到达时刻t2,则向油墨压力室25的油墨供给停止,油墨压的上升也停止。即,成为所谓的牵引状态。
50.在时刻t2,若施加作为收缩脉冲的电压v3,则致动器3的压电体35再次变形,油墨压力室25的容积收缩。如前述那样,油墨压力室25内的油墨压上升,而且,通过使油墨压力室25的容积收缩而提高油墨压,由此如图8的(d)示意性地所示从喷嘴24压出油墨。电压v3的施加持续至时刻t3为止,如图8的(e)示意性地所示,从喷嘴24喷出油墨。即,喷出第一滴油墨。
51.在从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成为电压v2(=0v)之后,在从时刻t4至时刻t5为止施加了电压v3时也通过相同的动作和作用喷出第二滴油墨(图8的(b)~(e))。而且,在从时刻t5至时刻t6为止成为电压v2(=0v)之后,在从时刻t6至时刻t7为止施加了电压v3时也通过相同的动作和作用喷出第三滴油墨(图8的(b)~(e))。
52.若进行第三滴油墨的喷出,则在时刻t7,施加作为抵消脉冲的电压v1。即,若喷出油墨,则油墨压力室25内的油墨压降低,在油墨压力室25内残留有油墨的振动。因此,将电
压v1作为抵消脉冲而施加,使油墨压力室25的容积收缩,从而使残留振动衰减。
53.若驱动致动器3而从喷嘴24喷出油墨,则产生振动,向配置于周围的其他喷嘴24的油墨压力室25传播。因此,若在振动残留的同时从配置于周围的其他喷嘴24喷出油墨,则有时产生干扰而产生串扰。产生的振动的周期是根据油墨的特性和头内构造决定的固有振动周期λ。无论从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上排列的哪一个喷嘴24喷出油墨,均产生固有振动周期λ的振动。
54.如上述那样,图2以及图3示出以4列
×
75行为一组的喷嘴24的排列。在这种情况下,若将列方向(x轴方向)的第i个以及行方向(y轴方向)的第j个喷嘴24的坐标设为(i,j),则能够通过以下的矩阵表示喷嘴分布a(公式1)。当然,喷嘴24的排列不限定于4列
×
75行,为m列
×
n行(m、n为整数)的排列也能够同样利用矩阵来表示喷嘴分布a。
55.【公式1】
[0056][0057]
而且,与图9所示的印刷位置对应的喷嘴24能够从左下角的坐标(1,1)依次作为喷嘴分布a的vec算子,通过以下的公式来表示(公式2)。
[0058]
【公式2】
[0059]
vec(a)=[a
1,1 a
2,1 a
3,1 a
4,1 a
1,2 a
2,2 a
3,1 a
4,2
ꢀ…ꢀa1,75 a
2,75 a
3,75 a
4,75
]
t
[0060]
相对于这样的排列的喷嘴24,使用以(k列
×
l行)的喷嘴24为1组的矩阵q,设定对各喷嘴24的致动器3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定时的延迟时间。在以(m列
×
n行)排列的喷嘴24的数量超过(k列
×
l行)的情况下,通过沿着喷嘴24的排列在列方向以及行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上反复排列矩阵q,从而对所有喷嘴24分配延迟时间。
[0061]
(k列
×
l行)的矩阵q内的延迟时间满足以下的条件。
[0062]
第一,(k列
×
l行)的矩阵q内的延迟时间设定为,分别相对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喷嘴24的驱动定时而具有固有振动周期λ的半周期的量的奇数倍的时间差,并且相对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喷嘴24的驱动定时也具有固有振动周期λ的半周期的量的奇数倍的时间差。即,在通过al(acoustic length)表示固有振动周期λ的半周期时,在列方向以及行方向上相邻的喷嘴24的延迟时间之差全部为al的奇数倍(1al,3al,5al,
……
nal)。通过像这样对行方向以及列方向上相邻的喷嘴24的驱动定时设置al的奇数倍的延迟时间之差,从而相邻的喷嘴24彼此能够抵消振动。即,能够抑制串扰。
[0063]
第二,向(k列
×
l行)的矩阵q内分配的延迟时间的种类至少使用(k+l-1)种。没有延迟时间也是延迟时间的1种。例如在使用4列
×
4行的矩阵q以al的倍数设定延迟时间的情况下,例如使用从0al(没有延迟)至6al这7种延迟时间。
[0064]
第三,在将列方向(x轴方向)的第i个以及行方向(y轴方向)的第j个喷嘴24的延迟时间设为t
i,j
时,相对于在列方向(x轴方向)相邻的喷嘴24,列间延迟时间之差(δti=|t
i+1,j-t
i,j
|)混合存在有两种以上。同样,相对于在行方向(y轴方向)上相邻的喷嘴24,行间延迟时间之差(δtj=|t
i,j+1-t
i,j
|)混合存在有两种以上。列方向(x轴方向)的第1个以及第m个喷嘴24位于(m列
×
n行)的排列的端部,因此,使t
1,j
以及t
m,j
的某一个为零(null)。同样,行方向(y轴方向)的第1个及第n个喷嘴24位于(m列
×
n行)的排列的端部,因此,使t
i,1
以及
t
i,n
的某一个为零(null)。此外,至少使用(k+l-1)种延迟时间的种类是由于为了使该延迟时间之差混合存在有两种以上而需要的条件。
[0065]
图10分别示出满足上述条件的实施例1~4的矩阵q。这些矩阵q通过al表示向以(4列
×
4行)为1组的喷嘴24分配的延迟时间。即,矩阵q的框内的数值以没有延迟时间的喷嘴24的驱动定时为基准(=0),利用al的倍数表示其他喷嘴51的延迟时间(单位:al)。框内的数值相同的喷嘴24在相同驱动周期中在相同的定时对致动器3提供驱动信号。
[0066]
对实施例1的(4列
×
4行)的矩阵q详细地进行说明。例如在以(4列
×
75行)排列喷嘴24的情况下,通过将(4列
×
4行)的矩阵q沿着列方向(y轴方向)反复排列,从而向所有喷嘴24分配延迟时间。若将列方向(x轴方向)的第i个以及行方向(y轴方向)的第j个喷嘴24的延迟时间设为t
i,j
,则延迟时间t
i,j
、t
i+1,j
、t
i,j+1
的分布如以下那样(公式3)。其中,将位于4列
×
75行的排列的端部的喷嘴24除去1列或者1行,因此,在列间使t
4,j
的延迟时间为零(null),在行间使t
i,75
的延迟时间为零(null)。
[0067]
【公式3】
[0068][0069]
因此,列间延迟时间之差δti以及行间延迟时间之差δtj分别如以下那样(公式4)。
[0070]
【公式4】
[0071][0072][0073]
而且,与印刷位置对应的延迟时间之差(δti,δtj)作为vec算子,成为以下那样(公式5)。
[0074]
【公式5】
[0075]
vec(δti)=[1310313013103130...]
