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51829发布日期:2018-07-17 22:4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英文: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amoled)显示器件是一种保持型显示器件,观看者在观看amoled显示器件显示的画面时,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当amoled显示器件显示的画面为快速移动的物体时,观看者大脑感知的物体的位置与amoled显示器件显示的位置不同,进而导致amoled显示器件产生动态拖影,影响观看者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显示器件存在动态拖影,影响观看者的体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单元,包括:

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驱动单元;

电容单元,所述电容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电容单元的第二端与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

数据写入单元,分别与相应行栅线、相应列数据线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

电源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发光控制端、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以及,

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二发光控制端、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用于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连接,使所述驱动单元停止工作,从而使所述发光单元停止发光。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晶体管,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电容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数据写入单元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用于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晶体管,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电容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数据写入单元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用于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一复位单元,分别与复位控制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基准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复位控制端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基准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连接;以及,

补偿单元,分别与所述相应行栅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用于在所述相应行栅线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二复位单元,分别与所述相应行栅线、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基准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相应行栅线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基准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连接;

第二发光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端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间段为预设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其中,

所述结束时刻为发光阶段结束的时刻;

所述预设时刻为t/16+d至t/4+d之间的任一时间点,其中d代表发光阶段的起始时刻,t为一帧显示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写入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相应行栅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相应列数据线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

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

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

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

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单元包括:

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基准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单元包括:

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相应行栅线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基准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补偿单元包括:

第六开关管,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相应行栅线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包括:

第七开关管,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所述数据写入单元包括:

第八开关管,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相应行栅线连接,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相应列数据线连接。

基于上述像素驱动电路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在第二发光控制端控制下,第一发光控制单元控制导通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连接,使所述驱动单元停止工作,从而使所述发光单元停止发光。

基于上述像素驱动电路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n个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n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呈矩阵方式排列的n个像素单元,所述n个像素单元划分为x行,所述像素单元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

与x行像素单元一一对应的x行栅线;

与x行像素单元一一对应的x行发光控制线,第一发光控制端与对应的所述发光控制线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与第[x/16]+c条栅线至第[x/4]+c条栅线中的任意第m条栅线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与第[x/16]+c条发光控制线至第[x/4]+c条发光控制线中的任意第m条发光控制线连接,其中c代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对应的行数减1;

当m大于x时,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端与第m-x条栅线或第m-x条发光控制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发光阶段开始后能够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能够控制发光单元停止发光,从而减小了发光单元的发光占空比,有效缩短了每一帧图像的保存时间,避免了产生动态拖影的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产生动态拖影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基本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动态拖影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基本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具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时序图;

图7a-图7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具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控制时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像素单元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驱动单元,2-电容单元,

3-数据写入单元,4-电源控制单元,

5-第一发光控制单元,6-第一复位单元,

7-补偿单元,8-第二复位单元,

9-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0-发光单元,

100-静态区,101-动态区,

200-第一区域,201-第二区域,

202-第三区域,300-像素单元,

dtft-驱动晶体管,gate-相应行栅线,

data-相应列数据线,em1-第一发光控制端,

elvdd-电源信号输入端,em2-第二发光控制端,

reset-复位控制端,vref-基准信号输入端,

m1-第一开关管,m2-第二开关管,

m3-第三开关管,m4-第四开关管,

m5-第五开关管,m6-第六开关管,

m7-第七开关管,m8-第八开关管,

c1-第一电容,elvss-电源负极,

t0-复位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

t2-实际发光时段,t3-预设时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背景技术所述,观看者在观看显示器件显示的画面时,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当显示器件显示的画面为快速移动的物体时,观看者大脑感知的物体的位置与显示器件显示的位置不同,进而导致显示器件产生动态拖影,影响观看者的体验。具体地,如图1所示,静态区100对应第一区域200和第三区域202,即第一区域200和第三区域202显示静态画面,动态区101对应第二区域201,第二区域201显示动态画面(例如:球状物体沿箭头方向快速移动)。本申请的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产生动态拖影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区域对应的发光时间均为从发光阶段开始,到一帧显示时间结束,使得当第二区域中显示的是快速移动的物体时,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会导致产生动态拖影现象;因此可通过减小各发光单元的发光占空比,来缩短每一帧图像的保存时间,从而避免产生动态拖影现象。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单元10,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单元1、电容单元2、数据写入单元3、电源控制单元4和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其中,驱动单元1与发光单元10连接;电容单元2的第一端与驱动单元1连接,电容单元2的第二端与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连接;数据写入单元3分别与相应行栅线gate、相应列数据线data和驱动单元1连接;电源控制单元4分别与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和驱动单元1连接;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分别与第二发光控制端em2、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和驱动单元1连接,用于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在第二发光控制端em2的控制下,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和驱动单元1之间的连接,使驱动单元1停止工作,从而使发光单元10停止发光。值得注意,发光单元10可选为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单元1可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可与电源负极elvss连接。

