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7643发布日期:2019-12-31 15:3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驱动电路一般包括emi及输入整流滤波电路、pwm控制电路、ac-dc变换电路和负反馈电路,目前,大多数100w以下反激型开关电源,其pwm控制工作电路的电源管理芯片采用普通的pwmic(例如ld7535芯片和ld7538芯片)。

采用ld7535芯片作为电源管理芯片,可以为电路提供过压保护,其过压保护原理是靠ld7535芯片的vcc脚内部所连接的一个32v稳压管来实现,当输出电压升高时变压器t1f的辅助绕组供给ld7535芯片vcc脚的电压也会升高,达到32v时ld7535芯片进入过压保护状态,从而自动切断电源供应。这样往往会造成led显示突然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包括ac交流输入端、emi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脉冲宽度控制电路、ac-dc变换电路、负反馈电路和断电保护电路,所述ac交流电依次从ac交流输入端经emi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ac-dc变换电路将交流输入转为直流稳压电源v+,所述直流稳压电源输入断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断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led阵列模块;所述断电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组、二极管d5、二极管d6、mos管q3、电阻r31、电阻r32、mos管q4、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所述的mos管q3的栅极通过驱动电阻r32与直流稳压电源v+端连接,并通过电阻r31接地,所述的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的mos管q3的漏极接电阻r34和电阻r35,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4的栅极,mos管q4通过驱动电阻r35与电池组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池组、二极管d5的负极和mos管q4的源极,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直流稳压电源v+端,所述mos管q4的漏极分别连接电阻r33后接地、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和连接输出端v1+,所述输出端v1+连接led阵列模块,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接直流稳压电源v+端。

优选的,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脉冲宽度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脉冲宽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设有开关管,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设有变压器,脉冲宽度控制电路的开关管的输出连接至ac-dc变换电路的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此变压器的反馈绕组连接至脉冲宽度控制电路中ic的引脚cs端;所述ic的引脚comp连接一光耦,所述光耦的输出端连接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断电保护电路为led阵列模块供电,使得在过压保护状态下,led阵列模块可以正常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包括ac交流输入端、emi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脉冲宽度控制电路、ac-dc变换电路、负反馈电路和断电保护电路,所述ac交流电依次从ac交流输入端经emi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ac-dc变换电路将交流输入转为直流稳压电源v+,所述直流稳压电源输入断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断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led阵列模块;所述断电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组、二极管d5、二极管d6、mos管q3、电阻r31、电阻r32、mos管q4、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所述的mos管q3的栅极通过驱动电阻r32与直流稳压电源v+端连接,并通过电阻r31接地,所述的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的mos管q3的漏极接电阻r34和电阻r35,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4的栅极,mos管q4通过驱动电阻r35与电池组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池组、二极管d5的负极和mos管q4的源极,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直流稳压电源v+端,所述mos管q4的漏极分别连接电阻r33后接地、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和连接输出端v1+,所述输出端v1+连接led阵列模块,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接直流稳压电源v+端。

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脉冲宽度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脉冲宽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设有开关管,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设有变压器,脉冲宽度控制电路的开关管的输出连接至ac-dc变换电路的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此变压器的反馈绕组连接至脉冲宽度控制电路中ic的引脚cs端;所述ic的引脚comp连接一光耦,所述光耦的输出端连接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端。

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1、整流桥电路和emi滤波电路

由共模电感l1、l2,电容cx1,电阻r1、r2,整流器bd1构成emi及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由共模电感l1、l2和电容cx1起到抑制emi共模干扰的作用;电容cx1起到抑制emi差模干扰的作用;因安规要求,设置电阻r1、r2在关机时给电容cx1放电,同时与电阻r8组合作为电源管理芯片ic1(ld7538)的起动电阻;整流器bd1和电容c1组成整流滤波电路给整机提供直流电源。

2、脉冲宽度控制电路

脉冲宽度控制电路的电源管理芯片ic1采用公知电源管理芯片ld7538。

电源管理芯片ic1(ld7538)的vcc脚通过电阻r2和电阻r1得到起动电源给电容c10充电,当电容c10电压上升至电源管理芯片ic1所要求的起动电压时电源管理芯片ic1开始工作,电源管理芯片ic1的out脚开始输出开关脉冲的高电平,开关管q1进入导通状态。电容c1上的直流电压通过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开关管q1、电阻r23-r24(电阻r23、r24并联,调整其大小可以改变输出功率大小,阻值大,输出功率小)构成回路。此时变压器t1初级绕组中的电流成线性增大,当此电流增大在电阻r23、r24上产生的电压通过电阻r20和电容c14组成的积分电路滤除尖峰干扰后达到一定值(此电压值是ic1内部设定好的)时,电源管理芯片ic1的out脚开始输出开关脉冲的低电平,开关管q1进入截止状态,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反馈绕组通过各自导通的整流二极管开始输出电压,反馈绕组t1-b的输出通过稳压管zd2整流,再经电阻r7(微调电压作用)电容c10滤波,电容c11去耦给电源管理芯片ic1供电;此时开关管q1截止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就会产生尖峰电压,为了保证开关管q1工作在安全电压范围内二极管d2,电阻r4,电阻r5,电阻r9和电容c2就用来吸收此尖峰电压,同时电阻r9还有改善emi辐射的作用。

3、ac-dc变换电路和负反馈电路

ac-dc变换电路,由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通过二极管d1整流,电容c5滤波,开关管q2滤除高频尖峰纹波后再通过电容c6滤波成干净的直流电压。电阻r17、电阻r3、稳压管u2、电容c12和电阻r25是稳压管u2的补偿电路也就是负反馈电路,提高稳压管u2的稳定性。电容c8也是同样作用提高整个取样反馈的稳定性。工作逻辑原理如下:当负载电流变小,输出电压变高,采样电路检测到输出电压变高时,稳压管u2会使红外发光二极管u1b中的电流变大,光敏三极管u1a阻值变小,电源管理芯片ic1的comp脚电压下降,使电源管理芯片ic1的out脚输出开关脉冲的高电平时间变短,从而调整开关管q1的导通时间使输出电压下降达到所设定的电压。当负载电流变大,输出电压变低,逻辑关系反之即可。

4、断电保护电路

断电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组、二极管d5、二极管d6、mos管q3、电阻r31、电阻r32、mos管q4、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所述的mos管q3的栅极通过驱动电阻r32与直流稳压电源v+端连接,并通过电阻r31接地,所述的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的mos管q3的漏极接电阻r34和电阻r35,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4的栅极,mos管q4通过驱动电阻r35与电池组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池组、二极管d5的负极和mos管q4的源极,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直流稳压电源v+端,所述mos管q4的漏极分别连接电阻r33后接地、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和连接输出端v1+,所述输出端v1+连接led阵列模块,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接直流稳压电源v+端。电池组可采用三节锂电池串联形成。mos管q3通过驱动电阻r32与直流稳压电源v+端连接。mos管q4通过驱动电阻r35与电池组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5单向导通连接直流稳压电源v+端与电池组,可防止电池充满时或直流稳压电源v+端不供电时电池电流倒流。当直流稳压电源v+端有电压时,电阻r17驱动mos管q3,此时电阻r35驱动mos管q4的电流对地短路,mos管q4未打开,电池组不供电,由直流稳压电源v+端供电;当直流稳压电源v+端未通电,mos管q3未打开,电池组电流通过电阻r35驱动mos管q4打开,电池组进行放电,由电池组为led阵列模块供电。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