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液式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9894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液式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接将墨水储存在墨水囊内,并使墨水吸附体位于前述墨水囊与笔尖之间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另外,在本发明中,“前”指笔尖侧,“后”指墨水囊侧。
背景技术
〔1〕目前,关于这种直液式书写工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下技术“一种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墨水收容体的上方开口部具有联络孔(联络管)和通孔,插入填充了吸收性材料的收容体,设置与吸收性材料连接的笔头,将通气管插入通孔中,以连接大气和墨水收容体”。
前述专利文献1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在墨水收容体的上方开口部设置联络管及通气管,成为通气管为与大气总是连通的结构。因此,如果维持笔尖向下的状态,则大气通过通气管连续地向墨水收容体供给,同时墨水收容体内的墨水通过连接管连续地向吸收性材料供给。其结果,可能会造成墨水收容体内的墨水从笔尖侧向外部漏出。
〔2〕另外,目前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以下技术“一种签字笔,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容器主体内的一侧具有可拆卸密封用盖体的墨水补给口的墨水收容室,同时在主体端部开口部侧,将利用分隔壁与上述墨水收容室分离的墨水吸液材料收容室设为与开口部连通的状态,在该收容室内,收容被分为两部分的具有通气性的吸液材料,并且在端部开口部侧的吸液材料中抱持笔尖的基部,同时使该基部端面接触墨水收容室侧的吸液材料,在上述分隔壁处贯穿设置用于将收容墨水向吸液材料供给的供液孔,同时固定适当的供气管,且使得该供气管一侧的端面开口部与主体端部开口部侧的吸液材料抵接,使得另一侧的端面开口部位于墨水补给口附近的墨水收容室内。”
前述专利文献2的直液式书写工具的构成为,具有两个吸液材料,使得供气管的前端面与主体端部开口部侧的吸液材料的后端面抵接,供液孔与墨水收容室侧的吸液材料的后端面连通,即,其结构为供气管的前端开口部与供液孔的前端开口部位于前后分离的位置。因此,因从供液孔供给并含浸在吸液材料中的墨水,难以堵塞供气管的开口端(即,使供气管的开口端成为液封状态)的问题,不能可靠停止从墨水囊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囊中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其结果,可能会向吸液材料供给过剩的墨水,墨水从笔尖侧向外部漏出。
而且,因为前述专利文献2的直液式书写工具的结构为,笔尖贯穿主体端部开口部侧的吸液材料,与墨水收容室侧的吸液材料接触,所以难以将笔尖的长度尺寸设定得较短。因此,笔尖的成本提高,不能低价地提供给用户,而且,从笔尖后端到笔尖前端的墨水流出路线变长,墨水从笔尖的流出性降低,容易产生笔迹不清或笔迹中断。
〔3〕另外,目前,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以下技术“一种毛笔状书写工具,其在前轴内同心地配置墨水调整管、墨水导管,将中继芯插入墨水导管中,将其后端插入墨水室(墨水囊),使端部以规定的间隔位于毛笔体后端,在墨水调整管与墨水导管间的环状路内以及毛笔体后端上,安装由多孔质材料构成的墨水吸附体,使其端部密度大于其他部分,在毛笔体后端形成墨水流通路,在前轴内表面和墨水调整管外表面之间形成与大气连通的空气通路,将该空气通路后端与墨水调整管后端连通。”由于前述专利文献3的直液式书写工具的结构为,仅利用一根墨水导管将墨水囊与墨水吸附体连接,因此在早期出墨时(即,最开始从墨水囊向吸液材料供给墨水时)不能迅速使得空气与墨水交替,在成为可书写前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而且,前述专利文献3的直液式书写工具,部件数量多而构造复杂,不易低价地向用户提供。
专利文献1实公昭45-18890号公报专利文献2实公昭56-7504号公报专利文献3实公昭60-71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直液式书写工具,其墨水囊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并且笔尖的长度尺寸短,能够抑制笔尖成本,同时使得墨水从笔尖的流出性流畅,而且在早期出墨时空气和墨水能够迅速交替,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书写,且结构简单,因此即使在墨水囊内的压力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从笔尖侧的墨水漏出或墨水喷出。
(结构1)本发明的直液式书写工具(结构1)由以下部分构成笔尖2;墨水吸附体3,其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连接;墨水囊7,其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储存墨水;以及连通管6,其连接前述墨水囊7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其要点在于具有多个前述连通管6,在墨水吸附体3与墨水囊7之间设置分隔壁52,使前述各个连通管6从前述分隔壁52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使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使至少1根连通管6b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使该连通管6b的后端位于墨水囊7的内部。
在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中,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根据笔尖2的方向和墨水囊7内的墨水余量,存在位于墨水液面的上方的情况和位于墨水液面下方(即墨水中)的情况。在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位于墨水液面的上方的情况下,利用向前述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墨水囊7与大气间的空气流通,利用其他连通管6a墨水囊7与墨水吸附体3间的墨水流通。另一方面,在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位于墨水液面的下方的情况下,利用至少1根连通管6,墨水囊7与大气间的空气流通,利用其他连通管6,墨水囊7与墨水吸附体3间的墨水流通。
在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中,在将墨水囊7内的墨水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时,如果使笔尖2为向下的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囊7内的墨水通过至少1根连通管6而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进入墨水囊7内。如果含浸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达到一定量,则前述使大气进入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成为由前述含浸墨水液封状态,暂时地被封闭,向墨水囊7的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由进行前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进行的从墨水囊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成为液封状态,暂时地封闭,从墨水囊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囊7的空气流入(即墨水与空气的交替)成为停止状态。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因为是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结构,所以可以利用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的液封,容易地封闭连通管6的各个前端开口部。其结果,不会从墨水囊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不会导致墨水从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由于具有多根(即大于或等于2根)连通管6,所以在至少1根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能够在早期出墨时(即最开始向未含浸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与空气的交替,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书写。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在由于温度上升等墨水囊7内的压力上升时,从墨水囊7内挤压出来的剩余墨水通过前述连通管6而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供给,暂时地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另一方面,在由于温度降低等墨水囊7内的压力减少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通过连通管6返回到墨水囊7内。由此,在墨水囊7内压力变化时,能够将墨水囊7内的剩余墨水适当地由墨水吸附体3暂时吸收,之后适当地使该剩余墨水返回墨水囊7。其结果,能够充分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
此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使至少1根连通管6b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且使该连通管6b的后端位于墨水囊7内部,由此,在笔尖向下的状态产生急剧的压力变化的情况下,墨水囊7内的加压空气会由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开口部,通过该连通管6b的内部,然后通过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迅速地向外部放出,不会造成墨水从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或喷出。也就是说,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即使在笔尖向下的状态墨水囊7内的压力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水从笔尖2侧的漏出或喷出。
特别地,在笔尖向下时前述向后部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不位于墨水液面的上方的情况下,也由于从墨水液面到前述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后端的距离,比从墨水液面到分隔壁52的后表面的距离(即未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a的后端与墨水液面间的距离)短,所以即使在笔尖向下的状态墨水囊内的压力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墨水囊7内的大量墨水挤压到墨水吸附体3中,在通过各个连通管6而少量的多余墨水从墨水囊7内挤压到墨水吸附体3中而保存在墨水吸附体3中之后,前述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开口部与墨水液面的上部空间立即连通,墨水液面上方的加压空气通过前述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向外部放出。由此,即使在笔尖向下的状态产生急剧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防止墨水从笔尖2侧的漏出或喷出。
此外,所谓前述墨水囊7内的压力急剧变化的情况,可以例举以下情况在低温环境下将笔帽安装到笔尖侧之后,在高温环境下墨水囊7内的空气被加压的状态下将笔帽从笔尖侧取下的情况;以及在地面上的1个大气压状态下将笔帽安装到笔尖侧后,在航空器内等的减压状态下墨水囊7内的空气被加压状态下将笔帽从笔尖侧取下的情况。
(结构2)本发明(结构2)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相互相等。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的结构为,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相互相等(即连通管6的各前端为在前后相互不偏离的结构),因此,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相互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的液封性提高,能够进一步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
(结构3)本发明(结构3)优选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笔尖2的后端附近。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3),通过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笔尖2后端附近的结构,墨水从任一个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供给,都能够迅速地将墨水向笔尖2供给。由此,在早期出墨时,能够可靠地在短时间内进行书写。
(结构4)本发明(结构4)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前述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4),因为笔尖2的后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所以可以将笔尖2整体的长度尺寸设定得较短。其结果,来自墨水囊7的充裕的墨水,通过连通管6经由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向笔尖2后端供给之后,迅速地向前述笔尖2的前端供给,因此,不会出现笔迹中断或笔迹不清,得到来自笔尖2的流畅的墨水流出性。另外,因为能够将笔尖2整体的长度尺寸设定得较短,所以还可以将笔尖2的成本抑制得较低。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4),在由于温度上升等墨水囊7内的压力上升时,从墨水囊7内挤压出的剩余墨水通过前述连通管6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供给,进而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后方供给并暂时地含浸在其中。另一方面,在由于温度降低等墨水囊7内的压力减小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后方的墨水,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通过连通管6返回到墨水囊7内。
也就是说,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4),利用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的结构,在墨水囊7内压力变化时,使墨水吸附体3暂时适当地吸收墨水囊7内的剩余墨水,之后,使该剩余墨水适当地返回墨水囊7。其结果,能够充分地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
(结构5)本发明(结构5)的要点为,在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在前述笔尖2的后端和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之间,以经由前述墨水吸附体3墨水可以流通的方式连结。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5),因为前述笔尖2的后端与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未直接连接,所以至少在笔尖2的后端与连通管6的各前端之间的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含浸一定量的墨水。由此,即使在笔尖2向上状态或书写工具主体为水平状态等的没有从墨水囊7的墨水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含浸在前述笔尖2的后端与连通管6的各前端间的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充分地进行书写。
