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95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贴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带提手的防伪标贴。



背景技术:

不干胶标贴也叫自粘标贴、及时贴、即时贴、压敏纸等,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粘合剂,以涂硅底纸为保护纸的一种复合材料,并经印刷、模切等加工后成为成品标贴。应用时,只需从离型纸上剥离,轻轻一按,即可贴到各种物体的表面。

但是一般容器上的标贴功能单一,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提手的防伪标贴,无需使用塑料袋或者纸袋,使用便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用于粘贴到容器的外侧壁,包括粘接部,且粘接部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提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提手与粘接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提手为带状体或绳状体,且提手通过开设在粘接部上的通孔,与粘接部相连。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粘接部上设置有启封部,且启封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带启封线的易撕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启封部位于粘接部的中部,且沿粘接部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提手设置有两个,两个提手以启封部为轴对称设置,且两个提手的施力方向为启封部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启封部位于粘接部的中部,且沿粘接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提手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提手的施力方向为启封部的宽度方向。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粘接部包括基层,该基层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胶粘层和可撕开保护层,基层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发泡层和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的上表面模压有标志区。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标志区上涂覆有发光粉。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层由纸质材料制成;所述可撕开保护层为PE膜;所述发泡层为PS发泡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容器为杯体、盒体、或者瓶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启封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带启封线的易撕条,当用户需要开启容器时,将易撕条撕掉即可破坏启封部,起到了防伪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粘结部包括基层(纸质),该基层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胶粘层和可撕开保护层,基层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发泡层和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的上表面模压有标志区。由于基层和竹纤维层可降解,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发泡层具有缓冲作用,直接在竹纤维层模压标志,从而避免使用镭射膜,不仅可以起到防伪作用,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3、本实用新型中,粘接部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提手,使用时,用提手即可将容器提起,无需使用塑料袋或者纸袋,使用便捷。

4、本实用新型中,标志区上涂覆有发光粉(铝酸锶盐、硅铝酸钙或者铝酸锶),因此,标志区更加美观、醒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粘接部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的工作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启封部;11-易撕条;

2-粘接部;21-提手;22-通孔;23-可撕开保护层;24-胶粘层;25-基层;26-发泡层;27-竹纤维层;28-标志区;

3-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用于粘贴到容器3的外侧壁,具体的,容器3为杯体、盒体、或者瓶体。该带提手的防伪标贴包括粘接部2,且粘接部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提手21。本实施例中,提手21设置有一个,且提手21与粘接部2一体成型。使用时,用提手21即可将容器3提起,无需使用塑料袋或者纸袋,使用便捷。

实施例二

参见图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提手的防伪标贴,用于粘贴到容器3的外侧壁,具体的,容器3为杯体、盒体、或者瓶体。该带提手的防伪标贴包括粘接部2,且粘接部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提手21。本实施例中,提手21设置有2个,且提手21为带状体或绳状体,且提手21通过开设在粘接部2上的通孔22,与粘接部2相连。具体的,粘接部2上设置有启封部1,且启封部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带启封线的易撕条11。当用户需要开启容器3时,将易撕条11撕掉即可破坏启封部1,起到了防伪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启封部1位于粘接部2的中部,且沿粘接部2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提手21设置有两个,两个提手21以启封部1为轴对称设置,且两个提手21的施力方向为启封部1的长度方向。

参见图3所示,粘接部2包括基层25,该基层25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胶粘层24和可撕开保护层23,基层25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发泡层26和竹纤维层27;竹纤维层27的上表面模压有标志区28。具体的,标志区28上涂覆有发光粉(铝酸锶盐、硅铝酸钙或者铝酸锶)因此,标志区更加美观、醒目。优选的,基层25由纸质材料制成。可撕开保护层23为PE膜。发泡层26为PS发泡板。由于基层25和竹纤维层27可降解,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发泡层26具有缓冲作用,直接在竹纤维层27模压标志,从而避免使用镭射膜,不仅可以起到防伪作用,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实施例三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提手21与粘接部2一体成型。

实施例四

参见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启封部1位于粘接部2的中部,且沿粘接部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提手2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提手21的施力方向为启封部1的宽度方向。两个粘接部2分别粘接在容器3的盖体和本体,且启封部1位于容器3的开口缝上,使用时,将易撕条11撕掉即可破坏启封部1露出开口缝,便于用户开启容器3。

实施例五

参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提手21为带状体或绳状体,且提手21通过开设在粘接部2上的通孔22,与粘接部2相连。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