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信息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69371发布日期:2020-05-15 19:2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地图表现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等。



背景技术:

以往,有能够在手写的地图等上附加地理信息进行阅览的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本系统是具备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和服务器装置的地图信息系统,其中,终端装置具备:终端信息发送部,向服务器装置发送具有正在输出的地图的地图识别符和当前位置信息的终端信息;地点信息接收部,从服务器装置接收作为与地图上的地点相关的信息的地点信息;以及信息输出部,输出作为与地点信息相对应的信息的输出信息;服务器装置具备:地图信息保存部,按照每个地图识别符保存有作为绝对位置信息和相对位置信息的组合的位置对应信息;终端信息接收部,接收终端信息;地点信息获取部,使用终端信息获取地点信息;以及地点信息发送部,向终端装置发送地点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417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其他使用者的位置。此外,地图表现数据是要表现的地理区域为有限的信息,例如是旧地图、图示地图、概略地图、手绘地图等的信息。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第一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保存表现地图的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所述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是与包含确定所表现的区域的区域确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相互对应的数据;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与两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地保存确定一个以上的各使用者的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请求指示接收部,从终端装置接收请求指示,所述请求指示是发送地图表现数据的指示,并包含确定地图表现数据的确定信息;数据获取部,获取地图使用者信息,所述地图使用者信息包括在地图表现数据上通过请求指示所具有的确定信息确定的地图表现数据、以及与该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以及发送部,向终端装置发送数据获取部获取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所述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表示的位置。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其他使用者的位置。

另外,本第二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中,保存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一个以上的使用者的位置确定信息。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满足预定的条件的其他使用者的位置。

另外,在本第三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包括表示与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终端装置的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与该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其他使用者的位置。

另外,在本第四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与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终端装置是处在对于地图表现数据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状态的终端装置。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对于该地图表现数据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状态的其他终端装置的位置。

另外,在本第五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于地图表现数据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状态是正在由终端装置输出地图表现数据的状态。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正在输出该地图表现数据的其他终端装置的位置。

另外,在本第六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于地图表现数据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状态是在终端装置中保存有地图表现数据的状态。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保存有该地图表现数据的其他终端装置的位置。

另外,在本第七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使用者信息保存部,所述使用者信息保存部保存具有识别使用者的使用者识别符的一个以上的使用者信息,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的位置确定信息与使用者识别符相互对应,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是与使用者信息保存部中保存的使用者识别符相对应的位置确定信息。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已注册的使用者的位置。

另外,在本第八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七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发送部仅在满足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包括所述地图表现数据和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所述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仅在满足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仅明示出使用者的位置。

另外,在本第九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八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预定的条件是对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有明示位置确定信息表示的位置的标志,或者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满足预定的条件。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适当地明示出其他使用者的位置。

另外,本第十技术方案的信息系统具有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九技术方案的任一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其中,终端装置具备:终端受理部,受理具有确定信息的请求指示;终端发送部,向信息处理装置发送请求指示;终端接收部,与请求指示的发送相应地,从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地图使用者信息;终端处理部,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该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在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表示的位置;以及终端输出部,输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其他使用者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其他使用者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信息系统a的概念图。

图2是该信息系统a的框图。

图3是对该信息处理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4是对该信息处理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对该地图表现数据获取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对该位置信息获取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对该排序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8是对该地图使用者信息获取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9是对该终端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该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的图。

图11是表示该使用者信息管理表的图。

图12是表示该地名位置对应表的图。

图13是表示该输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该输出例的图。

图15是表示该输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该输出例的图。

图17是表示该输出例的图。

图18是表示该输出例的图。

图19是该计算机系统的概略图。

图20是该计算机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信息处理装置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由于在实施方式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成要素进行相同的动作,因此有时候省略再次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以下的信息系统进行说明,该信息系统中地图表现数据与使用者相互对应,且具有将其他使用者的位置与地图表现数据一起发送给使用者的信息处理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有能够确定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使用者的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例如是处于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状态的终端装置的位置确定信息。另外,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例如是注册者的终端装置的位置确定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位置确定信息检索相互对应有确定区域的区域确定信息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信息系统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对经检索获取的多个地图表现数据进行排序并输出的信息系统等。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系统a的概念图。信息系统a具备信息处理装置1以及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信息处理装置1是所谓的服务器装置,例如,云服务器、asp服务器等,其种类不限。终端装置2是使用者所使用的终端,所谓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笔记本电脑、pc等,其种类不限。

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系统a的框图。

构成信息系统a的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保存部11、接收部12、处理部13以及发送部14。

保存部11具备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以及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

接收部12具备使用者位置信息接收部121以及请求指示接收部122。

处理部13具备数据获取部131、排序部132、分数获取部133以及第二数据获取部134。

终端装置2具备终端保存部21、终端受理部22、终端处理部23、终端发送部24、终端接收部25以及终端输出部26。

在构成信息处理装置1的保存部11中保存各种信息。各种信息例如是指下述的地图表现数据、下述的使用者信息、下述的位置确定信息、地名信息与位置信息成对的信息。此外,地名信息是指表示地名的信息,例如,地名、地点名、名胜的名称、车站名、风景的名称、都道府县名、市镇村名、观光景点的名称等。位置信息是表示位置的信息,通常是(纬度,经度),但只要是表示位置的信息则可以是任何信息。

另外,各种信息例如是指用于计算下述的分数的运算式、作为用于获取分数的表的分数表。运算式例如是以地图表现数据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为参数的式子,其具体例在下面叙述。分数表是与地图表现数据的一个以上的各属性值或属性值的组合成对地保存有分数或成为分数源的源数据的表。

另外,各种信息例如是指地名位置对应表。地名位置对应表是表示地名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对应的表。

在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中保存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地图表现数据是表现出地图的数据。地图表现数据是要表现的地理区域为有限的信息。地图表现数据优选与识别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相互对应。地图识别符例如是id、具有地图表现数据的文件名、地图表现数据的名称等。地图表现数据例如是旧地图、图示地图、概略地图、手绘地图等,其种类不限。地图表现数据通常是图像数据,但是也可以是矢量数据等,数据结构不限。地图表现数据与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值相互对应。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是地图表现数据的属性值。属性值是表示地图表现数据的性质和特征等的信息。与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包含区域确定信息。区域确定信息是确定地图表现数据所表示的区域的信息。区域通常为矩形,但是也可以是三角形、八边形、圆形等矩形以外的形状。地图表现数据所表示的区域可以说是地图表现数据正在表现的区域。区域确定信息例如是(纬度,经度)的集合。另外,区域确定信息例如是表示从基准点起的相对坐标的信息的集合。但是,区域确定信息的数据结构不限,只要是确定区域的信息即可。

与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例如是静态的属性值即静态属性值。另外,与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例如是动态变化的动态属性值。一个以上的属性值也可以包含一个以上的静态属性值和一个以上的动态属性值。静态属性值例如是作为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的比例尺(适当地简称作“比例尺”)、地图表现数据所表示的区域在地图上的实际面积(适当地简称作“面积”)、表示地图的内容的内容信息。内容信息是地图表现数据的完成度、地图表现数据的主题、与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元数据、关键词等。元数据、关键词例如是地图表现数据的种类、地图表现数据的区域中存在的风景名、地名等。地图表现数据的种类例如是表示是主题公园的地图的“主题公园”、表示是观光用地图的“观光地图”、表示是特定的区域(例如学校等)的地图的信息等。另外,一个以上的静态属性值例如也可以是表示明示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标志、或者表示无法明示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标志等。动态属性值例如是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与代表地图表现数据的地点之间的距离、与使用者对地图表现数据的动作相关的使用者动作信息。

此外,代表地图表现数据的地点例如是指地图表现数据的重心点、地图表现数据的端缘的任意点、构成地图表现数据的区域的边界的任意点。

地图表现数据优选被包含于文件中。但是,地图表现数据也可以是数据库内的数据,其数据格式、管理方法不限。在地图表现数据被包含于文件中的情况下,该文件中可以包含有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另外,一个地图表现数据也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文件实现。也就是说,一个地图表现数据也可以被分割到两个以上的文件中。

