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式防转移多层复合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5481发布日期:2019-11-15 21:3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揭开式防转移多层复合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识,具体涉及一种揭开式防转移多层复合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产品的防伪越来越重要,客户不仅要求每一枚标识不同,还要求标识的美观度,客户的背贴物的表面性质各种各样,其中,表面凹凸不平的被贴物被大量使用,例如凹凸不平的瓶盖,具有手感的光油盒等。

目前,目前在防伪标识领域,揭开式防伪标签应用广泛,防伪力度高,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给客户带来很大不便。

1)全揭开式标签贴在凹凸不平的被贴物上时,由于次层只有局部与被贴物接触,在流通过程中磕碰会容易导致局部次层的分离,标签脱落。

2)留底次层易碎,凹凸不平的被贴物揭开后留底内容不完整,消费者无法进行扫描识读,影响消费者兑奖、查询功能。

如何制备出在凹凸不平被贴物上应用的防伪力度高,不易模仿,易于揭起,留底信息不易破损,并且防转移性能佳的揭开式防伪标识,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揭开式防转移多层复合防伪标识,易于揭起,留底信息揭开完整;无法完整转移,防转移性能高;鉴别简单,防伪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揭开式防转移多层复合防伪标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印刷层、基材层、离型层、可变信息层、胶水层、塑膜层、局部离型层、色层和胶粘剂层;

所述防伪标识能够揭开,分为剥离部分和留底部分,剥离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印刷层和基材层;留底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离型层、可变信息层、胶水层、塑膜层、局部离型层、色层和胶粘剂层;

加热或者从底部刻意抠时,所述防伪标识被破坏,分为剥离部分和留底部分,剥离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印刷层、基材层、离型层、可变信息层、胶水层、塑膜层和局部色层;留底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局部离型层、局部色层和胶粘剂层。

所述印刷层信息为一维码、二维码或图文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维码、二维码起到物流管理的作用,图文起到提示作用。

优选地,所述图文为查询真伪的电话,鉴别真伪时,拨打该电话,然后输入可变信息层上的数码查询产品的真伪。

所述基材层为铜版纸、淋膜纸或者塑膜的一种。

所述离型层为整版的或局部的,可变信息层印刷在离型层上。

所述可变信息层信息为可变数码或者图形。所述可变数码包括二维码和数码,二维码起到兑奖的作用,数码起到查询真伪的作用。

所述塑膜层为pet、pp、pvc或合成纸中的一种,起到保护留底信息的作用。标签即使张贴到凹凸不平的被贴物上面,揭开后内容也不会出现破损。

所述局部离型层为网格状或条纹状。

所述胶粘剂层下方设置有硅油纸层。

设置局部离型层的目的是在加热或者从底部刻意抠时,从这里实现分离,防止标识被完整转移后二次使用。

设置色层的目的是作为打底色,保证标识的信息不被被贴物的颜色干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揭开式防转移多层复合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基材层上印刷形成印刷层;

2)在基材层的另一面涂布离型层;

3)在离型层面印刷可变信息层,使用胶水与塑膜层进行复合;

4)在塑膜层的另一面涂布局部离型层;

5)在塑膜层的局部离型层面涂布色层;

6)使用胶粘剂与硅油纸进行复合,模切,得标识。

消费者鉴别真伪时:

1、通过印刷层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查询产品的物流信息,揭开后,通过扫描留底的二维码进行兑奖,拨打印刷层的查询电话,输入留底的数码进行产品真伪的查询。

2、加热或者从底部刻意抠时,标识被破坏,不能完整转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美观,在凹凸不平的被贴物上,可变信息层揭开完整,解决传统揭开式标签留底内容不全,导致消费者无法进行扫码识读的问题。

2、标识在流通过程中粘结结实,不易被破坏掉标而影响使用。由于底层设置了局部离型层,贴到被贴物上时,未涂离型层的地方与被贴物接触牢固,不易脱落,有离型层的地方,磕碰转移时容易分层,起到警示作用。

3、防转移性能佳,本实用新型设置局部离型层,加热或者从底部刻意抠时,在局部离型层处分离,标签被破坏,防止二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印刷层;2、基材层;3、离型层;4、可变信息层;5、胶水层;6、塑膜层;7、局部离型层;8、色层;9、胶粘剂层;10、硅油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的揭开式防转移多层复合防伪标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印刷层1、基材层2、离型层3、可变信息层4、胶水层5、塑膜层6、局部离型层7、色层8和胶粘剂层9;

所述防伪标识能够揭开,分为剥离部分和留底部分,剥离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印刷层1和基材层2;留底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离型层3、可变信息层4、胶水层5、塑膜层6、局部离型层7、色层8和胶粘剂层9;

加热或者从底部刻意抠时,所述防伪标识被破坏,分为剥离部分和留底部分,剥离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印刷层1、基材层2、离型层3、可变信息层4、胶水层5、塑膜层6和局部色层8;留底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局部离型层7、局部色层8和胶粘剂层9。

所述印刷层1信息包括一维码、二维码和图文。一维码、二维码起到物流管理的作用,图文起到提示作用。

所述图文为查询真伪的电话,鉴别真伪时,拨打该电话,然后输入可变信息层4上的数码查询产品的真伪。

所述基材层2为铜版纸。

所述离型层3为整版涂布,可变信息层4印刷在离型层3上。

所述可变信息层4信息为可变数码。所述可变数码包括二维码和数码,二维码起到兑奖的作用,数码起到查询真伪的作用。

所述塑膜层6为pet膜。

所述局部离型层7为网格状或条纹状。

所述胶粘剂层9下方设置有硅油纸层10。

设置色层8的目的是作为打底色,保证标识的信息不被被贴物的颜色干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揭开式防转移多层复合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基材层2上印刷形成印刷层1;

2)在基材层2的另一面涂布离型层3;

3)在离型层3面印刷可变信息层4,使用胶水与塑膜层6进行复合;

4)在塑膜层6的另一面涂布局部离型层7;

5)在塑膜层6的局部离型层7面涂布色层8;

6)使用胶粘剂与硅油纸进行复合,模切,得标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