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型涂膜转印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617发布日期:2018-11-09 17:5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打印型涂膜转印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转印带将涂膜转印至被转印面的打印型涂膜转印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此种转印工具而已知有如下所述者:其具备分别旋转自如地配设于筒体或轴筒等的壳体内的、用以缠绕转印带的供给卷盘及用以卷绕使用完毕的转印带的卷起卷盘;按压转印带的表面的压棒;以及移动自如地配设于壳体内并且因弹簧构件(弹簧(spring)、游丝(hairspring))的弹性受到保持的滑块(slider),且是使设置于所述滑块的卷起爪仅在转印带的卷起方向上啮合于与卷起卷盘设置于同一轴上的齿轮(gear)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打印型的结构:于在构成壳体的轴筒内因弹簧及游丝的弹性而出入自如地受到保持的、且在顶端具有开口的滑块中设置与轴筒中所设的卡止销可动嵌合的槽部,使压棒能够与滑块的出入对应地自滑块的顶端的开口出入,从而将压棒按压至转印带的背面来进行转印。再者,转印带由设置于滑块的开口侧的2根导向销而被赋予张力。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供给卷盘与卷起卷盘旋转自如,因此在与供给卷盘及卷起卷盘设置于同一轴上的齿轮中分别设置逆转防止爪,以限制供给卷盘与卷起卷盘的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55895号公报(权利要求、段落0018~段落0020、图2)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当进行转印时,使张力作用于转印带的导向销也一同被压入。此时,无法进行卷绕,因此转印带中有可能产生松弛。此外,也有因涂膜自转印带剥离时的剥离力而引起所不期望的转印带的抽出的疑虑。

另外,除需要设置多个弹簧构件以外,也需要设置两处逆转防止机构,因此零件数目变多,除转印工具本身大型化,而且也有减少设计自由度等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成,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转印时的转印带的松弛且减少构成构件以实现小型化及提高设计自由度的打印型涂膜转印工具。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打印型涂膜转印工具,其具备:被分割为两部分的壳体半部,所述壳体半部构成为一端具有开口部的有底筒状的壳体;抽出卷盘,可旋转地配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以缠绕表面涂布有涂膜的转印带;卷绕卷盘,可旋转地配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以卷绕使用完毕的转印带;转印按压部,配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壳体半部的开口部,具有按压所述转印带的背面侧的按压面;以及滑动构件,能够经由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在内外侧移动,所述打印型涂膜转印工具的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中一体地形成:框部,露出至所述壳体的开口部之外,且具有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转印开口;滑动部,移动自如地插入至所述壳体内;弹簧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弹性接触而始终使所述框部向壳体之外移动;以及齿条齿轮,仅在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侧移动时与和所述卷绕卷盘设置于同轴上的卷绕齿轮啮合,且缠绕于所述抽出卷盘的所述转印带在与所述转印按压部的按压面及缠绕于抽出卷盘的转印带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卷绕至所述卷绕卷盘(权利要求1)。

利用如此构成,缠绕于抽出卷盘的转印带在以环抱缠绕于抽出卷盘的转印带的表面的涂膜的方式与转印按压部的按压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卷绕至卷绕卷盘,由此可对转印带自通过缠绕于抽出卷盘的转印带的表面的涂膜与使用完毕的转印带的接触所带来的摩擦而旋转的抽出卷盘抽出的抽出量进行控制。另外,转印带只要不被卷绕卷盘卷绕便不会自转印卷盘抽出,因此可防止转印带的松弛。另外,可一体地形成具有转印开口的框部、滑动部、始终使框部向壳体之外移动的弹簧部以及与和卷绕卷盘设置于同轴上的卷绕齿轮啮合的齿条齿轮。

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抽出卷盘利用旋转自如地装设于所述壳体半部中所突出设置的支撑轴上的筒状带芯而形成(权利要求2)。

