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262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双屏终端通常是分立设置的,例如将两块屏幕安装在同一外壳上进行实现。由于双屏和外壳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不需要使用双屏的时候,需要将两块屏幕进行拆离,并分别保存;当需要使用双屏时,需要寻找并组装,从而使得双屏和单屏切换使用的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终端,以解决双屏和单屏切换使用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第一显示组件、第二显示组件和转动连接体,其中,所述转动连接体包括旋转体和位于所述旋转体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旋转体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滑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的背面,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的背面,所述转动连接体可在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动,当所述转动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时,所述第一显示组件的背面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的背面贴合;当所述转动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二端时,所述第二显示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转动,且转动后第一显示组件的正面和第二显示组件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上凸设有一立柱,所述第一滑槽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显示组件的背面对应所述立柱的位置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立柱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向外延伸形成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与所述转轴适配的固定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显示组件的背面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相对侧壁上具有相对设置的转动轴,所述显示终端还包括可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支架,所述支架对应两转动轴的位置设有与所述转动轴适配的安装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和转动轴配合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上还设有相互错位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设有避让槽,以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触点;所述显示终端还包括连接轴、连接片、弹性件和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弹性件连接,且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收缩作用下可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移动,并可与所述触点接触;

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触点电连接,并当检测到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触点接触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显示终端开关机和/或点亮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连接片包括套设于连接轴的连接本体,由所述连接本体延伸的第一伸出端和第二伸出端,其中,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收缩作用下可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连接本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伸出端部分位于所述避让槽内,且向所述第一滑槽延伸,所述第一伸出端与所述旋转体配合控制所述连接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连接本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伸出端与所述触点抵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避让槽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本体抵接;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避让槽的一端向所述避让槽内延伸形成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弹簧配合限制所述连接本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外周沿轴向凹陷形成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本体对应所述限位槽的位置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凸块。

可选的,所述旋转体的周壁上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接触。

可选的,所述旋转体上设有金属弹片,上述第一滑槽内设有金属连接弹片,当旋转体滑动至所述第二显示组件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展开时,所述金属弹片与金属连接弹片抵接;所述显示终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金属弹片与金属连接弹片抵接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处于屏幕拼接显示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旋转体滑出的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二限位台阶。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二限位台阶均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避位孔。

可选的,所述金属连接弹片为充电触点或者音频传输触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显示组件上设置第一滑槽,在第二显示组件固定一转轴,并使得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旋转体位于第一滑槽内,可沿第一滑槽滑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二显示组件达到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进行收缩和展开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需将双屏进行分离,并且通过滑动即可以进行单屏和双屏切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双屏切换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终端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显示组件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显示组件内部结构零件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4为显示终端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拼接显示界面图;

图5为图1中第二显示组件内部结构零件爆炸图;