使用者动作信息通常包含历史信息、当前信息中的一种以上的信息。历史信息是指基于使用者从过去到当前为止对地图表现数据的操作的信息。当前信息是基于使用者当前对地图表现数据的操作的信息。历史信息例如是使用者过去下载的次数、进行了下载的使用者的一个以上的使用者识别符、月浏览数、平均访问时间、星级数、等级等对使用者的评价值的平均、使用者对地图表现数据的评论数(感想数)。但是,历史信息例如也可以是来自使用者的指示(例如,下载的指示、在终端装置2不显示的指示)、接收到的评论、接收到的评价值等。

当前信息例如是识别由终端装置2当前正在输出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当前正在输出的地图表现数据的输出时间(也可以称作阅览时间。)。当前信息例如是当前阅览中的一个以上的使用者的识别符。

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保存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使用者信息。使用者信息是与使用者有关的信息。使用者信息通常具有识别使用者的使用者识别符。使用者信息例如具有使用者识别符以及历史信息。历史信息是与使用者对地图表现数据的操作的历史有关的信息。历史信息例如是识别已预览的或者已下载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阅览地图表现数据的时间等。另外,使用者信息也可以具有当前信息。此处的当前信息例如是当前正在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使用者信息例如也可以具有表示是否可以发送确定该使用者的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的标志。此外,使用者识别符也可以是识别终端装置2的终端识别符。使用者识别符例如是id、邮箱地址、电话号码、mac地址等。

在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中,与两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地保存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

位置确定信息是指确定位置的信息。位置确定信息可以认为是确定使用者的位置的信息,也可以认为是确定终端装置2的位置的信息。位置确定信息例如是表示终端装置2所处的当前位置的当前位置信息(例如(纬度,经度)的信息)。

此外,位置确定信息也可以是确定被认为是使用者正在关注的区域或地区的位置的信息等。在这种情况下,位置确定信息是与正在由终端装置2输出的地图表现数据或地图相对应的位置信息、或者由终端装置2受理的地名信息确定的位置信息、正在由终端装置2输出的地图表现数据或地图、或者由终端装置2受理的地名信息。另外,与正在由终端装置2输出的地图表现数据或地图相对应的位置信息是表示正在由终端装置2输出的地图表现数据或地图的中心点的位置的信息、或者表示正在由终端装置2输出的地图表现数据或地图的边界线上的任意一点的位置的信息等。

在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中,优选与两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地保存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一个以上的使用者的位置确定信息。

在此,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例如是表示与相互对应的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终端装置2的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另外,与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终端装置2例如是指处在对于该地图表现数据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状态的终端装置2。另外,处在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状态的终端装置2例如是指正在输出该地图表现数据的终端装置2、已下载该地图表现数据的终端装置2、保存有该地图表现数据的终端装置2(通常是下载了地图表现数据且未删除的终端装置2)、对该地图表现数据进行了预定的操作(例如放入收藏夹中等)的终端装置2。

另外,与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终端装置2例如是指对于该地图表现数据已注册的使用者的终端装置2。

接收部12从终端装置2接收各种信息和指示等。各种信息和指示等例如是指下述的请求指示、下述的使用者位置信息、位置确定信息等。

使用者位置信息接收部121接收具有位置确定信息和使用者识别符的使用者位置信息。

请求指示接收部122从终端装置2接收请求指示。请求指示是指发送地图表现数据的指示。请求指示包含确定地图表现数据的确定信息。此外,确定信息例如是地图识别符、位置确定信息、使用者识别符等。在确定信息是地图识别符的情况下,例如既可以是通过该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被选择,也可以是通过该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和满足预定的条件(例如下述的缓存条件)的地图表现数据被选择。另外,在确定信息是位置确定信息的情况下,与通过该位置确定信息确定的位置相对应的地图表现数据被选择。在确定信息是使用者识别符的情况下,与该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地图表现数据被选择。

处理部13进行各种处理。各种处理例如是指数据获取部131、排序部132、分数获取部133、第二数据获取部134进行的处理。

处理部13根据数据获取部131获取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所述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在该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该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此外,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处理是公知技术。也就是说,处理部13例如获取通过与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区域确定信息确定的区域内的、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相对坐标(x,y)。而且,处理部13例如在地图表现数据中的相对坐标(x,y)所表示的位置上,配置与位置确定信息相对应的图案(例如星形标记、黑圈等)。此外,在存在两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在地图表现数据上配置两个以上的图案。

处理部13例如将接收到的使用者位置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与该使用者位置信息所具有的使用者识别符相互对应地存储到保存部11中。由此,确定使用者或终端装置2的当前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与使用者识别符相互对应地被存储。

处理部13例如根据接收到的使用者注册信息构建要注册的使用者信息,并存储到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中。处理部13例如在接收到使用者注册信息的情况下,生成唯一的使用者识别符,并根据该使用者识别符和使用者注册信息所具有的信息(例如姓名、年龄、性别、一个以上的地图识别符等)构建使用者信息,并且存储到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中。该处理是使用者注册处理。

数据获取部131获取地图使用者信息,所述地图使用者信息包括通过请求指示所具有的确定信息确定的地图表现数据、以及与该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也就是说,数据获取部131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通过接收到的请求指示所具有的确定信息确定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另外,数据获取部131从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获取与获取到的一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然后,数据获取部131构建具有地图表现数据以及与该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

在此,数据获取部131在获取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仅获取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例如是指与如下的使用者识别符相对应的位置确定信息,即,该使用者识别符和表示可以发送确定使用者的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的标志成对。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例如是指与如下的使用者识别符相对应的位置确定信息,即,该使用者识别符和表示不许发送确定使用者的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的标志不成对。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例如是指确定处在对于地图表现数据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状态的终端装置2的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此外,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状态例如是指正在输出该地图表现数据、已下载该地图表现数据等。

数据获取部131可以在满足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获取具有地图表现数据和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地图使用者信息,在不满足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获取不具有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地图表现数据。此外,预定的条件例如是对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有明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标志。另外,预定的条件例如是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满足预定的条件。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满足预定的条件例如是指地图表现数据的种类为特定的种类(例如“主题公园”)或者不为特定的种类、区域确定信息所表示的区域的大小为阈值以下或者比阈值小、比例尺为阈值以上或者比阈值大等。

以下,对于请求指示所具有的确定信息为地图识别符的情况、为位置确定信息的情况、为使用者识别符的情况的各情况,说明数据获取部131的处理。

(1)确定信息为地图识别符的情况

数据获取部131从请求指示所具有的确定信息中获取地图识别符。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通过该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此外,在此,数据获取部131也可以获取通过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并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和与该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具有预定的关系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成对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预定的关系是指一致、或者具有阈值以上的类似度等。一个以上的属性值的集合间的类似度的获取例如是由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构成的矢量的类似度的获取,是公知技术。另外,预定的关系例如是指与如下的区域特定信息成对的地图表现数据:所述区域确定信息是和与通过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区域确定信息所表示的区域为相同的区域的区域确定信息;或者预定的关系例如是指与如下的区域特定信息成对的地图表现数据等:所述区域确定信息是和与通过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区域确定信息所表示的区域的重叠度为阈值以上或大于阈值的区域的区域确定信息。

另外,数据获取部131从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获取与获取到的一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此外,在此,数据获取部131也可以仅获取与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中的、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此外,预定的条件的例子如上所述。

然后,数据获取部131构建具有获取的地图表现数据和获取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

(2)确定信息为位置确定信息的情况

数据获取部131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与通过请求指示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确定的位置所对应的区域确定信息相互对应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通过位置确定信息确定的位置所对应的区域确定信息例如是指表示包含通过位置确定信息确定的位置的区域的区域确定信息、表示包含与通过位置确定信息确定的位置相近到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程度的位置在内的区域的区域确定信息等。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与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包括区域确定信息。

在地图表现数据被包含于文件中的情况下,数据获取部131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包含与通过位置确定信息确定的位置所对应的区域确定信息相互对应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一个以上的文件。此外,地图表现数据被包含于文件中,也可以为地图表现数据是文件。地图表现数据是文件,例如为文件是地图表现数据的图像文件。

另外,数据获取部131从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获取与获取到的一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此外,在此,数据获取部131也可以仅获取与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中的、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此外,预定的条件的例子如上所述。