利用如此构成,可简化抽出卷盘的形状,并且可容易地进行转印带向抽出卷盘的缠绕。

本发明中,关于所述卷绕齿轮与所述齿条齿轮,只要为仅在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侧移动时与和所述卷绕卷盘设置于同轴上的卷绕齿轮啮合者,则为任意的结构均可,优选可为所述卷绕齿轮设置于所述卷绕卷盘的转动轴的轴向的端部周面,所述齿条齿轮设置于在所述滑动部的顶端以直线状延伸设置且可弹性变形的板状突片的侧面(权利要求3)。

利用如此构成,能够可靠地进行卷绕齿轮与齿条齿轮的啮合,并且可缩小卷绕齿轮与齿条齿轮所占的空间。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框部形成为十字状,并且相互邻接的4个角部的内侧的区域形成为稍大于所述转印按压部的按压面,在与所述框部的一边以直线状相连的所述滑动部中的所述框部侧设置有位置确认用的窗孔(权利要求4)。

利用如此构成,可通过形成为十字状的框部以及与框部的一边以直线状相连的滑动部中的框部侧位置确认用的窗孔来确认涂膜的转印位置。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为在所述转印按压部中的与按压面邻接的侧面突出设置有一对引导片,所述一对引导片对使用完毕的所述转印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偏移进行矫正(权利要求5)。

利用如此构成,即便缠绕于抽出卷盘的转印带稍微发生卷偏,也可利用一对引导片来矫正,使用完毕的转印带可在宽度方向上不发生偏移地卷绕至卷绕卷盘。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卷绕卷盘可旋转地配设于所述壳体半部中所突出设置的支撑轴上,进而具备阻止卷绕卷盘在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的反向旋转防止机构(权利要求6)。所述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机构具备:面状齿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半部中的与所述支撑轴的中心同心的圆上;以及多个棘轮爪,在所述卷绕卷盘的转动轴的顶端部分别在转动轴的圆周方向上呈圆弧状突出设置且能够弹性变形,所述面状齿部与所述棘轮爪形成为当所述卷绕卷盘在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能够卡合(权利要求7)。

利用如此构成,可防止如下情况:当滑动构件因弹簧部的弹性力移动至壳体之外时,卷绕卷盘进行反向旋转,所卷绕的转印带松弛。所述情况下,反向旋转防止机构具备:面状齿部,设置于壳体半部中的与支撑轴的中心同心的圆上;以及多个棘轮爪,在卷绕卷盘的转动轴的顶端部分别在转动轴的圆周方向上呈圆弧状突出设置且能够弹性变形,面状齿部与棘轮爪形成为当卷绕卷盘在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能够卡合,由此,可容易地进行逆转防止机构的组装(权利要求7)。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为在其中一个所述壳体半部中的两侧片的上端面设置立起片,并且在所述开口部侧端部及所述底部侧端部突出设置卡止爪,在另一个所述壳体半部中的两侧片的上端面设置能够与所述立起片嵌合的阶差部,并且在所述开口部侧的所述按压转印部及所述底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止爪卡合的卡止狭缝(权利要求8)。

利用如此构成,可容易地进行壳体半部彼此的组装,并且可使组装牢固。

此外,本发明中,优选为还具备封堵所述壳体的开口部的盖体,所述盖体形成为嵌套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的有底筒状,在所述盖体的内侧面设置有用以确保所述框部的收纳空间的与所述壳体的端面抵接的多个肋材;以及设置于所述肋材间且自开口端向底部具有上升斜度的多个辅助肋材(权利要求9)。所述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壳体及盖体分别形成为剖面大致矩形形状,在所述盖体的角部设置有所述肋材,在所述盖体的各边的中央设置有所述辅助肋材(权利要求10)。

利用如此构成,在不使用时,可利用盖体来覆盖露出至壳体的开口部之外的转印按压部的按压面上所挂设的转印带的涂膜以及滑动构件的框部。所述情况下,在盖体的内侧面设置有用以确保框部的收纳空间的与壳体的端面抵接的多个肋材;以及设置于肋材间且自开口端向底部具有上升斜度的多个辅助肋材,由此,即便当将盖体嵌套于壳体时盖体为稍偏斜的状态,也可容易地进行盖体的嵌套,并且可利用盖体来保护自壳体突出的框部的安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打印型涂膜转印工具,因以上述方式构成,故可获得以下效果。

