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0500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速度演示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度演示仪。



背景技术:

在物理教学《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课堂中,老师为了向学生清楚表达出速度的定义,需要列举很多现实中的例子,如生活中变速自行车的原理等。由于在课堂上缺少一种能够完美体现出速度含义的教学仪器,使得老师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让学生理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速度演示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速度演示仪,包括底板、大转轮、小转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底板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设置有转轴,所述大转轮和所述小转轮均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限位滑道,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置于两条所述限位滑道内,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拉线与所述大转轮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拉线与所述小转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为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材质和结构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大转轮的正下方和所述小转轮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定滑轮,所述大转轮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的拉线、所述小转轮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的拉线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定滑轮限位并张紧。

优选地,所述转轴通过转动轴承安装在所述轮架上,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优选地,两条所述限位滑道均设置有用于标示行程的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速度演示仪,能够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能利用两个相同物体运动的行程差形象的表达出速度的含义,即相同时间内,可以通过比较位移的大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老师无需额外列举太多实例便可轻松的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速度演示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速度演示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轮架、3-转轴、4-大转轮、5-小转轮、6-把手、7-拉线、8-定滑轮、9-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限位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大转轮4、小转轮5、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底板1设置有轮架2,轮架2设置有转轴3,大转轮4和小转轮5均安装在转轴3上,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限位滑道11,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分别置于两条限位滑道11内,第一滑块9通过拉线7与大转轮4连接,第二滑块10通过拉线7与小转轮5连接。

大转轮4和小转轮5通过拉线7可分别带动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而由于大转轮4和小转轮5处于同一转轴3上,因此可使得它们的转动角速度始终一样,通过限位滑道11能够保证两块滑块基本在直线上运动。

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均为方体结构,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的材质和结构均相同,这些特征都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大转轮4和小转轮5的直径不一样,这样便更能说明速度的含义。

大转轮4的正下方和小转轮5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定滑轮8,大转轮4与第一滑块9之间的拉线7、小转轮5与第二滑块10之间的拉线7分别通过两个定滑轮8限位并张紧,通过定滑轮8能够更进一步的保证两个滑块是沿着直线运动的。

转轴3通过转动轴承安装在轮架2上,转轴3的一端设置有把手6,通过把手6能够操作转轴3转动,从而控制大转轮4和小转轮5同时转动。

两条限位滑道11均设置有用于标示行程的刻度线(图中未示出),通过刻度线能够量化两块滑块之间的行程差。

本实用新型速度演示仪的作品特点及用途如下:

特点:简单易操作但让速度这一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化难为易,现象直观明了,趣味性强;

用途:用于物理教学《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课堂中,让学生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之一是:在相同时间内,可以通过比较物体位移的大小来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并且为后边的课程奠定基础,学生可以通过此教具将角位移与线位移等相关的运动学概念联系起来,为整个物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速度演示仪,大转轮4和小转轮5为同心轴轮,在使用时,将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分别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如图2所示,可将两块滑块分别置于两个限位滑道11的最外端。在为学生演示时,握住把手6,操作转轴3转动,即操作大转轮4和小转轮5以同样的角速度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即可观察到两块滑块之间构成了行程差,通过限位滑道11上的刻度线可将行程差量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速度的含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