然后,数据获取部131构建具有地图表现数据和获取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

(3)确定信息为使用者识别符的情况

数据获取部131从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获取与请求指示所具有的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地图识别符。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获取与该地图识别符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此外,在此,数据获取部131也可以仅获取与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中的、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此外,预定的条件的例子如上所述。

然后,数据获取部131构建具有地图表现数据和获取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此外,与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地图识别符例如是该使用者购买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该使用者下载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该使用者正在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等。

排序部132在数据获取部131获取的地图表现数据存在两个以上的情况下,使用与该两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对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进行排序。也就是说,排序部132在数据获取部131获取的地图表现数据存在两个以上的情况下,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与该两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并使用该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对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进行排序。

排序部132例如以根据与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获取的分数为排序键,对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进行排序。此外,分数的获取由下述的分数获取部133进行。另外,此处的排序通常是按照分数的降序的排序。排序部132通常以分数越高越在前面(先)输出的方式对地图表现数据进行排序。另外,对于排序,只要是使得在终端装置2中按顺序输出的处理,则可以是任何的排序,例如,既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的按序排列,也可以与两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地将表示位次的位次信息附加到地图表现数据。

此外,地图表现数据的排序与地图使用者信息的排序、或者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排序是相同含义。

分数获取部133在数据获取部131获取的地图表现数据存在两个以上的情况下,针对两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使用与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值获取分数。获取分数的算法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认为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与地图使用者信息的分数、或者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是相含义。

分数获取部133也可以仅使用与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获取各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另外,分数获取部133也可以使用与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以及使用者信息获取各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

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使用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与代表地图表现数据的地点之间的距离(以下,适当地简称为“距离”)、比例尺、面积、完成度、元数据、dl次数、月浏览数、平均访问时间、评价值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值,获取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在此,比例尺是指地图表现数据的比例尺。面积是指地图表现数据所表现的区域的实际面积。完成度是指表示地图表现数据的完成的程度的信息,是人为输入的信息。元数据是指赋予给地图表现数据的信息。dl次数是至今为止下载到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中并在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中显示的总次数。此外,dl次数也可以是至今为止下载到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中的总次数。月浏览数是当月或者上个月在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中显示的总次数。平均访问时间是在终端装置2上显示的时间的平均值。评价值是使用者的评价值的平均值。

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以距离越短则分数越高的方式计算分数。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以比例尺越小则分数越高的方式计算分数。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以面积越小则分数越高的方式计算分数。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以完成度越高(完成度的值越大)则分数越高的方式计算分数。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以dl次数越多则分数越高的方式计算分数。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以月浏览数越多则分数越高的方式计算分数。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以平均访问时间越长则分数越高的方式计算分数。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以评价值越大则分数越高的方式计算分数。

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也可以参照如果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值确定则分数确定的分数表,使用所获取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值,从分数表获取分数。

分数获取部133例如也可以使用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的数量、或者与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位置确定信息的数量、或者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地图表现数据上表现的其他使用者或其他终端装置2的位置的数量,获取分数。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分数获取部133以上述位置确定信息的数量、或者位置的数量越多则分数越高的方式,获取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

第二数据获取部134在接收部12接收到位置确定信息之后,获取满足预定的条件(以下,适当地称作“缓存条件”。)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第二数据获取部134获取用于在终端装置2中使地图表现数据的显示高速化的缓存用地图表现数据。也就是说,优选地,第二数据获取部134获取估计终端装置2的使用者接下来请求的可能性高(满足预定的条件)的地图表现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例如获取发送部14发送到终端装置2的地图表现数据(当前正在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并获取与该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具有预定的关系的属性值所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此外,具有预定的关系的属性值例如是指与当前正在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一致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另外,具有预定的关系的属性值例如是指与当前正在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近似到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程度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此外,具有预定的关系是缓存条件的一例。

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例如使用与接收部12接收到的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历史信息,获取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例如获取与历史信息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识别符成对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并从获取到的属性值中获取满足缓存条件的属性值(获取使用者喜好的属性值),并且获取与该属性值成对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例如使用发送部14发送到终端装置2的地图表现数据(当前正在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以及与接收部12接收到的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历史信息,获取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例如获取分数获取部133获取到的分数大到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程度的分数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分数获取部133使用发送部14发送到终端装置2的地图表现数据(当前正在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与接收部12接收到的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历史信息中的一种以上的属性值,获取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

第二数据获取部134获取要在一个终端装置2中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时间点不限。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例如可以在地图表现数据被发送到一个终端装置2的情况下,开始获取要在该一个终端装置2中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处理。另外,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例如也可以在地图表现数据被发送到一个终端装置2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开始获取要在该一个终端装置2中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处理。

发送部14向终端装置2发送数据获取部131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一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所述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一个以上的各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此外,在发送部14向终端装置2发送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处理部13根据数据获取部131获取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构建如下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该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在该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该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

发送部14也可以向终端装置2发送数据获取部131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

在发送部14发送一个地图表现数据等的情况下,该一个地图表现数据等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文件。另外,发送部14可以将构成一个地图表现数据等的多个文件(该地图表现数据的一部分的文件)作为合并成一个的压缩文件,发送到终端装置2,也可以通过非同步通信使与一个id具有关联的多个各文件在不同的时间点被发送。此外,一个地图表现数据等的一部分的文件也可以称作平铺图像文件。另外,构成一个地图表现数据等的多个文件也可以称作数据集。此外,一个地图表现数据等例如是指一个地图表现数据、一个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一个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发送部14例如向终端装置2发送排序部132进行了排序的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发送部14例如向终端装置2发送排序部132进行了排序的两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发送部14例如向终端装置2发送第二数据获取部134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等的一部分或全部。地图表现数据等的一部分是指分割地图表现数据得到的其中的一部分区域的地图表现数据等。一部分区域的地图表现数据等也可以称作部分地图表现数据等。地图表现数据等例如是指地图表现数据、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发送部14例如向终端装置2发送数据获取部131获取到的一个以上的文件。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文件例如包含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另外,文件例如包含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发送部14例如仅在满足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向终端装置2发送包括地图表现数据和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在此,预定的条件例如是对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有明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标志,或者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满足预定的条件。此外,关于预定的条件的例子如上所述。

在构成终端装置2的终端保存部21中保存各种信息。各种信息例如是指使用者识别符、正在输出的地图表现数据等的地图识别符、正在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各种信息例如是指地名位置对应表。

终端受理部22受理各种指示和信息。各种指示和信息例如是指具有确定信息的请求指示、各种操作。请求指示可以具有地图识别符,也可以不具有地图识别符。

在此,受理是指包含从键盘和鼠标、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的受理、经由有线或无线的通信线路发送的信息的接收、从光盘和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存储介质中读出的信息的受理等在内的概念。

各种指示和信息的输入单元可以是触摸面板、键盘、鼠标、基于菜单画面的输入单元等任何的输入单元。终端受理部22可以通过触摸面板、键盘等输入单元的设备驱动器、菜单画面的控制软件等实现。

终端处理部23进行各种处理。各种处理例如是指根据接收到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处理。终端处理部23例如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所述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将接收到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明示在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此外,终端处理部23也可以仅使用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中的、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另外,各种处理例如是指根据终端受理部22受理的请求指示构建出要进行发送的请求指示的处理。在终端受理部22受理了请求指示的情况下,终端处理部23例如在该请求指示不具有地图识别符的情况下,获取表示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从终端保存部21获取使用者识别符,并构建包括具有该位置信息的位置确定信息以及该使用者识别符的请求指示。另外,在终端受理部22受理了请求指示、并且该请求指示不具有地图识别符且正在由终端装置2显示地图或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例如,终端处理部23获取代表正在显示的地图的区域的地点的位置信息、或者代表正在显示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区域的地点的位置信息,从终端保存部21获取使用者识别符,并构建包括具有该位置信息的位置确定信息以及该使用者识别符的请求指示。另外,在终端受理部22受理了请求指示、并且该请求指示不具有地图识别符且正在由终端装置2显示地图或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例如,终端处理部23获取正在显示的地图或者正在显示的地图表现数据,从终端保存部21获取使用者识别符,并构建包括该地图或地图表现数据以及该使用者识别符的请求指示。另外,在终端受理部22受理了请求指示、并且该请求指示具有地点信息的情况下,例如,终端处理部23从终端保存部21获取使用者识别符,并构建包括具有地点信息的位置确定信息以及该使用者识别符的请求指示。另外,在终端受理部22受理了请求指示、并且该请求指示具有地点信息的情况下,例如,终端处理部23从终端保存部21获取使用者识别符,从终端保存部21的地名位置对应表获取与地点信息相对应的位置信息,并构建包括具有该位置信息的位置确定信息以及该使用者识别符的请求指示。