(结构6)本发明(结构6)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将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向前方插入,将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向前方挤压压缩,由此,将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密度,设定为高于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以外部分的墨水吸附体3的密度。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6),墨水吸附体3具有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的密度设定得较高的部分(高密度部31)、和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以外的密度设定得较低的部分(低密度部32)。因此,相对于低密度部32,优先使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含浸在高密度部31中。由此,可以利用含浸墨水可靠地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液封。其结果,在由于温度降低等墨水囊7内的压力减小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内的墨水不会残留在墨水吸附体3内,而是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通过连通管6适当地返回到墨水囊7内。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6),由于通过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向前方插入,将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向前方挤压压缩,来形成墨水吸附体3的密度差(即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和低密度部32),因此在将连通管6组装到墨水吸附体3中之前,不需要对墨水吸附体3预先设置密度差,制造变得非常容易。
(结构7)本发明(结构7)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利用塞体71将开塞前的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封闭,使连接管54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将前述连接管54插入前述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内,通过前述连接管54挤压前述塞体71将前述墨水囊7开塞,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位于前述连接管54的内侧,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位于相对前述连接管54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或使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与前述连接管54的后端的轴向位置基本一致。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7),在将连接管54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时,连接管54适当地挤压塞体71而能够可靠地将墨水囊7开塞,而且在墨水囊7开塞时,不会造成墨水囊内的墨水向外部漏出。如果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从连接管54的后端向后方较大地凸出,则在将连接管54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时,前述连通管6b与塞体71抵接,可能无法可靠地将墨水囊7开塞,或者在连接管54完全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之前,塞体71偏离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造成墨水向外部漏出。
(结构8)本发明(结构8)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7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在前述连接管54后端的一侧,设置在墨水囊7开塞时挤压前述塞体71的一侧的凸片54a,使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外表面与前述凸片54a的内表面接近。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8),在墨水囊7开塞时,通过凸片54a挤压塞体71的一侧,能够适当地移开塞体71。在构成为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外表面不与前述凸片54a的内表面接近的情况下,墨水囊7开塞时,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会与塞体71抵接,妨碍塞体71的顺利开塞的动作,可能导致无法进行墨水囊7的适当开塞。
(结构9)本发明(结构9)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墨水吸附体3具有高密度部31和与该高密度部31的后方连接的低密度部32,使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及前述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述高密度部31。
在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9)中,在将墨水囊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时,如果使笔尖2为向下的状态,则利用重力墨水囊7内的墨水8通过至少1根连通管6,向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供给,并含浸在前述高密度部31中。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进入墨水囊7内。
如果含浸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的墨水达到一定量,则前述使大气进入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成为由前述含浸墨水造成的液封状态,暂时地被封闭,向墨水囊7中的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由进行前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进行的从墨水囊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连通管6的各个前端开口部成为液封状态,暂时地被封闭,从墨水囊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囊7的空气流入(即墨水与空气的交替)成为停止状态。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9),墨水吸附体3具有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的密度设定得较高的部分(高密度部31)、和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以外部分的密度设定得较低的部分(低密度部32)。因此,相对于低密度部32,优先使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含浸在高密度部31中。由此,能够利用含浸墨水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可靠地液封。其结果,在由于温度降低等墨水囊7内的压力减小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内的墨水不会残留在墨水吸附体3内,而是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通过连通管6适量地返回到墨水囊7内。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9),因为是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的结构,所以通过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内的墨水的液封,能够容易地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全部封闭。其结果,不会将过剩的墨水从墨水囊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不会导致墨水从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9),利用使笔尖2的后端置于高密度部31中的结构,即使在笔尖向上状态或书写工具主体为水平状态等的没有来自墨水囊7的墨水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的墨水充分地进行书写。
(结构10)优选结构(结构10)为,在前述结构9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各个连通管6贯穿前述低密度部32,使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及前述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述高密度部31中。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0),利用前述各个连通管6贯穿前述低密度部32的内部的结构,收容墨水吸附体3的部分的外径不太粗就可以设定充分体积的低密度部32。在各个连通管6未贯穿低密度部32的内部地与高密度部31连接的情况下,收容墨水吸附体3的部分的外径过粗,导致不易握持书写工具主体,或者低密度部32的体积减小,不能充分吸收来自墨水囊7的剩余墨水。
(结构11)优选结构(结构11)为,在前述结构9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在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插入时,通过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向前方挤压压缩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在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形成前述高密度部31。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1),因为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向前方插入,向前方挤压压缩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由此形成墨水吸附体3的密度差(即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和低密度部32),所以在将连通管6组装到墨水吸附体3中之前,不需要预先对墨水吸附体3设置密度差,制造变得非常容易,并且能够抑制连通管6的各前端与高密度部31的不良连接。
(结构12)优选结构(结构12)为,在前述结构9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高密度部31通过向径向内方挤压压缩墨水吸附体3的外侧面而形成。由此,不需要预先对墨水吸附体3设置密度差,制造变得非常容易。
(结构13)优选结构(结构13)为,在前述结构9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通过向后方挤压压缩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而形成前述高密度部31。由此,不需要预先对墨水吸附体3设置密度差,制造变得非常容易。
(结构14)优选结构(结构14)为,在前述结构9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墨水吸附体3由设定为高密度的第1墨水吸附体和设定为低密度的第2墨水吸附体构成,第1墨水吸附体构成前述高度密度部31,第2墨水吸附体构成前述低密度部32。由此,能够无波动而可靠地对墨水吸附体3设定高密度部31和低密度部32(即墨水吸附体3中的密度差)。
(结构15)本发明(结构15)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9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利用塞体71将开塞前的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封闭,使连接管54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将前述连接管54插入前述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内,通过前述连接管54挤压前述塞体71而将前述墨水囊7开塞,在前述墨水囊7开塞后,使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位于前述连接管54的内侧,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位于相对于前述连接管54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或使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与前述连接管54的轴向位置基本一致。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5),在将连接管54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时,连接管54适当地挤压塞体71而能够可靠地将墨水囊7开塞,而且,在墨水囊7开塞时,不会造成墨水囊内的墨水向外部漏出。如果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从连接管54的后端较大地向后方凸出,则在将连接管54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时,前述连通管6b与塞体71抵接,可能会无法可靠地将墨水囊7开塞,或者在连接管54完全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之前,塞体71偏离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造成墨水向外部漏出。
(结构16)本发明(结构16)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5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在前述连接管54后端的一侧设置墨水囊7开塞时挤压前述塞体71的一侧的凸片54a,使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外表面与前述凸片54a的内表面接近。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6),在墨水囊7开塞时,通过凸片54a挤压塞体71的一侧,能够适当地移开塞体71。如果是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外表面未与前述凸片54a的内表面接近的结构,则墨水囊7开塞时,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会与塞体71抵接,妨碍塞体71顺利开塞的动作,可能导致墨水囊7的适当的开塞无法进行。
(结构17)本发明的直液式书写工具(结构17)由以下部分构成笔尖2;墨水吸附体3,其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连接;墨水囊7,其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储存墨水8;以及连通管6,其连接前述墨水囊7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其要点在于具有多个前述连通管6,在墨水吸附体3与墨水囊7之间设置分隔壁52,使前述各个连通管6从前述分隔壁52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使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使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内的连接管54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使前述各个连通管6内的流通路62贯穿位于前述连接管54内的分隔壁52。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7)的连通管6,其分别具有将墨水囊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和将大气向墨水囊7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囊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时,如果使笔尖2成为向下的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囊7中的墨水8通过至少1根连通管6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进入墨水囊7内。也就是说,在n根连通管6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大于或等于1根且小于或等于(n-1)根的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其他剩余的连通管6进行大气的供给。
