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593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演示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



背景技术:

随着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梯行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电梯行业人才的水平,直接影响其后期从事电梯行业的工作水平,因此培养高水平的电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常用的教学用电梯模型体积大,不易观察,且很多部件与真实电梯的差距甚大,一方面容易误导学生,进入电梯行业很容易犯错误,又需要重新学习;另一方面,学生无法下井道观察电梯,无法近距离学习电梯结构,无法直观的了解电梯结构,对电梯的认知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用电梯模型,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便于学生真正了解电梯的真实结构,解决学生无法下井道观察电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便于学生真正了解电梯的真实结构,解决学生无法下井道观察电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包括框架、轿厢、曳引机、对重以及钢丝绳,所述框架包括四个立柱以及若干横柱,一个所述横柱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轿厢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的内部,所述曳引机设置于立柱的顶部,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轿厢、曳引机及对重。

优选地,四个横柱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的同一个截面上构成一个楼层,楼层上还设置有层门。

优选地,离地面最近的楼层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个楼层的高度。

优选地,一个楼层的至少一个横柱上设置有控制连接装置,设置有控制连接装置的横柱由透明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透明材质为透明有机材料或透明无机材料。

优选地,所述四个立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

优选地,在立柱顶部相对的两个横柱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横梁,所述横梁与相对的两个横柱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曳引机位于所述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教学用电梯模型,由四个立柱和横柱构成了框架,框架的其它区域均为镂空设置,便于学生直观的观察电梯结构及其运行情况。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教学用电梯模型,四个横柱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的同一个截面上构成一个楼层,离地面最近的楼层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个楼层的高度,便于学生从底部观察电梯的运行情况,解决了学生无法进入电梯井道观察电梯的现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电梯构造的了解和认知。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教学用电梯模型,设置有控制连接装置的横柱由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学生观察控制连接装置与所述轿厢之间的连接关系,便于学生观察电梯层门的开关情况。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教学用电梯模型,所述四个立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便于所述电梯模型的移动及转动,方便教学及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教学用电梯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包括框架1、轿厢2、曳引机3、对重4以及钢丝绳,所述框架1包括四个立柱11以及若干横柱12,所述一个横柱12与两个相邻的立柱11相连接,所述轿厢2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11的内部,所述曳引机3设置于立柱的顶部,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轿厢、曳引机及对重。

所述框架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包括四个立柱11及若干横柱12,所述四个立柱11竖直设置,构成所述框架1的主体,用于承重。

所述横柱12设置于相邻两个立柱11之间,并与相邻两个立柱11相连接,四个横柱12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的同一个截面上构成一个楼层,楼层上还设置有层门,便于学生观察层门的连接关系及开关情况。本实施例中,离地面最近的楼层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个楼层的高度,便于学生从底部观察电梯的运行情况,解决了学生无法进入电梯井道观察电梯的现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电梯构造的了解和认知。

一个楼层的至少一个横柱上设置有控制连接装置,用于控制层门的开关情况,优选地,设置有控制连接装置的横柱由透明材质制成,可以是透明有机材质如透明塑料等,也可以是透明无机材质制成如透明玻璃等不限于本实施了,此处,采用设置有控制连接装置的横柱设置为透明材质,便于学生观察控制连接装置与所述轿厢之间的连接关系,便于学生观察电梯层门的开关情况。

更佳地,所述四个立柱1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图中未画出),便于所述教学用电梯模型的移动及转动,方便教学及观察。

所述轿厢2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11的内部,所述轿厢1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可以沿四个立柱11上下运动,此处,由于框架1仅包括四个立柱11和横柱12,其它地方均为镂空设置,故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及其内部结构的连接关系。

所述曳引机3设置于所述立柱11的顶部,在立柱顶部相对的两个横柱1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横梁13,所述曳引机3位于所述横梁13上,用于控制所述轿厢在所述立柱内部上下运动。

所述对重4设置于所述框架1内部,其与所述轿厢2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便于学生理解轿厢与所述对重之间的关系。

所述钢丝绳用于实现所述轿厢2与所述对重4之间的连接,所述曳引机3与所述轿厢2之间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教学用电梯模型,由四个立柱和横柱构成了框架,框架的其它区域均为镂空设置,便于学生直观的观察电梯结构及其运行情况。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教学用电梯模型,四个横柱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的同一个截面上构成一个楼层,离地面最近的楼层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个楼层的高度,便于学生从底部观察电梯的运行情况,解决了学生无法进入电梯井道观察电梯的现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电梯构造的了解和认知。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教学用电梯模型,设置有控制连接装置的横柱由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学生观察控制连接装置与所述轿厢之间的连接关系,便于学生观察电梯层门的开关情况。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教学用电梯模型,所述四个立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便于所述电梯模型的移动及转动,方便教学及观察。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