各种处理例如是指从终端保存部21的地名位置对应表获取与受理的地名信息成对的位置信息的处理。

各种处理例如是指将缓存用的所接收到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暂时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的处理。

终端发送部24向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各种指示和信息。终端发送部24向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终端处理部23构建的信息。终端发送部24例如向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请求指示。

终端接收部25从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各种信息。各种信息例如是指地图表现数据、地图使用者信息、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另外,各种信息是指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等的全部或一部分。

终端接收部25例如与请求指示的发送相应地,从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终端接收部25例如与请求指示的发送相应地,从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或者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

终端输出部26输出各种信息。各种信息是指终端受理部22受理的信息、终端接收部25接收到的地图表现数据等。各种信息例如是指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此外,终端输出部26也可以输出仅明示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中的、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在此,输出通常是指显示到显示器。但是,输出也可以认为是包含使用通用投影仪的投影、利用打印机的打印、向外部装置(通常为显示装置)的发送、向存储介质的存储、处理结果向其他的处理装置和其他的程序等的转发等在内的概念。

保存部11、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以及终端保存部21优选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但是也能通过易失性存储介质实现。

信息存储到保存部11等中的过程不限。例如,可以是经由存储介质将信息存储在保存部11等中,也可以是将经由通信线路等发送来的信息存储在保存部11等中,或者也可以是将经由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存储在保存部11等中。

接收部12、使用者位置信息接收部121、请求指示接收部122以及终端接收部25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的通信单元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处理部13、数据获取部131、排序部132、分数获取部133、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以及终端处理部23通常可由mpu、存储器等实现。处理部13等的处理步骤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被存储在rom等存储介质中。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电路)实现。

发送部14以及终端发送部24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的通信单元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广播单元实现。

可以认为终端输出部26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的输出设备,也可以认为终端输出部26不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的输出设备。终端输出部26可以通过输出设备的驱动软件、或者输出设备的驱动软件和输出设备等实现。

接下来,对信息系统a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关于信息处理装置1的动作,使用图3至图8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301)接收部12对是否从终端装置2接收到请求指示进行判断。在接收到请求指示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02,在未接收到请求指示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06。

(步骤s302)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在步骤s301接收到的请求指示相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关于该地图表现数据获取处理,使用图5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303)数据获取部131使用在步骤s302获取的地图表现数据,获取一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关于该地图使用者信息获取处理,使用图8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304)发送部14向发送来请求指示的终端装置2发送在步骤s303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一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所述一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在步骤s303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各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表示的位置。

(步骤s305)处理部13与步骤s304中的地图使用者信息等的发送相应地,变更与发送来请求指示的终端装置2所对应的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状态信息。返回到步骤s301。该状态信息为设置成正在输出与发送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地图表现数据的状态,或者设置成与发送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地图表现数据已被存储的状态等。此外,状态信息是与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属性值的一例。状态信息例如是历史信息、当前信息。

(步骤s306)使用者位置信息接收部121判断是否接收到具有位置确定信息和使用者识别符的使用者位置信息。在接收到使用者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07,在未接收到使用者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08。

(步骤s307)处理部13将在步骤s306接收到的使用者位置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与该使用者位置信息所具有的使用者识别符相互对应地存储到保存部11中。返回到步骤s301。此外,存储的位置确定信息通常通过使用者识别符与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

(步骤s308)接收部12判断是否接收到使用者注册信息。在接收到使用者注册信息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09,在未接收到使用者注册信息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11。

(步骤s309)处理部13从在步骤s308接收到的使用者注册信息中获取要注册的使用者信息。

(步骤s310)处理部13根据在步骤s309获取的使用者信息构建要注册的使用者信息,并存储到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中。返回到步骤s301。

(步骤s311)第二数据获取部134判断是否发送要在一个终端装置2中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在判断为发送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12,在判断为不发送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22。此外,判断为发送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例如是已向一个终端装置2发送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向一个终端装置2发送地图表现数据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的情况。

(步骤s312)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从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获取与作为发送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对象的终端装置2的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历史信息。

(步骤s313)第二数据获取部134将1代入到计数器j中。

(步骤s314)第二数据获取部134判断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中是否存在第j个地图表现数据。在存在第j个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15,在不存在第j个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19。

(步骤s315)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与第j个地图表现数据成对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

(步骤s316)第二数据获取部134判断在步骤s315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或者在步骤s312获取的历史信息、或者在步骤s315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与在步骤s312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否符合缓存条件。在符合缓存条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17,在不符合缓存条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18。此外,第二数据获取部134在判断是否符合缓存条件时也可以使用当前信息。

(步骤s317)第二数据获取部134将识别第j个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暂时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此外,在此,分数获取部133可以针对第j个地图表现数据,计算上述的分数,并将地图识别符与分数成对地暂时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另外,在此,暂时存储到缓冲器中的地图识别符通常是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候选的地图表现数据的识别符。另外,关于分数获取部133的分数计算方法的例子,如上所述。

(步骤s318)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使计数器j增加1。返回到步骤s314。

(步骤s319)第二数据获取部134根据通过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存储的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确定要在终端装置2中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此外,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也可以将通过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存储的地图识别符识别的所有的地图表现数据确定为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另外,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也可以从通过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存储的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中随机地选择一个地图识别符,并将通过该一个地图识别符识别的所有的地图表现数据确定为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另外,也可以将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存储的分数为前n位(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地图表现数据确定为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另外,也可以将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存储的分数为阈值以上或者比阈值大的地图表现数据确定为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此外,确定地图表现数据例如可以是获取地图识别符,也可以是对地图表现数据赋予标志等。

(步骤s320)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在步骤s319确定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此外,在此,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也可以从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获取与获取到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并使用该地图表现数据和该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构建地图使用者信息或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步骤s321)发送部14将在步骤s320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全部、或者在步骤s320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的一部分发送给判断为要进行缓存的一个终端装置2。返回到步骤s301。此外,在此,要缓存的数据可以不是地图表现数据,而是地图使用者信息或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或它们任意一者的一部分。

(步骤s322)接收部12判断是否从终端装置2接收到其他的操作信息等。在接收到操作信息等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23,在未接收到操作信息等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01。此外,操作信息等例如是指操作信息和使用者识别符。

(步骤s323)处理部13将在步骤s322接收到的操作信息等存储到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中。返回到步骤s301。此外,在此,处理部13也可以进行与接收到的操作信息等相应的处理。

此外,在图3、图4的流程图中,通过电源关闭或处理结束的中断,处理结束。

接下来,关于步骤s302的地图表现数据获取处理,使用图5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501)数据获取部131获取接收到的请求指示所具有的确定信息。

(步骤s502)数据获取部131判断在步骤s501获取的确定信息是否是位置确定信息。在是位置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03,在不是位置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13。

(步骤s503)数据获取部131使用在步骤s501获取的位置确定信息获取位置信息。此外,关于位置信息获取处理,使用图6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504)数据获取部131将1代入到计数器i中。

(步骤s505)数据获取部131判断在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中是否存在第i个地图表现数据。如果存在第i个地图表现数据,则前进到步骤s506,如果不存在第i个地图表现数据,则前进到步骤s510。

(步骤s506)数据获取部131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与第i个地图表现数据成对的区域确定信息。

(步骤s507)数据获取部131判断在步骤s503获取的位置信息是否与在步骤s506获取的区域确定信息相对应。在相对应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08,在不对应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09。此外,位置信息与区域确定信息相对应例如是指通过位置信息确定的地点被包含在区域确定信息所表示的区域中,或者通过位置信息确定的地点与区域确定信息所表示的区域相近到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程度等。此外,在步骤s503获取的位置信息是保存在下述的变量中的位置信息。

(步骤s508)数据获取部131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识别第i个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并暂时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

(步骤s509)数据获取部131使计数器i增加1。返回到步骤s505。

(步骤s510)排序部132判断未图示的缓冲器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的地图识别符。在存在两个以上的地图识别符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11,在不存在两个以上的地图识别符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12。