(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可对转印带自通过缠绕于抽出卷盘的转印带的表面的涂膜与使用完毕的转印带的接触所带来的摩擦而旋转的抽出卷盘抽出的抽出量进行控制,并且可防止转印带的松弛。另外,可一体地形成框部、滑动部、始终使框部向壳体之外移动的弹簧部以及与和卷绕卷盘设置于同轴上的卷绕齿轮啮合的齿条齿轮,故可实现构成构件的削减,且可实现小型化,并且可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可简化抽出卷盘的形状,并且可容易地进行转印带向抽出卷盘的缠绕,故除所述(1)以外,进而可简化结构,且可实现小型化,并且可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能够可靠地进行卷绕齿轮与齿条齿轮的啮合,并且可缩小卷绕齿轮与齿条齿轮所占的空间,故除所述(1)、(2)以外,进而可实现小型化,并且可容易地进行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可通过形成为十字状的框部以及与框部的一边以直线状相连的滑动部中的框部侧位置确认用的窗孔来确认涂膜的转印位置,故除所述(1)~(3)以外,进而可容易地进行涂膜的转印,并且可使转印位置准确。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即便缠绕于抽出卷盘的转印带稍微发生卷偏,也可利用一对引导片来矫正,使用完毕的转印带可在宽度方向上不发生偏移地卷绕至卷绕卷盘,故除所述(1)~(4)以外,进而可容易地进行涂膜的转印。

(6)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发明,除所述(1)~(5)以外,进而可防止如下情况:当滑动构件因弹簧部的弹性力移动至壳体的外侧时,卷绕卷盘进行反向旋转,所卷绕的转印带松弛。所述情况下,反向旋转防止机构具备:面状齿部,设置于壳体半部中的与支撑轴的中心同心的圆上;以及多个棘轮爪,在卷绕卷盘的转动轴的顶端部分别在转动轴的圆周方向上呈圆弧状突出设置且能够弹性变形,面状齿部与棘轮爪形成为当卷绕卷盘在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能够卡合,由此,可容易地进行逆转防止机构的组装(权利要求7)。

(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除所述(1)~(6)以外,进而可容易地进行壳体半部彼此的组装,并且可使组装牢固。

(8)根据权利要求9、10所述的发明,在不使用时,可利用盖体来覆盖露出至壳体的开口部之外的转印按压部的按压面上所挂设的转印带的涂膜以及滑动构件的框部。所述情况下,即便当将盖体嵌套于壳体时盖体为稍偏斜的状态,也可容易地进行盖体的嵌套,并且可利用盖体来保护自壳体突出的框部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a)为表示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工具的使用状态的前侧立体图、(b)为后侧立体图、(c)为表示涂膜转印状态的一例的概略平面图。

[图2]为表示拆除本发明中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a)为表示所述涂膜转印工具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b)为表示本发明中的齿条齿轮与卷绕齿轮的啮合状态的概略图、(c)为(a)的i部放大图、(d)为(a)的ii部放大图。

[图4](a)为表示所述涂膜转印工具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b)为(a)的iii部放大图。

[图5]为表示拆除本发明中的上壳体半部后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6]为图5的右侧视图。

[图7]为图5的平面图。

[图8]为图5的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上壳体半部的正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中的下壳体半部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中的上壳体半部的立体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中的滑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构成本发明中的卷绕卷盘的卷轴(spool)的立体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中的抽出卷盘的带芯(tapecore)的立体图。

[图15](a)为表示本发明中的卷绕卷盘的棘轮爪的平面图、(b)为表示面状齿部的平面图、(c)为表示所述棘轮爪与面状齿部的卡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工具的收容状态的一例的概略平面图。

