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19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手持书写工具时笔尖能够突出,在放开书写工具时笔尖能够没入的书写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有人提出了由手持书写工具的动作使笔尖突出,在非书写时,即使不进行特 别的操作,通过使书写工具离开手,使笔尖没入的书写工具。在专利文献1中,有人提出了如下的书写工具在U字状的外壳⑵的两侧片(2a) 之间具备书写用替换物(refill) (4),具有插入此书写用替换物(4)的插入孔(9)的内壳滑动自由地嵌合在外壳(2)的两侧片(2a)之间。在外壳⑵和内壳(3)之间设置了加 载组件(5),对内壳(3)向前方(书写用替换物(4)的笔尖侧)加载。内壳(3),通过罩片 (3a)的后端的卡合阶梯部(11)与设置在外壳(2)上的卡定突部(11)抵接,进行向前方的 止动。因此,在非书写时,书写用替换物(4)的前端(笔尖)没入。另一方面,在书写时,由第一指(拇指)和第三指(中指)握持内壳(3)的侧面 (两罩片(3a)),同时,用第二指(食指)推外壳(2)的一方的侧片(2a),且一面将外壳(2) 的后端推靠到第二指(食指)的根部附近,一面将内壳(3)拉入外壳(2)的两侧片(2a)之 间。在此状态下,笔尖突出,能够书写。然后,若从此状态使手指离开书写工具(1),则由加 载组件(5)对内壳(3)向笔尖侧加载的加载力,笔尖再次没入。[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54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的书写工具(1)中,为了保持笔尖的突出状态进行书写,需要将外壳(2)的 后端推靠到第二指(食指)的根部附近。另一方面,作为书写工具的手持方法,一般是用第 一指(拇指)和第二指(食指)捏住地手持书写工具,在第三指(中指)的第一关节附近 支承书写工具。与此一般的书写工具的手持方法相比,专利文献1记载的书写工具在书写 时通常必须意识着外壳(2)的后端与第二指(食指)的根部附近抵接的情况来进行书写。 进而,由于强制使用与一般的书写工具的手持方法不同的手持方法,所以,即使是便条程度 的短时间的书写,也难以使用。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是一种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一端具有笔尖部的书写芯;具有上 述书写芯穿插的贯通孔的罩主体;相对于上述书写芯,滑动自由地引导上述罩主体的引导 组件;对上述罩主体向笔尖部侧加载的加载组件;对上述罩主体向笔尖部侧的移动进行限 制的限制部;可相对于上述罩主体进行推压操作地被形成的操作部,在上述罩主体上,设置 了被形成为斜面状的驱动斜面或与该驱动斜面卡合的卡合部的某一方,上述驱动斜面或上 述卡合部的另一方被设置在上述操作部上,以由上述操作部的推压操作使上述罩主体相对于上述书写芯向上述书写芯的另一端侧移动的方式,形成了上述驱动斜面及上述卡合部。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仅用一般的书写工具的手持方法,就能够使书写芯突出。即,由于若由在一般的书写工具的手持方法中使用的第一指(拇指)、第二指(食指)、第三指(中指) 的某一个或2个或3个手指对操作部进行推压操作,则罩主体与加载部件的加载力相反地向使笔尖部露出的方向移动,所以,笔尖部突出。然后,若使手指离开,则由于加载部件的加载力,笔尖没入。因此,仅在书写时笔尖部突出,若使手离开书写工具,则笔尖部没入,这是 特别适合于便条那样的短时间的书写的书写工具,同时,能够构成不强制使用特别的手持方法的以自然的手持方法进行书写的书写工具。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书写工具的纵剖视图,是表示笔尖部没入的状态(通常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相对于图1而言对操作部进行推压操作,使笔尖部突出的状态(书写 状态)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书写工具的外观的主视图。图4是相对于图3而言的左侧视图。符号说明2:操作主体2b:脚部2c:操作部2d 卡合部3:书写芯3a 笔尖部3b 墨水容器5 罩主体5d 贯通孔5f 驱动斜面5g 卡合阶梯部5h:限制阶梯部6 螺旋弹簧7:引导组件8 书写时移动限制辅助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前方向是指笔尖部 (3a)侧的方向。[实施例1]