(步骤s511)排序部132对通过存在于未图示的缓冲器中的两个以上的地图识别符识别的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进行排序。返回到上级处理。关于排序处理,使用图7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512)处理部13获取存在于未图示的缓冲器中的地图识别符,并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通过该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返回到上级处理。

(步骤s513)数据获取部131判断在步骤s501获取的确定信息是否是地图识别符。在是地图识别符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14,在不是地图识别符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15。

(步骤s514)数据获取部131例如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通过在步骤s501获取的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此外,数据获取部131例如也可以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与通过在步骤s501获取的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具有预定的关系的地图表现数据。此外,预定的关系例如是指一个以上的属性值相同或类似。一个以上的属性值相同或类似例如是在两个区域确定信息所表示的区域存在阈值以上或大于阈值的重叠度、两个区域确定信息所表示的区域一致等。

(步骤s515)数据获取部131判断在步骤s501获取的确定信息是否是使用者识别符。在是使用者识别符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16,在不是使用者识别符的情况下,返回到上级处理。

(步骤s516)数据获取部131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与在步骤s501获取的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返回到上级处理。

接下来,关于步骤s503的位置信息获取处理,使用图6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601)数据获取部131判断获取的确定信息是否是位置信息本身。在是位置信息本身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602,在不是位置信息本身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603。

(步骤s602)数据获取部131将位置确定信息代入到保存位置信息的变量中。返回到上级处理。

(步骤s603)数据获取部131判断获取的位置确定信息是否是地名信息。在是地名信息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604,在不是地名信息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606。

(步骤s604)数据获取部131从保存部11获取与获取到的地名信息相对应的位置信息。

(步骤s605)数据获取部131将获取的位置信息代入到保存位置信息的变量中。返回到上级处理。

(步骤s606)数据获取部131判断获取的位置确定信息是否具有表示区域的区域确定信息,或者在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中是否保存有与获取的位置确定信息(例如,地图表现数据或地图或地图识别符)相对应的区域确定信息。在具有区域确定信息等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607,在其他的情况下,返回到上级处理。

(步骤s607)数据获取部131获取表示代表由获取到的位置确定信息所具有的区域确定信息表示的区域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或者获取表示代表由与获取到的位置确定信息相对应的区域确定信息表示的区域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此外,表示代表区域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是表示区域的重心点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步骤s608)数据获取部131将在步骤s607获取的位置信息代入到保存位置信息的变量中。返回到上级处理。

接下来,关于步骤s511的排序处理,使用图7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701)分数获取部133从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获取与发送来请求指示的终端装置2的使用者的使用者识别符成对的历史信息。

(步骤s702)分数获取部133将1代入到计数器k中。

(步骤s703)分数获取部133判断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是否存在第k个地图识别符。在存在第k个地图识别符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704,在不存在第k个地图识别符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708。此外,存在第k个地图识别符是指存在第k个地图表现数据。

(步骤s704)分数获取部133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与第k个地图表现数据成对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此外,在属性值之中,可以存在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中包含的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数量。

(步骤s705)分数获取部133使用在步骤s704获取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和/或在步骤s701获取的历史信息,计算针对第k个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

(步骤s706)分数获取部133将在步骤s705计算出的分数与第k个地图识别符相互对应地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

(步骤s707)分数获取部133使计数器k增加1。返回到步骤s703。

(步骤s708)排序部132以未图示的缓冲器中的分数为排序键,按照降序对地图识别符进行排序。然后,排序部132按照排序后的顺序,从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获取通过地图识别符识别的地图表现数据。返回到上级处理。

接下来,关于步骤s303的地图使用者信息获取处理,使用图8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801)数据获取部131将1代入到计数器i中。

(步骤s802)数据获取部131判断在获取的地图表现数据之中是否存在第i个地图表现数据。在存在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803,在不存在的情况下,返回到上级处理。

(步骤s803)数据获取部131从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113获取与第i个地图表现数据成对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此外,数据获取部131也可以仅获取与第i个地图表现数据成对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中的、满足预定的条件的位置确定信息。

(步骤s804)数据获取部131使用第i个地图表现数据和在步骤s803获取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构建地图使用者信息。此外,在此,也可以代替地图使用者信息而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步骤s805)数据获取部131使计数器i增加1。返回到步骤s802。

接下来,关于终端装置2的动作,使用图9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步骤s901)终端受理部22判断是否受理了请求指示。在受理了请求指示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02,在未受理请求指示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08。

(步骤s902)终端处理部23判断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是否缓存有与在步骤s901受理的请求指示相对应的地图表现数据或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在缓存有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07,在未缓存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03。

(步骤s903)终端处理部23获取与在步骤s901受理的请求指示相对应的确定信息。在此,终端处理部23例如从终端保存部21获取使用者识别符,并构建具有确定信息和该使用者识别符的请求指示。

(步骤s904)终端发送部24将在步骤s903构建的请求指示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

(步骤s905)终端接收部25判断是否从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在接收到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06,在未接收到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905。此外,终端接收部25也可以从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而不是接收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另外,终端接收部25也可以从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以及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

(步骤s906)终端处理部23根据在步骤s905接收到的一个以上的各地图使用者信息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并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此外,在步骤s905仅接收到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不进行本步骤的处理。

(步骤s907)终端输出部26输出缓冲器内的一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返回到步骤s901。此外,在此,在存在多个要输出的候选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既可以输出该多个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也可以仅输出排序中的最前面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另外,终端输出部26也可以仅输出地图表现数据。另外,终端输出部26也可以输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和地图表现数据。

(步骤s908)终端受理部22判断是否从使用者受理了操作。在受理了操作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09,在未受理操作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12。

(步骤s909)终端处理部23进行与在步骤s908受理的操作相应的处理。

(步骤s910)终端处理部23获取与在步骤s908受理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息,并构建向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的信息。此外,向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的信息通常包括操作信息和使用者识别符,称作操作信息等。另外,操作信息可以是操作的原始信息(例如,按压的按钮的id、输入的信息等),也可以是从一个以上的操作的集合获取的信息(例如,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正在阅览地图表现数据、地图表现数据的阅览时间等)。

(步骤s911)终端发送部24将在步骤s910构建的操作信息等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返回到步骤s901。

(步骤s912)终端接收部25判断是否接收到缓存用的地图表现数据等的全部或一部分。在接收到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13,在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14。此外,地图表现数据等在此是指地图表现数据或地图使用者信息或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步骤s913)终端处理部23将在步骤s912接收到的缓存用的地图表现数据等的全部或一部分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返回到步骤s901。

(步骤s914)终端处理部23获取表示当前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步骤s915)终端处理部23构建具有在步骤s914获取的位置信息和使用者识别符的使用者位置信息。

(步骤s916)终端发送部24将在步骤s915构建的使用者位置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返回到步骤s901。

此外,在图9的流程图中,将使用者位置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的时间点和条件不限。例如,在终端装置2中,可以仅在正在输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或地图表现数据的期间,终端发送部24将使用者位置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由此,在其他终端装置2中仅输出正在阅览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或地图表现数据的使用者的位置。

另外,在图9的流程图中,通过电源关闭或处理结束的中断,处理结束。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系统a的具体的动作进行说明。信息系统a的概念图是图1。

现在,假设在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111中保存有图10所示的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管理一个以上的具有“id”、“静态属性值”、“动态属性值”、“地图表现数据”、“标志”的记录。

“id”是地图识别符。“静态属性值”是地图表现数据的静态属性值,在此,包括区域确定信息、地图表现数据的比例尺、地图表现数据的面积、地图表现数据的完成度、元数据。区域确定信息是(纬度,经度)的集合,“id=m01,m02”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形状为矩形,因此具有矩形的左上的地点和右下的地点的(纬度,经度)的信息。另外,“id=m03”的地图表现数据的顶点存在八个,因此区域确定信息具有八个(纬度,经度)的信息。在此,元数据是地图表现数据的种类。另外,“静态属性值”例如是由运营信息处理装置1的企业输入的信息。

