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响度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9971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频率、响度演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频率、响度演示器应用在小学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活动上;频率、响度演示器能够让学生充分去观摩、反复去探究频率、响度这二个科学概念的实质。因此,频率、响度演示器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科学技能、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教具。



背景技术:

我在对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备课中,发明了频率、

响度演示器。

频率、响度演示器由:长方体木盒a;2.5厘米宽,30厘米长不锈钢

钢片直尺b;不锈钢金属盆c;带齿轮盘的胶木曲轴d;钩形金属条e;l形状金属条p;圆形不锈钢金属盘g1、g2、g3和金属圆盘f构成。

带有胶木齿轮盘的曲轴杆纵向水平穿过长方体木盒的宽,在穿过长方体木盒的宽后,曲轴杆在木盒背面有2厘米长度。曲轴杆纵向水平穿过长方体木盒的位置是:长方体木盒正对面纵向三等分后,在木盒

左侧的纵裁线与这个长方体木盒高度三分之二的水平线交点上。

在左侧的纵裁线与这个水平线交点上,制作出与轴杆直径一样大小的轴眼孔。轴杆伸出在木盒外2厘米长度的端部,把金属丝的一端系上一枚吊坠,另一端固定在此处。这枚吊坠用来敲打圆形不锈钢金属盘用。

把不锈钢钢片直尺的圆心用螺丝钉固定在长方体木盒上底水平面的右上角。在长方体木盒左侧下底宽的中轴线部位,连接了钩形金属条的一端。

金属盘的圆心穿在钩形金属条的另一端的轴上。再把这个金属盘平均规划出三个全等的扇形面,在这三条平分线的端点,焊接l形状金属条的较长部位端,l形状金属条较短部位端头连接在圆形不锈钢金属盘边缘上的一处。

把不锈钢钢片直尺搬移搁置在胶木齿轮上,再把金属盆搁在不锈钢

钢片直尺上面,握住曲轴手柄做反时针转动,金属盆在齿轮作用下就能依据转速的快慢发出不同的振动响声,这样就能让学生感知物体在每一秒钟被振动的次数不同,发出的响声也不同。于是,就有力地验证了频率原理。

当我们把不锈钢钢片直尺搬移到长方体木盒上底水平面上搁置好,再按照需要去调节、控制g1、g2、g3所在的空间位置,这时候握住曲轴手柄,无论以顺时针或反时针去转动,曲轴连杆2厘米端头上的吊坠,就能分别敲击到金属圆盘了。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响度了。因为金属圆盘g1、g2、g3的表面积大小不等,所以发出的响度不等。

在我发明了频率、响度演示器的同时,还去百度里实施了查新。在百度里,却

没有一件作品与我的发明有相同相似的,就全国第五届自制教具评选获奖作品之五,范良兰老师的振动及其响度演示器,其成果主要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



技术实现要素:

频率、响度演示器主要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活动中。频率、响度演示器能够让学生充分观摩;反复探究频率、响度这二个科学概念。

频率、响度演示器由长方体木盒a,2.5厘米宽30厘米长不锈钢钢片直尺b,不锈钢金属盆c,带有齿轮轮盘的曲轴d,0.5厘米直径的钩形金属条e,4厘米直径的金属圆盘f,0.4厘米直径的l形状金属条,圆形不锈钢金属盘g1、g2、g3,金属圆盘f构成。其中,g1的直径是5厘米,g2的直径是10,g3的直径是15厘米;c部件是一个高1.5厘米,口径和底直径是15厘米的金属盆;f部件厚0.5厘米,直径4厘米金属圆盘。

带有胶木齿轮盘的曲轴杆纵向水平穿过长方体木盒的宽,在穿过长方体木盒的背面,曲轴杆在木盒外有2厘米长度。曲轴杆纵向水平穿过长方体木盒的位置是:长方体木盒正对面纵向三等分后,在木盒

左侧的纵裁线与这个长方体木盒高度三分之二的水平线交点上。在左侧的纵裁线与这个水平线交点上,制作出与轴杆直径一样大小的轴眼孔。轴杆伸出在木盒外2厘米长度的端部,把金属丝的一端系上一枚吊坠,另一端固定在此处。这枚吊坠用来敲打圆形不锈钢金属盘用。