图1 图4表示有关本发明的书写工具1。图1是表示笔尖部3a没入的通常状态 的书写工具1的纵剖视图。书写工具1具有以开口侧为前方侧的被形成为大致U字状(换 言之,两股叉状)的操作主体2。操作主体2的作为U字状的底部的基部2a被形成为平板状。脚部2b从基部2a 的两端向前方延伸。在脚部2b的前方侧端部连续设置了操作部2c。脚部2b和操作部2c 的外面被形成为连续的平面状。操作主体2的整体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因此,脚部2b具 有弹性。故脚部2b能够由操作部2c的推压操作进行弹性变形,同时,能够由操作部2c的 推压力的解除恢复到进行弹性变形前的形态。在脚部2b之间,从基部2a朝向前方直立设置支承书写芯3的保持器4。另一方 面,书写芯3由在一端侧的笔尖部3a和连续设置在笔尖部3a的后端的墨水容器3b构成。 而且,以适度的嵌合力将书写芯3 (墨水容器3b)的后部压入到设置在保持器4的前方侧端 部的开口孔4a中。在这里,所谓适度的嵌合力是指能够在支承书写芯3的同时,通过手动 操作拉出书写芯3,进行书写芯3的更换的程度的嵌合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笔尖部3a是金属制的圆珠笔尖。墨水容器3b由金属圆筒管材料形成。另一方面,在书写工具1中设置了罩主体5。作为罩主体5,设有将整体形成为大 致方筒状的罩主体部5a。在此罩主体部5a的两侧面上,在前方侧的左右上下的四个部位设 置了侧板5b,及在后方侧的左右上下的四个部位设置了侧板5c (参照图4)。罩主体5的整 体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罩主体部5a内,贯通长度方向前后地呈圆孔状地设置了贯通孔5d。而且,将书 写芯3穿插在此贯通孔5d内。更详细地说,虽然笔尖部3a和贯通孔5d没有接触,但是墨水 容器3b和贯通孔5d是可滑动地被形成的。换言之,可以说罩主体5相对于书写芯3 (墨水 容器3b)而言在前后方向(书写芯3的长度方向)滑动自由地被引导。S卩,由书写芯3(墨 水容器3b)和贯通孔5d形成了引导组件7。在贯通孔5d的后方侧,呈圆环状地设置了弹簧座阶梯部5e。在此弹簧座阶梯部 5e和与弹簧座阶梯部5e相向的基部2a之间,以相对于保持器4及书写芯3 (墨水容器3b) 而言环绕设置的方式压缩地设置了作为加载组件的螺旋弹簧6。因此,罩主体5相对于操作 主体2向前方加载。在罩主体部5a的上下的外面上,分别设置了驱动斜面5f。此驱动斜面5f相对于 罩主体部5a的外面而言呈锐角地设置。而且,在驱动斜面5f的前方侧的端部连续设置了 卡合阶梯部5g。卡合阶梯部5g从驱动斜面5f朝向书写芯3方向(轴心方向)形成了阶梯 部。另一方面,在驱动斜面5f的后方侧的端部连续设置了限制阶梯部5h。限制阶梯部5h 相对于书写芯3朝向外方向(相对于轴心而言朝向外方向)形成了阶梯部。另一方面,操作主体2的操作部2c中的内侧面具有倾斜面2cl,其相对于罩主体 部5a的外面而言被设置成锐角。而且,倾斜面2cl的后方侧的端部以与脚部2b连续设置 的方式被形成为角状。此被形成为角状的部分成为与驱动斜面5f卡合的卡合部2d。在图1所示的笔尖部3a没入的通常状态下,通过卡合部2d与限制阶梯部5h卡合, 限制了罩主体5向前方侧的加载。另外,侧板5b、5c分别与操作部2c、脚部2b的侧面接近或接触地设置。因此,能够由引导组件7 (书写芯3 (墨水容器3b)、贯通孔5d)辅助地引导罩主体5的前后的滑动。 由此,降低了罩主体5相对于操作主体2滑动时的偏移。接着,说明有关本发明的书写工具1的动作。在图1所示的通常状态下,笔尖部3a已没入。换言之,笔尖部3a已被罩主体5覆 盖。然后,为了进行书写,以用第一指(拇指)和第二指(食指)夹着(捏住)操作部2c 的平坦的外面的方式手持。于是,与脚部2b的弹性变形相辅相成,分别向内侧推压操作部 2c。由此,卡合部2d与驱动斜面5f抵接。通过卡合部2d与驱动斜面5f抵接,还有对操作 部2c施加向内侧的推压力,卡合部2d抵抗螺旋弹簧6的加载力而在驱动斜面5f上相对地 向前方侧移动。