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培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519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培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虚拟培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培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机器人应用技术的推广,以及人们对生产效率和操作安全性需求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机器人虚拟培训的交互操作装置,同时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的出现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器人虚拟培训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培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人从危险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同时采用离线编程技术,解决了远程控制中的通信时延迟问题,且工作时不占用机器人的作业时间,一次性投资少,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培训装置,包括立体头盔、图像工作站、主动机械手、三维输入模块和机械手,所述立体头盔包括位置传感器和立体显示器,且立体显示器与摄像机通过导线连接,立体头盔戴在工作人员的头部,所述摄像机通过导线与图像工作站连接,且图像工作站通过导线与计算机连接,所述主动机械手的一端口通过导线与计算机的A/D端口连接,且主动机械手的另一端口通过导线与PWM连接,所述PWM通过导线与计算机的PIO端口连接,所述三维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还与数字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VR系统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VR系统模块的输出端与机器人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机械手通过导线与机器人控制柜连接,且机器人控制柜包括电源开关、再现面板和试教盒。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控制柜通过导线分别与微机和试教盒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机通过导线与主动机械手连接。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的A/D端口通过导线与位置传感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人从危险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同时采用离线编程技术,解决了远程控制中的通信时延迟问题,且工作时不占用机器人的作业时间,一次性投资少,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中:1-工作人员;2-立体头盔;3-位置传感器;4-立体显示器;5-摄像机;6-图像工作站;7-计算机;8-A/D端口;9-PIO端口;10-PWM;11-主动机械手;12-数字输入模块;13-控制器模块;14-VR系统模块;15-机器人模块;16-三维输入模块;17-微机;18-电源开关;19-再现面板;20-机械手;21-试教盒;22-机器人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培训装置,包括立体头盔2、图像工作站6、主动机械手11、三维输入模块16和机械手20,立体头盔2包括位置传感器3和立体显示器4,且立体显示器4与摄像机5通过导线连接,立体头盔2戴在工作人员1的头部,摄像机5通过导线与图像工作站6连接,且图像工作站6通过导线与计算机7连接,主动机械手11的一端口通过导线与计算机7的A/D端口8连接,且主动机械手11的另一端口通过导线与PWM10连接,PWM10通过导线与计算机7的PIO端口9连接,三维输入模块1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模块13的输入端还与数字输入模块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模块13的输出端与VR系统模块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VR系统模块14的输出端与机器人模块15输入端电性连接,机械手20通过导线与机器人控制柜22连接,且机器人控制柜22包括电源开关18、再现面板19和试教盒21,机器人控制柜22通过导线分别与微机17和试教盒21连接,微机17通过导线与主动机械手11连接,计算机7的A/D端口8通过导线与位置传感器3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1要戴上立体头盔2,操纵虚拟交互装置,输入示教关键点,通过键盘输入示教程序,对再现面板19上的虚拟机器人进行示教,然后将经过动画仿真检验后的作业下载到机器人控制柜22,以实现远距离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