不锈钢钢片直尺的圆心用螺丝钉固定在长方体木盒上底水平面的右上角。在长方体木盒左侧下底宽的中轴线部位,连接了钩形金属条的一端。金属盘的圆心穿在钩形金属条的另一端的轴上,把这个金属盘平均规划出三个全等的扇形面,在这三条平分线的端点,焊接l形状金属条的较长部位端,l形状金属杆较短部位端头连接在圆形不锈钢金属盘边缘上的一处。把不锈钢钢片直尺搬转搁置在胶木齿轮上,再把金属盆搁在不锈钢直尺块上面,握住曲轴手柄做反时针转动,金属盆在齿轮作用下就能依据转速的快慢发出不同的振动响声,这样就能让学生感知物体在每一秒钟被振动的次数不同,发出的响声也不同。于是,就有力地验证了频率原理。

当我们把不锈钢直尺扳到长方体木盒上底水平面上搁置好,再按照需要去调节、控制g1、g2、g3所在的空间位置,这时候握住曲轴手柄,无论以顺时针或反时针去转动,曲轴连杆端头上的吊坠,就能分别敲击到金属圆盘了。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响度了。因为金属圆盘g1、g2、g3的表面积大小不等,所以发出的响度不等。

在我发明了频率、响度演示器的同时,还去百度里实施了查新。在

百度里,却没有一件作品与我的发明有相同相似的,就范良兰老师的

振动及其响度演示器,其成果主要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频率、响度演示器全貌示意图。

附图2是频率、响度演示器主视示意图。

附图3是频率、响度演示器左视示意图。

具体方案

1频率、响度演示器应用胶木、木料、金属材料制作。

a部件是长方体木盒,在长方体木盒上底水平面右上角,把不

钢钢片尺的圆孔,用螺丝钉当轴把不锈钢钢片尺的一端固定在长方体木盒上底水平面右上角处,这样一来,不锈钢钢片尺就能够以这颗螺丝钉为轴搬移到一定位置处。一般地说,不锈钢钢片尺的一个尺面,是专用于搁曲轴上固定的胶木齿轮凸起的齿上;如频率、响度演示器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不锈钢钢片尺的另一尺面,用来搁置c部件。

3、c部件是一个高1.5厘米,口径和底直径是15厘米的金属盘。为了便于表述,在这里,把不锈钢钢片直尺命名b部件,长方体木盒命名a部件,金属盘为c部件。

4、d部件:是固定有一个胶木齿轮的曲轴杆,曲轴杆的轴手柄4厘米长,穿在a部件圆孔里的曲轴杆长度是:a部件宽多2厘米,在这2厘米的部位,用金属丝连接了一个恰好能敲打金属盘g1、g2、g3的吊坠。

胶木齿轮的直径与a部件的高度一致,胶木齿轮0.4厘米厚,曲轴杆的轴半径在胶木齿轮半径长度上多1厘米。

d部件在a部件上的位置:把a部件正对面纵向三等分后,在a部件左侧的纵裁线与这个长方体木盒高度三分之二的水平线交点上制作一个与轴杆直径一样大小的轴眼孔。胶木带齿轮盘在a正对面,轴杆端伸出在a背面2厘米长。在这2厘米长的端部,把金属丝的一端系上一枚吊坠,另一端固定在此处。这枚吊坠用来敲打圆形不锈钢金属盘用。

5、c部件是不锈钢金属盘,这个金属盘高1.5厘米,它的底部直径15厘米,盘口直径15厘米。

6、在a部件左侧底宽边中轴线部位,连接钩形金属条,如频率、响度演示器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e部件。在e部件的钩端,把f部件的圆心穿在它的轴上。其中,f部件是厚0.5厘米,直径4厘米的金属圆盘。把金属圆盘划分成三个等面积扇形,在圆心角是60度扇形放射线落在金属圆盘周边上的这一点处,连接l形状金属条的长部位端头;l形状金属杆短部位端头,如频率、响度演示器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把g1、g2、g3这三个不锈钢金属盘圆周边任意一处的边缘焊接好。

7、把不锈钢钢片直尺搬移,搁到曲轴的胶木齿轮上,再把金属盆搁置在不锈钢钢片直尺上,用手柄做反时针转动,金属盆在齿轮作用下就能依据转速的快慢发出不同的振动声响,这样就能让学生感知物体在每一秒钟被振动的次数不同,发出的响声也不同。这样一来,就有力的验证了频率原理。

当我们把不锈钢直尺块扳到长方体木盒上底水平面上搁置好,无论以顺时针或反时针去转动手柄,由于手柄穿过长方体木盒的轴端头上,用金属丝连接了一个吊坠,吊坠能分别敲击到l形状金属条连接好的金属圆盘。转动金属圆盘f,让吊坠分别去敲击l形状金属条连接好的金属圆盘,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响度来。因为金属圆盘g1、g2、g3的表面积大小不等,所以发出的响度不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