换言之,驱动斜面5f相对于卡合部2d而言相对地向后方侧移动。因此,罩 主体5相对于操作主体2向后方侧移动。若卡合部2d到达驱动斜面5f的前端,则驱动斜面5f (罩主体5)的后方移动结束。 在驱动斜面5f(罩主体5)的后方移动结束的同时,卡合部2d与卡合阶梯部5g卡合。此状 态成为笔尖部3a突出的状态(书写状态)。图2表示此笔尖部3a的突出状态。若在书写等使用书写工具1后,解除由第一指(拇指)和第二指(食指)进行的 操作部2c的推压操作,则由脚部2b的弹性力,操作部2c向外侧移动(恢复)。于是,卡合 部2d和卡合阶梯部5g的卡合被解除,同时,由螺旋弹簧6的加载力,罩主体5向前方移动 到卡合部2d与限制阶梯部5h卡合的位置。即,恢复到笔尖部3a没入的通常状态(图1)。这样,由于不用进行推后端部的顶销或取下罩等操作就能够使用书写工具,所以, 适合于短时间的书写便条等。进而,由于能够像手持通常的书写工具的操作的那样,由第一 指(拇指)和第二指(食指)捏住来手持书写工具,所以,能够没有不协调感地使用书写工 具。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即使不设置卡合阶梯部5g,也能够通过操作部2c的推压操 作进行罩主体5的后方移动及使笔尖部3a突出并进行书写。但是,在此情况下,需要用第 一指(拇指)和第二指(食指)在书写时强制地推压操作部2c。若像本实施例的那样,设 置了卡合阶梯部5g,则即使某种程度地少用了手指力,由于卡合阶梯部5g已与卡合部2d卡 合,所以,能够辅助地限制罩主体5向前方的移动(书写时移动限制辅助组件8)。换言之, 虽然罩主体5向前方的移动已由操作部2c的推压限制,但是,通过卡合部2d和卡合阶梯部 5g的卡合,进一步辅助地限制了罩主体5向前方的移动。另外,在更换书写芯3的情况下,通过将操作部2c稍微向外侧推开,解除卡合部2d 和限制阶梯部5h的卡合,将罩主体5向前方拔出。于是,能够从保持器4(开口孔4a)拔出 书写芯3进行更换。更换后,若再将书写芯3穿插在罩主体5的贯通孔5d内,将罩主体5 推入,直至卡合部2d与限制阶梯部5h卡合,则书写芯3的更换操作结束。此时,在操作部 2c内侧面上形成的倾斜面2cl与被设置在罩主体部5a上的驱动斜面5f的后方,并相对于 罩主体5a外面而言被形成为钝角状的倾斜面5i抵接,对将操作部2c向外侧推开的变形进 行引导。上述的实施例1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 例1,在其它的结构中也能够实施。例如,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2c设置了两个部位,但是,为了能够仅用第二指 (食指)进行操作,也可以设置成一个部位。另外,为了能够用第一指(拇指)、第二指(食指)、第三指(中指)握持,也可以将操作部2c设置三个部位。 再有,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操作部2c上设置卡合部2d,在罩主体5上设置驱动 斜面5f,但是,也可以使它们相反,在进行推压操作的一侧(操作部)设置驱动斜面、卡合阶 梯部、限制阶梯部,在对应的罩主体上设置与该驱动斜面卡合的卡合部。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将罩主体5、操作主体2整体形成为方筒状,但是,也可以采用 圆筒状等任意的形态。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引导组件7,通过罩主体5的贯通孔5d与书写芯3的墨水 容器3b滑动,被形成为能够前后地移动,但是,作为其它的实施例,也可以将导轨和被其引 导的滑动突起等分别设置在罩主体5及操作主体2上。但是,若是像本实施例的那样,是通 过墨水容器3b和贯通孔5d进行的罩主体5的引导,则与设置导轨等相比,在部件的成形、 组装等方面,制造成本低,更合适。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将墨水容器3b做成金属制, 所以,具有牢固性,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引导。但是,也可以将墨水容器3b做成比较硬质 的合成树脂材料等其它的材料的容器。另外,书写芯3不被限定于圆珠笔,也可以适用自动铅笔、记号笔等各种书写芯。