如果含浸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8达到一定量,则前述使大气进入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成为由前述含浸墨水液封的状态,暂时地被封闭,向墨水囊7内的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由进行前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进行的从墨水囊7到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成为液封状态,暂时地被封闭,从墨水囊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囊7的空气流入(即墨水与空气的交替)成为停止状态。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7),因为是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结构,所以利用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的液封,可以容易地封闭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的全部。其结果,不会从墨水囊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不会导致墨水从笔尖2向外部漏出。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7),由于具有多根(即大于或等于2根)连通管6,在至少1根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能够在早期出墨时(即最开始向未含浸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与空气的交替,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书写。
特别地,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7),使可以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内的连接管54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使前述各个连通管6内的流通路62贯穿位于前述连接管54内的分隔壁52,由此,只要将连接管54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内,就可以容易地将墨水囊7内与墨水吸附体3内之间以经由多根连通管6墨水和空气能够流通的方式连接。由此,如果将墨水囊7与连接管54连接,则能够迅速地进行墨水与空气的交替,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书写。
优选结构为,在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7)中,使墨水囊7可以更换,利用塞体71将前述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封闭,通过将连接管54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来挤压去除塞体71,从而将墨水囊7开塞。
(结构18)
优选结构(结构18)为,在前述结构17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使得各个连通管6内的流通路62,贯穿位于前述连接管54内的分隔壁52的除了轴心的部位。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8),容易在分隔壁52上无偏差地设置各个流通路62。其结果,在使书写工具主体处于水平状态时,墨水囊7内的墨水8向某一个流通路62供给的可能性提高,因为能够经由前述任意一个流通路62将墨水囊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所以能够抑制不能书写的情况。
(结构19)优选结构(结构19)为,在前述结构17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一体地形成前述分隔壁52、前述各个连通管6及前述连接管54。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19),前述分隔壁52、前述各个连通管6以及前述连接管54,可以由1个部件得到,可以减少部件数量,使构造简单,以低价地向用户提供。前述分隔壁52、前述各个连通管6以及前述连接管54优选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一体地相连设置。
(结构20)优选结构(结构20)为,在前述结构17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在前述分隔壁52上一体地形成包围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或连接管54的基部的安装筒部55,将前述安装筒部55的外表面紧固在轴筒11的内表面上。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0),前述分隔壁52、前述各个连通管6、前述连接管54及安装筒部55由1个部件得到,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数量、抑制制造成本的提高,同时可以利用安装筒部55将分隔壁52无松散而稳固地安装在轴筒11内表面。在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0)中,前述安装筒部55只要是至少包围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或连接管54的基部中的任意一个的结构即可,但前述安装筒部55也可以是包围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及连接管54的基部的结构。另外,前述轴筒11是保持笔尖2及墨水吸附体3的部件。
(结构21)
优选结构(结构21)为,在前述结构17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墨水吸附体3具有高密度部31和与该高密度部31的后方连接的低密度部32,使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及前述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述高密度部31。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1),墨水吸附体3具有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的密度设定得较高的部分(高密度部31)、和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以外的密度设定得较低的部分(低密度部32)。因此,相对于低密度部32,优先使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含浸在高密度部31中。由此,可以利用含浸墨水,可靠地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液封。其结果,在由于温度降低等墨水囊7内的压力减小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内的墨水不会残留在墨水吸附体3内,而是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经由连通管6适当地返回到墨水囊7内。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1),因为是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连接的结构,所以可以利用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的液封,容易地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全部封闭。其结果,不会从墨水囊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不会导致墨水由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1),利用将笔尖2的后端与高密度部31连接的结构,即使在笔尖2向上状态等没有来自墨水囊7的墨水供给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的墨水,充分地进行书写。
(结构22)本发明的直液式书写工具(结构22)由以下部分构成笔尖2;墨水吸附体3,其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连接;墨水囊7,其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储存墨水8;以及连通管6,其连接前述墨水囊7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其要点在于具有多个前述连通管6,在墨水吸附体3与墨水囊7之间设置分隔壁52,使前述各个连通管6从前述分隔壁52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使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在前述分隔壁52的前表面,形成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壁部52b,在前述抵接壁部52b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抵接时,在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和分隔壁52的前表面之间,形成可以与大气相通的间隙9,前述抵接壁部52b与前述连通管6的各个基部和分隔壁52的前表面连接,前述抵接壁部52b将前述连通管6的各个基部相互连结。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2)的连通管6,其分别具有将墨水囊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和将大气向墨水囊7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囊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时,如果使笔尖2成为向下的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囊7中的墨水8通过至少1根连通管6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进入墨水囊7内。也就是说,在n根连通管6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大于或等于1根且小于或等于(n-1)根的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其他剩余的连通管6进行大气的供给。
如果含浸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8达到一定量,则前述使大气进入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成为由前述含浸墨水液封的状态,暂时地被封闭,向墨水囊7内的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由进行前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进行的从墨水囊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成为液封状态,暂时地被封闭,从墨水囊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囊7的空气流入(即墨水与空气的交替)成为停止状态。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2),因为是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结构,所以利用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的液封,可以容易地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全部封闭。其结果,不会从墨水囊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不会导致墨水由笔尖2向外部漏出。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2),由于具有多根(即大于或等于2根)连通管6,在至少1根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能够在早期出墨时(即最开始向未含浸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与空气的交替,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书写。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2),通过在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和分隔壁52前表面之间形成可以与大气通气的间隙9,可以使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空气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向外部逃逸。由此,在由于温度上升等造成墨水囊7内的压力上升时,从墨水囊7内被挤压出的墨水能够顺利地从连通管6的前端经由墨水吸附体3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向后方移动,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另一方面,在由于温度降低等造成墨水囊7内的压力减小时,可以使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含浸的墨水经由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前端附近,从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通过连通管6内返回到墨水囊7内。特别地,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2)利用抵接壁部52b限制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移动,同时可以在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和分隔壁52的前表面之间可靠地形成前述间隙9。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2),通过前述抵接壁部52b与前述连通管6的各个基部和分隔壁52的前表面连接,可以提高连通管6相对于分隔壁52的的弯曲强度,抑制连通管6的弯曲。另外,因为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2)在连通管6的各个基部形成抵接壁部52b,所以可在很宽的范围内设置抵接壁部52b,实现与墨水吸附体3后端面和抵接壁部52b的稳固的抵接。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2),通过前述抵接壁部52b将前述连通管6的各个基部相互连结,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连通管6相对于分隔壁52的弯曲强度,抑制连通管6的弯曲。
(结构23)优选结构(结构23)为,在前述结构22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抵接壁部52b由向轴向凸出的板状肋构成。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3),可以得到墨水吸附体3后端面的充分的通气性,且能够得到与墨水吸附体3后端面的稳固的抵接。并且,从前述板状肋将连通管6的基部相互连结,同时得到与墨水吸附体3后端面的稳定的抵接的方面考虑,优选设置为横剖面为放射状。
