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电磁干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9052发布日期:2019-06-26 01:0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具体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的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屏越来越普遍,在手机、媒体播放器及小型入门级电视等普通家用设备中最为显著,但是目前显示屏主结构件均包含玻璃,为已损坏部件,由于户外设备非常容易出现震动和撞击,尤其是军用环境下,震动和撞击就更加频繁,而现有的显示模组由于结构设置的问题,在受到震动和撞击时会影响显示屏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会影响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另外现代环境中电磁干扰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于普通手机类显示屏影响还好,但是对于精密显示场合,特别是军用抗干扰显示屏非常少,目前市场上缺乏成熟产品,现有少数产品成本高昂,并且抗干扰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军用抗干扰电磁屏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的显示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显示模组在受到震动和撞击时,会影响显示屏的正常使用,同时影响显示屏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屏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以满足军用产品的抗摔和抗干扰电磁屏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显示模组,包括PCB电路板、显示屏和金属框架,所述显示屏通过缓冲部件固定安装在PCB电路板,显示屏与PCB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表面设有透明导电薄膜,所述金属框架为能容纳显示屏的凹槽型框架,所述金属框架通过卡扣扣合安装在PCB电路板上,通过金属框架的凹槽将显示屏包裹在内,所述金属框架与显示屏对应处设有显示窗口,金属框架与显示屏表面的透明导电薄膜共同组成电磁屏蔽层。

作为改进,所述金属框架的显示窗口上设有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导电薄膜设于透明保护层上。

作为改进,所述透明保护层为导电玻璃。

作为改进,所述卡扣为L形金属片,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对应的窄槽,L形金属片穿过PCB电路板的窄槽到背面后,将L形金属片的短边扭转至与窄槽呈夹角,即可将金属框架与PCB电路板固定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PCB电路板上与L型金属片的短边接触处设有用于加固的金属板。

作为改进,所述金属板设有微坡度,使得扭转L型金属片的短边时,金属框架与PCB电路板之间连接具有微压力。

作为改进,所述缓冲部件为两块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两面与PCB电路板、显示屏分别通过胶黏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缓冲层厚度为2-4毫米,两块缓冲层之间空间为显示屏与PCB电路板之间电连接走线空间。

作为改进,所述显示屏与PCB电路板之间通过排线相连。

作为改进,所述金属框架的凹槽一边中部设有外伸凸出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排线的弯折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PCB电路板与所述金属框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缓冲层上,由于所述缓冲层能够为所述显示屏提供缓冲力,从而能够在出现震动和撞击的情况下不影响显示屏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不影响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显示屏或者金属框架的显示窗口设置透明导电薄膜,利用透明导电薄膜与金属框架一起组成电磁屏蔽层,使得本装置电磁屏蔽性能良好,能满足军用抗干扰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PCB电路板和显示屏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框架和PCB电路板安装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框架和PCB电路板安装后将L形金属片弯折固定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板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1-PCB电路板,2-显示屏,3-金属框架,4-透明导电薄膜,5-显示窗口,6-缓冲层,7-容纳槽,8-L形金属片,9-短边,10-长边,11-窄槽,12-金属板,13-排线,14-容纳孔,15-插口,16-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抗电磁干扰的显示模组,包括PCB电路板1、显示屏2和金属框架3,所述显示屏2通过缓冲部件固定安装在PCB电路板1,显示屏2与PCB电路板1电连接,所述显示屏2的显示表面设有透明导电薄膜4,所述金属框架3为能容纳显示屏2的凹槽型框架,所述金属框架3通过卡扣扣合安装在PCB电路板1上,通过金属框架3的凹槽将显示屏2包裹在内,所述金属框架3与显示屏2对应处设有显示窗口5,金属框架3与显示屏2表面的透明导电薄膜4共同组成电磁屏蔽层。

具体的为了保护显示屏2,可以不在显示屏2上设置透明导电薄膜4,采用所述金属框架3的显示窗口5上设置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导电薄膜4设于透明保护层上,这样显示屏上无需设置透明导电薄膜,可以提高对显示屏的保护效果,或者直接在金属框架3的显示窗口5上设置导电玻璃,既起到保护显示屏2作用,又起到屏蔽层作用,金属框架3的显示窗口5的金属框架3本身组成完整的电磁屏蔽层,这样可以简化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具体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缓冲部件为两块缓冲层6,所述缓冲层6两面与PCB电路板1、显示屏2分别通过胶黏固定,两块缓冲层6之间空间为显示屏2与PCB电路板1之间电连接走线空间,缓冲层6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变形性,这样当外部力量挤压显示屏2时,可以通过缓冲层6对显示屏2进良好的保护,从而能够在出现震动和撞击的情况下不影响显示屏2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不影响显示屏2的使用寿命,因此,所述缓冲层6可采用海绵制成,当然,为了实现防水、防潮等效果,所述缓冲层6也可采用泡棉制成或者弹性后橡胶制成,所述缓冲层6两面与PCB电路板1、显示屏2之间既可以通过双面胶固定也可以通过背胶固定。

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屏2与PCB电路板1之间通过排线13相连,所述缓冲层6厚度为2-4毫米,由于缓冲层6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显示屏2与PCB电路板1存在间隙,该间隙刚好可以用于排线13走线,同时由于该间隙不能太大,排线13在此间隙内弯曲会损坏,因此在金属框架3的凹槽一边中部设有外伸凸出的容纳槽7,所述容纳槽7用于容纳排线13的弯折部,金属框架3的凹槽本身能对显示屏2四周很好定位,同时凹槽的一边局部向外延伸,形成容纳槽7,刚好可以作为弯折排线13的空间。

为实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防水、防油、防污等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正面和背面均涂覆有三防剂,且所述三防剂覆盖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

如图3至图7所示,在金属框架3扣合在PCB电路板1上时,安装过松,设备不牢靠,容易松动,造成排线13连接脱落,过紧又会损伤显示屏2,在具备缓冲层6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金属框架3与PCB电路板1安装的牢固程度,可以选择L形金属片8作为卡扣,在所述PCB电路板1上设有对应的窄槽11,L形金属片8穿过PCB电路板1的窄槽11到背面后(如图5所示),将L形金属片8的短边9扭转至与窄槽11呈夹角(如图6所示),即可将金属框架3与PCB电路板1固定在一起,如果安装错误需要拆卸时,将L形金属片8的短边拧至与窄槽11平行,退出窄槽11,即可将金属框架3与PCB电路板1分离。

如图7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效果,防止PCB电路板1损坏,在所述PCB电路板1上与L型金属片的短边9接触处设有用于加固的金属板12。

如图7所示,为了提高连接牢固程度,防止松动,所述金属板12设有微坡度,使得扭转L型金属片的短边9时,金属框架3与PCB电路板1之间连接具有微压力,由于缓冲层6存在,该微压力会导致缓冲层6微变形,这样既保证金属框架3扣合在PCB电路板1上的牢固程度,又不会损伤显示屏2。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屏2可以为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器或OLED显示器,当然为了更好的显示效果和适应恶劣环境,可以选用OLED显示器。

为便于对所述显示屏2进行驱动,通常需要设置驱动集成电路,为了便于驱动集成电路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PCB电路板1上设有容纳孔14,所述容纳孔14用于容纳驱动集成电路,所述显示屏2与所述驱动集成电路通过排线13相连,所述驱动集成电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通过排线13相连。

为便于外部设备与所述PCB电路板1进行插接,从而实现对所述PCB电路板1的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PCB电路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插口15。为便于对所述印刷电路板进行锁紧,本实施例中,所述PCB电路板1上设有若干固定孔16。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