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软骨气管切开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737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状软骨气管切开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教学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急救方面的急救操作的训 练模型。
背景技术
常规的气管切开术、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等操作时是临床中抢救急危重患者 最有效的急救方法之一,应用广泛,特别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能及时、快速地行以上操 作,不但可以抢救患者的生命,同时为各临床专科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尤其为患者各生命 脏器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受病因、手术环境、照明、器械设备及人员 配合等多因素的不利影响,手术难度及危脸性明显增大,易发生术中意外及术后并发症,对 手术者要求较高。但对于初学者而言,这些操作的实践机会甚少,动手机会的欠缺使得培养 一个优秀的急救人才很难。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医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常规的气管切开术、环甲膜穿刺、 环甲膜切开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关训练模型,供学生操作练习使用,提高他们 的实际操作水平,改善临床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主要由模型胎体、气管肌肉模块、皮肤模块和仿 真外壳所构成,模型胎体主要是模拟人体的头部与颈肩部,头正中位并后仰,由硬质塑料制 成,颈部是凹槽设计,用于放置气管肌肉模块;气管肌肉模块主要模拟颈部软骨与周围的颈 前肌肉,其中,软骨部分包括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肌肉部分包绕在软骨部分周围,由柔软 的红色硅胶制作;皮肤模块长10cm,宽10cm,是由PVC材料制成的仿真皮肤模块;仿真外 壳由硬质塑料制成,外型的凹凸与模型胎体相应,用于盖在模型的最外层,其颈部是镂空设 计,用于显示颈部皮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度仿真的模型,标准的体位,可进行常规气管切开、 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等高级生命支持训练,形象直观,加深印象,巩固知识,易于教学。

图1是环状软骨气管切开训练模型的示意图。图2是去掉仿真外壳与皮肤模块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皮肤模块示意图。图中,1仿真外壳,2皮肤模块3气管肌肉模块4模型胎体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环状软骨气管切开训练模型主要由模型胎体4、气管肌肉模块3、皮肤模块2和仿真外壳1所构成,模型胎体4主要是模拟人体的头部与颈肩部,头正中位并后仰,由硬质塑料制成,颈部是凹槽设计,用于放置气管肌肉模块3 ;气管肌肉模块3主要模拟颈部软骨与 周围的颈前肌肉,其中,软骨部分包括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肌肉部分包绕在软骨部分周 围,由柔软的红色硅胶制作;皮肤模块2长10cm,宽10cm,是由PVC材料制成的仿真皮肤模 块;仿真外壳1由硬质塑料制成,外型的凹凸与模型胎体相应,用于盖在模型的最外层,其 颈部是镂空设计,用于显示颈部皮肤。使用前将气管肌肉模块3放置于模型胎体4颈部凹 槽内,然后将皮肤模块2放于气管肌肉模块3上,最后将仿真外壳1盖在最外层,此时仿真 外壳1颈部的镂空处显露颈部仿真皮肤,此处即为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处。进行练习时,先在显露的皮肤处进行定位,可触及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等,然后即 可进行常规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等高级生命支持训练了。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环状软骨气管切开训练模型主要由模型胎体、气管肌肉模块、皮肤模块和仿真外壳所构成,其特征是,模型胎体主要是模拟人体的头部与颈肩部,头正中位并后仰,气管肌肉模块放于模型胎体的颈部凹槽内,皮肤模块盖在气管肌肉模块的上方,仿真外壳盖在模型的最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软骨气管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是,所说的气管肌肉模 块主要模拟颈部软骨与周围的颈前肌肉,其中,软骨部分包括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肌肉部 分包绕在软骨部分周围,由柔软的红色硅胶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软骨气管切开训练模型,其特征是,所说的仿真外壳由 硬质塑料制成,外型的凹凸与模型胎体相应,其颈部是镂空设计,用于显示颈部皮肤。
专利摘要环状软骨气管切开训练模型,主要由模型胎体、气管肌肉模块、皮肤模块和仿真外壳所构成,头正中位并后仰体位,可进行常规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等操作,形象直观,用于急救诊疗的教学与练习使用。
文档编号G09B23/28GK201741314SQ20092025120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
发明者周靖杰, 赵春辉, 龚运华 申请人:天津市医学堂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