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布料上的镭射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975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布料上的镭射标签。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由布料制成的衣服、包装袋等,为了进行防伪,通常都会在布料上贴附镭射防伪标签,通常镭射防伪标签都是直接烫在布料上的,这种直接烫印的方式,会使镭射防伪标签不平整,影响镭射标签的效果,同时也影响衣服、包装袋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布料上的镭射标签,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布料上的镭射标签,包括镭射膜层、油墨层和胶层,油墨层设在镭射膜层的下表面,胶层设在油墨层的下表面,油墨层位于镭射膜层和胶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镭射膜层的下表面设有油墨层,因为该油墨层的存在,使得附着在油墨层表面的镭射膜层不容易发生褶皱,当本实用新型通过胶层烫印在布料上时,可以确保镭射膜层的平整度,不影响镭射膜层的防伪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胶层可以是烫金胶。由此,通过烫金胶将本实用新型烫印在布料上,可以确保胶层不收缩,耐水洗,而且可以进一步确保镭射膜层的平整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保护膜层,保护膜层设在镭射膜层的上表面。由此,保护膜层可以对镭射膜层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运输过程中由于磕碰而导致镭射膜层被刮伤或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膜层可以是PET膜。由此,通过PET膜对镭射膜层进行保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离型层,离型层位于保护膜层和镭射膜层之间。由此,通过离型层可以非常方便地将保护膜层从镭射膜层上撕下,以便进行防伪信息的确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型层上可以设有撕开部。由此,通过撕开部可以非常方便地将保护膜层撕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墨层的厚度可以为0.1~0.2mm。由此,厚度为0.1~0.2mm的油墨层可以确保镭射膜层的平整度,不易发生褶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布料上的镭射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布料上的镭射标签的结构。

如图1所示,应用于布料上的镭射标签,包括镭射膜层1、油墨层2和胶层3。此外,应用于布料上的镭射标签还可以包括保护膜层4和离型层5。

如图1所示,镭射膜层1的下表面涂布有油墨层2,油墨层2可以提高标签的整体厚度,确保位于油墨层2上表面的镭射膜层1不容易发生褶皱。镭射膜层1中含有镭射防伪信息。

胶层3粘贴在油墨层2的下表面。

本实施例中,胶层3是烫金胶。通过烫金胶将本实用新型烫印在布料上,可以确保胶层3不收缩,耐水洗,而且可以进一步确保镭射膜层1的平整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胶层3也可以是热转印胶或热熔胶等。

如图1所示,油墨层2位于镭射膜层1和胶层3之间。

本实施例中,油墨层2的厚度为0.15mm,厚度为0.15mm的油墨层2可以确保镭射膜层1的平整度,确保在烫印过程中镭射膜层1不易发生褶皱。在其它实施例中,油墨层2的厚度可以根据烫印要求、标签的粘贴位置、粘贴对象等进行设定和变更。

如图1所示,离型层5利用自身附着力附着在镭射膜层1的上表面。

如图1所示,保护膜层4利用自身附着力附着在离型层5的上表面,通过保护膜层4对镭射膜层1进行保护,保护膜层4可以对镭射膜层1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运输过程中由于磕碰而导致镭射膜层1被刮伤或损坏,从而影响防伪效果。

本实施例中,保护膜层4是PET膜,通过PET膜可以对镭射膜层1进行更好地保护。在其它实施例中,保护膜层4也可以是PP透明膜或PVC透明膜等。

如图1所示,离型层5位于保护膜层4和镭射膜层1之间,离型层5可以是离型纸,也可以是离型膜。通过离型层5可以方便地将保护膜层4从镭射膜层1上撕下,以便进行防伪信息的确认。

如图1所示,离型层5的侧边上设置有一个撕开部51。本实施例中,撕开部51由离型层5的一个端面部分向外延伸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撕开部51也可以单独设置在离型层5和镭射膜层1之间或由离型层5的一个端面整体向外延伸形成,例如,将撕开部51设置成细长的带状,通过撕开部51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离型层5和保护膜层4从镭射膜层1上撕离。

本实施例中,撕开部51的数量为一个。在其它实施例中,撕开部51的数量及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更。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胶层3将本实用新型烫印在布料上(包装袋、衣服等),烫印过程中,由于油墨层2的存在,使得附着在油墨层2上表面的镭射膜层1不容易发生褶皱,可以确保镭射膜层1的平整度,不影响镭射膜层1的防伪效果。保护膜层4可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由于磕碰而导致镭射膜层1被刮伤或损坏,从而影响防伪效果,通过撕开部51可以方便地将保护膜层4从镭射膜层1上撕下,以便进行防伪信息的确认。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