[图17]为表示对本发明中的盖体的表面施加不同的设计后的状态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随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处,对将本发明的打印型涂膜转印工具(以下称为涂膜转印工具)应用于粘着转印工具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工具具备:壳体半部11、壳体半部12(以下称为上壳体半部11、下壳体半部12),构成在一端具有开口部10a的有底筒状的壳体10;抽出卷盘20,可旋转地配设于壳体10内,用以缠绕在基材2的表面涂布有作为涂膜的粘着剂3的转印带1;卷绕卷盘30,可旋转地配设于壳体10内,用以卷绕使用完毕的转印带1;转印按压部13,配设于上壳体半部11、下壳体半部12的其中一者即下壳体半部12的开口部10a,具有按压转印带1的背面侧的按压面13a;滑动构件40,能够经由壳体10的开口部10a在内外侧移动;以及盖体50,可拆装地装设于壳体10的开口部10a。

所述情况下,缠绕于抽出卷盘20的转印带1在以环抱缠绕于抽出卷盘20的转印带1的表面的粘着剂3的方式与转印按压部13的按压面13a接触的状态下被卷绕至卷绕卷盘30。

壳体10形成为在一端具有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0a的剖面为大致矩形形状的有底方筒状,构成壳体10的上壳体半部11、下壳体半部12例如利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制构件而形成,且形成为自壳体10的开口部10a至底部10b被水平地分割为两部分而成的剖面大致方形u字状。

所述情况下,在下壳体半部12的开口部10a突出设置有按压转印带1的背面侧的转印按压部13。所述转印按压部13具有位于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0a的中央的矩形形状的按压面13a,按压面13a突出至比开口部10a稍外侧处。再者,在按压面13a的表面贴附有具有弹性的打印台(stamppad)13b。

再者,在转印按压部13中的与按压面13a邻接的其中一个侧面13c,以水平状相互平行地突出设置有对使用完毕的转印带1的基材2进行导向的一对引导片13d、引导片13e(参照图10)。可利用所述引导片13d、引导片13e对使用完毕的转印带1的基材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偏移进行矫正。

另外,如图10所示,在下壳体半部12的开口部10a侧的比转印按压部13更靠后侧处突出设置有将抽出卷盘20以可旋转方式支撑的第1抽出卷盘支撑轴14a,在下壳体半部12的底部10b侧突出设置有将卷绕卷盘30以可旋转方式支撑的第1卷绕卷盘支撑轴15a。

另一方面,在上壳体半部11的开口部10a侧突出设置有将抽出卷盘20以可旋转方式支撑的第2抽出卷盘支撑轴14b,在上壳体半部11的底部10b侧突出设置有将卷绕卷盘30以可旋转方式支撑的第2卷绕卷盘支撑轴15b(参照图11)。另外,在上壳体半部11的第2卷绕卷盘支撑轴15b的基端侧设置有构成后述反向旋转防止机构的位于与第2卷绕卷盘支撑轴15b的中心同心的圆上的面状齿部18。

再者,在下壳体半部12的两侧片12a的上端面的内侧,留出两端而设置有立起片12b,在转印按压部13的按压面13a的上部侧设置有水平方向上横长的第1卡止狭缝16a。另外,在下壳体半部12的底部10b的上部侧设置有水平方向上横长的第2卡止狭缝16b。

另一方面,在上壳体半部11的两侧片11a的上端面(相对于下壳体半部12而言为下端面)的内侧设置有能够与下壳体半部12的立起片12b嵌合的阶差部11b。另外,在上壳体半部11的开口部10a侧设置有顶端向外突出的大致l字状的第1卡止爪17a,另外,在上壳体半部11的底部10b设置有顶端向外突出的大致l字状的第2卡止爪17b。

当对如上所述那样形成的上壳体半部11与下壳体半部12进行组装时,将下壳体半部12的立起片12b与上壳体半部11的阶差部11b嵌合,并且使上壳体半部11的第1卡止爪17a与第2卡止爪17b分别卡合于下壳体半部12的第1卡止狭缝16a与第2卡止狭缝16b。

因此,可容易地进行上壳体半部11与下壳体半部12的组装,并且可使组装牢固。

抽出卷盘20利用旋转自如地装设于下壳体半部12及上壳体半部11中所突出设置的第1抽出卷盘支撑轴14a及第2抽出卷盘支撑轴14b上的圆筒状带芯而形成。所述情况下,形成抽出卷盘20的带芯例如利用聚缩醛(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pom))等的合成树脂制构件而形成,且如图14所示,形成为在缠绕转印带1的大径部21的两端具有小径部22的带阶差的圆筒状,并旋转自如地装设于第1抽出卷盘支撑轴14a及第2抽出卷盘支撑轴14b上。