(结构24)优选结构(结构24)为,在前述结构22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墨水吸附体3具有高密度部31和与该高密度部31的后方连接的低密度部32,使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及前述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述高密度部31。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4),墨水吸附体3具有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的密度设定得较高的部分(高密度部31)、和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以外部分的密度设定得较低的部分(低密度部32)。因此,可以相对于低密度部32,使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优先含浸在高密度部31中。由此,能够利用含浸墨水可靠地液封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其结果,在由于温度降低等墨水囊7内的压力减小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内的墨水,不会残留在墨水吸附体3内,而是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通过连通管6适当地返回到墨水囊7内。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4),因为是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连接的结构,所以可以利用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的液封,容易地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全部封闭。其结果,不会从墨水囊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不会导致墨水由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另外,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4),利用将笔尖2的后端与高密度部31连接的结构,即使在笔尖2向上状态等没有来自墨水囊7的墨水供给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的墨水,充分地进行书写。
(结构25)优选结构(结构25)为,在前述结构22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使可以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内的连接管54,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一体地形成前述分隔壁52、前述各个连通管6、前述抵接壁部52b及前述连接管54。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5),可以使分隔壁52、连通管6、抵接壁部52b及连接管54构成1个部件。
(结构26)优选结构(结构26)为,在前述结构22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在前述分隔壁52上,一体地形成包围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或连接管54的基部的安装筒部55,将前述安装筒部55的外表面紧固在轴筒11的内表面上。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6),能够利用安装筒部55,将分隔壁52无松散而稳固地安装在轴筒11的内表面。在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6)中,前述安装筒部55只要是至少包围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或连接管54的基部中的任意一个结构即可,但前述安装筒部55也可以是包围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及连接管54的基部的结构。另外,前述轴筒11是保持笔尖2及墨水吸附体3的部件。
(结构27)本发明(结构27)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至26中的任意一个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以外的墨水吸附体3的孔隙率为70%~95%,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以外的墨水吸附体3的孔隙率、与前述连通管6的各个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孔隙率的差,大于或等于7%(优选大于或等于10%)。
在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7)中,所谓前述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以外的墨水吸附体3的孔隙率,是指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以外的将密度设定为较低的部分(低密度部32)的墨水吸附体3的孔隙率,所谓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孔隙率,是指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的将密度设定为较高的部分(高密度部31)的墨水吸附体3的孔隙率。将前述低密度部32的孔隙率设定在70%~95%的范围内,且将前述低密度部32的孔隙率和高密度部31的孔隙率的差设定为大于或等于7%,由此,能够进一步利用含浸的墨水,可靠地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液封。
(结构28)本发明(结构28)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至27的任意一个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将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到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距离S1、S2,设定为前述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的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或等于50%(优选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或等于30%)。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8),在墨水囊7的内压上升时,墨水不会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漏出,而且不会出现笔迹中断或笔迹不清,得到从笔尖2的前端的充分的墨水流出性。如果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到位于其后方的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距离S1、S2未达到墨水吸附体3的整体的轴向长度的3%,则在墨水囊7的内压上升时,可能会导致墨水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漏出。另外,如果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到位于其后方的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距离S1、S2,超过墨水吸附体3的整体的轴向长度的50%,则从连通管6的各前端到笔尖2的前端的距离变长,可能会阻碍墨水的流出性。
(结构29)本发明(结构29)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至28中的任意一个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将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到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距离S1、S2设定为相等。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29),进一步缩短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的各前端相互间的距离,能够提高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的液封性,进一步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
(结构30)本发明(结构30)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至29的任意一个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间的轴向距离T1、T2设定为小于或等于10mm(毫米)。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30),在早期出墨时,能够迅速地将墨水从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向笔尖2的后端供给,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书写。如果连通管6的各前端和笔尖2的后端间的轴向距离T1、T2超过10mm,则连通管6的各前端与笔尖2的后端间的距离增大,不能从连通管6的各前端向笔尖2的后端迅速地供给墨水,在早期出墨时,在成为可书写之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可以位于相对笔尖2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或者也可以位于相对于笔尖2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
(结构31)本发明(结构31)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至30的任意一个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间的间隔设定为相等。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31),在早期出墨时,在来自墨水囊7的墨水在多根连通管6之中的某一个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向笔尖2的后端供给的情况下,均能够无波动地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书写。
(结构32)本发明(结构32)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至31中的任意一个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及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与大气连通。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32),能够使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空气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及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逃逸。由此,能够使由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供给的墨水,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向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方向、以及从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向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方向顺利地移动。特别地,由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与大气连通,在由于温度上升等造成墨水囊7内的压力上升时,从墨水囊7内挤压出来的墨水,能够顺利地从连通管6的前端经由墨水吸附体3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向后方移动,并含浸在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另一方面,在由于温度降低等墨水囊7内的压力减小时,可以使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含浸的墨水经由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前端附近,从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通过连通管6内部返回到墨水囊7内。
(结构33)本发明(结构33)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至32的任意一个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在各个前述连通管6内部设置具有毛细间隙的墨水吸收体63。
根据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33),由于抑制连通管6的弯曲,因此即使在将各个连通管6的外径及内径设定得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的适当的液封。
(结构34)本发明(结构34)的要点为,在前述结构1至33的任意一个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将前述连通管6的各个侧壁相互连结。
利用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34),各个连通管6的弯曲强度提高,能够抑制各个连通管6的弯曲。
(结构35)优选结构(结构35)为,在前述结构9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中,前述笔尖2的后端与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之间以经由前述高密度部31墨水可以流通的方式连接。
前述直液式书写工具1(结构35),因为前述笔尖2的后端与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没有直接连接,所以至少在笔尖2的后端和连通管6的各前端之间的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含浸一定量的墨水。由此,即使在笔尖向上状态或书写工具主体为水平状态等没有来自墨水囊7的墨水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含浸在前述笔尖2的后端与连通管6的各前端间的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充分地进行书写。另外,不会产生过剩的墨水直接从墨水囊7向笔尖2供给而向外部漏出。
(连通管)另外,在本发明中,前述连通管6从具有一定的刚度的方面考虑,优选合成树脂制或金属制。另外,前述连通管6的外周面及内周面的横剖面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椭圆或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中的任意一个。另外,前述连通管6的根数,只要是多根(即大于或等于2根)即可,可以举出例如2根、3根、4根、5根或6根等。
另外,前述各个连通管6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在其各自的内部,流通路62在前后方向上贯穿设置。也就是说,各个连通管6在两端(前端及后端)具有开口部。
另外,所谓前述多根连通管6,只要是在其内部并列形成独立的多根流通路62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以举出各个连通管6在径向上分离的结构(参考图1至图5)、各个连通管6的侧壁相互连结的结构(参考图6至图8、图13至图18、图22至图25)、或者在大径的连通管6a的内部配置小径的连通管6b的结构(参考图9)等。
另外,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优选等间隔地位于以笔尖2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另外,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可以在轴向前方开口,也可以在径向外方开口。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形状,例如可以举出倾斜切面、垂直面、圆锥面、凸曲面等。前述连通管6的各后端,可以在轴向后方开口,也可以在径向外方开口。
