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7545发布日期:2020-04-21 17:4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识牌。



背景技术:

节假日的时候,我们有时会与家人、朋友去景区游玩。在景区的门口或者景区里供游客行走的路径旁,我们通常会看到一些各式各样的标志牌,比如景区提示牌、指向牌、路牌。在标识牌上面通常记载着对景区的介绍、景区地图及我们所处的位置,这些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游玩指南。

我们在景区里看到的标识牌包括板面和支撑装置;板面为长方形板且呈倾斜状,板面位于支撑装置上部;支撑装置位于板面下部,支撑装置与板面固定连接,支撑装置与地面固定连接。

我们站在标识牌前,可以俯视观看标识牌上的内容,此时我们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观看姿态。但是,如果遇到下雪天气,雪堆积覆盖在倾斜的板面上,不易掉落,影响我们游玩时观看标识板上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识牌,其标识牌板面可调节成竖直或倾斜状,具有不易积雪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标识牌,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调节柱和一块展示板;两个支撑柱相互平行且均与地面垂直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两个调节柱相互平行,调节柱的底端与支撑柱顶端铰接,调节柱的底端设置在支撑柱的u形槽内;在调节柱底端侧面上开设有一通孔,在通孔内穿插有一转轴,转轴两端与u形槽固定连接;展示板为一长方形板,展示板的两侧边与调节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标识牌的两个支撑柱垂直插入土体固定或者垂直与坚实地面固定连接;人工转动调节柱,调节柱以转轴的轴线为轴转动;铰接处,调节柱的侧面与支撑柱的u形槽面贴合,调节柱与支撑柱存在相互作用的摩擦阻力,调节柱与支撑柱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可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夹角。

标识板的调节柱可带动与调节柱连接的展示板转动,展示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可在0度-90度的范围内调节,下雪天气可人工转动调节柱,使展示板呈竖直状;雪接触展示板板面后不易堆积、可较快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挂环、耳板、支杆和挂钩;沿支撑柱长轴方向,数个挂环水平均匀设置在支撑柱背向游客的一侧;耳板中部开设有一个小孔;两个耳板成一对,两对耳板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柱背向游客侧的中部位置;两个支杆分别与两对耳板对应设置且支杆上端与耳板铰接;挂钩的一端与支杆下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挂环挂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随着调节柱转动次数的增多,调节柱与支撑柱之间的接触面逐渐磨损,导致两者间的摩擦阻力逐渐减小,不足以使调节柱与支撑柱维持相对稳定的夹角;改进后,人工转动调节柱至所需要的角度后,转动支杆,将挂钩挂在支撑柱相应位置的挂环上,使支杆能稳定支撑调节柱。支撑柱、调节柱、支杆围成的三角形结构提高了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杆包括位于中部的螺杆部和两个分别位于支杆上、下端的螺纹筒部;螺杆部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两端螺纹反向设置;两个螺纹筒部分别与螺杆部两端的螺纹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扭转螺杆部,螺筒部在螺杆部上沿螺杆部长轴方向移动,可以对调节柱与支撑柱之间的夹角进行微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标识牌包括条形口和安装组件;沿调节柱长轴方向,两个条形口分别开设于两个调节柱的相对一侧;安装组件包括u形框、插板、横杆和插槽;横杆位于两个调节柱的底端且与两个调节柱垂直固定连接;u形框包括一个横向杆和两个竖向杆,横向杆和竖向杆的横截面均为凹槽形;两个竖向杆相互平行,两个竖向杆分别位于横向杆的两端且与横向杆垂直固定连接;横向杆与横杆相互平行,横向杆底面与横杆顶面贴合;插槽为横向杆与竖向杆所围成的一个u形凹槽;在u型框上对应两个条形口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插板,插板与u型框固定连接且伸入条形口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展示板与u形框为插接,可方便替换展示板;插板与调节柱为插接,可在展示板与u形框分离困难的情况将两者整体替换,进一步提高替换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标识牌还包括柱帽;柱帽扣在调节柱的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帽设在调节柱顶端,可限制插板沿条形口向上移动,配合横杆固定u形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标识牌还包括限位框;限位框为一长方形框且设置在u形框与展示板之间,限位框与u形框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待展示板的安装工作完成后,将限位框沿u形框与展示板之间的插槽插入u形框内,限位框与u形框的横向杆邻接;限位框可对固定在展示板上载体的边角进行固定,使载体在展示板上不容易发生翘起、褶皱等问题,从而满足游客正常观看标识内容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护栏,护栏设置在两张支撑柱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标识板的调节柱可带动与调节柱连接的展示板转动,展示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可在0度-90度的范围内调节,下雪天气可人工转动调节柱,使展示板呈竖直状;雪接触展示板板面后不易堆积、可较快掉落;

