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165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球运动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在教学领域的地理教具,特别是一种地球运动演示仪。
在给学生讲地球自转时产生的昼夜现象,通过通常的地球仪演示教具,学生很难理解昼夜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确定,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宇宙概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球运动演示仪,它使地球的运动更加具体化,如昼夜的长短不等,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便于学生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二级管(1)、小光源(2)、旋钮开关(3)、电机(4)、地球仪(5)、灯泡(6)、地轴(7)、开关(8)、电池(9)、太阳灯(10)组成,八个二级管(1)及四个小光源(2)分别与电池(9)连接,太阳灯直接在电池(9)上,旋钮开关(3)与八个二级管(1)及四个小光源(2)、太阳灯(10)连接,电机(4)、地球仪(5)、灯泡(6)、地轴(7)分别与开关(8)、电池(9)连接。
教学时,此教具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主要演示地球的公转模式,利用二级管,电路通过灯泡的闪来完成地转公转,下部分主要是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四个主要位置具体化,通过地球仪的自转,主要靠小电机带动地轴,使地球仪旋转,用灯泡代替太阳,使地球运行到每一个季节时的昼夜变化更具体化。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二级管、小光源、旋钮开关、电机、地球仪、灯泡、地轴的连接组合,在讲地球自转时产生的昼夜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时,通过演示教具、学生便于理解,昼夜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确定,把抽象的宇宙概念,地球的运动更加具体化,为什么昼夜长短不等,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皆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正高度角发生变化,使昼夜长短也发生变化。本教具使用成本较低,使用非常轻便,搬运自如,在教学中非常容易抬进课堂,演示清晰,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能突破难点,教学效果较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二级管1、小光源2、旋钮开关3、电机4、地球仪5、灯泡6、地轴7、开关8、电池9、太阳灯10组成,八个二级管1及四个小光源2分别与电池9连接,太阳灯直接在电池9上,旋钮开关3与八个二级管1及四个小光源2、太阳灯10连接,电机4、地球仪5、灯泡6、地轴7分别与开关8、电池9连接。开关8分别控制三组电机4、地球仪5、地轴7,这三组电机4、地球仪5、地轴7分别在灯泡6照射下旋转,分别代表夏至、冬至和春秋分,八个二级管1及一个小光源2代表九大行星,灯泡6及太阳灯10分别代表太阳,地轴7为地球仪5的自转轴。
权利要求1.一种地球运动演示仪,由二级管(1)、小光源(2)、旋钮开关(3)、电机(4)、地球仪(5)、灯泡(6)、地轴(7)、开关(8)、电池(9)、太阳灯(10)组成,其特征在于八个二级管(1)及四个小光源(2)分别与电池(9)连接,太阳灯直接在电池(9)上,旋钮开关(3)与八个二级管(1)及四个小光源(2)、太阳灯(10)连接,电机(4)、地球仪(5)、灯泡(6)、地轴(7)分别与开关(8)、电池(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运动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开关(8)分别控制三组电机(4)、地球仪(5)、地轴(7),这三组地球仪(5)、地轴(7)分别在灯泡(6)照射下旋转,分别代表夏至、冬至和春秋分,八个二级管(1)及一个小光源(2)代表九大行星,灯泡(6)及太阳灯(10)分别代表太阳,地轴(7)为地球仪(5)的自转轴。
专利摘要一种地球运动演示仪,由二级管1、小光源2、旋钮开关3、电机4、地球仪5、灯泡6、地轴7、开关8、电池9、太阳灯10组成,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二级管、小光源、旋钮开关、电机、地球仪、灯泡、地轴的连接组合,在讲地球自转时产生的昼夜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时,通过演示教具、学生便于理解,昼夜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确定,把抽象的宇宙概念,地球的运动更加具体化,为什么昼夜长短不等,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皆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正高度角发生变化,使昼夜长短也发生变化。本教具使用成本较低,使用非常轻便,搬运自如,在教学中非常容易抬进课堂,演示清晰,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能突破难点,教学效果较佳。
文档编号G09B29/06GK2590104SQ0225119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殿志 申请人:李殿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