t
[0076]
vec(δtj)=[1351351151131135...]
t
[0077]
可知: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延迟时间之差的值连续排列的最大幅度在行方向上成为2个距离单位(y1距离
×
2)。在分辨率为300dpi的情况下,实施例1的印刷块的宽度最大为169μm(=84.5μm
×
2)。印刷块是将以相同的延迟时间之差印刷的部分集中为一个的结构。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行间延迟时间之差“1”2个连续排列处成为印刷块的最大幅度。即,将列间以及行间延迟时间δtj、δtj以vec算子排列,对相同的延迟时间之差连续排列的距离单位(在这种情况下2个距离单位)乘以喷嘴24的行方向的分辨率的解析力(在300dpi的情况下84.5μm)得到的值为169μm。
[0078]
如图10所示,在实施例2~4的情况下,相同的延迟时间之差的值连续排列的最大幅度在行方向上为2~3个距离单位(y1距离
×
2~3)。因此,在分辨率为300dpi的情况下,实
施例2~4的印刷块的宽度最大为169~253.5μm(=84.5μm
×
2~3)。
[0079]
图11示出以实施例1~4的矩阵q设定延迟时间,实际印刷时的结果。人的肉眼的解析力约为100μm。实施例1~4的矩阵q如上述那样印刷块的宽度小于人的肉眼的解析力的3倍(=300μm)。在这种情况下,如从图11的结果可知的那样,印刷不均匀不明显,能够提高印刷品质。
[0080]
作为比较例,对印刷块宽度大于人的肉眼的解析力的3倍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2分别示出比较例1~2的(4列
×
4行)的矩阵q。比较例1中,相同的延迟时间之差的值连续排列的最大幅度在行方向上为4个距离单位(y1距离
×
4)。在分辨率为300dpi的情况下,比较例1的印刷块的宽度最大为338μm(=84.5μm
×
4)。比较例2中,相同的延迟时间之差的值连续排列的行方向的最大幅度为8个距离单位(y1距离
×
4)。在分辨率为300dpi的情况下,比较例2的印刷块的宽度最大为676μm(=84.5μm
×
8)。此外,由于喷嘴24为4列,所以有时无论列间以及行间延迟时间之差如何,在4列
×
75行的喷嘴24的列端部中印刷块实质上均成为4个距离单位(=338μm=y1距离
×
4)。
[0081]
图13示出以比较例1~2的矩阵设定延迟时间,实际印刷时的结果。如从图13的结果可知的那样,在印刷块宽度大于人的肉眼的解析力的3倍的情况下,导致产生周期性的印刷不均匀。因此,如上述那样,优选列方向以及行方向的印刷块的宽度为300μm以下。
[0082]
图14以及图15示出(k列
×
l行)的矩阵q的其他例子。图14表示向(k列
×
l行)的矩阵q分配的延迟时间的最低限度的种类的数量。即,向(k列
×
l行)的矩阵q内分配的延迟时间的种类至少使用(k+l-1)种。图15作为实施例5~9,示出改变了列数和行数的矩阵q的延迟时间的一个例子。
[0083]
实施例1~9虽将300dpi的记录密度的喷嘴24作为对象而设定延迟时间,但记录密度不局限于300dpi,也可以为600dpi、1200dpi。在分辨率为600dpi的情况下,与印刷块的距离单位相乘的解析力为0.042μm,在分辨率为1200dpi的情况下,与印刷块的距离单位相乘的解析力为0.021μm。在其他分辨率的情况下也相同。
[0084]
此外,喷墨头100~103也可以不将致动器3和喷嘴24双方配置在喷嘴板2的面上。例如,可以为具备按需滴落/压电方式、共享壁类型、共享模式类型中的任一个驱动方式的致动器的喷墨头。
[0085]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例子,对喷墨打印机10的喷墨头100进行了说明,但液体喷出装置也可以是3d打印机的造型材料喷出头、分注装置的样品喷出头。
[0086]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并且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