如图6所示,上述像素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单元10的具体过程为:

在数据写入阶段t1,相应列数据线data输入数据电压vdata,相应行栅线gate输入栅极驱动信号,栅极驱动信号控制数据写入单元3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导通相应列数据线data与驱动单元1之间的连接,将数据电压vdata写入驱动单元1,并存储在电容单元2中。

在发光阶段中的实际发光时段t2,在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的控制下,电源控制单元4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与驱动单元1之间的连接,将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输入的电源信号传输至驱动单元1,在数据电压和电源信号的共同作用下,驱动单元1处于工作状态,驱动发光单元10发光。

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t3,在第二发光控制端em2的控制下,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和驱动单元1之间的连接,使驱动单元1停止工作,从而使发光单元10停止发光。

根据上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和驱动发光单元10发光的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在发光阶段开始后能够控制发光单元10发光,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t3,能够控制发光单元10停止发光,从而减小了发光单元10的发光占空比,有效缩短了每一帧图像的保存时间,避免了产生动态拖影的现象。

具体参见图3,对比图1和图3,图1和图3中在的动态区101内的双向箭头可代表发光单元的发光占空比的大小,可见图3中缩短了发光单元10的发光占空比,使得在第二区域201中显示的图像不存在拖影现象。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上述驱动单元1的具体结构多种多样,例如:驱动单元1包括驱动晶体管dtft。

当驱动单元1包括驱动晶体管dtft时,上述像素驱动电路存在多种连接方式,下面给出几种具体连接方式,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方式,参阅图2和图5,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与发光单元10连接;电容单元2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数据写入单元3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电源控制单元4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连接;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用于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t3,在第二发光控制端em2的控制下,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如图6所示,上述第一种连接方式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为:

在数据写入阶段t1,如图7a所示,相应列数据线data输入数据电压,相应行栅线gate输入栅极驱动信号,栅极驱动信号控制数据写入单元3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导通相应列数据线data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之间的连接,将数据电压写入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并存储在电容单元2中。

在发光阶段中的实际发光时段t2,如图7b所示,在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的控制下,电源控制单元4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之间的连接,将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输入的电源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在数据电压和电源信号的共同作用下,驱动晶体管dtft导通,驱动发光单元10发光。

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t3,如图7c所示,在第二发光控制端em2的控制下,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之间的连接,使驱动晶体管dtft截止,从而使发光单元10停止发光。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种方式中,数据写入单元3、电源控制单元4和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均包括多种结构,如图5所示,例如:数据写入单元3包括第一开关管m1,第一开关管m1的栅极与相应行栅线gate连接,第一开关管m1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第一开关管m1的第二极与相应列数据线data连接;电源控制单元4包括第二开关管m2,第二开关管m2的栅极与第一发光控制端em1连接,第二开关管m2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连接,第二开关管m2的第二极与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连接;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包括第三开关管m3,第三开关管m3的栅极与第二发光控制端em2连接,第三开关管m3的第一极与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连接,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

值得注意,上述数据写入单元3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开关管m1导通,数据写入单元3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一开关管m1截止;上述电源控制单元4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关管m2导通,电源控制单元4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关管m2截止;上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三开关管m3导通,上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三开关管m3截止。

第二种方式,如图4和图8所示,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与发光单元10连接;电容单元2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数据写入单元3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连接;电源控制单元4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连接;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用于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t3,在第二发光控制端em2的控制下,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第二种方式中,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复位单元6和补偿单元7;其中,第一复位单元6分别与复位控制端reset、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和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连接,用于在复位控制端reset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和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之间的连接;补偿单元7分别与相应行栅线gate、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连接,用于在相应行栅线gate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如图9所示,上述第二种连接方式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为:

在复位阶段t0,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输入基准电压,在复位控制端reset的控制下,第一复位单元6控制导通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和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之间的连接,使得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的电位变为基准电压;在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的控制下,电源控制单元4处于不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断开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之间的连接。