另外,前述连通管6的各后端,可以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但优选的结构为,使至少1根连通管6b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较大地凸出,同时使其他连通管6a的后端位于向前述后部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的前方,或者使得其他连通管6a的后端不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即,使连通管6a的后端与分隔壁52的后表面一致的结构)。
(墨水吸附体)另外,在本发明中,前述墨水吸附体3只要由可以含浸墨水的具有连续气孔部件(即多孔质材料)构成即可,例如可以举出纤维束的热熔加工体、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毛毡的树脂加工体、毛毡的针刺加工体、合成树脂的连续气泡体等。另外,前述墨水吸附体3可以是在其外周表面设置由合成树脂制薄膜等构成的表皮的结构。另外,所谓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是指墨水吸附体3的前半部的内部。前述墨水吸附体3可以是单一的部件,也可以是毛细管力不同的多个部件。
(墨水吸附体的密度)在本发明中,所谓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密度,是纤维密度等多孔组织的密度。在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毛细间隙的间隙宽度小,在墨水吸附体3的低密度部32中,毛细间隙的间隙宽度大。由此,前述高密度部31的毛细管力大于前述低密度部32的毛细管力。
(笔尖)另外,在本发明中,前述笔尖2例如可以举出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加工体、毛毡加工体、管状笔体、端部具有狭缝的钢笔型板状笔体、毛笔体、合成树脂的多孔气泡体、圆珠笔芯、具有轴向墨水导向通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型体等。另外,构成前述笔尖2的后端的材料,只要至少是为了能够适当地与墨水吸附体3连接而具有毛细间隙的部件即可,例如可以举出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加工体、毛毡加工体、合成树脂的多孔气泡体的多孔材料,或者具有轴向的墨水引导通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型体等。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前述笔尖2包含墨水引导部件。
(墨水吸收体)此外,前述墨水吸收体63只要是具有毛细间隙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以举出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加工体、毛毡加工体、合成树脂的多孔气泡体等的多孔材料,或者具有轴向引导通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型体等。前述墨水吸收体63的毛细管力,优选设定为小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部分(高密度部31)的毛细管力。
(分隔壁)前述分隔壁52分隔墨水吸附体3和墨水囊7,实际上,分隔墨水囊和收容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吸附体收容部。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面向墨水囊7内。
(墨水囊)前述墨水囊7例如可以举出直接形成书写工具主体的结构(即,如图1所示,墨水囊7构成书写工具主体的一部分),或者收容于书写主体内的结构(参考图13、图16)。另外,在本发明中,储存在墨水囊7内的墨水8,具体来说,可以举出书写工具用墨水(例如,水性墨水、油性墨水)或者涂敷液(例如化妆液、修正液、粘接剂、涂料、液体药品等)。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使得墨水囊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并且在早期出墨时使得空气和墨水迅速交替,以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书写,并且构造简单,即使在笔尖向下的状态下产生急剧的压力变化,也能够防止墨水从笔尖侧漏出或墨水喷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7是图6的B-B线剖面图。
图8是表示其他的连通管的例子的横剖面图。
图9是表示其他的连通管的例子的横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14中,(1)是图13的C-C线放大剖面图,(2)是图13的D-D线放大剖面图,(3)是图13的E-E线放大剖面图。
图15中,(1)是图13的F-F线放大剖面图,(2)是图13的G-G线放大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17中,(1)是图16的H-H线放大剖面图,(2)是图16的I-I线放大剖面图,(3)是图16的J-J线放大剖面图。
图18中,(1)是图16的K-K线放大剖面图,(2)是图16的L-L线放大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3中,(1)是图22的M-M线放大剖面图,(2)是图22的N-N线放大剖面图,(3)是图22的O-O线放大剖面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的笔尖向下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5中,(1)是图24的P-P线放大剖面图,(2)是图24的Q-Q线放大剖面图,(3)是图24的R-R线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实施方式)图1至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
本实施方式的直液式书写工具由下述部分构成笔尖2;墨水吸附体3,其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连接;吸附体收容部,其在前端部保持前述笔尖2,且将前述墨水吸附体3收容在内部;墨水囊7,其安装在前述墨水吸附体收容部的后方,且将墨水8直接储存在内部;分隔壁52,其分隔前述吸附体收容部和前述墨水囊7;以及多根(具体来说是2根)连通管6,其从前述分隔壁52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且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刺穿连接。前述吸附体收容部由保持前述笔尖2的前端部件4、以及连接前述前端部件4和前述墨水囊7的中间部件5构成。
·笔尖前述笔尖2是棒状体,可以由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丙烯纤维、尼龙纤维等)的树脂加工得到。前述笔尖2的端部被磨削为炮弹状。前述笔尖2的后端部外周面倒角成锥状。前述笔尖2的中间部分形成环形槽21。
·墨水吸附体前述墨水吸附体3由圆柱状的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的加工体构成。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覆盖圆筒状的表皮。前述表皮可由合成树脂制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薄膜)构成。笔尖2的后端刺穿插入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的轴心,前述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
·前端部件前述前端部件4是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的筒状体。前述前端部件4由小径部41和大径部42构成,该小径部41保持笔尖2的外周面,该大径部42从该小径部41向后方连续设置,保持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
在前述前端部件4的内表面(即从小径部41的内表面到大径部42的内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根肋43。在前述肋43上,在前述前端部件4的小径部41和大径部42的中间部位,形成阶梯形状的限制壁部43a。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与前述限制壁部43a在轴向上抵接,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保持与前述大径部42的内表面的肋43压接。前述肋43在前述小径部41内表面形成卡止凸部43b。在前述小径部41的内表面,利用肋43保持笔尖2的外周面在径向上压接,同时笔尖2外周面的环状槽21与前述卡止凸部43b卡合,限制笔尖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利用前述肋43,在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与大径部42的内表面之间、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与前端部件4的中间部内表面之间、以及笔尖2的外周面与小径部4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气通路10。前述空气通路10的前侧从前端部件4的前端向外部开口,同时前述空气通路10的后侧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连通。也就是说,利用前述空气通路10,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及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与大气连通。
·中间部件前述中间部件5是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的筒状体。前述中间部件5由以下部分连续设置而成前方筒部51,其前方开口;分隔壁52,其形成于该前方筒部51的底部;后方筒部53,其从该分隔壁52向后延伸设置,并且后方开口;以及多根(具体来说是2根)连通管6,其从前述分隔壁52前表面向轴向前方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52与连通管6一体地连续设置,但除此之外,也可以构成为使由不同部件构成的分隔壁52和连通管6紧固。
前述前端部件4的大径部42的外周面压入紧固在前述前方筒部51的内周面中。在由前述前方筒部51、分隔壁52及前端部件4的大径部42形成的空间(即吸附体收容部)中收容墨水吸附体3。在前述后方筒部53上以可以自由拆卸的方式安装墨水囊7的开口部。具体来说,墨水囊7的开口部通过螺合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前述后方筒部53上。
前述分隔壁52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保持非接触状态,在前述分隔壁52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之间,形成与大气连通的间隙9。前述间隙9经由前述空气通路10与大气连通。
·连通管在前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内部,在轴向上设置流通路62,前述流通路62在前述连通管62的各自的两端开口。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开口,前述连通管6的各后端,在墨水吸附体3后方的墨水囊7内开口。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是相对于轴线垂直的面。在前述多根连通管6中,1根连通管6b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且该连通管6b的后端位于墨水囊7内,另一方面,其他连通管6a未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即其他连通管6a的后端与分隔壁52的后表面一致)。由于前述多根连通管6在墨水吸附体3与墨水囊7之间并列配置,所以在墨水吸附体3与其后方的墨水囊7之间,并列设置独立的多条流通路62。
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向前方刺穿插入,最后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的笔尖2后端的附近。在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刺穿插入墨水吸附体3中时,连通管6的各前端将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向前方挤压压缩。由此,各个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密度,设定为高于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密度。也就是说,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形成纤维密度高的高密度部31和纤维密度低的低密度部32。由于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所以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形成前述高密度部31,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后方形成前述低密度部32。前述各个连通管6从后方向前方贯穿低密度部32,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相对低密度部32靠前方的高密度部31的内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低密度部32的孔隙率(气孔率)设定为85%~93%,前述高密度部31的孔隙率设定为低于前述低密度部32的孔隙率,前述低密度部32的孔隙率与前述高密度部31的孔隙率的差设定为20%。
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配置在从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向径向外方偏离的位置。详细来说,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在以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连通管6为2根,所以前述连通管6配置在相对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180度对称的位置上。因为前述笔尖2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所以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不与笔尖2的后端直接连接,而处于与笔尖2非接触的状态,以经由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高密度部31)墨水可以流通的方式连接。另外,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相对笔尖2的后端略为靠后方的位置。也就是说,连通管6的各前端及笔尖2的后端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连接。
·轴向距离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L设定为30m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到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距离S1、S2,二者都设定为4mm。由此,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到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距离S1、S2,为前述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L的13.3%(即3%~50%的范围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的轴向距离T1、T2,二者都设定为1mm(即小于或等于10mm)。
·墨水囊前述墨水囊7为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有底筒状体,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或吹塑成型得到。在前述墨水囊7内直接储存墨水8。储存在前述墨水囊7内的墨水8可以是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中的任意一种。
