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对折长形吊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249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对折长形吊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对折长形吊牌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服装吊牌是服装生产企业联结消费者的纽带,商品服装在出厂之前,需要挂上多张标明生产商信息、洗涤方法等多项内容的吊牌,以方便消费者识别服装的品牌,查询服装的价格、尺码以及服装的洗烫与保管方式等信息,当一件服装需要展示的信息量较大时,往往采用一张对折的长吊牌和数张短吊牌加以说明。现代服装企业已普遍采用机械化方式生产服装,但长形吊牌的对折和整理,基本沿用手工方式进行,不仅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工人长时间从事这种单调、机械的劳动,容易造成体力、视觉疲劳,导致吊牌对折后不对称的现象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为克服人工对折吊牌效率低下及容易导致吊牌对折后不对称的弊端,需要研究一种能进行自动对折长形吊牌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缺乏长形吊牌自动对折机械的状况,而研究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稳定的长形吊牌自动对折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对折长形吊牌的装置,主要由翻折压片(1)、吊牌对折槽(2)、固定压片(3)、压片气缸(4)、同步带(5)、连接杆(7)、旋转气缸(8)组成,所述固定压片(3)为长条形,位于压片气缸(4)前端,并与压片气缸(4)处于同一方向,所述压片气缸(4)用于控制固定压片(3)的伸出和回缩,固定压片(3)伸出后垂直于吊牌对折槽(2)中间,所述同步带(5)置于旋转气缸(8)后端,同步带(5)与连接杆(7)的底端相联接,翻折压片(1)的顶端为圆弧状,底端固定于连接杆(7)上端,其特征是,翻折压片(1)以连接杆(7)为轴心作180度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这种长形吊牌自动对折装置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有效避免了人工长时间对折长形吊牌时的动作失误。

3.翻转压片顶端为圆弧状,在翻转时可避免划伤手指。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可自动对折长形吊牌的装置结构图。

图2.长形吊牌、短吊牌移到对折槽后固定压片弹出示意图。

图3.翻折压片将长形吊牌对折时的示意图。

图4.翻折压片将长形吊牌对折后的示意图。

图5.一种可自动对折长形吊牌的装置固定压片和翻折压片结构图.

图6.带有自动对折装置的吊牌机工作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可自动对折长形吊牌的装置,由翻折压片(1)、吊牌对折槽(2)、固定压片(3)、压片气缸(4)、同步带(5)、长形吊牌(6)、长形吊牌A面(6-1)、长形吊牌B面(6-2)、联接杆(7)、旋转气缸(8)、短吊牌系列(9)、吊牌盒A(10-1)、吊牌盒B(10-2)、吊牌盒C(10-3)、吊牌盒D(10-4)、吊牌盒E(10-5)、吊牌盒F(10-6)、吊牌盒G(10-7)、吊牌盒H(10-8)、吸盘A(11)和吸盘B(12)组成。

如图1、图2所示,吸盘A(11)和吸盘B(12)首先将吊牌盒A(10-1)内的长形吊牌(6)吸后移到对折槽(2)内时长形吊牌A面(6-1)覆盖在翻折压片(1)表面,吸盘A(11)和吸盘B(12)依次逐张将吊牌盒C(10-3)、吊牌盒D(10-4)、吊牌盒E(10-5)、吊牌盒F(10-6)、吊牌盒G(10-7)、吊牌盒H(10-8)内的吊牌吸后移到吊牌对折槽(2)内覆盖在长形吊牌B面(6-2)上面,叠放成短吊牌系列(9)。

吸盘A(11)和吸盘B(12)形状相同、工作同步。

吊牌盒B(10-2)为吊牌盒A(10-1)的备用盒。

如图2所示,接着压片气缸(3)将固定压片(4)伸出,压在短吊牌系列(9)的上方。

固定压片(3)与压片气缸(4)处于同一方向,且垂直于吊牌对折槽(2)中部。

如图1、图2、图5所示,压片气缸(4)前端为固定压片(3),其用于控制固定压片(3)的弹开和回缩,

如图3、图4、图5所示,旋转气缸(8)启动,同步带(5)将旋转气缸(8)动力转化为旋转动力,带动翻折压片(1)以连接杆(7)为轴心作180度翻转,将长形吊牌A面(6-1)沿着中线作翻转对折后覆盖在短吊牌系列(8)表面。

如图5所示,所述同步带(5)置于旋转气缸(8)后端,同步带(5)与连接杆(7)的底端相联接,翻折压片(1)的顶端为圆弧状,底端固定于连接杆(7)前端。

长形吊牌(6)对折后形成的长形吊牌A面(6-1)和长形吊牌B面(6-2),且长形吊牌A面(6-1)和长形吊牌B面(6-2)的面积相等、形状相同。

固定压片(4)伸出复位、翻折压片(1)复位。当操作人员将吊牌对折槽(2)内对折后的长形吊牌(6)取走后,装置重复上述动作。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而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具体限定,任何根据上述实施例所作出的简单变形设计,都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