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4140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卷筒纸圆压圆印刷后道生产工序中,通常有凹凸、压痕、模切等工序(在饮料包生产领域中,还有冲孔工序)。我们把完成凹凸、压痕、模切、冲孔工序的设备分别称之为圆压圆凹凸、压痕、模切、冲孔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都含有底座、墙板、传动齿轮、上下二个滚筒及支承二个滚筒的轴承座等零件组成。每个工作站中,上下滚筒之间的间隙需要进行不断调整,以达到完美的凹凸、压痕、模切、冲孔效果。现有的上、下辊的间隙调整的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上辊和下辊的轴头两端各安装一对轴承座,上、下辊1、2连同上、下轴承座3、4一起装入操作面墙板10和传动面墙板20的槽中,在上、下轴承座3、4之间置入中垫块6;当上、下辊1、2的间隙需要调整时,需转动压力丝杆5,把操作侧的上轴承座3和传动侧的上轴承座3’都抬起一定高度,把中垫块6拿出,中垫块6由两块钢板组合而成,通过抽取或增加两块钢板之间的薄片来达到改变中垫块的高度,从而实现上、下辊1、2的间隙变化。此结构虽然简单,但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另外,由于在传动侧轴头装有传动齿轮,要把传动侧的中垫块拿出则更加麻烦,即中垫块的拿出或置入时要十分小心,很容易碰伤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它调节方便,无需装拆任何零部件,安全性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上辊、下辊、一对分别安装在上辊的两端轴头并一一对应地安装传动面墙板的槽中和操作面墙板的槽中的上轴承座、一对分别安装在下辊的两端轴头并一一对应地安装传动面墙板的槽中和操作面墙板的槽中的下轴承座及一对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一对上轴承座的上端面的压力丝杆,其中,
[0005]所述一对上轴承座的下端面通过螺钉固定一下端面为斜面的上斜块;
[0006]所述一对下轴承座的上端面通过一平键安装一上端面为斜面且斜度与所述上斜块的下端面的斜度相同的下斜块;
[0007]所述传动面墙板的前、后端面对应位于所述传动面墙板内的下斜块的前、后端面分别开设一细牙螺纹孔,所述操作面墙板的前、后端面对应位于所述操作面墙板内的下斜块的前、后端面分别水平向地开设一细牙螺纹孔,每个细牙螺纹孔中均安装一调节丝杆,该两根调节丝杆的头部分别顶在所述下斜块的前、后端面上。
[0008]上述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其中,所述上斜块通过平键安装在上轴承座的下端面上。
[0009]上述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其中,所述一对压力丝杆一一对应地通过固定在传动面墙板的上端面的螺母块和操作面墙板的上端面的螺母块连接在所述一对上轴承座的上端面。
[0010]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的技术方案,采用上下斜垫块作为中垫块,并在下斜块的左右侧分别连接一个调节丝杆来改变中垫块的高度,实现上、下辊的间隙变化。本实用新型的间隙调整机构利用调节丝杆进行调节,省力、方便,可实现微调,并且无需装拆任何零部件,安全性高O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印刷机的一个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中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上辊1、下辊
2、一对分别安装在上辊的两端轴头并一一对应地安装传动面墙板的槽中和操作面墙板的槽中的上轴承座3、一对分别安装在下辊的两端轴头并一一对应地安装传动面墙板20的槽中和操作面墙板的槽中的下轴承座4及一对——对应地连接在一对上轴承座3的上端面的压力丝杆5,其中:
[0017]—对上轴承座3的下端面通过螺钉固定一下端面为斜面的上斜块71;上斜块71通过平键73安装在上轴承座3的下端面上;
[0018]—对下轴承座4的上端面通过一平键74安装一上端面为斜面的下斜块72,该下斜块72的上端面的斜度与上斜块71的下端面的斜度相同;
