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5899发布日期:2018-11-02 21:4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科普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历史,是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功课。以古为鉴,可知进退,可明得失。在对历史的学习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的滋养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设计合理,携带方便,可以将各个朝代的地图与目前我国区域图进行对照,提高了解历史的代入感,增加学习兴趣。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及其使用方法,该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上覆盖有透明的亚克力板,所述的亚克力板上设有印有中国版图的透明层。

所述的显示器左侧排列有22个按钮,所述的按钮上分别印有从“商”到“新中国”22个朝代、时期的名字。

所述的显示器右侧设有触摸屏。

所述的显示器顶部设有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三组时间设定器,所述的时间设定器包括四个连续排列的转轮、与转轮固定连接的数字轮以及一个档位开关,所述的转轮径向均布有十个转柄,所述的数字轮径向均布有十个数字刻槽,所述的数字刻槽与转柄一一对应,所述的十个数字刻槽上依次为从“0”到“9”十个数字,所述的档位开关为“前”、“后”两档。

所述的转轮以及数字轮轴向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支撑轴。

所述的壳体上与转轮以及数字轮对应的位置内凹有转槽,壳体与数字轮对应的位置上方设有观察环,所述的观察环上设有观察孔,所述的转轮插设于转槽内部,所述的转柄最高点至于壳体外部,所述的数字轮设于观察环与转槽形成的腔体中,所述的数字刻槽与观察孔相对应。

所述的支撑轴穿设至壳体内壁中。所述的转槽下方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弹簧腔,弹簧腔下方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碰撞腔。

所述的弹簧腔内部设有触碰器,所述的触碰器包括斜面上端体、限位块以及推杆,所述的限位块位于弹簧腔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的斜面上端体设于限位块上方,其末端穿设至转槽内部,所述的推杆位于限位块下方,其末端穿设至碰撞腔内部,所述的限位块下端面与弹簧腔底面之间设有推力弹簧。所述的碰撞腔内部位于推杆正下方设有触碰感应器。

所述的转槽(1c)旁设有电磁铁(17),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电磁铁(17)推杆末端穿设至转槽(1c)内部,与斜面上端体(7a)一同限制转轮(6a)转动。

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电源装置、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所述的壳体端面上设有电源总开关。

所述的触摸屏、按钮、档位开关、触碰感应器、显示器、电源装置、存储器、电源总开关以及电磁铁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开启电源总开关后,电磁铁通电,推杆抽离转槽,按下其中一个按钮按下,然后调整时间设定器,时间设定器的调整方法为,先调整最左侧的时间设定器,然后在调整最右侧的时间设定器,使得两个时间设定器所指示的时间分别对应该按钮上朝代刻槽所显示的朝代开始以及结束时间。

档位开关的“前”“后”两档分别代表“公元前”以及“公元后”,先调整档位开关选择“公元前”或“公元后”,然后依次旋转四个转轮,转柄每旋转36°都会挤压一次触碰器的斜面上端体,使得推杆碰撞到触碰传感器,触碰传感器将该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接受到的信号转换成对应的年份。

在旋转转轮时,数字轮也随着一同转动,数字轮上数字刻槽刻画的数字在观察环上的观察孔中显示出来,该四个数字组成的年份与中央处理器转换形成的年份相同。当最左侧与最右侧时间设定器所指示的时间与该按钮上朝代刻槽所显示的朝代开始以及结束时间完全一致时,显示器会显示该朝代地图,通过与亚克力板上的中国地图刻槽对比,能够清晰的了解到古今地名的变化,提高了代入感。

步骤二:

调整布置在中间的时间设定器,使其所指示的时间位于左侧以及右侧时间设定器时间跨度之间,这时触摸屏会显示这一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点击重大历史时间名称,会显示出详细内容,同时显示器显示的地图上会对该时间发生的区域进行重点标注。

优选的,所述的触摸屏右侧内凹有笔槽,所述的笔槽内部设有电容笔。

优选的,为了方便将电容笔从笔槽中取出,所述的笔槽中间左右两侧分别内凹有弧形手扣。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端面上设有红色的错误报警灯以及绿色的正确显示灯,所述的错误报警灯以及正确显示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当最左侧与最右侧时间设定器所指示的时间与所选择按钮上朝代刻槽所显示的朝代开始以及结束时间完全一致时,绿色的正确显示灯亮起。当最左侧与最右侧时间设定器所指示的时间与所选择按钮上朝代刻槽所显示的朝代开始以及结束时间不符时,红色的错误报警灯亮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可以将各个朝代的地图与目前我国区域图进行对照,提高了解历史的代入感,增加学习兴趣。

(2)可以按照时间查询重大历史时间,增加时间音像。

(3)利用时间设定来显示朝代地图,类似于拼图形式,增加了娱乐性。

(4)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时间设定器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a面剖视图,

图7为发明b-b面剖视图。

图中:1-壳体、1a-笔槽、1a1-手扣、1b-观察环、1c-转槽、1d-弹簧腔、1e-碰撞腔;

2-触摸屏;

3-电容笔;

4-亚克力板、4a-印有中国版图的透明层;

5-按钮;

6-时间设定器、6a-转轮、6a1-转柄、6b-数字轮、6b1-数字刻槽、6c-档位开关、6d-支撑轴;

7-触碰器、7a-斜面上端体、7b-限位块、7c-推杆;

8-推力弹簧;

9-触碰感应器;

10-显示器;

11-电源装置;

12-中央处理器;

13-存储器;

14-电源总开关;

15-错误报警灯;

16-正确显示灯;

