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62976发布日期:2019-07-27 08:4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行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液晶显示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液晶显示面板的解析度也越来越高,目前4k2k(即uhd:3840x2160)的tv已经成为了市场主流,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高,更高解析度8k4k(7680x4320)的产品的开发也在进行中。

在一条扫描线的各个位置都存在rcdelay(电阻电容延迟),因此同一扫描线上的像素单元的栅极开启状态也不相同,靠近栅极驱动电路侧的rcdelay较小,远离栅极驱动电路侧的rc延迟较大。对于8k4k的液晶面板,其驱动架构中共有4320条扫描线,23040条数据线,每行像素的理论充电时间只有3.7us,若rc延时较大,则可能导致像素充电时间过短,栅极无法完全打开,进而影响驱动信号的传输,造成画面显示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扫描线上扫描信号的延迟问题,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交叉设置,围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且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的两条所述扫描线同步接收扫描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每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一条所述数据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同一像素行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交替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应于同一像素行的两条所述扫描线,分别设置于所述像素行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与奇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与偶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像素行中,部分连续排列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中的一条,其余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中的另一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交叉设置,围成呈阵列排布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且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的两条所述扫描线接收相同的扫描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每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一条所述数据线,且位于同一像素行的所述像素单元交替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像素行中,部分连续排列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中的一条,其余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中的另一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针对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通过数据线为像素单元提提供驱动信号;

通过扫描线为所述像素单元逐行提供扫描信号,其中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的两条所述扫描线同步接收所述扫描信号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交叉设置,围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且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的两条所述扫描线同步接收扫描信号。本发明中,通过对同一行像素单元设置两条扫描线,减少每条扫描线上的电连接的像素单元,进而减小扫描线上的rc延迟,保证了栅极的充电时间;并且,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的两条所述扫描线同步接收扫描信号,保证了同一行的像素单元的栅极同步开启,实现图像的正常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性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示例性阵列基板中扫描线上的rc延迟电路等效图;

图3为扫描线不同位置处的像素单元的栅极开启波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中的扫描线上的rc延迟电路等效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栅极驱动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通常液晶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是60hz,每行开启时间(即充电时间)t=1/60/vtotal,vtotal为扫描线总行数。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液晶显示面板的解析度越高,vtotal越大,充电时间就越短,对于8k4k的液晶面板,理论充电时间只有3.7us。如图1所示的8k4k的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架构为双边驱动,其中g1、g2、…、gn为扫描线,d1、d2、…、dm为数据线。在同一条扫描线的两端设置检测点(measurementpoint),靠近栅极驱动电路的一端为扫描线的近端,将此位置定义为y1,靠近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的一端为扫描线的远端,将该位置定义为y2。假设半条扫描线上等效电阻为r,等效电容为c,则半条扫描线的等效rc,如图2所示;除此之外,drivericoutputbuffer(驱动芯片输出缓冲区)扫描线之间的还存在扇出区域,扇出区域中引线上的等效电阻为r_fanout,等效电容为c_fanout。

请参见图3,由于扫描线上各位置的延迟情况不同,扫描线的近端延迟小,扫描线的远端延迟大,例如,栅极驱动输出端输出的扫描信号为标准的方波信号,当该方波信号传输至y1位置时,方波信号的上升沿稍微有点变缓,而当传输至y2位置时,方波信号的上升沿变缓非常明显,即信号延迟非常明显,因此y1位置的充电情况良好,y2位置的充电情况较差,导致画面显示不均匀。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请参见图4。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未显示)、多条扫描线100和多条数据线200,所述多条扫描线100和多条所述数据线200交叉设置,围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且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同步接收扫描信号。

可以理解,相对于图1所述的驱动架构,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利用两条扫描线100为同一行像素单元提供扫描信号,可减小扫描线100上的等效电容的数量,进而减小扫描线100上的rc延迟,改善扫描线100远端的像素单元300的充电情况,提高画面显示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00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100,每一列所述像素单元300对应一条所述数据线200。可以理解,对于每一行上的多个像素单元300,均利用两条扫描线100提供扫描信号,有利于减小每一条扫描线100在y2位置处的rc延迟,改善位于y2位置处的像素单元300的充电情况,提供画面整体显示质量。