图6为图5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显示终端较佳实施例中支架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显示终端较佳实施例中支架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显示终端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显示组件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处于收缩状态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终端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显示组件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处于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D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终端,该显示终端包括第一显示组件10、第二显示组件20和转动连接体30,其中,所述转动连接体30包括旋转体31和位于所述旋转体31内的转轴32,所述转轴32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显示组件10上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旋转体31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内且可沿所述转轴32的轴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上述转轴32可以与所述旋转体31转动连接,上述第一显示组件10和第二显示组件2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以及安装在液晶显示屏上的装配支架,上述第一滑槽11可以设置在装配支架上。第二显示组件20基于转动连接体30在第一滑槽11滑动的过程中,可以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打开或者收缩。当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打开时,第二显示组件20可以与第一显示组件10进行屏幕拼接使用;当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收缩时,第二显示组件20与第一显示组件10相互贴合,形成一个单屏使用。具体的,第二显示组件20与第一显示组件10拼接形成的整体屏幕可以为上下结构,也可以为左右结构,以下各实施例将以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展开时,第二显示组件20位于第一显示组件10的下方,形成上下结构的拼接屏幕(具体的显示效果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滑槽11的形状与旋转体31相适配,该旋转体31可位于第一滑槽11内,且不会从第一滑槽11中径向脱落。其中,旋转体31可以在第一滑槽11内沿转轴32的轴向自由滑动或者滚动。例如该第一滑槽11的横截面可大致成U型设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平行面以及连接两平行面的弧形面,其中,平行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旋转体31的外径,弧形面的直径略大于旋转体的外径,从而可以将旋转体31容置于第一滑槽11内,且不脱离滑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滑槽11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在上述第一显示组件10的侧面,也可以设置第一显示组件10的背面,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限定。同样的,上述转轴32可以固定在第二显示组件20的背面,也可以固定在侧面。在进行单屏使用时,可以将控制旋转体31位于第一滑槽11的一端使得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收缩;需要进行屏幕拼接使用时,可以施加外力将旋转体31从第一滑槽11的一端推向另一端,使得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展开,此时若第二显示组件20的屏幕与第一显示组件10的屏幕背对设置,则可以通过转动第二显示组件20,使得第一显示组件10的屏幕与第二显示组件20的屏幕位于同一屏幕上,从而可以进行双屏拼接显示。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显示组件10上设置第一滑槽11,在第二显示组件20固定一转轴32,并使得与转轴32固定连接的旋转体31位于第一滑槽11内,可沿第一滑槽11滑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二显示组件20达到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进行收缩和展开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需将双屏进行分离,并且通过滑动即可以进行单屏和双屏切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双屏切换灵活性。

可选的,上述第一滑槽11位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10的背面,所述转轴32位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20的背面,所述转动连接体30可在所述第一滑槽1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动,当所述转动连接体30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的第一端时,所述第一显示组件10的背面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20的背面贴合;当所述转动连接体30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的第二端时,所述第二显示组件2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10转动,且转动后第一显示组件10的正面和第二显示组件20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显示组件10可以与第二显示组件20一样的尺寸大小,当转动连接体30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的第一端时,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为收缩状态,此时第二显示组件20将会被隐藏在第一显示组件10的背面。当转动连接体30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的第二端时,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为展开状态,由于第二显示组件20位于第一显示组件的下方,此时第二显示组件20的上端端面与第一显示组件10的下端端面基本平齐,且可以通过旋转第二显示组件20使得第二显示组件20的下端端面与第一显示组件10的上端端面相互贴合,从而达到无缝拼接的效果。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照图5和图6,为了使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收缩后,可以与第一显示组件10贴合,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显示组件10上凸设有一立柱12,所述第一滑槽11设在所述立柱12上;所述第二显示组件20的背面对应所述立柱12的位置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立柱12的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的内壁向外延伸形成固定杆211,所述固定杆211上设有与所述转轴32适配的固定孔2111。

本实施例中,上述转轴32的一端位于固定孔2111内,可以设置为轴向转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但是不能够沿轴向移动,例如可以通过轴承进行连接,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上述固定杆211可以垂直于转轴32的轴向,也可以设置为倾斜,但是固定孔2111的中心轴与转轴的中心轴相互重合。

具体的,当上述第二滑槽21刚好用于收容上述立柱12,从而使得第二显示组件20的背面与第一显示组件10的背面可以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8,上述第二显示组件20的背面还设有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的两相对侧壁上具有相对设置的转动轴23,所述显示终端还包括可收容于所述安装槽22内的支架40,所述支架40对应两转动轴23的位置设有与所述转动轴23适配的安装孔41,所述支架40通过所述安装孔41和转动轴23配合与所述第二显示组件20转动连接。