前述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中间部件5上。在前述墨水囊7的墨水8被消耗而不能书写的情况下,将前述墨水囊7从中间部件5拆下,在将墨水8填充到该墨水囊7的内部之后,或者更换了内部填充了墨水8的新的墨水囊7后,将前述内部填充了墨水8的墨水囊7安装在中间部件5上。由此,能够再次进行书写。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在笔尖2侧具有可自由拆卸的笔帽(未图示)。通过将前述笔帽安装在笔尖2侧,将笔尖2及空气通路10的前端开口部密封,阻断墨水囊7与大气的连通。
(第2实施方式)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笔尖2的前端具有凿形状,及连通管6与分隔壁52由不同的部件形成。
在前述分隔壁52上,在前后方向贯穿设置二个安装孔52a。连通管6压入紧固在前述各个安装孔52a中。另外,在前述分隔壁52的前表面,一体地形成前述安装孔52a向前方开口的环状凸部52b(抵接壁部)。前述环状凸部52b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抵接,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与分隔壁52之间,适当地形成与前述环状凸部52b的凸出尺寸对应的间隙9。另外,因为是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与限制壁部43a抵接,且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利用前述环状凸部52b被抵接的结构,所以能够防止墨水吸附体3的前后方向的松散。另外,除了前述之外,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3实施方式)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笔尖2由圆珠笔芯构成。前述笔尖2由在前端可旋转地抱持圆珠22的支架23、和插入该支架23内的墨水引导部件24构成。前述墨水引导部件24由棒状的合成树脂制纤维的树脂加工体构成,其后端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刺穿插入,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另外,在前端部件4的小径部41的侧壁穿透设置气孔44。通过前述气孔44,使大气与前端部件4内的空气通路10连通。
前述各个连通管6,前端由一个倾斜切面61构成,被尖锐化。由此,提高各个连通管6向墨水吸附体3的刺穿插入的性能,增加各个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迅速地进行向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供给。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倾斜切面61,以包含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的方式形成。前述倾斜切面61(即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朝向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方向(即笔尖2的后端方向)。由此,能够迅速地将墨水向笔尖2的后端供给,同时利用连通管6的前端,笔尖2后端附近的纤维向笔尖2的后端方向挤压压缩,可以容易地将笔尖2后端附近的纤维密度设定得较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外表面及内表面的横剖面为圆形状,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外周边缘及内周边缘,因倾斜切面61而成为椭圆形状。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4实施方式)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将由纤维加工体形成的墨水吸收体63收容在各个连通管6的流通路62中。前述墨水吸收体63的纤维密度(毛细管力)设定为小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的纤维密度(毛细管力)。通过将前述墨水吸收体63收容在连通管6中,即使将连通管6的外径及内径设置得较大,也能够将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适当地液封。其结果,能够将连通管6的外径及内径设置得较粗,有利于防止连通管6的弯曲。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5实施方式)图6及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连通管6的各前端由倾斜切面61构成(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以及使各个连通管6的侧壁利用在轴向上延伸的板状肋64而相互连结为一体。通过使前述各个连通管6的侧壁利用向轴向延伸的板状肋64相互连结为一体的结构,提高各个连通管6的弯曲强度,实现向墨水吸附体3的稳定的刺穿插入。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图8表示其他连通管6的例子。
这是将连通管6的各个侧壁相互连结的其他例子。也就是说,在该例中,是由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间隔壁分隔1个筒状体的内部的结构,或者,换言之,是将横剖面为半月状的2根连通管6a、6b连结为一体,以成为横剖面为圆形状的结构。由此,在筒状体内部,独立地并列设置横剖面为半月状的2条流通路62。
图9表示其他连通管6的例子。
这是在大直径的连通管6a内部配置小直径的连通管6b的结构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在大直径的连通管6a的内周面与小直径的连通管6b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横剖面为环状的流通路62,在小直径的连通管6b的内部形成横剖面为圆形状的流通路62。前述大直径的连通管6a的后端不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前述小直径的连通管6b的后端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位于墨水囊7内。
(第6实施方式)图10表示第6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向墨水囊7内凸出的连通管6b由以下2个部件构成第1管状部件,其与分隔壁52一体地形成,且从分隔壁52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以及第2管状部件,其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前述第2管状部件压入紧固在分隔壁52上,以可以与第1管状部件连通的方式连接。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7实施方式)图11表示第7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连通管6的各前端不向轴向前方开口,而是利用多个窗孔65向径向外方开口。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8实施方式)图12表示第8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笔尖2的后部压入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的通孔中,笔尖2的后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后方(墨水吸附体3的后半部的内部)。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9实施方式)图13至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直液式书写工具。
本实施方式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由以下部分构成笔尖2;墨水吸附体3,其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连接;中间部件5,其配置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墨水囊7,其配置在前述中间部件5的后方;轴筒11,其在前端部保持笔尖2,且在内部收容前述墨水吸附体3、前述中间部件5及前述墨水囊7;尾塞12,其以可自由拆卸的方式螺合在前述轴筒11的后端开口部上;以及笔帽13,其以可自由拆卸的方式设置在笔尖2侧。
·笔尖前述笔尖2是由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丙烯纤维、尼龙纤维等)的树脂加工得到的棒状体。前述笔尖2的前端磨削为炮弹状。前述笔尖2的后端部外周面倒角成锥状。
·墨水吸附体前述墨水吸附体3由圆柱状的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乙烯纤维)的加工体构成。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覆盖圆筒状的表皮。前述表皮由合成树脂制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笔尖2的后端刺穿插入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的轴心,前述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
·轴筒前述轴筒11是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的筒状体。前述轴筒11由端细部111和主体部112构成,该端细部111保持笔尖2的外周面,该主体部112从该端细部111向后方连续设置,收容墨水吸附体3、分隔壁52及墨水囊7。
在前述轴筒11的内表面(即从端细部111的内表面到主体部112的前部内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根肋113。在前述肋113上,在前述轴筒11的端细部111和主体部112的连接部的附近,形成阶梯形状的限制壁部113a。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在轴向上与前述限制壁部113a抵接,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保持与前述主体部112的前部内表面的肋113压接。利用前述端细部111内表面的肋113,保持压接笔尖2的外周面。在前述肋113的、保持前述笔尖2外周面的部位和保持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的部位之间,一体地形成筒状壁部113b。
利用前述肋113,在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和主体部112的内表面之间、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和轴筒11的内表面之间、以及笔尖2外周面和端细部111内表面之间,形成空气通路10。前述空气通路10的前侧从轴筒11的前端向外部开口,同时前述空气通路10的后侧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连通。也就是说,通过前述空气通路10,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及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与大气连通。
·中间部件前述中间部件5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前述中间部件5具有分隔壁52,其分隔前述墨水吸附体3与墨水囊7;多根(具体来说是2根)连通管6,其从前述分隔壁52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且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刺穿连接;连接管54,其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且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以及安装筒部55,其从前述分隔壁52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向轴方向凸出,且紧固在轴筒11的内表面(主体部112的内表面)上。在由轴筒11及分隔壁52形成的空间(即吸附体收容部)中收容墨水吸附体3。前述安装筒部55包围分隔壁52前方的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外周或连接管54的外周。在前述连接管54后端形成切口。利用前述切口,在前述连接管54后端一体地形成用于挤压塞体71的一侧的凸片54a。前述分隔壁52为圆板状,前述各个连通管6、前述连接管54、前述安装筒部55是圆筒状。前述凸片54a,其横剖面形状为圆弧状。
前述分隔壁52、各个连通管6(即连通管6a、连通管6b)、连接管54及安装筒部55一体地连续设置。也就是说,利用中间部件5,分隔壁52、连通管6、连接管54及安装筒部55可以构成1个部件。
·抵接壁部如图15(1)所示,在分隔壁52的前表面,一体地形成由板状肋构成的抵接壁部52b。前述抵接壁部52b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抵接。利用前述抵接壁部52b,在前述分隔壁52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之间,形成与大气连通的间隙9。前述间隙9经由前述空气通路10与大气连通。前述抵接壁部52b的一部分在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之间形成,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侧壁相连结。由此,可以提高各个连通管6的弯曲强度,抑制各个连通管6相对于分隔壁52的弯曲。前述该抵接壁部52b,其横剖面形成为分枝状、放射状或十字状。
·连通管在前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内部,在轴向设置流通路62,前述流通路62在前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两端开口。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且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开口。前述连通管6的各后端在墨水吸附体3后方的墨水囊7内开口。在前述多根连通管6中,1根连通管6b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且该连通管6b的后端位于墨水囊7内(连接管54内),另一方面,其他连通管6a不从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即其他连通管6a的后端与分隔壁52的后表面一致)。因为前述各个连通管6并列设置在墨水吸附体3和墨水囊7之间,所以在墨水吸附体3与其后方的墨水囊7之间,并列设置独立的多条流通路62。前述连通管6的各条流通路62,贯穿位于连接管54内的分隔壁52的偏离轴心的位置。
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与连接管54的后端(即凸片54a的后端)大致一致,或者位于比连接管54的后端(即凸片54a的后端)稍微靠前方的位置。即,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的后端,未从连接管54的后端(即凸片54a的后端)向后方较大地凸出。此外,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接近凸片54a的内表面配置。具体地说,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6b,配置在连接管54的轴心和凸片54a的内表面之间。
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向前方刺穿插入,最后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笔尖2的后端附近。在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刺穿插入墨水吸附体3中时,连通管6的各前端将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向前方挤压压缩。由此,各个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密度,设定为高于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以外部分的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密度。也就是说,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形成纤维密度高的高密度部31(毛细管力大的高密度部31),和纤维密度低的低密度部32(毛细管力小的低密度部32)。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形成前述高密度部31,在前述高密度部31的后方形成前述低密度部32。前述高密度部31与前述低密度部32相连接。前述各个连通管6从后方向前方贯穿低密度部32,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比低密度部32靠近前方的高密度部31的内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低密度部32的孔隙率(气孔率)设定为85%~93%,前述高密度部31的孔隙率设定为低于前述低密度部32的孔隙率,前述低密度部的孔隙率与前述高密度部31的孔隙率的差设定为20%。