17-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该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及其使用方法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及其使用方法,由附图1所示,该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显示器10,所述的显示器10上覆盖有透明的亚克力板4,所述的亚克力板4上设有印有中国版图的透明层4a。为了不影响观看显示器10上的内容,印有中国版图的透明层4a只需刻画出中国版图轮廓以及各省、市以及自治区之间的分界线,无需标注地名等信息。

所述的亚克力板4左侧排列有22个按钮5,所述的每个按钮5上印有从“商”到“新中国”22个朝代、时期的名字,分别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

所述的显示器10右侧设有触摸屏2,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或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

所述的触摸屏2右侧内凹有笔槽1a,所述的笔槽1a内部设有电容笔3,电容笔3卡在笔槽1a内部。为了方便将电容笔3从笔槽1a中取出,所述的笔槽1a中间左右两侧分别内凹有弧形手扣1a1。电容笔3可以替代人手来对触摸屏2进行操作,点击更加精准,避免误操作。

所述的显示器10顶部设有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三组时间设定器6,所述的时间设定器6包括四个连续排列的转轮6a、与转轮6a固定连接的数字轮6b以及一个档位开关6c,所述的转轮6a圆周面径向均布有十个转柄6a1,所述的数字轮6b圆周面径向均布有十个数字刻槽6b1,所述的数字刻槽6b1与转柄6a1一一对应,所述的十个数字刻槽6b1上依次为从“0”到“9”十个数字,所述的档位开关6c为“前”、“后”两档,“前”档代表“公元前”,“后”档代表“公元后”。

由附图7所示,所述的转轮6a以及数字轮6b轴向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支撑轴6d。所述的壳体1上与转轮6a以及数字轮6b对应的位置内凹有转槽1c,壳体1与数字轮6b对应的位置上方设有观察环1b,所述的观察环1b上设有观察孔。所述的转轮6a插设于转槽1c内部,所述的转柄6a1最高点至于壳体1外部,方便用手拨动转柄6a1。所述的数字轮6b设于观察环1b与转槽1c形成的腔体中,所述的数字刻槽6b1与观察孔相对应,当数字刻槽6b1与观察孔对齐时,通过观察孔可以观察到一个完整的数字。所述的支撑轴6d穿设至壳体1内壁中。

所述的转槽1c下方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弹簧腔1d,弹簧腔1d下方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碰撞腔1e。

由附图6所示,所述的弹簧腔1d内部设有触碰器7,所述的触碰器7包括斜面上端体7a、限位块7b以及推杆7c,所述的限位块7b位于弹簧腔1d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的斜面上端体7a设于限位块7b上方,其末端穿设至转槽1c内部,所述的推杆7c位于限位块7b下方,其末端穿设至碰撞腔1e内部,所述的限位块7b下端面与弹簧腔1d底面之间设有推力弹簧8。转柄6a1旋转时,其末端会碰撞到斜面上端体7a的倾斜面上,继续旋转时,可以使斜面上端体7a下移。

所述的碰撞腔1e内部位于推杆7c正下方设有触碰感应器9。所述的转槽1c旁设有电磁铁17,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电磁铁17推杆末端穿设至转槽1c内部,与斜面上端体7a一同限制转轮6a转动。

所述的壳体1内部设有电源装置11、中央处理器12、存储器13,所述的壳体1端面上设有电源总开关14,所述的壳体1端面上设有红色的错误报警灯15以及绿色的正确显示灯16。

所述的触摸屏2、按钮5、档位开关6c、触碰感应器9、显示器10、电源装置11、存储器13、电源总开关14、错误报警灯15、正确显示灯16以及电磁铁17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2电性连接;

一种中国历史对照查询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开启电源总开关14后,电磁铁17通电,推杆抽离转槽1c,按下其中一个按钮5按下,然后调整时间设定器6,时间设定器6的调整方法为,先调整最左侧的时间设定器6,然后在调整最右侧的时间设定器6,使得两个时间设定器6所指示的时间分别对应该按钮5上朝代刻槽5c所显示的朝代开始以及结束时间。

档位开关6c的“前”“后”两档分别代表“公元前”以及“公元后”,先调整档位开关6c选择“公元前”或“公元后”,然后依次旋转四个转轮6a,转柄6a1每旋转36°都会挤压一次触碰器7的斜面上端体7a,使得推杆7b碰撞到触碰传感器9,触碰传感器9将该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12,中央处理器12将接受到的信号转换成对应的年份。

在旋转转轮6a时,数字轮6b也随着一同转动,数字轮6b上数字刻槽6b1刻画的数字在观察环1b上的观察孔中显示出来,该四个数字组成的年份与中央处理器12转换形成的年份相同。

当最左侧与最右侧时间设定器6所指示的时间与该按钮5上朝代刻槽5c所显示的朝代开始以及结束时间完全一致时,显示器10会显示该朝代地图,通过与亚克力板4上的中国地图刻槽4a对比,能够清晰的了解到古今地名的变化,提高了代入感。

当最左侧与最右侧时间设定器6所指示的时间与所选择按钮5上朝代刻槽5c所显示的朝代开始以及结束时间完全一致时,绿色的正确显示灯16亮起,当最左侧与最右侧时间设定器6所指示的时间与所选择按钮5上朝代刻槽5c所显示的朝代开始以及结束时间不符时,红色的错误报警灯15亮起。

由附图5所示,按钮5旋转“西汉”,最左侧时间设定器6设定时间为“公元前202”,最右侧时间设定器6设定时间为“公元后9”,这时绿色的正确显示灯16亮起。

步骤二:

调整布置在中间的时间设定器6,使其所指示的时间位于左侧以及右侧时间设定器6时间跨度之间,这时触摸屏2会显示这一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点击重大历史时间名称,会显示出详细内容,同时显示器10显示的地图上会对该时间发生的区域进行重点标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