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2093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印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印章,尤指可补充墨水的印章。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印章包含一固定座、一移动座、一复位件、一握柄及一底盖,该移动座可移动地设于该固定座内,该复位件设于该移动座并抵接该固定座,该握柄设于该移动座并延伸至固定座外围,该底盖盖合于该固定座的底部。
[0003]其中,该移动座包含一下座体、一盖印单元及一上座体,该下座体具有一底板部、一开口、一侧板部及多个组接孔,该开口形成于该底板部,该侧板部形成于该底板部的外围,该些组接孔形成于该侧板部,该盖印单元设于该下座体,该盖印单元包含一块体及一吸墨层,该块体设于该下座体的底板部并具有一伸出该开口的印面,该吸墨层设于该块体,该上座体设于该下座体,该上座体包含一上板部、多个注墨管、一挡墙部及多个组接凸部,该上板部位于该盖印单元的上方,该些注墨管形成于该上板部,该挡墙部形成于该上板部的外围并可伸入该下座体,该些组接凸部形成于该挡墙部并可伸入该些组接孔。
[0004]上述印章是于工厂内先于该块体的印面曝光蚀刻后,再组装于该下座体与上座体之间,并且墨水经由该些注墨管注入该吸墨层,接着进行试印,试印良好再组装并出厂,其中,该些注墨管的口径小,造成等待墨水渗透该吸墨层的时间长,使得工厂内的作业时间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章,借此改善现有印章在试印时,等待墨水渗透该吸墨层的时间长的问题。
[0006]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印章包含:
[0007]一固定座;
[0008]—移动座,其能移动地设于该固定座内,该移动座包含一盖印组件及一注墨件,该盖印组件包含一下框、一盖印单元及一上框,该下框的底面形成一开口,该下框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第一组接部,该盖印单元设于该下框并具有伸出该开口的印面,该上框盖合于该下框,该上框的顶面形成多个注墨口,该些注墨口位于该盖印单元的上方,该上框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第二组接部,该些第二组接部分别对应该下框的该些第一组接部,以及该上框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第三组接部,该注墨件设置在该盖印组件,该注墨件形成多个第四组接部,该些第四组接部分别对应该上框的该些第三组接部,以及该注墨件的顶面形成多个注墨管,该些注墨管位于该些注墨口上方并连通该些注墨口,以及每一注墨口的口径大于每一注墨管的管径;
[0009]一复位件,其设于该移动座并抵接该固定座;
[0010]—握柄,其设于该移动座并延伸至该固定座外围;以及
[0011]一底盖,其设于该固定座的底部。
[0012]如上所述的印章,其中,该上框于该些注墨口处设置补强肋。
[0013]如上所述的印章,其中,该盖印单元包含一块体及一吸墨层,该块体设于该下框并面向该开口,该印面位于该块体的底面,该吸墨层设于该块体的顶面并面向该些注墨口。
[0014]如上所述的印章,其中,该固定座上设有多个通口,且于该些通口之间形成一承板,该承板上设置一穿孔,该注墨件的该些注墨管分别通过该固定座的该些通口,以及该注墨件的顶面设置一柱体,该柱体通过该承板的穿孔,且该柱体的末端设置一固定块,该复位件套设于该柱体,且该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该固定座的承板与该固定块。
[0015]如上所述的印章,其中,该握柄包含一本体及一盖子,该本体设置于该移动座,以及该本体的顶面形成一凹槽,该盖子盖合于该本体的顶面并覆盖该凹槽。
[0016]据上所述,该印章可于工厂制造端或贩售端进行印面的曝光蚀刻作业,曝光蚀刻好印面的盖印单元设于该下框,并将该上框组设于该下框以夹固该盖印单元,组装好的盖印组件可注入墨水并进行试印,试印效果良好便可接着组装该注墨件、固定座、复位件、握柄与底盖,其中,该盖印组件的注墨口的口径大于该注墨件的注墨管的管径,所以墨水注入注墨口的渗透效率优于墨水注入注墨管的渗透效率,故可组装好盖印组件后便进行试印,缩短等待墨水渗透的时间,进而减少印章组装与试印的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0017]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组合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上框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上框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盖印组件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盖印组件的立体外观组合示意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盖印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座的立体外观组合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座的剖面示意图。
[0028]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29]10固定座11壳体
[0030]12 通口13 承板
[0031]14穿孔15第一卡接部
[0032]20移动座21盖印组件
[0033]22注墨件221第四组接部
[0034]222注墨管223凸部
[0035]224柱体23下框
[0036]231开口232第一组接部
[0037]24盖印单元241印面
[0038]242块体243吸墨层
[0039]25上框251注墨口
[0040]252第二组接部253第三组接部[0041 ]254补强肋26固定块
[0042]30复位件40握柄
[0043]41本体42盖子
[0044]43凹槽44凹部
[0045]50底盖51第二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7]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印章的一较佳实施例,其包含一固定座10、一移动座20、一复位件30、一握柄40及一底盖50。
[0048]该固定座10包含一壳体11、多个通口 12及一承板13,该些通口 12形成于该壳体11,该承板13形成于该壳体11并位于该些通口 12之间,该承板13上设置一穿孔14,其中,该壳体11的两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形成一第一卡接部15。
[0049]该移动座20可移动地设于该固定座10内,该移动座20包含一盖印组件21及一注墨件22,该盖印组件21包含一下框23、一盖印单兀24及一上框25,该下框23的底面形成一开口231,该下框23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第一组接部232,该盖印单元24设于该下框23并具有伸出该开口 231的印面241,该上框25盖合于该下框23,如图3至图8所示,该上框25的顶面形成多个注墨口 251,该些注墨口 251位于该盖印单元24的上方,该上框25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第二组接部252,该些第二组接部252分别对应该下框23的该些第一组接部232,以及该上框25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第三组接部253,如图9、图10所示,该注墨件22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