“动态属性值”是地图表现数据的动态属性值,在此,是使用者动作信息。在此,使用者动作信息包括“dl次数”、“月浏览数”、“平均访问时间”、“评价值”。“dl次数”是至今为止被下载到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中并在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中显示的总次数。此外,“dl次数”也可以是至今为止被下载到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的总次数。“月浏览数”是当月或者上个月在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中显示的总次数。“平均访问时间”是在终端装置2上显示的时间的平均值。“评价值”是使用者的评价值的平均值。

“动态属性值”是信息处理装置1的处理部13使用从终端装置2接收到的操作信息获取的信息。也就是说,信息处理装置1的接收部12例如在由终端装置2显示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所显示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然后,处理部13使与该地图识别符成对的“dl次数”和“月浏览数”增加1。此外,在接收到所显示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之后,处理部13使用未图示的时钟,开始显示时间的测量。

“标志”是表示是否明示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标志。在“标志=0”的地图表现数据中,不明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使用者的位置)。另外,在“标志=1”的地图表现数据中,可以明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使用者的位置)。

此外,“标志”既可以是由管理者等输入的值,也可以是自动获取的值。处理部13例如可以对一个以上的静态属性值满足预定的条件的地图表现数据赋予标志“1”,而对不满足预定的条件的地图表现数据赋予标志“0”。此外,预定的条件例如可以是使用了面积、比例尺、元数据(种类)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条件。预定的条件例如是“比例尺>=1/8000&面积<=10000”。另外,预定的条件例如是“元数据=旧地图”。

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的接收部12在终端装置2中地图表现数据变成不显示的情况下,接收变成不显示的意旨的信息或地图识别符。然后,处理部13获取在终端装置2显示过地图表现数据的时间(从显示时间的测量的开始起的时间)。然后,处理部13使用该时间变更“平均访问时间”。

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的接收部12从终端装置2接收地图识别符和评价值。然后,处理部13变更与该地图识别符成对的评价值的平均值。此外,处理部13也可以使用静态属性值计算评价值。例如,“dl次数”、“月浏览数”、“平均访问时间”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值越大,处理部13计算出更高评价的评价值。

在此,“地图表现数据”是图像数据。毋庸多言,“地图表现数据”也可以是图像文件。

另外,保存部11保存有用于确定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的信息。在此,假设该信息是运算式。运算式是使用了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与代表地图表现数据的地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简称为“距离”)、比例尺、面积、完成度、元数据、dl次数、月浏览数、平均访问时间、评价值的运算式。运算式是距离越小则分数越高的运算式,是比例尺越小则分数越高的运算式,是面积越小则分数越高的运算式,是完成度越高(完成度的值越高)则分数越高的运算式,是dl次数越多则分数越高的运算式,是月浏览数越多则分数越高的运算式,是平均访问时间越长则分数越高的运算式,是评价值越高则分数越高的运算式。另外,假设保存部11保存有与元数据相对应的分数的源信息。分数的源信息例如是指“图示地图=2,旧地图=3,概略地图=1”等。另外,用于确定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的信息也可以是表。表是指如果距离、比例尺、面积、完成度、元数据、dl次数、月浏览数、平均访问时间、评价值确定则分数确定的表。此外,用于确定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的信息也可以是使用距离、比例尺、面积、完成度、元数据、dl次数、月浏览数、平均访问时间、评价值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来确定分数的信息。

另外,在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中保存有图11所示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使用者信息管理表是管理一个以上的使用者信息的表。此外,在此,使用者信息例如是已注册的使用者的信息。使用者信息包括“使用者识别符”、“使用者属性”、“历史信息”、“当前信息”、“使用者标志”。“使用者属性”是使用者的属性值,在此是“年龄”、“性別”。“历史信息”是与使用者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历史相关的信息,在此具有“阅览日”、“阅览地图识别符”、“阅览时间”。“阅览地图识别符”是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当前信息”是与使用者当前正在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相关的信息。在此,“当前信息”包括“阅览中地图识别符”、“阅览时间”、“使用者位置信息”。“阅览中地图识别符”是正在阅览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使用者位置信息”是表示最新的终端装置2的位置的信息。“使用者标志”是是否可以将使用者的位置确定信息发送给其他终端装置2的标志。“使用者标志=1”表示可以将位置确定信息发送给其他终端装置2,“使用者标志=0”表示不将位置确定信息发送给其他终端装置2。

另外,保存部11具有图12所示的地名位置对应表。地名位置对应表是表示地名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对应的表。

在该状况下,对以下的四个具体例进行说明。具体例1是在确定信息是表示使用者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由终端装置2显示一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形。另外,在具体例1中,对地图表现数据附加的位置信息是表示当前正在阅览该地图表现数据的使用者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再有,在具体例1中,是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由终端装置2构建的情形。

具体例2是在确定信息是地名信息的情况下由终端装置2显示一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形。另外,在具体例2中,对地图表现数据附加的位置信息是基于历史信息的位置信息。进一步具体而言,对地图表现数据附加的位置信息是过去阅览过该地图表现数据的使用者的位置信息。再有,在具体例2中,是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由信息处理装置1构建的情形。

具体例3是在正在显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使用者输入了接下来要显示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请求指示的情形。另外,在具体例3中,对地图表现数据附加的位置信息是表示当前正在阅览该地图表现数据的使用者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再有,在具体例3中,是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由信息处理装置1构建的情形。

具体例4是缓存用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被下载到终端装置2中的情形。

(具体例1)

现在,假设在使用者的终端装置2中正在显示图13所示的“旧地图等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画面。

然后,假设使用者未输入地名信息而按下了图13的地图请求按钮1301。于是,终端受理部22受理请求指示。接下来,假设终端处理部23由于在受理的请求指示中不包含地名信息,因此获取了表示当前位置的当前位置信息(xc,yc)。然后,终端处理部23从终端保存部21中读取出使用者识别符“u02”。接下来,终端处理部23构建包括当前位置信息(xc,yc)、使用者识别符“u02”的请求指示。接下来,终端发送部24将该请求指示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

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的接收部12从终端装置2接收包括当前位置信息(xc,yc)、使用者识别符“u02”的请求指示。

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从接收到的请求指示中获取位置信息(xc,yc)。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0的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中检索在区域中包含位置信息(xc,yc)的地图表现数据。也就是说,数据获取部131针对每个记录检查在通过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的各记录的区域确定信息确定的区域内是否包含位置信息(xc,yc)。然后,假设数据获取部131判断为在通过“id=m02,m03”的记录的区域确定信息确定的区域内包含位置信息(xc,yc)。然后,数据获取部131将“m02,m03”暂时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

接下来,分数获取部133从图11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中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2”成对的历史信息。另外,分数获取部133获取m02、m03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的静态属性值、以及动态属性值。然后,分数获取部133使用获取的使用者的历史信息、各地图表现数据的静态属性值、以及动态属性值,通过上述的运算式,计算m02、m03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在此,假设分数获取部133取得m02的分数“87”、m03的分数“48”。接下来,分数获取部133将分数与地图识别符相互对应地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也就是说,假设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存储了“(m02,87)、(m03,48)”。

接下来,排序部132以未图示的缓冲器中的分数为排序键,按照降序对地图识别符进行排序,取得(m02,m03)。

接下来,排序部132按照(m02,m03)的顺序,从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获取地图表现数据。

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获取到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m02”成对的标志“1”。然后,数据获取部131判断为可以在地图识别符“m02”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同样地,数据获取部131判断为可以在地图识别符“m03”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

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例如以如下方式获取与获取到的两个各地图表现数据成对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此外,在此,假设数据获取部131获取当前正在阅览地图表现数据的使用者的位置信息。

也就是说,假设数据获取部131针对m02的地图表现数据,获取了图11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的“阅览中地图识别符”为“m02”的使用者识别符“u01,u07”。然后,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1”以及“u07”成对的使用者标志为“1”,判断为两个使用者均可以明示位置。

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1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中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1”成对的使用者位置信息(x01,y01)、与使用者识别符“u07”成对的使用者位置信息(x07,y07)。然后,构建具有m02的地图表现数据和使用者位置信息(x01,y01)、(x07,y07)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此外,在此,地图使用者信息具有地图表现数据的区域确定信息。

接下来,假设数据获取部131针对m03的地图表现数据,获取了图11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的“阅览中地图识别符”为“m02”的使用者识别符“u05,u09”。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5”以及“u09”成对的使用者标志为“1”,判断为两个使用者均可以明示位置。

