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23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学教学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眼眶周围神经密 集,穴位丰富,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周围针剌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因为眼针具有针 具小、风险大、手法难等特点,如操作不当,经常会出现临床出血及损伤正常眼部组织等现 象,所以,眼针教学在针灸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需要加强学生 对眼穴的针剌练习,其中包括眼穴的分区练习、眼穴的剌法练习等。由于教学中,学员不能 直接在患者的眼部进行操作,所以依据人体仿生学原理开发眼针教学的辅助教具便成为本 领域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人体针剌区域仿 真性好,使用直观,携带方便,形象具体,认穴准确的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它包括内部芯层、软性包覆层及载体层;所述软性包覆层固
定配于内部芯层的外部;所述载体层固定置于软性包覆层的外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载体层可采用双层纯棉无纺布。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软性包覆层可采用单层天然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部芯层可采用单层高密度海绵。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部芯层可采用六面体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部芯层也可采用球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人体针剌区域仿真性好,使用直观、携带方便,形象具体,认 穴准确。 本实用新型系为学习和练习眼针手法而专门设计,因为眼针具有针具小、风险大、 手法难等特点,所以不能直接在患者的眼部进行操作,并须要使用相关的教具进行认真的 实训学习阶段。本实用新型为学者提供掌握眼穴、练习眼针的最佳方法,通过使用本实用新 型,使学生能够达到熟练掌握眼穴的功能分区,熟练掌握眼穴针剌的角度、深度、方向,熟练 掌握进针手法和出针手法的全方位锻炼,并掌握眼针的常用处方和临床针剌注意事项,真 正发挥小教具,大作用的教学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它包括内部芯层3、软性包覆层2及载体层1 ; 所述软性包覆层2固定配于内部芯层3的外部;所述载体层1固定置于软性包覆层2的外 部。为使本实用新型达到仿真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载体层1可采用双层纯棉无纺布;本实 用新型所述软性包覆层2可采用单层天然棉;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部芯层3采用单层高密度 海绵。 本实用新型在载体层1的上面可设计成仿真人大小双眼正面观图案,并分别标记 眼穴分区。在本实用新型载体层1的侧面,可书写眼针常用处方28个,并将眼针的特点以 歌赋的形式进行标记。在本实用新型载体层1的底面可记载眼穴针剌临床注意事项。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结构上采用外包高质天然棉的高密度海绵,配以双层纯棉白布 的罩面设计,其具有较好的软硬度,综合效果与眼部皮肤和肌肉组织质感类似,有较好的仿 真性。 目前,眼针已经纳入针灸专业的必修内容,必须进行教学的实际训练。本实用新型 可广泛被教师和学生所应用。中医院校和学习眼针的留学生及爱好者,都可以借助本实用 新型,进行眼穴的自学和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眼穴,熟练进行针剌。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 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芯层(3)、软性包覆层(2)及载体层(1);所述软性包覆层(2)固定配于内部芯层(3)的外部;所述载体层(1)固定置于软性包覆层(2)的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1)采用双 层纯棉无纺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包覆层(2)采用单层天然棉。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芯层(3)采用单层高密度海绵。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芯层(3)为六 面体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芯层(3)为球 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医学教学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眼针教学用具,它包括内部芯层(3)、软性包覆层(2)及载体层(1);所述软性包覆层(2)固定配于内部芯层(3)的外部;所述载体层(1)固定置于软性包覆层(2)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所述载体层(1)采用双层纯棉无纺布。本实用新型所述软性包覆层(2)采用单层天然棉。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部芯层(3)采用单层高密度海绵。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部芯层(3)为六面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人体针刺区域仿真性好,使用直观、携带方便,形象具体,认穴准确。
文档编号G09B23/28GK201444372SQ200920015079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陈以国, 韩红 申请人: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