在数据写入阶段t1,在基准电压的控制下,驱动晶体管dtft导通;在复位控制端reset的控制下,第一复位单元6控制断开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和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之间的连接;在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的控制下,电源控制单元4处于不工作状态,继续控制断开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之间的连接;相应列数据线data输入数据电压,相应行栅线gate输入栅极驱动信号,栅极驱动信号控制数据写入单元3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导通相应列数据线data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之间的连接;同时栅极驱动信号控制补偿单元7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导通或断开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之间的连接,使得数据电压vdata依次经过数据写入单元3、驱动晶体管dtft和补偿单元7写入到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直至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变为vdata+vth,其中vth为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并将vdata+vth存储在电容单元2中。

在发光阶段中的实际发光时段t2,在相应行栅线gate的控制下,数据写入单元3、补偿单元7均处于不工作的状态;在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的控制下,电源控制单元4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之间的连接,将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输入的电源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在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电位vdata+vth和电源信号的共同作用下,驱动晶体管dtft导通,从而驱动发光单元10发光。

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t3,在第二发光控制端em2的控制下,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之间的连接,使驱动晶体管dtft截止,从而使发光单元10停止发光。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8,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单元8和第二发光控制单元9;其中第二复位单元8分别与相应行栅线gate、发光单元10和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连接,用于在相应行栅线gate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发光单元10和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之间的连接;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通过第二发光控制单元9与发光单元10连接;第二发光控制单元9分别与第一发光控制端em1、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和发光单元10连接,第二发光控制单元9用于:在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和发光单元10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当上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单元8和第二发光控制单元9时,上述上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还包括:

在数据写入阶段t1,在相应行栅线gate的控制下,第二复位单元8控制导通发光单元10和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之间的连接,以实现对发光单元10的复位;在除数据写入时段的其它时段,在相应行栅线gate的控制下,第二复位单元8控制断开发光单元10和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之间的连接。

在发光阶段(包括t2和t3),在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的控制下,第二发光控制单元9控制导通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和发光单元10之间的连接;在复位阶段t0和数据写入阶段t1,在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的控制下,第二发光控制单元9均控制断开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和发光单元10之间的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发光单元10可选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可设置第二复位单元8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上述第二种方式中,数据写入单元3、电源控制单元4、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第一复位单元6、第二复位单元8、补偿单元7和第二发光控制单元9均包括多种结构,例如:电源控制单元4包括第二开关管m2,第二开关管m2的栅极与第一发光控制端em1连接,第二开关管m2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连接,第二开关管m2的第二极与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连接;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包括第三开关管m3,第三开关管m3的栅极与第二发光控制端em2连接,第三开关管m3的第一极与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连接,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第一复位单元6包括第四开关管m4,第四开关管m4的栅极与复位控制端reset连接,第四开关管m4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第四开关管m4的第二极与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连接;第二复位单元8包括第五开关管m5,第五开关管m5的栅极与相应行栅线gate连接,第五开关管m5的第一极与发光单元10连接,第五开关管m5的第二极与基准信号输入端vref连接;补偿单元7包括第六开关管m6,第六开关管m6的栅极与相应行栅线gate连接,第六开关管m6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连接,第六开关管m6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发光控制单元9包括第七开关管m7,第七开关管m7的栅极与第一发光控制端em1连接,第七开关管m7的第一极与发光单元10连接,第七开关管m7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连接;数据写入单元3包括第八开关管m8,第八开关管m8的栅极与相应行栅线gate连接,第八开关管m8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开关管m8的第二极与相应列数据线data连接。值得注意,上述电容单元2包括第一电容c1。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预设时间段t3为预设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其中,结束时刻为发光阶段结束的时刻;预设时刻为t/16+d至t/4+d之间的任一时间点,其中d代表发光阶段的起始时刻,t为一帧显示时间。

具体地,上述发光阶段包括实际发光时段t2和预设时间段t3,在实际发光时段t2,发光单元10发光,在预设时间段t3发光单元10停止发光。上述预设时间段t3的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但需要满足既能够保证观看者清楚的看到显示的每一帧画面,又能够有效避免拖影现象的产生。可选的,将预设时刻设置在t/16+d至t/4+d之间的任一时间点y,将结束时刻设置为发光阶段结束的时刻,使得实际发光时段t2为发光阶段起始的时刻至时间点y,预设时间段t3在时间点y至发光阶段结束的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上述具体的电路结构为例对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进行介绍,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各单元还可各自采用其它的结构实现,在此不再详述。此外,上述驱动晶体管dtft和各个开关管均可以采用薄膜晶体管、场效应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区分驱动晶体管和各个开关管除栅极之外的两极,将其中一极称为第一极,另一极称为第二极。在实际操作时,所述第一极可以为漏极,所述第二极可以为源极;或者,所述第一极可以为源极,所述第二极可以为漏极。另外,上述驱动晶体管dtft和各个开关管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n型管或p型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该驱动方法包括:

