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演示公转与自转的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949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演示公转与自转的教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演示公转与自转的教 具。
背景技术
在小学课堂上,老师在讲解公转与自转的问题时经常是在黑板上画图来说明二者 之间的关系,要么就是拿一个太阳与地球的教具来说明地球相对于太阳的公转和地球的自 转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该教具中地球要自转360圈才能围绕地球公转一圈,由于地球转 的圈数太多,同学们很难数清楚地球实际转了多少圈,故也很难真正理解公转与子转的根 本关系,即地球实际转过的圈数等于其自转圈数加公转圈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演示公转与自转的 教具,它体积小、结构简单,可以非常直观的观察物体公转与自转的关系,清楚的了解甲物 体在围绕乙物体转动时,甲物体实际转过的圈数等于其自转圈数加公转的圈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演示公转与自转的教具,包 括固定支架、大齿轮、大芯轴、小齿轮、小芯轴、旋转支架、标志点、螺母,其中固定支架由铸 铁制造呈拐角形,固定支架的竖直平面上有一个通孔,旋转支架下部有一个通孔,旋转支架 上部有一个螺孔,大齿轮的上部和小齿轮的下部各有一个标志点,大齿轮的齿数为100齿, 小齿轮的齿数为50齿;大齿轮和旋转支架的下部被大芯轴和螺母固定在固定支架竖直平 面上的通孔处,其中大齿轮不能转动,旋转支架可以围绕大芯轴转动;小齿轮被小芯轴固定 在旋转支架上部的螺孔处,小齿轮可以围绕小芯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首先将大齿轮上部和小齿轮下部的标志点对齐,手握 小芯轴右端的球形手柄让小齿轮慢慢围绕大齿轮转动一周,从而观察小齿轮一共转了几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小齿轮的转动圈数容易观察,便于学生对公 转与自转关系的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图中,1.固定支架,2.大齿轮,3.大芯轴,4.小齿轮,5.小芯轴,6.标志点,7.螺
母,8.旋转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一种演示公转与自转的教具,其组装方式为大齿轮2和旋转支架8的下部被大芯轴3和螺母7固定在固定支架1竖直平面上的通孔处,其中大齿轮2不能转动,旋转 支架8可以围绕大芯轴3转动;小齿轮4被小芯轴5固定在旋转支架8上部的螺孔处,小齿 轮4可以围绕小芯轴5转动。
权利要求一种演示公转与自转的教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支架、大齿轮、大芯轴、小齿轮、小芯轴、旋转支架、标志点、螺母,其中固定支架由铸铁制造呈拐角形,固定支架的竖直平面上有一个通孔,旋转支架下部有一个通孔,旋转支架上部有一个螺孔,大齿轮的上部和小齿轮的下部各有一个标志点;大齿轮和旋转支架的下部被大芯轴和螺母固定在固定支架竖直平面上的通孔处,其中大齿轮不能转动,旋转支架可以围绕大芯轴转动;小齿轮被小芯轴固定在旋转支架上部的螺孔处,小齿轮可以围绕小芯轴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演示公转与自转的教具,包括固定支架、大齿轮、大芯轴、小齿轮、小芯轴、旋转支架、标志点、螺母,其中固定支架由铸铁制造呈拐角形,固定支架的竖直平面上有一个通孔,旋转支架下部有一个通孔,旋转支架上部有一个螺孔,大齿轮的上部和小齿轮的下部各有一个标志点,大齿轮的齿数为100齿,小齿轮的齿数为50齿;大齿轮和旋转支架的下部被大芯轴和螺母固定在固定支架竖直平面上的通孔处,其中大齿轮不能转动,旋转支架可以围绕大芯轴转动;小齿轮被小芯轴固定在旋转支架上部的螺孔处,小齿轮可以围绕小芯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小齿轮的转动圈数容易观察,便于学生对公转与自转关系的理解。
文档编号G09B19/00GK201655081SQ2010201785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5日
发明者刘若楠 申请人:刘若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