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1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中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5”成对的使用者位置信息(x05,y05)、与使用者识别符“u09”成对的使用者位置信息(x09,y09)。然后,构建具有m03的地图表现数据和使用者位置信息(x05,y05)、(x09,y09)的地图使用者信息。

接下来,发送部14将两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发送给“u02”的终端装置2。而且,处理部13与地图使用者信息的发送相应地,将与发送来请求指示的终端装置2所对应的使用者识别符“u02”成对的状态信息,变更为“m02”“m03”已下载。

接下来,“u02”的终端装置2的终端接收部25从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两个地图使用者信息。接下来,终端处理部23将接收到的两个地图使用者信息按照(m02,m03)的顺序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接下来,终端处理部23在m02的地图表现数据上确定出缓冲器内的第1个“m02”的地图使用者信息的使用者位置信息(x01,y01)、(x07,y07)所表示的位置,并在该位置附加预定的图案(例如,星形标记),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接下来,终端输出部26显示该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该显示例是图14。图14的1401、1402是分别与(x01,y01)、(x07,y07)相对应的地图表现数据上的位置,是其他使用者所处的位置。图14的1403、1404是用于滚动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滚动条。另外,1405是显示下一个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按钮。此外,1406是用于结束地图表现数据的显示的“停止”按钮。1407是表示当前位置(xc,yc)的标记(在此,为黑圈)。此外,终端处理部23使用该地图表现数据的区域确定信息和当前位置(xc,yc),计算地图表现数据中的当前位置(xc,yc)的坐标值。然后,终端输出部26在该坐标值的位置上显示标记。

在此,如果使用者按下1405,则所显示的地图表现数据切换为m03的地图表现数据,变成图15的显示。在图15中,1501、1502是分别与(x05,y05)、(x09,y09)相对应的地图表现数据上的位置,是其他使用者“u05”、“u09”所处的位置。此外,假设在检测到按下1405之后,终端装置2的终端处理部23在m03的地图表现数据上确定出缓冲器内的第1个“m03”的地图使用者信息的使用者位置信息(x05,y05)、(x09,y09)所表示的位置,并在该位置附加预定的图案(例如,星形标记),构建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另外,1503是用于显示“m02”的地图表现数据的返回按钮。1504是表示当前位置(xc,yc)的标记。

此外,在本具体例中,终端输出部26也可以将与接收到的(m02,m03)这两个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两个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显示在一个画面上。然后,也可以是,终端受理部22受理使用者对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选择,终端输出部26显示所选择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具体例2)

现在,假设在通过使用者识别符“u01”识别的使用者的终端装置2中显示有图13所示的“旧地图等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画面。

然后,假设使用者输入了地名信息“a地点”(参照图16的1601),并按下了图16的地图请求按钮1602。于是,终端受理部22受理地图表现数据的请求指示。接下来,由于在受理的请求指示中包含地名信息,因此终端处理部23获取位置确定信息“a地点”。然后,终端处理部23从终端保存部21中读取出使用者识别符“u01”。接下来,终端处理部23构建包括位置确定信息“a地点”、使用者识别符“u01”的请求指示。接下来,终端发送部24将该请求指示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

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的接收部12从终端装置2接收具有位置确定信息“a地点”、使用者识别符“u01”的请求指示。

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接收到的位置确定信息“a地点”成对的位置信息(xa,ya)。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0的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中检索在区域中包含位置信息(xa,ya)的地图表现数据。然后,假设数据获取部131判断为在由“id=m02,m03”的记录的区域确定信息确定的区域内包含位置信息(xa,ya)。然后,数据获取部131将“m02,m03”暂时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

接下来,分数获取部133从图11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中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1”成对的历史信息。另外,分数获取部133获取m02、m03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的静态属性值以及动态属性值。然后,分数获取部133使用获取的使用者的历史信息、各地图表现数据的静态属性值以及动态属性值,通过上述的运算式,计算m02、m03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的分数。在此,假设分数获取部133取得了m02的分数“87”、m03的分数“48”。接下来,分数获取部133将分数与地图识别符相互对应地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也就是说,假设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存储了“(m02,87)、(m03,48)”。

接下来,排序部132以未图示的缓冲器中的分数为排序键,按照降序对地图识别符进行排序,取得(m02,m03)。

接下来,排序部132从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中仅获取(m02,m03)中的第1个“m02”的地图表现数据。

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获取到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m02”成对的标志“1”。然后,数据获取部131判断为可以在地图识别符“m02”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同样地,数据获取部131判断为可以在地图识别符“m03”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

接下来,假设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1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中获取了历史信息中包含地图识别符“m02”的使用者识别符“u03”、“u06”。然后,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3”成对的使用者标志为“1”,判断为使用者“u03”可以明示其位置。另外,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6”成对的使用者标志为“1”,判断为使用者“u06”可以明示其位置。

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1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中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3”成对的使用者位置信息(x03,y03)、与使用者识别符“u06”成对的使用者位置信息(x06,y06)。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0的表中获取m02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区域确定信息(x21,y21)、(x22,y22)。然后,数据获取部131获取该区域确定信息所表示的区域内的各使用者位置信息(x03,y03)、(x06,y06)表示的相对位置(x03,y03)、(x06,y06)。然后,数据获取部131在该相对位置(x03,y03)、(x06,y06)所表示的坐标点的位置附加预定的图案(在此,为星形标记),并构建包含m02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此外,假设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包括区域确定信息。

接下来,发送部14将包含m02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发送给“u01”的终端装置2。而且,处理部13与该地图使用者信息的发送相应地,将与发送来请求指示的终端装置2所对应的使用者识别符“u01”成对的状态信息,变更为“m02”已下载。

接下来,终端装置2的终端接收部25从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包含m02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另外,终端处理部23获取与表示使用者输入的地点“a地点”的位置的位置信息(xa,ya)相对应的坐标值。然后,终端处理部23在与该坐标值相对应的位置附加标记(在此,为黑色的方块),并将字符串“a地点”附加到接收到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另外,终端处理部23获取当前位置信息(x01,y01),并计算出地图表现数据中的当前位置(x01,y01)的坐标值。然后,终端处理部23对该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附加表示当前位置(x01,y01)的记号(在此,为黑圈)。接下来,终端输出部26输出附加有上述记号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该输出例是图17。图17的1701、1702表示其他使用者的位置。1703表示a地点的位置。1704表示当前位置。1705是用于表示下一个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按钮。

另外,终端装置2的终端处理部23构建显示了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意旨的操作信息等(包含使用者识别符“u01”),终端发送部24将该操作信息等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

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的接收部12从终端装置2接收操作信息等。然后,处理部13将接收到的操作信息与使用者识别符“u01”相互对应地存储到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中。通过该信息,与使用者识别符“u01”相互对应地,阅览中地图识别符变为“m02”,阅览时间被更新。

(具体例3)

在图17中,假设在正在显示“m02”的地图表现数据的状况下,使用者按下了下一个按钮1503。该下一个按钮1705是用于使用正在显示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检索地图表现数据等的按钮。

于是,终端受理部22受理请求指示。接下来,终端处理部23获取与受理的请求指示相对应的位置确定信息(在此,为正在显示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m02”)。此外,终端处理部23也可以获取正在显示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m02”、以及正在显示的地图的特定的坐标值(例如,正在显示的地图的正中央的坐标值)。然后,终端处理部23从终端保存部21获取使用者识别符“u01”,并构建包括确定信息“m02”和该使用者识别符“u01”的请求指示。接下来,终端发送部24将包含确定信息的请求指示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

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的接收部12接收包括确定信息“m02”和该使用者识别符“u01”的请求指示。

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使用接收到的确定信息“m02”获取位置信息(xm02,ym02)。此外,假设位置信息(xm02,ym02)是表示地图表现数据“m02”的代表位置(例如,正中央的位置)的信息,并且虽然未图示,但是被保存在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中。

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0的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中检索在区域中包含位置信息(xm02,ym02)、且除“m02”以外的地图表现数据。也就是说,数据获取部131针对除“m02”以外的记录中的每一个,检查在通过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的各记录的区域确定信息确定的区域内是否包含位置信息(xm02,ym02)。然后,假设数据获取部131判断为在由“id=m03”、“id=m11”的记录的区域确定信息确定的区域内包含位置信息(xm02,ym02)。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获取与“m03”成对的地图表现数据。

