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2345发布日期:2019-01-15 23:5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自动升降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功能多样的自动升降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重力加速度是一个物体受重力作用的情况下所具有的加速度。也叫自由落体加速度,用g表示。方向竖直向下,其大小由多种方法可测定。通常指地面附近物体受地球引力作用在真空中下落的加速度,记为g。为了便于计算,其近似标准值通常取为厘米/秒的二次方或.米/秒的二次方。在月球、其他行星或星体表面附近物体的下落加速度,则分别称月球重力加速度、某行星或星体重力加速度;在实例中可以通过升降装置来实现重力加速度作用的演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演示模型,该自动升降演示模型既可以实现旋转演示又可以在演示中显示力学变化,功能多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操作主板、组合框架、边框、滑动板、咬合杆、旋转盘、拉力器、固定腿、动力轮盘、机组、变速齿轮盒;

操作主板位于基板的上侧,基板与操作主板之间设置有组合框架;操作主板为圆形平台,操作主板上部固定旋转盘,操作主板环周固定立柱,在部分的立柱上设置竖向的滑动板,操作主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滑动板配合的导向槽;至少一根立柱上设置有一列竖向的咬合杆,操作主板的底部还设置有咬合杆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含机组、变速齿轮盒和动力轮盘,动力轮盘与咬合杆配合;组合框架中部固定有拉力器用于显示承力大小。

边框上设置两列对称的咬合杆和两组驱动结构。

基板的底部两端设置有固定腿。

组合框架为多节钢管叉臂式组合结构。

操作主板上设置有环形的边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可以实现旋转演示又可以在演示中显示力学变化,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结构图。

图中

1、基板

2、操作主板

3、组合框架

4、边框

5、滑动板

6、咬合杆

7、旋转盘

8、拉力器

9、固定腿

10、动力轮盘

11、机组

12、变速齿轮盒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1、操作主板2、组合框架3、边框4、滑动板5、咬合杆6、旋转盘7、拉力器8、固定腿9、动力轮盘10、机组11、变速齿轮盒12。

操作主板2位于基板1的上侧,基板1与操作主板2之间设置有组合框架3;所述操作主板2为圆形平台,操作主板2上部固定旋转盘7,操作主板2环周固定立柱,在部分的立柱上设置竖向的滑动板5,操作主板2上设置有多个与滑动板5配合的导向槽;至少一根立柱上设置有一列竖向的咬合杆6,操作主板2的底部还设置有咬合杆6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含机组11、变速齿轮盒12和动力轮盘10,动力轮盘10与咬合杆6配合;组合框架3中部固定有拉力器8用于显示承力大小;边框4上设置两列对称的咬合杆6和两组驱动结构;基板1的底部两端设置有固定腿9;组合框架3为多节钢管叉臂式组合结构;操作主板2上设置有环形的边框4;

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重力加速度演示力学的变化,通过固定旋转盘7可以实现旋转观察物体;同时,动力轮盘10及相关机构可以实现本装置的上下升降,在升降中通过拉力器8来展示力学变化,可以用于演示重力加速度对受力物体的影响。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