请参见图5,假设阵列基板中的第k行像素单元300,对应的设置了两条扫描线100。则相对于图2所述的方案,每条扫描线100上的像素单元300减半,相当于每条扫描线100上的等效电容c减半,理论上本实施例的方案rc延迟为常规设计的一半,从而改善因扫描线100上的rc延迟导致的画面显示不均匀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同一像素行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300,交替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可以理解,通过将位于同一像素行的多个像素单交替的电连接到两条扫描线100上,有利用均衡每条扫描线100上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容,进一步改善画面显示不均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应于同一像素行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分别设置于所述像素行的两侧。可以理解,将对应于同一像素行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分别设置于所述像素行的两侧,可避免两条扫描线100之间发生短路。同时,将对应于同一像素行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分别设置于所述像素行的两侧,还便于扫描线100与像素单元300实现电连接。此外,还可以将对应于同一像素行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绝缘的设置在该像素行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100与奇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100与偶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此外,还可以将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100与偶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100与奇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利用第2n-1和第2n条扫描线100同时为第n行的多个像素单元300提供扫描信号,打开第n行像素单元300,其中n为正整数。假设每颗栅极驱动芯片有2n个输出通道,扫描线100与驱动芯片的输出通道一一电连接,则栅极驱动芯片各通道输出的扫描信号的波形如图6所示。其中,检测到移位控制信号ckv上升沿且识别到起始信号stv为高电平信号时,通过第1行和第2行扫描输出高电平的扫描信号,位于第1行的多个像素单元300同时开启。在检测到ckv信号的第二个上升沿时,通过第3行和第4行扫描输出高电平的扫描信号,位于第2行的多个像素单元300同时开启。以此类推,在检测到ckv信号的第n个上升沿时,通过第2n-1条和第2n条扫描线100输出高电平的扫描信号,同时开启第n行的多个像素单元300,以实现对像素单元300进行逐行扫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像素行中,部分连续排列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中的一条,其余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中的另一条。可以理解,对于位于同一行的像素单元300,可以将靠近y1端的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300和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中的一条电连接,其余的像素单元300和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中的另一条电连接,同样能够达到通过减少扫描线100上的等效电容数量来减小rc延迟,改善画面不均的目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条扫描线100和多条数据线200,所述多条扫描线100和所述多条数据线200交叉设置,围成呈阵列排布多个像素单元300,其中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00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且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00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接收相同的扫描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00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100,每一列所述像素单元300对应一条所述数据线200,且位于同一像素行的所述像素单元300交替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

可以理解,对于每一行上的多个像素单元300,均利用两条扫描线100提供扫描信号,有利于减小每一条扫描线100在y2位置处的rc延迟,改善位于y2位置处的像素单元300的充电情况,提供画面整体显示质量。此外,通过将位于同一像素行的多个像素单交替的电连接到两条扫描线100上,有利于均衡每条扫描线100上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容,进一步改善画面显示不均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应于同一像素行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分别设置于所述像素行的两侧。可以理解,将对应于同一像素行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分别设置于所述像素行的两侧,可避免两条扫描线100之间发生短路,同时便于与像素单元300实现电连接。此外,还可以将对应于同一像素行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绝缘的设置在该像素行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100与奇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100与偶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此外,还可以将奇数行的所述扫描线100与偶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偶数行的所述扫描线100与奇数列的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像素行中,部分连续排列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中的一条,其余所述像素单元300电连接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中的另一条。可以理解,对于位于同一行的像素单元300,可以将靠近y1端的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300和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中的一条电连接,其余的像素单元300和与所述像素行对应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中的另一条电连接,同样能够达到通过减少扫描线100上的等效电容来减小rc延迟,从而达到改善画面不均匀的目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针对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通过数据线200为像素单元300提提供驱动信号;

通过扫描线100为所述像素单元300逐行提供扫描信号,其中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00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00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同步接收所述扫描信号。

本实施例中,利用两条扫描线100为同一行像素单元300提供扫描信号,以实现像素单元300的逐行扫描,可减小扫描线100上的电容的数量,进而减小扫描线100上的rc延迟,改善扫描线100远端的像素单元300的充电情况,改善画面显示不均的问题,提高画面显示质量。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条扫描线100和多条数据线200,所述扫描线100和所述数据线200交叉设置,围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300,其中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00对应两条所述扫描线100,且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00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同步接收扫描信号。本发明中,通过对同一行像素单元300设置两条扫描线100,减少每条扫描线100上的电连接的像素单元300,减小扫描线100上的等效电容,进而减小扫描线100上的rc延迟,保证了栅极的充电时间。并且,对应于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300的两条所述扫描线100同步接收扫描信号,保证了同一行的像素单元300的栅极同步开启,实现图像的正常显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