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叉血管模型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7605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学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分叉血管模型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发生率高,占所有冠脉介入病例的20% 左右,治疗难度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脂、糖尿病等,都不能解释为何分叉弯曲处更易形成斑块,该现象被称为“粥样硬化的局部性”。为此,需要研究一种能够模拟分叉血管的模型,通过血液在模型内流动,来研究血液的流体动力学,进而来确定血管病变的机理,为治疗、预防建立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分叉血管模型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叉血管模型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料:选用430不锈钢管材作为坯料,计算主管、细管的长度、直径大小进行尺寸划线,然后调整激光切割机功率为250W,汇集切割头内激光光束到管材表面,进行切割,并吹3MPa的高压氮气,且在管材下表面提供小于大气压力的负压;

b.退火:将切割后的圆板置于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炉保持温度1095 ℃,持续时间15分钟,然后急速冷却;

c.打磨:进行表面打磨,将毛刺打磨干净;

d.制造:将细管进行纵向剖切,并制作出插槽后将两根细管进行对焊连接形成分管支架,再在连接处固定变窄器后进行主管焊接;根据主管与细管大小利用橡胶泥制造血管模拟通道,并分别固定在主管和细管内;

e.组装:根据细管大小选择半圆管,并连接在细管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a步骤中,按照3000mm/min的速度移动切割头。

进一步地,所述c步骤中,焊接完成后浸入酸溶液进行清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细管包括金属半管与玻璃半管,通过抽插的形式进行连接,便于直接观察介质流体在分叉管路的流通,为进一步模拟修改模型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分叉血管的研究。

其次,本发明设置在主管与细管连接处,细管与细管交叉处均设置有变窄器,可以模拟研究血管出现斑块后的流通。并且不同程度的变窄器可以模拟不同程度上的斑块堵塞情况,为研究提供理论模型,不用整体更换,更简单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分叉血管模型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料:选用430不锈钢管材作为坯料,计算主管、细管的长度、直径大小进行尺寸划线,然后调整激光切割机功率为250W,汇集切割头内激光光束到管材表面,进行切割,并吹3MPa的高压氮气,且在管材下表面提供小于大气压力的负压;

b.退火:将切割后的圆板置于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炉保持温度1095 ℃,持续时间15分钟,然后急速冷却;

c.打磨:进行表面打磨,将毛刺打磨干净;

d.制造:将细管进行纵向剖切,并制作出插槽后将两根细管进行对焊连接形成分管支架,再在连接处固定变窄器后进行主管焊接;根据主管与细管大小利用橡胶泥制造血管模拟通道,并分别固定在主管和细管内;

e.组装:根据细管大小选择半圆管,并连接在细管插槽内。

所述a步骤中,按照3000mm/min的速度移动切割头。

所述d步骤中,焊接完成后浸入酸溶液进行清洗。

本发明的细管包括金属半管与玻璃半管,通过抽插的形式进行连接,便于直接观察介质流体在分叉管路的流通,为进一步模拟修改模型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分叉血管的研究。

其次,本发明设置在主管与细管连接处,细管与细管交叉处均设置有变窄器,可以模拟研究血管出现斑块后的流通。并且不同程度的变窄器可以模拟不同程度上的斑块堵塞情况,为研究提供理论模型,不用整体更换,更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