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设置在从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向径向外方偏离的位置。详细来说,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等间隔地设置在以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通管6为2根,所以前述连通管6相对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配置在180度对称的位置上。因为前述笔尖2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所以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不与笔尖2的后端直接连接,而是处于与笔尖2非接触的状态,以经由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高密度部31)墨水可以流通的方式连结。另外,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比笔尖2的后端略微靠后的位置。
·轴向距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设定为28m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到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距离S1、S2,二者都设定为14m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的轴向距离T1、T2,二者都设定为3mm(即小于或等于10mm)。
·墨水囊前述墨水囊7为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有底筒状体,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或吹塑成型得到。在前述墨水囊7内直接储存墨水8。储存在前述墨水囊7内的墨水8可以是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中的任意一种。
中间部件5的连接管54的外表面可自由拆卸地嵌入前述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内表面中。在前述墨水囊7的墨水8被消耗而不能书写的情况下,将前述墨水囊7从连接管54上拆下,将连接管54插入内部填充了墨水8的新的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中。由此,能够再次进行书写。前述新的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由塞体71封闭。具体来说,将塞体71嵌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内表面。在将连接管54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时,利用连接管54的凸片54a将前述塞体71的一侧向后方挤压,拆下塞体71,打开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在这里,作为前述塞体71,采用由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体构成的圆板状的塞体71。此外,也可以取代前述圆板状的塞体71而采用球状的塞体。
·笔帽前述笔帽13可自由拆卸地设置在笔尖2侧。通过将前述笔帽13安装在笔尖2侧,能够将笔尖2及空气通路10的前端开口部封闭,以阻断墨水囊内与大气的连通。
(第10实施方式)图16至图18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直液式书写工具。
本实施方式是第9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9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连通管6的各自的内表面(具体来说,在轴向前方开口的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流量限制部66(具体来说是环状凸出部)。利用前述流量限制部66,在笔尖向下的状态下产生急剧压力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墨水囊7内的墨水8向外喷出。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9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11实施方式)图19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过将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向径向内方挤压压缩,在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形成高密度部31,以及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尖锐化(具体来说,连通管6的各前端面由倾斜切面61构成)。
在前端部件4的大径部42的内表面形成的多根肋43,其内切圆的直径设定为比墨水吸附体3前部的外径小。前述墨水吸附体3在压入前端部件4中之前,在前后方向具有均匀的密度分布。并且,如果将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压入前述前端部件4的大径部42中,则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利用前述肋43向径向内侧挤压压缩,由此,在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形成高密度部31。与此同时,前述高密度部31的后方,因为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未向径向压缩,所以形成低密度部32。因为连通管6的各前端及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述大径部42内表面的肋43的径向内方,所以可以在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及笔尖2的后端附近适当地形成高密度部31。
前述各个连通管6,前端由一个倾斜切面61构成,被尖锐化。由此,提高各个连通管6向墨水吸附体3刺穿插入的性能,使得各个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增加,能够迅速地进行向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供给。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倾斜切面61,以包含连通管6的各前端开口部的方式形成。前述倾斜切面61(即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朝向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方向(即笔尖2的后端方向)。由此,能够迅速将墨水向笔尖2后端供给,同时能够利用连通管6的前端,将笔尖2后端附近的纤维向笔尖2后端方向挤压压缩,能够容易地将笔尖2后端附近的纤维密度设定得较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个外表面及内表面的横剖面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为圆形状,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外周边缘及内周边缘由于倾斜切面61而成为椭圆形状。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12实施方式)图20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过将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向后挤压压缩,在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形成高密度部31,以及与第11实施方式同样地,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尖锐化(具体来说,连通管6的各前端面由倾斜切面61构成)。
在形成于前端部件4的内表面的多根肋43的限制壁部43a上,一体地形成向后方较大地凸出的凸出部43c。前述墨水吸附体3在压入前端部件4中之前,在前后方向具有均匀的密度分布。并且,如果将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插入前述前端部件4的大径部42内,则前述凸出部43c较深地插入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被向后方挤压压缩,由此,在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形成高密度部31。与此同时,前述高密度部31的后方因为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未被挤压压缩,所以形成低密度部32。前述凸出部43c的后端,因为位于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及笔尖2的后端附近,所以可以在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及笔尖2的后端附近,适当地形成高密度部31。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13实施方式)图21表示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墨水吸附体3由构成高密度部31的第1墨水吸附体和构成低密度部32的第2墨水吸附体构成,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将连通管6的各前端尖锐化(具体来说,连通管6的各前端面由倾斜切面61构成)。
第1墨水吸附体的纤维密度预先设定得较高,同时第2墨水吸附体的纤维密度预先设定为低于前述第1墨水吸附体的纤维密度。配置使得前述第1墨水吸附体的后端面与第2墨水吸附体的前端面接触。各个连通管6在轴向上贯穿前述第2墨水吸附体,连通管6的各前端从后方向前方与第1墨水吸附体刺穿连接。另外,笔尖2的后端从前方向后方与第1墨水吸附体刺穿连接。由此,高密度部31适当地位于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及笔尖2的后端附近。另外,前述以外的结构,因为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14实施方式)图22及图23表示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
本实施例的直液式书写工具1由以下部分构成笔尖2;墨水吸附体3,其与前述笔尖2后端连接;中间部件5,其配置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墨水囊7,其配置在前述中间部件5的后方;轴筒11,其在前端部保持前述笔尖2,且将前述墨水吸附体3、前述中间部件5及前述墨水囊7收容在内部;以及尾塞12,可自由拆卸地螺合在前述轴筒11的后端开口部上。
·笔尖前述笔尖2是通过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乙烯纤维、丙烯纤维、尼龙纤维等)的树脂加工得到的棒状体。前述笔尖2的前端磨削为炮弹状。前述笔尖2的后端部外周面倒角为锥状。
·墨水吸附体前述墨水吸附体3由圆柱状的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乙烯纤维)的加工体构成。在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覆盖圆筒状的表皮。前述表皮由合成树脂制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笔尖2的后端刺穿插入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的轴心中,前述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
·轴筒前述轴筒11是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的筒状体。前述轴筒11由端细部111和主体部112构成,该端细部111保持笔尖2的外周面,该主体部112从该端细部111向后方连续设置,收容墨水吸附体3、分隔壁52及墨水囊7。
在前述轴筒11的内表面(即从端细部111的内表面到主体部112的前部内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根肋113。在前述肋113上,在前述轴筒11的端细部111和主体部112的连接部的附近,形成阶梯形状的限制壁部113a。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在轴向上与前述限制壁部113a抵接,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保持压接在前述主体部112的前部内表面的肋113上。利用前述端细部111内表面的肋113,压接保持笔尖2的外周面。在前述肋113的、保持前述笔尖2外周面的位置和保持前述墨水吸附体3外周面的位置之间,一体地形成筒状壁部113b。
利用前述肋113,在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和主体部112的内表面之间、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和轴筒11的内表面之间、以及笔尖2外周面和端细部111内表面之间,形成空气通路10。前述空气通路10的前侧从轴筒11的前端向外部开口,同时前述空气通路10的后侧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连通。也就是说,通过前述空气通路10,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及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与大气连通。
·中间部件前述中间部件5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前述中间部件5具有分隔壁52,其分隔前述墨水吸附体3与墨水囊7;多根(具体来说是2根)连通管6,其从前述分隔壁52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且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刺穿连接;连接管54,其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且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中;以及安装筒部55,其从前述分隔壁52的后表面向轴方向凸出,且紧固在轴筒11的内表面(主体部112的内表面)上。在由轴筒11及分隔壁52形成的空间(即吸附体收容部)中,收容墨水吸附体3。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安装筒部55包围连接管54的基部外周。在前述连接管54上一体地形成用于挤压塞体71的一侧的凸片54a。前述分隔壁52为圆板状,前述各个连通管6、前述连接管54、前述安装筒部55为圆筒状。
前述分隔壁52、各个连通管6、连接管54及安装筒部55一体地连续设置。也就是说,利用中间部件5,分隔壁52、连通管6、连接管54及安装筒部55可以构成1个部件。
·抵接壁部如图23(2)所示,在分隔壁52的前表面,一体地形成由板状肋构成的抵接壁部52b。前述抵接壁部52b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抵接。利用前述抵接壁部52b,在前述分隔壁52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之间,形成与大气连通的间隙9。前述间隙9经由前述空气通路10与大气连通。前述抵接壁部52b形成为横剖面为放射状(在这里为十字状)。前述抵接壁部52b的一部分在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之间形成,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侧壁相连结。由此,提高各个连通管6的弯曲强度,抑制各个连通管6相对于分隔壁52的弯曲。
·连通管在前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内部,在轴向设置流通路62,前述流通路62在前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两端开口。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开口,前述连通管6的各后端,在墨水吸附体3后方的墨水囊7内开口。前述各个连通管6,因为在墨水吸附体3与墨水囊7之间并列配置,所以在墨水吸附体3与其后方的墨水囊7之间,并列地设置独立的多条流通路62。前述连通管6的各个流通路62,贯穿位于连接管54内的分隔壁52的偏离轴心的部位。
