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张叠放纸质藏品收藏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46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多张叠放纸质藏品收藏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藏盒,特别涉及一种可对多张叠放的纸质藏品进行统一收藏的收藏盒,属于收藏包装领域。



背景技术:

钱币按材料种类分为硬币和纸币。硬币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结实、耐用,不易损坏,可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的铸造工艺,保存年代久远。纸币为纸质材料制成,通过对花纹和颜色的调配,充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印刷技术,是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状况的一种体现,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受纸质材料的影响,其收藏的困难性、收藏内容和收藏价值更高。

随着人们收藏热情的提高,现有纸质藏品的收藏不仅包括钱币,还包括邮票、票据、火花、烟纸等,其形式和内容非常丰富。

现有市场上针对此类纸质藏品的收藏,主要使用集邮册、塑料夹等进行收藏和包装,虽然能满足一般藏友的收藏需要,但对于一些专业级收藏者来说,收藏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对于一种规格的藏品进行大量收藏和携带使用时,这种集邮册、塑料夹等明显不便,影响了大批量纸质藏品的收藏和使用过程。

于是,设计一种形式规范、可进行大量纸质藏品叠放收藏的收藏盒,就成为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情况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对单一纸质藏品进行大量收藏、适用范围广、耐用性和封装效果好的多张叠放纸质藏品收藏盒,以方便大量纸质藏品的集中携带、收藏、运输和使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多张叠放纸质藏品收藏盒,包括一个盒体、一个可盖在盒体上的盖体和一个放置在盒体内的内托。内托上设有一个以上可放置多张叠放纸质藏品的通孔,通孔的形状与待放置叠放纸质藏品的形状相配合。内托的顶面设有标签区,内托的顶面和底面还分别设有上卡槽和下卡槽,与上卡槽对应的盖体的内侧表面设有相配合的上突棱,与下卡槽对应的盒体的内侧表面设有相配合的下突棱。

所述上、下卡槽贯穿整个内托,上、下突棱的长度与上、下卡槽的长度相对应。

所述通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通孔的角部分别设有可避免与待收藏叠放纸质藏品相接触的、向内的凹陷区。

所述内托底部的边沿还设有倒角。

所述盖体与盒体的接触面上还设有防开启齿。

所述盒体的底面上还设有限位棱,与限位棱对应的盖体的顶面上设有相配合的限位槽或限位面。

本发明所述的多张叠放纸质藏品收藏盒的有益效果包括:

1、以内托和通孔将多张叠放的纸质藏品固定在盒体内,使纸质藏品实现了盒体内的叠状存放,方便了纸质藏品的大量、集中收藏,同时,叠状摆放的纸质藏品更符合纸质藏品的原有属性要求,收藏质量和收藏效果明显提高;

2、通孔角部的凹陷区结构设计,避免了通孔角部对纸质藏品角部可能产生的剐蹭和磨损,提高了纸质藏品的收藏质量;

3、上、下卡槽的结构设计,使内托位置稳固,避免了内托在盒体内的晃动,内托底部边沿的倒角设计,方便了内托放入盒体的过程,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4、在盒体底面设置限位棱,与盖体顶面的限位槽或限位面相配合,使叠加摆放的收藏盒之间可以避免相互大面积接触,降低相互磨损,同时,通过限位棱与限位槽或限位面的相互配合,使接触面相互卡持,保证了叠放过程的稳定性;

5、改变了以往叠放纸质藏品的收藏方式,满足了大量纸质藏品集中收藏、携带的使用需要,特别适合对纸币、邮票、票据等同规格、大数量纸质藏品的收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盒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盒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盖体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盖体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内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多张叠放纸质藏品收藏盒,包括一个盒体1、一个可盖在盒体1上的盖体2和一个放置在盒体1内的内托11。

本例中,盖体2采用粘接的方式直接固定在盒体1上,从而使整个收藏盒处于密封状态,在盖体2与盒体1的接触面上设有防开启齿5,如果防开启齿5损坏,则说明收藏盒已被开启过。当然,盖体2也可直接盖在盒体1上,不进行二者的密封处理,具体使用过程可根据情况而定。

为确保多个收藏盒相互叠加摆放时的稳定性,避免相互之间的磨损,在盒体1的底面上还设有限位棱7,限位棱7呈封闭状环绕在盒体1底部的边沿上,与限位棱7对应的盖体2的顶面上设有相配合的、向内凹陷的限位面6,位于上方的收藏盒底面可以通过限位棱7卡持在位于下方收藏盒顶面的限位面6中,从而使叠加摆放的多个收藏盒可以相互卡持,提高了摆放的稳定性,避免了相互摩擦。

内托11放置在盒体1内,内托11用于固定放置在盒体1内的多张叠放纸质藏品,并对叠放纸质藏品形成一定的支撑和保护。本例中,内托11上设有一个可放置叠放纸质藏品的长方形通孔12,通孔12的形状与待放置叠放纸质藏品的形状相配合。为避免长方形通孔12的角部对待收藏多张叠放纸质藏品的角部产生挤压和剐蹭,在长方形通孔12的四个角部还分别设有向内的凹陷区13,凹陷区13避免了通孔12的角部与待收藏纸质藏品的角部直接接触,提高了纸质藏品的收藏质量和收藏效果。内托11的顶面上还设有向下凹陷的标签区14,以方便标签纸的放置和固定。为提高内托11的稳定性,在内托11的顶面和底面还分别设有横向贯穿的上卡槽15和下卡槽16,与上卡槽15对应的盖体2的内侧表面设有相配合的上突棱3,与下卡槽16对应的盒体1的内侧表面设有相配合的下突棱4,内托11通过上、下卡槽15,16卡持在上、下突棱3,4上,从而使内托11与盖体2和盒体1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整体。

为进一步提高内托11放入盒体的灵活性,本例中,在内托11底部的边沿还设有尺寸较大的倒角17,以避免影响内托11的放入过程。

当然,根据内托11的大小以及待收藏叠放纸质藏品的大小,在内托11上也可同时设置多个通孔,并且通孔的形状也可各不相同,以方便更多藏品的收藏和使用。

使用时,通常是将整刀的纸币嵌入并叠放在内托11的长方形通孔12中,长方形通孔12使叠放纸币放置稳固,通孔12的凹陷区13避免了对纸币角部的剐蹭或磨损,保证了纸币收藏状态的良好,同时,上、下卡槽15,16将内托11卡持在上、下突棱3,4上,内托11位置被固定在收藏盒内,防止了内托11在盒体内的晃动,保证了整个叠状存放的纸币和收藏盒的结构稳定性,收藏质量和收藏效果明显提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张叠放纸质藏品收藏盒,包括盒体、盖体和一个放置在盒体内的内托。内托上设有一个以上可放置多张叠放纸质藏品的通孔,通孔的形状与待放置叠放纸质藏品的形状相配合,内托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上卡槽和下卡槽,并分别与盖体内侧表面的上突棱和盒体内侧表面的下突棱相卡持。其结构设计整体性好,携带方便,满足了大量纸质藏品的集中收藏和携带需要,对纸质藏品的收藏效果好,收藏质量高,适合纸币、邮票、票据等同规格、大数量纸质藏品的收藏使用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明
技术研发日:2017.04.01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