如此那样,利用不具有凸缘的圆筒状带芯来形成抽出卷盘20,由此可简化形状,并且可容易地进行转印带1的缠绕。

卷绕卷盘30通过一体地形成有转动轴31的卷轴而形成,经由转动轴31而可旋转地装设于下壳体半部12及上壳体半部11中所突出设置的第1卷绕卷盘支撑轴15a及第2卷绕卷盘支撑轴15b上。所述情况下,卷绕卷盘即卷轴30例如利用聚缩醛(聚甲醛(pom))等的合成树脂制构件而形成,如图13所示,于在一对轴环部32a、轴环部32b的外侧延伸存在的转动轴31的轴向的其中一端部周面设置有卷绕齿轮33,在转动轴31的轴向的另一顶端部设置有构成后述反向旋转防止机构的多个(例如2个)棘轮爪34,所述一对轴环部32a、轴环部32b设置于卷绕转印带1的基材2的部分。

所述滑动构件40例利用聚缩醛(聚甲醛(pom))等的合成树脂制构件而形成,且如图12所示,其是一体地形成以下构件而成:框部41,露出至壳体10的开口部之外,且具有与开口部10a连通的转印开口41e;滑动部42,移动自如地插入至壳体10内;弹簧部43,与壳体10的底部10b弹性接触而始终使框部41向壳体10之外移动;以及齿条齿轮44,仅在滑动部42在壳体10的底部10b侧移动时与和卷绕卷盘30设置于同轴上的卷绕齿轮33啮合。

所述情况下,框部41形成为在4边的中央部具有呈コ字状突出的突出框片41a、突出框片41b、突出框片41c、突出框片41d的大致十字状,并且相互邻接的4个角部41f的内侧的区域41g(图1(c)中以单点链线表示)形成为稍大于按压转印部13的按压面13a。另外,在与框部41的一边以直线状相连的滑动部42中的框部41侧设置有位置确认用的矩形形状的窗孔42a。

滑动部42具有延伸存在至框部41的两侧的突出框片41b、突出框片41c及下部的突出框片41d的两侧片42b、侧片42c及底片42d,在底片42d中设置有当滑动部42在壳体10内移动时用以避免与抽出卷盘20发生干扰的切口孔42e以及用以避免与卷绕卷盘30发生干扰的凹状切口42f。另外,在底片42d中的其中一侧片42b侧的顶端,以直线状延伸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板状突片42g,在板状突片42g的顶端部侧面设置有齿条齿轮44。

如上所述那样形成的设置于板状突片42f的顶端部侧面的齿条齿轮44形成为能够与设置于卷绕卷盘(卷轴)30的轴向端部的外周侧表面的卷绕齿轮33啮合。即,仅在滑动部42在壳体10的底部10b侧移动时,齿条齿轮44与设置于卷绕卷盘(卷轴)30的卷绕齿轮33啮合。

另外,弹簧部43由弹簧基部43a与膨出头部43b形成,所述弹簧基部43a自滑动部42的侧片42c的顶端起呈弯曲状屈曲且可弹性变形,所述膨出头部43b设置于弹簧基部43a的顶端且为圆形形状。如此那样形成的弹簧部43中,因弹簧基部43a的弹性力而膨出头部43b与壳体10的底部10b弹性接触,从而使滑动构件40的框部41始终向壳体10之外移动。

继而,对卷绕卷盘30的反向旋转防止机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为如下情况:将阻止卷绕卷盘(卷轴)30在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的反向旋转防止机构设置于卷绕卷盘(卷轴)30与突出设置于上壳体半部11卷绕卷盘(卷轴)30之间。