[0019]上斜块71和下斜块72构成调节上辊1、下辊2的间隙的中垫块7;
[0020]传动面墙板20的前、后端面对应位于传动面墙板20内的下斜块72的前、后端面分别水平向地开设一细牙螺纹孔,操作面墙板的前、后端面对应位于操作面墙板内的下斜块72的前、后端面水平向地开设一细牙螺纹孔,每个细牙螺纹孔中均安装一调节丝杆8、8’,该两根调节丝杆8、8’的头部分别顶在下斜块72的前、后端面上;
[0021]一对压力丝杆5—一对应地通过固定在传动面墙板20的上端面的螺母块50和操作面墙板的上端面的螺母块连接在一对上轴承座3的上端面。
[0022]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的调节方法是:由于上斜块71通过一平键73用螺钉紧固在上轴承座3上不能移动;下轴承座4上也安装一平键74,下斜块72卡装在平键74上,下斜块72在平键74的定位下可实现前后移动。调节时,先拧松压力丝杆5,使上轴承座3不受压力丝杆5的限制,再顺时针旋转后侧的调节丝杆8’,同时逆时针旋转前侧的调节丝杆8,将下斜块72向前推移,利用上斜块71的下端面的斜度和下斜块72的上端面的斜度,增加中垫块7的高度而将上轴承座3抬起,使上辊I和下辊2的间隙增大,反之,顺时针旋转前侧的调节丝杆8,同时逆时针旋转后侧的调节丝杆8’,使上辊I和下辊2的间隙减少。当调整至合适的间隙时,并紧调节丝杆8上的螺母80,就可完成间隙调整。
[0023]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选用的调节丝杆8旋转一圈,上辊I和下辊2的间隙变化为0.02_,因此调节精度较高。
[0024]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采用上下斜块作为中垫块,并在下斜块的前、后侧分别连接一个调节丝杆来改变中垫块的高度,实现上、下辊的间隙变化,因此省力、方便,可实现微调,并且无需装拆任何零部件,安全性高。
[0025]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上辊、下辊、一对分别安装在上辊的两端轴头并一一对应地安装传动面墙板的槽中和操作面墙板的槽中的上轴承座、一对分别安装在下辊的两端轴头并一一对应地安装传动面墙板的槽中和操作面墙板的槽中的下轴承座及一对——对应地连接在一对上轴承座的上端面的压力丝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上轴承座的下端面通过螺钉固定一下端面为斜面的上斜块; 所述一对下轴承座的上端面通过一平键安装一上端面为斜面且斜度与所述上斜块的下端面的斜度相同的下斜块; 所述传动面墙板的前、后端面对应位于所述传动面墙板内的下斜块的前、后端面分别开设一细牙螺纹孔,所述操作面墙板的前、后端面对应位于所述操作面墙板内的下斜块的前、后端面分别水平向地开设一细牙螺纹孔,每个细牙螺纹孔中均安装一调节丝杆,该两根调节丝杆的头部分别顶在所述下斜块的前、后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块通过平键安装在上轴承座的下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压力丝杆一一对应地通过固定在传动面墙板的上端面的螺母块和操作面墙板的上端面的螺母块连接在所述一对上轴承座的上端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上辊、下辊、一对分别安装在上辊的两端轴头的上轴承座、一对分别安装在下辊的两端轴头的下轴承座及一对连接在一对上轴承座的上端面的压力丝杆。一对上轴承座的下端面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一下端面为斜面的上斜块;一对下轴承座的上端面分别通过平键安装一下斜块;传动面墙板的前、后端面对应位于传动面墙板内的下斜块的前、后端面分别开设细牙螺纹孔,操作面墙板的前、后端面对应位于操作面墙板内的下斜块的前、后端面分别水平向地开设一细牙螺纹孔,每个螺纹孔中均安装一调节丝杆。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上下辊的间隙调整机构,调节方便,无需装拆任何零部件,安全性高。
【IPC分类】B41F13/34
【公开号】CN205185509
【申请号】CN201520981571
【发明人】徐建军
【申请人】上海宗力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