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121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理教学用教具,尤其涉及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
技术背景现在市售的地球仪,是将平面的地图敷设在了圆形的球面上,以北极点和南极点 作为轴心的支撑点,设置在金属支架上。这种形式的地球仪与平面的地图相比有了一定的 进步,但仍属于平面地图的基本形式,地球的整体立体感并不够直观,仍属于地理教学方面 的缺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 可以显示地区内部的层面结构,使得地理教学中在使用地球仪方面更直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包括有底托、支架、地球纬线面、北半 球、地球经线面、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南半球、地球仪平衡梁和手柄组成。北半球和南半球 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地球仪圆球体,以南极点为下中心支点,配合支架支撑在地球仪平衡 梁上,地球仪平衡梁设置在底托上,地球仪平衡梁下面设置有手柄,用于对地球仪球体的调 节。北半球与南半球之间是赤道线,也是地球仪的居中线,在赤道线位置深入至地球仪内, 设置有将地球仪分层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在北半球的地球仪上,以竖向的形式设置有地 球经线面,以横向的形式设置有地球纬线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地球 经线面和地球纬线面,立体感好。尤其在赤道线位置设置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以直观地 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的结构示意图。1-底托2-支架 3-地球纬线面4-北半球5-地球经线面6-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7-南半球8-地球 仪平衡梁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 包括有底托1、支架2、地球纬线面3、北半球4、地球经线面5、地球内部圈层结构6、南半球 7、地球仪平衡梁8和手柄9组成。北半球4和南半球7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地球仪圆球体, 以南极点为下中心支点,配合支架2支撑在地球仪平衡梁8上,地球仪平衡梁8设置在底托 1上,地球仪平衡梁8下面设置有手柄9,用于对地球仪球体的调节。北半球4与南半球7 之间是赤道线,也是地球仪的居中线,在赤道线位置深入至地球仪内,设置有将地球仪分层 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6。在北半球4的地球仪上,以竖向的形式设置有地球经线面5,以横向的形式设置有地球纬线面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整体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设置的地球经线面5和地球纬线面3,立体感好。尤其在赤道线位置设置的地球 内部圈层结构6,可以直观地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权利要求1. 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北半球(4)和南半球(7)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地球仪圆球 体,其特征在于以南极点为下中心支点,配合支架( 支撑在地球仪平衡梁(8)上,地球仪 平衡梁(8)设置在底托(1)上,地球仪平衡梁(8)下面设置有手柄(9),北半球(4)与南半 球(7)之间是赤道线,在赤道线位置深入至地球仪内,设置有将地球仪分层的地球内部圈 层结构(6);在北半球(4)的地球仪上,以竖向的形式设置有地球经线面(5),以横向的形式 设置有地球纬线面(3)。
专利摘要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包括有底托、支架、地球纬线面、北半球、地球经线面、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南半球、地球仪平衡梁和手柄组成。北半球和南半球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地球仪圆球体,以南极点为下中心支点,配合支架支撑在地球仪平衡梁上,地球仪平衡梁设置在底托上。北半球与南半球之间是赤道线,也是地球仪的居中线,在赤道线位置深入至地球仪内,设置有将地球仪分层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在北半球的地球仪上,以竖向的形式设置有地球经线面,以横向的形式设置有地球纬线面。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地球经线面和地球纬线面,立体感好。尤其在赤道线位置设置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以直观地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文档编号G09B27/08GK201877071SQ201020670810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于紫艳 申请人:于紫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