2.设置安装组件,方便了展示板的更换;

3.设置限位框,限位框可对固定在展示板上载体的边角进行固定,使载体在展示板上不容易发生翘起、褶皱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标识牌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一种标识牌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10、挂环;2、调节柱;20、耳板;21、条形口;3、展示板;4、支杆;40、螺杆部;41、螺纹筒部;5、挂钩;6、安装组件;60、u形框;600、插槽;61、插板;62、横杆;7、限位框;8、柱帽;9、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标识牌,包括两个支撑柱1、两个调节柱2、一块展示板3和一个护栏9。支撑柱1为长方体柱,两个支撑柱1相互平行且均与地面垂直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调节柱2为长方体柱,两个调节柱2相互平行,调节柱2的底端与支撑柱1顶端铰接,调节柱2的底端设置在支撑柱1的u形槽内;在调节柱2底端侧面上开设有一通孔,在通孔内穿插有一转轴,转轴两端与u形槽固定连接;展示板3为一长方形板,展示板3的两侧边与调节柱2连接;护栏9设置在两个支撑柱1之间,护栏9为一长方形板,护栏9的板面竖向设置,护栏9中部的上、下侧分别向上、下凸出形成弧形凸起,护栏9的两侧边与两个支撑柱1固定连接。

使用时,将标识牌的两个支撑柱1垂直插入土体固定或者垂直与坚实地面固定连接;人工转动调节柱2,调节柱2以转轴的轴线为轴转动;铰接处,调节柱2的侧面与支撑柱1的u形槽面贴合,调节柱2与支撑柱1存在相互作用的摩擦阻力,调节柱2与支撑柱1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可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夹角。

标识板的调节柱2可带动与调节柱2连接的展示板3转动,展示板3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可在0度至90度的范围内调节,下雪天气可人工转动调节柱2,使展示板3呈竖直状;雪接触展示板3板面后不易堆积、可较快掉落。

人工转动调节柱2后,调节柱2与支撑柱1因为相互摩擦阻力的存在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夹角。但是,随着调节柱2转动次数的增多,调节柱2与支撑柱1之间的接触面逐渐磨损,导致两者间的摩擦阻力逐渐减小,不足以使调节柱2与支撑柱1维持相对稳定的夹角。

参照图2和图3,为解决上述问题,标识牌进一步设计有挂环10、耳板20、支杆4和挂钩5。挂环10为圆形环;沿支撑柱1长轴方向,数个挂环10水平均匀设置在支撑柱1背向游客的一侧,挂环10与支撑柱1垂直固定连接;耳板20为较小的长方形板,在板中部开设有一个小孔;两个耳板20成一对,两对耳板20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柱2背向游客侧的中部位置,耳板20的板面与调节柱2的侧面平行,耳板20与调节柱2垂直固定连接;支杆4为一横截面为圆形的杆,两个支杆4分别与两对耳板20对应设置,支杆4包括位于中部的螺杆部40和两个分别位于支杆4上、下端的螺纹筒部41;螺杆部40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两端螺纹反向设置;两个螺纹筒部41分别与螺杆部40两端的螺纹适配,螺纹筒部41与螺杆部40螺接;位于上端的螺纹筒部41与耳板20铰接,在上端的螺纹筒部41的顶端侧面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内穿插有一转轴,转轴两端穿过两个耳板20上的小孔;挂钩5为一横截面为圆形的弧形钩,挂钩5的一端与下端的螺纹筒部41固定连接,挂钩5的另一端与挂环10挂接。