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向前方刺穿插入,最后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的笔尖2的后端附近。在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刺穿插入墨水吸附体3中时,连通管6的各前端将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向前挤压压缩。由此,各个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密度,设定为高于连通管6的各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密度。也就是说,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形成纤维密度高的高密度部31和纤维密度低的低密度部32。因为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所以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形成高密度部31,在前述高密度部31的后方形成前述低密度部32。前述高密度部31与前述低密度部32相连接。前述各个连通管6从后方向前方贯穿低密度部32,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相对低密度部32靠前方的高密度部31的内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前述低密度部32的孔隙率(气孔率)设定为85%~93%,前述低密度部32的孔隙率和前述高密度部31的孔隙率的差设定为20%。
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设置在从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向径向外方偏离的位置。详细来说,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等间隔地设置在以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通管6为2根,所以前述连通管6配置在相对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180度对称的位置。因为前述笔尖2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所以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不与笔尖2的后端直接连接,而是处于与笔尖2非接触的状态,以经由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高密度部31)墨水可以流通的方式连结。另外,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位于比笔尖2的后端略微靠后的位置。
·轴向距离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L设定为30mm。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到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距离S1、S2,二者都设定为4mm。由此,从前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到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的轴向距离S1、S2,为前述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L的13.3%(即3%~50%的范围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连通管6的各前端与前述笔尖2的后端间的轴向距离T1、T2,二者都设定为1mm(即小于或等于10mm)。
·墨水囊前述墨水囊7为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有底筒状体,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或吹塑成型得到。在前述墨水囊7内直接储存墨水8。储存在前述墨水囊7内的墨水8可以是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中的任意一种。
中间部件5的连接管54的外表面可自由拆卸地嵌入前述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内表面。在前述墨水囊7的墨水8被消耗而不能书写的情况下,将前述墨水囊7从连接管54上拆下,将连接管54插入内部填充了墨水8的新的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由此,能够再次进行书写。前述新的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由塞体71封闭。在将连接管54插入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时,利用连接管54的凸片54a将前述塞体71向后方挤压,拆下塞体71,打开墨水囊7的前端开口部。
(第15实施方式)图24及图25表示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为第1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4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安装筒部55从分隔壁52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且包围各个连通管6的基部,抵接壁部52b从分隔壁52的前表面较大地向前方凸出。特别地,通过调节前述抵接壁部52b的轴向长度,能够自由地设定易于握持书写工具主体的轴向长度,而不需要改变墨水囊7的轴向长度(即墨水囊容量)或墨水吸附体3的轴向长度。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因为是与第14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由以下部分构成笔尖;墨水吸附体,其与前述笔尖的后端连接;墨水囊,其配置于前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其将前述墨水囊与前述墨水吸附体之间连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前述连通管,在墨水吸附体与墨水囊之间设置分隔壁,使前述各个连通管从前述分隔壁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使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使至少1根连通管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使该连通管的后端位于墨水囊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彼此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的笔尖后端附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前方,前述笔尖的后端位于前述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前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笔尖的后端与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之间,以经由前述墨水吸附体墨水能够流通的方式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将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的后端向前方插入,将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向前方挤压压缩,由此,将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的密度,设定为高于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附近以外部分的墨水吸附体的密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由塞体将开塞前的墨水囊的前端开口部封闭,使连接管从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将前述连接管插入前述墨水囊的前端开口部内,通过前述连接管挤压前述塞体将前述墨水囊开塞,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位于前述连接管的内侧,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的后端相对于前述连接管的后端位于前侧,或者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的后端与前述连接管的后端的轴向位置基本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将在墨水囊开塞时挤压前述塞体的一侧的凸片设置在前述连接管后端的一侧,使从前述分隔壁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的外表面与前述凸片的内表面接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吸附体具有高密度部和与该高密度部的后方连接的低密度部,使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以及前述笔尖后端位于前述高密度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各个连通管贯穿前述低密度部的内部,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以及前述笔尖的后端位于前述高密度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从墨水吸附体的后端插入连通管的各前端时,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将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向前方挤压压缩,由此在连通管的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内部形成前述高密度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墨水吸附体的外侧面向径向内方挤压压缩而形成前述高密度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墨水吸附体的前端面向后方挤压压缩而形成前述高密度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吸附体由设定为高密度的的第1墨水吸附体和设定为低密度的第2墨水吸附体构成,第1墨水吸附体构成前述高密度部,第2墨水吸附体构成前述低密度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由塞体将开塞前的墨水囊的前端开口部封闭,使连接管从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将前述连接管插入前述墨水囊的前端开口部内,通过前述连接管挤压前述塞体将前述墨水囊开塞,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位于前述连接管的内侧,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的后端相对于前述连接管的后端位于前侧,或者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的后端与前述连接管的后端的轴向位置基本一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将在墨水囊开塞时挤压前述塞体的一侧的凸片设置在前述连接管后端的一侧,使从前述分隔壁后表面向后方凸出的连通管的外表面与前述凸片的内表面接近。
17.一种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由以下部分构成笔尖;墨水吸附体,其与前述笔尖的后端连接;墨水囊,其配置于前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其将前述墨水囊与前述墨水吸附体之间连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前述连通管,在墨水吸附体与墨水囊之间设置分隔壁,使前述各个连通管从前述分隔壁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使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使可以插入墨水囊的前端开口部内的连接管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使前述各个连通管内的流通路贯穿位于前述连接管内的分隔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使各个连通管内的流通路贯穿位于前述连接管内的分隔壁的除了轴心的部位。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一体地形成前述分隔壁、前述各个连通管及前述连接管。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分隔壁上,一体地形成包围各个连通管的基部或连接管的基部的安装筒部,将前述安装筒部的外表面紧固在轴筒的内表面上。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吸附体具有高密度部和与该高密度部的后方连接的低密度部,使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及前述笔尖的后端位于前述高密度部。
22.一种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由以下部分构成笔尖;墨水吸附体,其与前述笔尖的后端连接;墨水囊,其配置于前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其将前述墨水囊与前述墨水吸附体之间连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前述连通管,在墨水吸附体与墨水囊之间设置分隔壁,使前述各个连通管从前述分隔壁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使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在前述分隔壁前表面形成与前述墨水吸附体的后端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壁部,在前述抵接壁部与墨水吸附体的后端面抵接时,在墨水吸附体的后端面和分隔壁前表面之间,形成可以与大气相通的间隙,前述抵接壁部与前述连通管的各个基部及分隔壁前表面连接,前述抵接壁部将前述连通管的各个基部相互连结。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抵接壁部由向轴向凸出的板状肋构成。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吸附体具有高密度部和与该高密度部的后方连接的低密度部,使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及前述笔尖的后端位于前述高密度部。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使可以插入墨水囊的前端开口部内的连接管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一体地形成前述分隔壁、前述各个连通管、前述抵接壁部及前述连接管。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分隔壁上一体地形成包围各个连通管的基部或连接管的基部的安装筒部,将前述安装筒部的外表面紧固在轴筒的内表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直液式书写工具,其由以下部分构成笔尖;墨水吸附体,其与前述笔尖的后端连接;墨水囊,其配置于前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其将前述墨水囊与前述墨水吸附体之间连结,其中,具有多个前述连通管,在墨水吸附体与墨水囊之间设置分隔壁,使前述各个连通管从前述分隔壁的前表面向前方凸出,使前述连通管的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使至少1根连通管从前述分隔壁的后表面向后方凸出,使该连通管的后端位于墨水囊内部。
文档编号B43K5/00GK101032905SQ20071007977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9日
发明者栗田哲宏, 稻叶孝男 申请人: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