进而,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罩主体5向前方的限制由卡合部2c和限制阶梯部5h的 卡合进行,但是,也可以不同于此,例如在操作主体2和罩主体5上设置卡合部、被卡合部, 构成限制部。即,只要采取限制罩主体5向前方的移动的组件即可。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2c与脚部2b连续设置,但是,也可以利用螺旋弹 簧等,单独地形成操作部。即,只要是能够进行对驱动斜面的推压操作,由推压解除而恢复 的结构即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加载组件使用了螺旋弹簧6,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加载 组件,例如板簧、空气阻尼器等各种组件。另外,虽然在上述的书写时,限制罩主体5向前方移动的组件(书写时移动限制组 件8)在本实施例中由卡合部2d和卡合阶梯部5g形成,但是,作为其它的实施例,可以列举 出下述的实施例。例如,也可以将倾斜面2cl和在书写时(笔尖3a突出时,参照图2)倾斜 面2cl与罩主体5a抵接的面中的两方或某一方的面粗糙地加工,或由热可塑性弹性体、橡 胶材料形成。在此情况下,由于在倾斜面2cl和与倾斜面2cl在书写时抵接的罩主体5a的 外面之间产生摩擦力,所以,即使在书写时某种程度地少用手指力,也能够限制罩主体5向 前方的移动。
权利要求
一种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一端具有笔尖部的书写芯;具有上述书写芯穿插的贯通孔的罩主体;相对于上述书写芯,滑动自由地引导上述罩主体的引导组件;对上述罩主体向笔尖部侧加载的加载组件;对上述罩主体向笔尖部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可相对于上述罩主体进行推压操作地被形成的操作部,在上述罩主体上,设置了被形成为斜面状的驱动斜面或与该驱动斜面卡合的卡合部的某一方,上述驱动斜面或上述卡合部的另一方被设置在上述操作部上,以由上述操作部的推压操作使上述罩主体相对于上述书写芯向上述书写芯的另一端侧移动的方式,形成了上述驱动斜面及上述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设置了书写时移动限制辅助组件,所 述书写时移动限制辅助组件在上述罩主体向上述书写芯的另一端侧移动时,辅助上述罩主 体向上述书写芯的一端侧的移动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书写时移动限制辅助组件 具有卡合阶梯部,所述卡合阶梯部与上述驱动斜面连续设置,在对上述操作部施加了推压 力的状态下,被上述卡合部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具有脚 部,且设置了多个,所述脚部被形成为具有弹性力的长尺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书写芯具有与上述笔尖部连接的被形成为长尺筒状的墨水容器, 上述弓I导组件由上述贯通孔和上述墨水容器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具有限 制阶梯部,所述限制阶梯部是与上述驱动斜面连续设置的,同时,是能够与上述卡合部卡合 地形成的。
全文摘要
一种书写工具,不需要进行推压顶销或取下罩等操作,在书写时仅笔尖突出,若放开书写工具,则笔尖没入,能够用通常的书写工具的手持方法进行书写。通过用第一指(拇指)和第二指(食指)对操作部(2c)进行推压操作,卡合部(2d)与驱动斜面(5f)卡合。于是,罩主体(5)相对于操作主体(2)而言相对地向后方移动,笔尖突出,成为能够书写的状态。若解除由第一指(拇指)和第二指(食指)进行的操作部(2c)的推压,则罩主体(5)前进至卡合部(2c)与驱动斜面(5f)连续设置的限制阶梯部(5h),成为笔尖部(3a)没入的状态。
文档编号B43K7/12GK101797854SQ20091017353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6日
发明者月冈之博, 秋山守雄, 落合宪治 申请人:斑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