使用时,人工转动调节柱2至所需要的角度后,转动支杆4,将挂钩5挂在支撑柱1相应位置的挂环10上,扭转螺杆部40,螺筒部41在螺杆部40上沿螺杆部40长轴方向移动,对调节柱2与支撑柱1之间的夹角进行微调。

多个挂环10沿支撑柱1长轴方向均匀设置,可满足挂钩5在不同高度的挂接挂环10的要求;支杆4与调节柱2铰接,可转动支杆4,将下端的螺纹筒部41在合适高度与支撑柱1固定,从而让支杆4支撑调节柱2,使支撑柱1与调节柱2维持固定的夹角;螺杆部40和螺纹筒部41的组合结构可对支杆4的长度进行微调,进而调整了支撑柱1与调节柱2之间的夹角;支撑柱1、调节柱2、支杆4所围成的三角形结构提高了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展示板3在外界环境长期作用下可能会出现板面凸起、破损等质量问题;若展示板3与调节柱2固定连接,则人工无法方便的对展示板3进行更换。

参照图2和图4,解决上述问题,标识牌进一步设计有条形口21、安装组件6和柱帽8。沿调节柱2长轴方向,两个条形口21分别开设于两个调节柱2的相邻面侧;安装组件6包括u形框60、插板61、横杆62和插槽600;横杆62为一长方体杆,横杆62位于两个调节柱2的底端且与两个调节柱2垂直固定连接;u形框60包括一个横向杆和两个竖向杆,横向杆和竖向杆的横截面均为凹槽形;两个竖向杆相互平行,两个竖向杆分别位于横向杆的两端且与横向杆垂直固定连接;横向杆与横杆62相互平行,横向杆底面与横杆62顶面贴合;插槽600为横向杆与竖向杆所围成的一个u形凹槽;在u型框60上对应两个条形口21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插板61,在u型框60同一侧设置有两个插板61,一共设置有四个插板61,插板61为一长方形板且与u型框60垂直固定连接;柱帽8为单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块,两个柱帽8分别扣在两个调节柱2的顶端。

使用时,将展示板3沿插槽600插入u形框60内;随后将插板61沿条形口21插入两个调节柱2之间,u形框60的横向杆与横杆62贴合;再将两个柱帽8分别套在两个调节柱2的顶端。

横杆62可限制u形框60沿条形口21向下移动;展示板3与u形框60为插接,可方便替换展示板3;插板61与调节柱2为插接,可在展示板3与u形框60分离困难的情况将两者整体替换,进一步提高替换的便捷性;柱帽8套在调节柱2顶端,可限制插板61沿条形口21向上移动,配合横杆62固定u形框60。

标识牌展示的内容多有纸张、塑料板等载体。通常将这类载体以某种方式固定展示板3上,例如粘接;在外界环境作用下,载体容易局部翘起、褶皱或者变形,直接影响了游客观看标识内容。

参照图1和图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计有限位框7。限位框7为一长方形框且设置在u形框60与展示板3之间,限位框7与u形框60插接。

使用时,待展示板3的安装工作完成后,将限位框7沿u形框60与展示板3之间的插槽600插入u形框60内,限位框7与u形框60的横向杆邻接。限位框7可对固定在展示板3上载体的边角进行固定,使载体在展示板3上不容易发生翘起、褶皱等问题,从而满足游客正常观看标识内容的需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