在数据写入阶段t1,相应列数据线data输入数据电压,相应行栅线gate输入栅极驱动信号,栅极驱动信号控制数据写入单元3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导通相应列数据线data与驱动单元1之间的连接,将数据电压写入驱动单元1,并存储在电容单元2中。

在发光阶段中的实际发光时段t2,在第一发光控制端em1的控制下,电源控制单元4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与驱动单元1之间的连接,将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输入的电源信号传输至驱动单元1,在数据电压和电源信号的共同作用下,驱动单元1处于工作状态,驱动发光单元10发光。

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t3,在第二发光控制端em2的控制下,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控制导通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和驱动单元1之间的连接,使驱动单元1停止工作,从而使发光单元10停止发光。

根据上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具体驱动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中,在发光阶段开始后能够先控制发光单元10发光,在发光阶段中的预设时间段t3,能够控制发光单元10停止发光,从而减小了发光单元10的发光占空比,有效缩短了每一帧图像的保存时间,避免了产生动态拖影的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n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n为正整数。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在驱动发光单元10显示时,能够避免产生拖影现象,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包括上述像素驱动电路时,能够避免显示装置在显示时产生动态拖影的现象,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呈矩阵方式排列的n个像素单元300,n个像素单元300划分为x行,像素单元300与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与x行像素单元300一一对应的x行栅线;与x行像素单元300一一对应的x行发光控制线,第一发光控制端em1与对应的发光控制线连接;第二发光控制端em2与第[x/16]+c条栅线至第[x/4]+c条栅线中的任意第m条栅线连接,或者,第二发光控制端em2与第[x/16]+c条发光控制线至第[x/4]+c条发光控制线中的任意第m条发光控制线连接,其中c代表第二发光控制端em2对应的行数减1;当m大于x时,第二发光控制端em2与第m-x条栅线或第m-x条发光控制线连接。

具体地,上述显示装置包括x行栅线,每一行栅线分别与对应行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数据写入单元3连接,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x行发光控制线,每一行发光控制线分别与对应行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电源控制单元4连接,即电源控制单元4连接的第一发光控制端em1与对应的发光控制线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在显示装置中引入额外的信号线,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连接的第二发光控制端em2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与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栅线或发光控制线连接,例如:将第二发光控制端em2与第[x/16]+c条栅线至第[x/4]+c条栅线中的任意第m条栅线连接,或者,将第二发光控制端em2与第[x/16]+c条发光控制线至第[x/4]+c条发光控制线中的任意第m条发光控制线连接;而且,在m大于x时,可以将第二发光控制端em2与第m-x条栅线或第m-x条发光控制线连接。

更详细地说,上述第二发光控制端em2的具体连接情况可根据第一发光控制单元5包括的第三开关管m3的型号确定,例如,当第三开关管选为n型晶体管时,可将第二发光控制端em2与相应的发光控制线连接,通过相应发光控制线控制第三开关管m3的导通和截止;当第三开关管选为p型晶体管时,可将第二发光控制端em2与相应的栅线连接,通过相应栅线控制第三开关管m3的导通和截止。

下面对显示装置中的具体连接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0所示,图10中eoa代表发光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发光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发光控制线连接,发光控制线与对应的第一发光控制端em1连接;其中eoa1代表与第一行像素单元300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输出单元,eoa481代表与第481行像素单元300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输出单元,eoa961代表与第961行像素单元300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输出单元,eoa1441代表与第1441行像素单元300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第一行像素单元300对应的第二发光控制端em2可与第481条发光控制线连接,该第481条发光控制线与eoa481连接;第481行像素单元300对应的第二发光控制端em2可与第961条发光控制线连接,该第961条发光控制线与eoa961连接;第961行像素单元300对应的第二发光控制端em2可与第1441条发光控制线连接,该第1441条发光控制线与eoa1441连接;第1441行像素单元300对应的第二发光控制端em2可与第一条发光控制线连接,该第一条发光控制线与eoa1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