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驱动控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2754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OLED驱动控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OLED驱动控制显示屏。



背景技术:

目前看来差不多所有的平板显示器的生产商都投入OLED显示器的市场,而且具有优势的AMOLED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大家都知道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OLED显示器尤其是AMOLED电视不可能完全取代LCD电视。但就长远看来AMOLED在是显示方而的绝对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由丁其需要背光源,因此可以做到柔性显示器,这是任何其他任何显示器都不能达到的,为达到功耗低、重量轻、厚度薄、可折叠等优点需要设计一种新的OLED驱动控制显示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OLED驱动控制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OLED驱动控制显示屏,包括视频处理单元、FPGA单元、电脑端、GRAM单元、OLED面板、源级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电脑端采集的信息传递给视频处理单元,视频处理单元发送给FPGA单元,GRAM单元存储FPGA单元中的信息,FPGA单元把接收到的信息计算后发送给源级驱动器,源级驱动器发送给OLED面板,源级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都连接OLED面板。

栅极驱动器包括移位寄存器、输出使能控制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和数字缓冲电路,移位寄存器存储的信息发送给输出使能控制电路,输出使能控制电路的信号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转换后的信号发送给数字缓冲电路。

控制显示屏还包括电源单元,电源单元包括1.2V和3.3V电压。

源级驱动器在OLED面板上下横方向,栅极驱动器在OLED面板左右纵方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与LCD相比,OLED具有功耗低、重量轻、厚度薄、可折叠等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栅极驱动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数字缓冲器与LED面板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OLED驱动控制显示屏,包括视频处理单元1、FPGA单元2、电脑端3、GRAM单元4、OLED面板5、源级驱动器6和栅极驱动器7,电脑端3采集的信息传递给视频处理单元1,视频处理单元1发送给FPGA单元2,GRAM单元4存储FPGA单元2中的信息,FPGA单元2把接收到的信息计算后发送给源级驱动器6,源级驱动器6发送给OLED面板5,源级驱动器6和栅极驱动器7都连接OLED面板5。

栅极驱动器包括移位寄存器8、输出使能控制电路9、电平转换电路10和数字缓冲电路11,移位寄存器8存储的信息发送给输出使能控制电路9,输出使能控制电路9的信号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10,转换后的信号发送给数字缓冲电路11。

控制显示屏还包括电源单元,电源单元包括1.2V和3.3V电压。

源级驱动器在OLED面板上下横方向,栅极驱动器在OLED面板左右纵方向。

工作原理:每个OLED由2T1C的TFT像素电路驱动,像素电路以行列的方式逐次排开。源极驱动电路设计在屏幕上下横方向,栅极驱动电路设计在显示屏左右纵方向。由于AMOLED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进行显示,因此,外围驱动电路首先要提供控制行、列扫描有效的时序,其次要在行、列扫描有效时,将灰度数据准确的送入给每个像素点。栅极驱动电路用以控制2T1C像素电路中的SEL信号,即控制开关管T2,源极驱动电路用以提供DATA数据,即为驱动晶体管T1提供栅极电压。

数字缓冲器:源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最大分辨率为1200RGB×1920的AMOLED面板,共有3600个数据通道。若每一个子像素单元(R/G/B)对应一个源极驱动通道,就需要3600个输出缓冲电路同时工作。对于分辨率为1200RGB×1920的AMOLED显示面板,画面的扫描频率为60Hz。该分辨率的屏幕共1920行,那么,行扫描周期为8.68μs(1/60/1920)。在8.68μs的时间内,源极驱动电路需要完成数模转换以及输出缓冲电路对负载充电,除去数模转换过程所消耗的时间以及一部分预留的裕度,留给输出缓冲电路对负载的建立时间大概为5μs。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