例如,可以在安装槽22的顶部的两端设置两相对设置的转动轴23,其中所述安装槽22的顶部为所述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10展开时靠近所述第一显示组件10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支架40通过所述安装孔41和转动轴23配合悬挂在转动轴23上,该安装孔41内可以设有特定曲线配合,使得在需要打开的角度有一个暂定的卡死停留,可保证支架40打开的固定。同时可以在支架40远离安装孔41的一端的设置辅助脚,从而增大接触面积,使得显示终端可以安放在固定台上。具体的,当不需要使用支架40时,支架40可以整体收容于安装槽22内,从而使得第二显示组件20的背面可以与第一显示组件10的背面贴合。此外,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两个支架40,该两个支架40可以分别位于上述第二滑槽21的两侧。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显示组件10上还设有相互错位的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14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3与所述第一滑槽11之间设有避让槽15,以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3与第一滑槽11,所述第二凹槽14内设有触点141;所述显示终端还包括连接轴50、连接片60、弹性件70和检测模块(图中未视出),其中,

所述连接轴50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3内,且与所述第一显示组件10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片60与所述弹性件70连接,且在所述弹性件70的弹性收缩作用下可沿所述连接轴50的轴向移动,并可与所述触点141接触;

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触点141电连接,并当检测到所述连接片60与所述触点141接触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显示终端开关机和/或点亮显示屏。

可选的,连接片60包括套设于连接轴50的连接本体6621,由所述连接本体61延伸的第一伸出端62和第二伸出端63,其中,所述连接本体61与所述弹性件70连接,在所述弹性件70的弹性收缩作用下可沿所述连接轴50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连接本体61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伸出端62部分位于所述避让槽15内,且向所述第一滑槽11延伸,所述第一伸出端62与所述旋转体31配合控制所述连接本体6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连接本体61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伸出端63与所述触点141抵接;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伸出端63与所述触点141接触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显示终端开关机和/或点亮显示屏。

上述触点141可以金属触点,也可以为其他的碰触开关;上述第二伸出端63可以为钣金件,或者用于控制碰触开关的连接状态改变的结构。例如,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触点141为两金属触点,上述第二伸出端63为一金属片,当所述连接本体61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伸出端63与两金属触点接触,以控制两金属触点导电连接,上述检测模块可以检测两金属触点的连接状态即可确定所述第二伸出端63与所述触点141是否接触。

进一步的,上述弹性件70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13远离所述避让槽15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本体61抵接;所述连接轴50靠近所述避让槽15的一端向所述避让槽15内延伸形成限位板51,所述限位板51和所述弹簧配合限制所述连接本体61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转动连接体30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的第一端时,所述连接本体61处于第二位置,第一伸出端62位于旋转体31的下方,且形成卡持状态;当用户按压上述转轴32或者在推动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滑动,使得转动连接体30向第一滑槽11的第二端滑动时,旋转体31将会挤压第一伸出端62,使得弹簧收缩,连接本体61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当第一伸出端62与旋转体31的周壁抵接时,弹簧被压缩的最短,此时,连接本体61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伸出端63将会与触点141抵接。当转动连接体30继续滑向第一滑槽11的第二端时,在弹簧的弹性恢复作用力下,将会使得连接本体61从第一位置回到第二位置,并且第一伸出端62位于旋转体31的上方;当转动连接体30滑向第一滑槽11的第一端时,在弹簧的弹性恢复作用力下,将会使得连接本体61从第一位置回到第二位置,并且第一伸出端62位于旋转体31的下方。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弹性件70除了设置为弹簧,还可以设置为海绵、弹片等其他弹性件,此外,弹簧除了上述设置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例如,可以设置在连接轴50的周边设置多个弹簧,而不用套设在连接轴50上,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弹簧设置在限位板51和连接本体61之间等方式均可以实现,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轴50的外周沿轴向凹陷形成有限位槽52,所述连接本体61对应所述限位槽52的位置设有与所述限位槽52适配的限位凸块611。