所述情况下,如图11、图13及图15所示,反向旋转防止机构具备面状齿部18以及多个(2个)具有向顶端上升的倾斜面34a的棘轮爪34,所述面状齿部18设置于上壳体半部11中的与第2卷绕卷盘支撑轴15b的中心同心的圆上,所述棘轮爪34在卷绕卷盘(卷轴)30的顶端部分别在转动轴31的圆周方向上呈圆弧状突出设置且可弹性变形,面状齿部18与棘轮爪34形成为当卷绕卷盘(卷轴)30在与卷绕方向(+r)相反的方向(-r)上旋转时能够卡合(参照图15(c))。再者,如图15(c)的示意图所示,棘轮爪34形成为具有向顶端上升的倾斜面34a的剖面大致为三角状,故在卷绕卷盘(卷轴)30在卷绕方向(+r)上旋转的情况下不会干扰面状齿部18,且当卷绕卷盘(卷轴)30在相反的方向(-r)上旋转时,棘轮爪34卡合于面状齿部18而阻止卷绕卷盘(卷轴)30的反向旋转。

根据如此那样构成的反向旋转防止机构,可防止如下情况:当滑动构件40因弹簧部43的弹性力向壳体10的外侧移动时,卷绕卷盘(卷轴)30进行反向旋转,所卷绕的转印带1松弛。

再者,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反向旋转防止机构设置于卷绕卷盘(卷轴)30与突出设置于上壳体半部11的第2卷绕卷盘支撑轴15b之间的情况,但将反向旋转防止机构设置于卷绕卷盘(卷轴)30与突出设置于下壳体半部12的第1卷绕卷盘支撑轴15a之间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所述盖体50例如利用聚苯乙烯(ps)、abs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制构件而形成,且形成为嵌套于壳体10的开口部10a的剖面为大致矩形形状的有底筒状。所述情况下,在盖体50的内侧面的角部设置有用以确保框部41的收纳空间的与壳体10的端面抵接的多个(4个)肋材51,在肋材51之间的各边的中央设置有自盖体50的开口端向底部具有上升的斜度的多个(4个)辅助肋材52。

根据如上所述那样形成的盖体50,即便当将盖体50嵌套于壳体10时盖体50为稍偏斜的状态,也可容易地进行盖体50的嵌套,并且可利用盖体50来保护自壳体10突出的框部41的安全。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的涂膜转印工具中,在抽出卷盘20中缠绕宽6.0mm、长3.5m的转印带1,在将转印面(打印面)的面积设为6.0mm×6.0mm的情况下,可进行至少500次转印(打印)。

另外,通过使用所述尺寸的转印带1,可将涂膜转印工具的外形尺寸设为23.0mm×23.0mm×64.8mm,可使整体为小型的。因此,例如如图16所示,可将涂膜转印工具收容于收容铅笔等书写工具60、橡皮擦61的笔盒62内。另外,也可代替此而将涂膜转印工具收容于桌子的抽屉中所设的办公用品收容托盘内。

继而,在使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涂膜转印工具的情况下,首先,将自抽出卷盘20拉出的转印带1设定为在与转印按压部13的按压面13a及缠绕于抽出卷盘20的转印带1的表面的粘着剂3接触的状态下被卷绕至卷绕卷盘(卷轴)30的状态。

所述状态下,若使用者手持壳体10并使滑动构件40的框部41对抗弹簧部43的弹性力而压抵至被转印面4,则在滑动构件40向壳体10的内侧移动的同时,按压转印带1的背面的按压转印部13相对地突出至壳体10的外侧,从而粘着剂3(涂膜)转印至被转印面4。

再者,当滑动构件40向壳体10的内侧移动时,若与和卷绕卷盘(卷轴)30同轴上的卷绕齿轮33啮合的齿条齿轮44在壳体10的底部侧移动而与卷绕齿轮33一起使卷绕卷盘(卷轴)30在卷绕方向(图4中为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则抽出卷盘20在转印带1的抽出方向(图4中为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而将转印带1抽出,且在前一次转印(打印)中使用完毕的转印带1(基材2)被卷绕,具有粘着剂3(涂膜)的转印带1移动至转印按压部13的按压面13a。