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获取到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m03”成对的标志“1”。然后,数据获取部131判断为可以在地图识别符“m03”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

另外,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获取到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地图识别符“m11”成对的标志“0”。然后,数据获取部131判断为不在地图识别符“m11”的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位置确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

另外,假设数据获取部131对于“m03”获取了当前正在阅览的使用者的使用者识别符“u08”、“u23”。然后,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8”成对的使用者标志为“1”,判断为可以明示该使用者的位置。另外,数据获取部131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23”成对的使用者标志为“0”,判断为不明示该使用者的位置。

接下来,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1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中获取与使用者识别符“u08”成对的使用者位置信息(x08,y08)。然后,数据获取部131从图10的表中获取m03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区域确定信息。然后,数据获取部131获取该区域确定信息所表示的区域内的各使用者位置信息(x08,y08)表示的相对位置(x08,y08)。然后,数据获取部131在该相对位置(x08,y08)所表示的坐标点的位置附加预定的图案(在此,为星形标记),并构建包含m03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接下来,发送部14将包含m03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发送给“u01”的终端装置2。而且,处理部13与该地图使用者信息的发送相应地,将与发送来请求指示的终端装置2所对应的使用者识别符“u01”成对的状态信息,变更为“m03”已下载。

此外,发送部14可以将m11的地图表现数据也发送给终端装置2。

接下来,终端装置2的终端接收部25从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包含m03的地图表现数据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接下来,终端输出部26显示该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另外,终端装置2的终端处理部23构建显示了“m03”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意旨的操作信息等(包含使用者识别符“u01”),终端发送部24将该操作信息等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

此外,在终端装置2从终端装置2还接收到m11的地图表现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还显示该地图表现数据。

然后,信息处理装置1的接收部12从终端装置2接收操作信息等。然后,处理部13将接收到的操作信息与使用者识别符“u01”相互对应地存储到使用者信息保存部112中。

(具体例4)

接下来,假设信息处理装置1判断为,使用者“u01”使终端装置2显示“m03”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的状态达到1分钟以上,有可能请求下一个地图表现数据等。也就是说,同一地图表现数据的显示达到阈值(在此,为1分钟)以上的时间,第二数据获取部134判断为发送要在一个终端装置2中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

接下来,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从使用者信息管理表中获取与发送要缓存的地图表现数据的对象的终端装置2的使用者识别符“u01”成对的历史信息。

另外,假设第二数据获取部134获取了与使用者识别符“u01”成对的当前信息(阅览中地图识别符“m03”,阅览时间“1分02秒”)。

接下来,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使用历史信息中的、过去阅览的“m09”、“m01”、“m29”以及当前信息中的阅览中地图识别符“m03”,获取使用者喜好的地图表现数据的种类“旧地图”。然后,第二数据获取部134获取代表阅览中地图识别符“m03”的地点的位置信息(xm03,ym03)。然后,第二数据获取部134从地图表现数据管理表中检索在区域中包含位置信息(xm03,ym03)并且与元数据“旧地图”成对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

接下来,分数获取部133针对检索到的一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通过上述的算法计算分数。

接下来,第二数据获取部134获取分数高到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程度的一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分数高到满足预定的条件的程度例如是分数为前n位(n为1以上的自然数),或者分数为阈值以上或大于阈值。

另外,数据获取部131通过上述的算法,获取与获取到的一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使用者位置信息。然后,数据获取部131构建一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一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接下来,发送部14将构建的一个以上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一个以上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或它们的一部分发送给使用者识别符“u01”的终端装置2。

接下来,终端装置2的终端接收部25接收缓存用的地图使用者信息等的全部或一部分。接下来,终端处理部23将接收到的缓存用的地图使用者信息等的全部或一部分存储到未图示的缓冲器中。此外,地图使用者信息等是指地图使用者信息或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然后,终端输出部26进行表示存在向使用者推荐的下一个地图表现数据等的显示。该显示例是图18。也就是说,地图表现数据等被缓存,由此终端装置2的显示变为图18。然后,图18的1801表示存在向使用者推荐的下一个地图表现数据等。然后,如果使用者按下1802的下一个按钮,则例如所缓存的(保存在缓冲器中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被显示在终端装置2,或者由所缓存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构建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被显示在终端装置2。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其他使用者的位置。此外,明示出使用者的位置通常是指在地图表现数据上配置表示使用者的位置的图案。此外,图案例如是图、标记、文字等或它们的组合,只要能表示使用者的位置,则可以是任意的。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满足预定的条件的其他使用者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仅对满足预定的条件的地图表现数据明示出使用者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输出与地图表现数据相对应的明示出终端装置的位置的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向使用者容易地提供适当的地图表现数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适当的顺序向使用者容易地提供适当的地图表现数据。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没有压力地向使用者容易地提供适当的地图表现数据。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可以通过软件实现。而且,可以通过软件下载等分发该软件。另外,可以将该软件存储在cd-rom等存储介质中进行传播。此外,这一点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实现信息处理装置1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也就是说,该程序例如是用于使能够访问具备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和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的存储介质的计算机作为请求指示接收部、数据获取部以及发送部发挥功能的程序,其中所述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保存表现地图的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所述两个以上的地图表现数据是与包含确定所表现的区域的区域确定信息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值相互对应的数据;所述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与所述两个以上的各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地保存确定一个以上的各使用者的位置的位置确定信息;所述请求指示接收部从终端装置接收请求指示,所述请求指示是发送地图表现数据的指示,并包含确定地图表现数据的确定信息;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地图使用者信息,所述地图使用者信息包括通过所述请求指示所具有的确定信息确定的地图表现数据、以及与该地图表现数据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位置确定信息;所述发送部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的地图使用者信息或者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所述位置附加地图表现数据在所述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该地图使用者信息所具有的位置确定信息表示的位置。

另外,图19示出了执行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程序并且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等的计算机的外观。上述的实施方式可通过计算机硬件以及在计算机硬件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图19是该计算机系统300的概略图,图20是系统300的框图。

在图19中,计算机系统300包括具有cd-rom驱动器的计算机301、键盘302、鼠标303以及监视器304。

在图20中,计算机301除了cd-rom驱动器3012以外,还包括:mpu3013;与cd-rom驱动器3012等连接的总线3014;用于存储启动程序等的程序的rom3015;与mpu3013连接并用于暂时存储应用程序的命令并且提供暂时存储空间的ram3016;以及用于存储应用程序、系统程序、以及数据的硬盘3017。在此,虽未图示,但是计算机301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与lan连接的网卡。

使计算机系统300执行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等的功能的程序可以被存储在cd-rom3101中,被插入到cd-rom驱动器3012中,进一步被传送到硬盘3017。取而代之,程序也可以经由未图示的网络被发送到计算机301,被存储在硬盘3017中。程序在执行时被加载到ram3016中。程序也可以从cd-rom3101或者网络直接加载。

程序可以不一定包括使计算机301执行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等的功能的操作系统(os)、或者第三方程序等。程序仅包括以受控的方式调出适当的功能(模块)使得能够获得期望的结果的命令的部分即可。计算机系统300如何动作是公知的,省略详细的说明。

此外,在上述的程序中,发送信息的步骤、接收信息的步骤等中,不包括通过硬件进行的处理、例如,发送步骤中由调制解调器或接口卡等进行的处理(仅由硬件进行的处理)。

另外,执行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即,可以进行集中处理,或者也可以进行分散处理。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毋庸多言,存在于一个装置中的两个以上的通信单元在物理上也可以由一个介质实现。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处理可以通过由单一装置集中处理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由多个装置分散处理来实现。也就是说,信息处理装置1也可以以单机方式动作。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毋庸多言,这些变更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具有能够在地图表现数据上明示出其他使用者的位置这样的效果,作为提供地图表现数据的服务器装置等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信息处理装置

2终端装置

11保存部

12接收部

13处理部

14发送部

21终端保存部

22终端受理部

23终端处理部

24终端发送部

25终端接收部

26终端输出部

111地图表现数据保存部

112使用者信息保存部

113位置确定信息保存部

121使用者位置信息接收部

122请求指示接收部

131数据获取部

132排序部

133分数获取部

134第二数据获取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