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简易英语学习教学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1374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简易英语学习教学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英语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式简易英语学习教学板。



背景技术:

教学板,即从事教育行业书写演示所使用的器具,通常用粉笔或水性笔书写内容,起到讲解演示作用。

英语是一门很重要的语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英语学习同样也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英语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特殊情况,英语教学中要面临对单词的掌握,这是需要我们很好的掌握的。现有的英语教学板就是普通的黑板,功能少,不仅不能携带,而且还不能移动,不能满足现在教学地点和形式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体积小,方便携带,并且方便调节倾斜角度的移动式简易英语学习教学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简易英语学习教学板,包括左下板体、右下板体、左上板体和右上板体,左下板体和右下板体之间铰接连接,左下板体与左上板体之间铰接连接,右下板体和右上板体之间交接链接,左下板体和右下板体上设置有四线格,左上板体为磁性板,左下板体和右下板体相铰接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移动轮和前支撑杆,左下板体、左上板体、右下板体和右上板体的外侧均设置有圆弧形的固定套,固定套内插设有插销,左下板体和右下板体背面均设置有收纳槽,收纳槽内转动设置有伸缩式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上铰接连接有副支撑杆,副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杆上,滑杆设置于收纳槽内。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左下板体和右下板体的背面还设置有多个吸盘。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前支撑杆的旋转角度为与地面的夹角为45-90°。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左上板体上磁吸附有若干个字母卡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设计合理,在需要移动时,可以将左下板体、左上板体、右下板体和右上板体叠起,减小占用体积,方便携带,同时设置移动轮方便进行移动,通过副支撑杆控制主支撑杆的支撑角度,从而使得教学板处于最优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左下板体、2-右下板体、3-左上板体、4-右上板体、5-四线格、6-字母卡片、7-移动轮、8-前支撑杆、9-固定套、10-插销、11-收纳槽、12-主支撑杆、13-副支撑杆、14-滑杆、15-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3可知,一种移动式简易英语学习教学板,包括左下板体1、右下板体2、左上板体3和右上板体4,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之间铰接连接,左下板体2与左上板体3之间铰接连接,右下板体2和右上板体4之间交接链接,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上设置有四线格5,四线格5的设置方便英语书写教学,左上板体3为磁性板,左上板体3上磁吸附有若干个字母卡片6,用于单词的拼写练习,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相铰接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移动轮7和前支撑杆8,前支撑杆8的旋转角度为与地面的夹角为45-90°,前支撑杆8的设置防止支起后的教学板向前倾倒,左下板体1、左上板体3、右下板体2和右上板体4的外侧均设置有圆弧形的固定套9,固定套9内插设有插销10,插销10和固定套9配合将左上板体3和右上板体4分别固定在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上端,防止在支起后左上板体3和右上板体4向下旋转与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贴合,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背面均设置有收纳槽11,收纳槽11内转动设置有伸缩式主支撑杆12,主支撑杆12上铰接连接有副支撑杆13,副支撑杆13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杆14上,滑杆14设置于收纳槽11内,主支撑杆12用于支撑支起后的教学板,副支撑杆13在滑杆14上下移动,从而调节主支撑杆12的支撑角度,使教学板处于最优倾斜角度。

在需要将教学板收起进行移动时,将插销10从固定套9内拔出,左上板体3和右上板体4向下旋转分别与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贴合,再旋转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使左上板体3与右上板体4贴合,这样左下板体1、左上板体3、右上板体2和右下板体4依次叠起,此时,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侧面的移动轮7位于同一侧,将主支撑杆12收起到收纳槽11内,最后将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带移动轮7的侧面朝下,即可通过移动轮7进行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左下板体1和右下板体2的背面还设置有多个吸盘15,使得教学板支起后,不仅能通过主支撑杆12进行支撑固定,还能通过吸盘15吸附在墙壁上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