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凸块611设置在限位槽52内。具体的,上述连接轴50为一圆柱体,上述连接本体61上设有与连接轴50适配的圆孔,该圆孔的内壁凸设有限位凸块611。由于在连接本体61上设置了限位凸块611,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连接本体61相对于连接轴50转动,进而避免第二伸出端63因为连接本体61转动而无法正常与触点141接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第二伸出端63与触点141接触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旋转体31与第一滑槽11滑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旋转体31的周壁上设有滚珠(图中未视出),所述滚珠与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壁接触。本实施例中,上述滚珠可以为多个,且设置在同一圆周上。具体的,多个滚珠与第一滑槽11的内壁抵接,并可以自由滚动,从而实现旋转体31在第一滑槽11内滑动或滚动。

进一步的,上述旋转体31上设有金属弹片311,上述第一滑槽11内设有金属连接弹片111,当旋转体31滑动至所述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展开时,所述金属弹片311与金属连接弹片111抵接;所述显示终端还包括控制模块(图中未视出),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金属弹片311与金属连接弹片111抵接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组件10和第二显示组件20处于屏幕拼接显示状态。

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模块可以为第一显示组件10内部的控制单元,在第一显示组件10内还设有内部分屏软件和CPU,在上述金属弹片311未与金属连接弹片111抵接时,控制单元输出“单信号”到CPU,CPU控制内部分屏软件使得只在第一显示组件10上进行画面显示,即展现出单屏模式(非双屏工作状态);在上述金属弹片311与金属连接弹片111抵接时,控制单元输出“双信号”到CPU,CPU控制内部分屏软件将第一显示组件10的显示信号转化为两个信号分别输出到第一显示组件10和第二显示组件20进行屏幕拼接显示,使得第一显示组件10和第二显示组件20形成一个大屏显示效果(即双屏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在双屏工作模式下可以并非屏幕拼接显示,也可以显示两个独立的画面,在此仅是对屏幕显示的状态进行控制。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检测金属弹片311与金属连接弹片111是否抵接自动控制屏幕进行屏幕拼接显示,从而无需用户主动进行切换,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屏幕拼接显示的灵活性。

可选的,请一并结合参照图9至图12,上述第一滑槽11的两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旋转体31滑出的第一限位台阶112和第二限位台阶113。

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台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限位凸块等结构进行替代,只要能够保证旋转体31在轴向上脱离第一滑槽即可。例如,还可以将第一滑槽11的两端的内径逐渐缩小,从而显示旋转体31滑出。此外还可以增加塑胶堵头之类的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可选的,上述第一限位台阶112和第二限位台阶113均设有供所述转轴32穿过的避位孔。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限位台阶112位于第一滑槽11的第一端,第二限位台阶113位于第一滑槽11的第二端。当旋转体31位于第一滑槽11的第一端时,上述转轴32未与固定孔2111连接一端穿过避位孔形成操作按钮。从而可以供用户对按钮操作实现一键式开机。具体的,当用户按压该操作按钮时,可以控制上述第二伸出端63与触点141接触的时间,根据接触的时间控制显示终端开关机或者屏幕的显示状态。例如当终端处于关机或者黑屏的状态下,若上述第二伸出端63与触点141接触则可以控制开机或者点亮屏幕。此外在开机的状态下若使得第二伸出端63与触点141接触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则控制显示终端关机。

进一步的,上述金属连接弹片111为充电触点或者音频传输触点。本实施例中,采用充电触点或者音频传输触点作为金属连接弹片111,从而在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收缩时,由第二限位台阶113上的避位孔形成耳机插孔或者充电孔。

进一步的,上述金属连接弹片111还可以为显示信号传输触点,具体的,上述金属弹片311可以与第二显示组件的显示信号传输端进行电连接,基于金属连接弹片111与金属弹片311的相互连接,可以实现两者的显示信号的传输,从而达到屏幕拼接的目的。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进行显示信号传输的触点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组件20相对于第一显示组件10打开时,第二显示组件20于第一显示组件10相互贴合的部位。与此同时,还可以设置其他的信号传输方式,例如采用无线进行信号传输。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