若在转印了粘着剂3(涂膜)后将转印工具提起,则滑动构件40因弹簧部43的弹性力而移动至壳体10的外侧以备下一次转印(打印)。

根据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的涂膜转印工具,自抽出卷盘20抽出的转印带1在与转印带1的表面的粘着剂3接触的状态下被卷绕至卷绕卷盘(卷轴)30,由此可对转印带1自通过缠绕于抽出卷盘20的转印带1的表面的粘着剂3(涂膜)与使用完毕的转印带即基材2的接触所带来的摩擦而旋转的抽出卷盘20抽出的抽出量进行控制。另外,转印带1只要不被卷绕卷盘(卷轴)30卷绕便不会自抽出卷盘20抽出,因此可防止转印带1的松弛。

另外,滑动构件40中一体地形成有框部41、滑动部42、弹簧部43以及齿条齿轮44,故可实现构成构件的减少,且可实现小型化,并且可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

另外,卷绕齿轮33设置于卷绕卷盘(卷轴)30的转动轴31的轴向的端部周面,齿条齿轮44设置于在滑动部42的顶端以直线状延伸设置且可弹性变形的板状突片42g的侧面,故可使卷绕齿轮33与齿条齿轮44的啮合变得可靠,并且可缩小卷绕齿轮33与齿条齿轮44所占的空间。

另外,可通过形成为十字状的框部41以及与框部41的一边以直线状相连的滑动部42中的框部侧位置确认用的窗孔42a来确认涂膜的转印位置,故可容易地进行涂膜的转印(打印),并且可使转印位置准确。

另外,即便缠绕于抽出卷盘20的转印带1稍微发生卷偏,也可利用一对引导片13d、引导片13e来矫正,使用完毕的转印带(基材2)可在宽度方向上不发生偏移地卷绕至卷绕卷盘(卷轴)30,故可进一步容易地进行涂膜的转印(打印)。

另外,可防止当滑动构件40因弹簧部43的弹性力向壳体10的外侧移动时,卷绕卷盘(卷轴)30进行反向旋转,所卷绕的转印带1松弛。所述情况下,反向旋转防止机构具备:面状齿部18,设置在上壳体半部11中的与第1抽出卷盘支撑轴15a的中心同心的圆上;以及多个棘轮爪34,在卷绕卷盘(卷轴)30的转动轴31的顶端部分别在转动轴的圆周方向上呈圆弧状突出设置且可弹性变形,面状齿部18与棘轮爪34形成为当卷绕卷盘(卷轴)30在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能够卡合,由此,可容易地进行逆转防止机构的组装。

进而,即便当将盖体50嵌套于壳体10时盖体50为稍偏斜的状态,也可容易地进行盖体50的嵌套,并且可利用盖体50来保护自壳体10突出的框部41的安全。

<其他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工具应用于粘着转印工具的情况,但也可应用于如下的涂膜转印工具:所述涂膜转印工具中使用代替粘着剂而载持有修正涂料剂的转印带。

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未对壳体10(上壳体半部11、下壳体半部12)、盖体50施加设计的情况,但也可如图17(a)~(c)所示那样对盖体50的侧面施加不同的眼睛的设计。

符号的说明

1:转印带

10:壳体

10a:开口部

11:上壳体半部

11a:侧片

11b:阶差部

12:下壳体半部

12a:侧片

12b:立起片

13:转印按压部

13a:按压面

13d、13e:引导片

14a:第1抽出卷盘支撑轴

14b:第2抽出卷盘支撑轴

15a:第1卷绕卷盘支撑轴

15b:第2卷绕卷盘支撑轴

16a:第1卡止狭缝

16b:第2卡止狭缝

17a:第1卡止爪

17b:第2卡止爪

18:面状齿部

20:抽出卷盘(带芯)

30:卷绕卷盘(卷轴)

31:转动轴

33:卷绕齿轮

34:棘轮爪

40:滑动构件

41:框部

41e:转印开口

42:滑动部

42a:窗孔

42g:板状突片

43:弹簧部

44:齿条齿轮

50:盖体

51:肋材

52:辅助肋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