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墨钢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9994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特别一种防漏墨钢笔。



背景技术:

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发明于19世纪初。钢笔是一种主要以金属当做笔身的笔类书写工具,透过中空的笔管盛装墨水(多为黑或蓝),通过重力和毛细管作用,再经由鸭嘴式的笔头书写。目前市面上的钢笔在合上笔帽时,内胆中的墨水仍旧会通过毛细管进入到笔头中,当随身携带的钢笔随着运动甩动时,笔头中的墨水就容易甩出到笔帽中。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在合上笔帽时不容易漏墨的钢笔。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合上笔帽时不容易漏墨的钢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墨钢笔,包括笔杆和笔帽,所述笔杆为空心笔杆,在笔杆内设置有墨水内胆,所述墨水内胆的前端通过毛细管与笔头相连,所述笔头连接在笔杆前端,其特征是:所述笔杆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内端抵接在毛细管上,外端抵接在笔杆内壁,所述笔杆上开设有两个小孔,所述小孔位于弹簧柱外端端头处;所述笔帽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弹性顶尖,当所述笔帽固定在笔杆上时,所述弹性顶尖位于小孔内,且弹性顶尖向内压缩弹簧柱。

采用上述结构的钢笔,当合上笔帽时,弹性顶尖位于小孔内,且弹性顶尖向内压缩弹簧柱,此时两根弹簧柱的内端相向压缩毛细管,使内胆中的墨水无法通过毛细管进入到笔头中,防止了墨水从笔头中甩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簧柱外端固定连接有磁吸盘,当笔杆和笔帽分离时,所述磁吸盘吸附在笔杆内壁,当笔帽固定在笔杆上时,所述弹性顶尖通过向内顶住磁吸盘来压缩弹簧柱。

作为优选的,所述笔杆为两段式结构,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直径小于后段的直径,且前段和后段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簧柱位于前段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笔杆内设置有弹簧导向筒,所述弹簧柱和磁吸盘均设置在弹簧导向筒内,且所述弹簧导向筒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毛细管从通孔中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柱来压缩毛细管防止合上笔帽时甩出墨水,不仅结构简单,同时更好的固定了笔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笔杆1、笔帽2、墨水内胆3、笔头4、毛细管5、弹簧柱6、弹性顶尖7和磁吸盘8等部件,所述笔杆1为空心笔杆,且笔杆1为两段式结构,包括前段1b和后段1c,所述前段1b的直径小于后段1c的直径,且前段1b和后段1c通过螺纹连接。在笔杆1内设置有墨水内胆3,所述墨水内胆3的前端通过毛细管5与笔头4相连,所述笔头4连接在笔杆1前端,其特 征是:所述笔杆1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柱6,弹簧柱6位于前段1b内。所述弹簧柱6的内端抵接在毛细管5上,外端抵接在笔杆1内壁,所述笔杆1上开设有两个小孔1a,所述小孔1a位于弹簧柱6外端端头处;所述笔帽2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弹性顶尖7,当所述笔帽2固定在笔杆1上时,所述弹性顶尖7位于小孔1a内,且弹性顶尖7向内压缩弹簧柱6。

所述弹簧柱6外端固定连接有磁吸盘8,当笔杆1和笔帽2分离时,所述磁吸盘8吸附在笔杆1内壁,当笔帽2固定在笔杆1上时,所述弹性顶尖7通过向内顶住磁吸盘8来压缩弹簧柱6。

所述笔杆1内设置有弹簧导向筒9,所述弹簧柱6和磁吸盘8均设置在弹簧导向筒9内,且所述弹簧导向筒9上开设有通孔9a,所述毛细管5从通孔中穿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