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教学实验实训综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6347发布日期:2020-05-26 17:3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自动化教学实验实训综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办公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教学实验实训综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的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几乎所有中、高级职业院校都开设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及相关专业,plc课程则为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每个学校都配以相关的实验实训设备或装置,实验实训项目也得到不断扩充和完善;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教学装置体积较大,形式固定,不方便对其进行移动,以至于在移动过程中太过于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教学实验实训综合装置,通过下压脚踏板,带动第二固定板向下移动,经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第一固定板进行移动,如此轮子与地面相接触,如此实现方便移动的目的,同时利用凸块在凹槽内部,卡块卡进卡槽的内部,对移动中的轮子进行固定,避免在移动中轮子移位,如此便实现了便于移动的目的,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教学实验实训综合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均设有轮子,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均设有卡带,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卡带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脚踏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调节槽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凸块插入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所述调节槽靠近第一滑块的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底部为倾斜设置,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为倾斜设置,所述卡块的另一端延伸至操作台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块,所述操作台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和操作台的内壁焊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贯穿调节槽并延伸至操作台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凸块靠近卡块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有缓冲弹簧,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第一滑槽焊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伸缩杆焊接,所述缓冲板为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缓冲板与第一滑块相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下压脚踏板,带动第二固定板向下移动,经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第一固定板进行移动,如此轮子与地面相接触,如此实现方便移动的目的,同时利用凸块在凹槽内部,卡块卡进卡槽的内部,对移动中的轮子进行固定,避免在移动中轮子移位,如此便实现了便于移动的目的,节省人力,实用性强,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不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的问题,

2、通过利用重力使得操作台与地面相接触,如此轮子向调节槽的方向进行移动,这时第一滑块与缓冲板进行接触,首先利用缓冲板的橡胶材质对冲击力进行吸收,在利用缓冲弹簧的弹性对其进行缓冲,如此便可大大减少固定板与操作台内壁的撞击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当需要固定时固定板与操作台之间的撞击力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纵向剖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局部纵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操作台;2、调节槽;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卡带;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脚踏板;9、凸块;10、凹槽;11、第一滑块;12、第一滑槽;13、卡块;14、第二滑块;15、第二滑槽;16、弹簧;17、伸缩杆;18、缓冲弹簧;19、缓冲板;20、轮子;21、卡槽;22、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教学实验实训综合装置,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调节槽2,所述调节槽2的内部设有第一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底部均设有轮子20,所述调节槽2的内部设有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的相对一侧均设有卡带5,所述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之间设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分别与两个卡带5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板4远离第一固定板3的一侧设有脚踏板8,所述第二固定板4的底部设有凸块9,所述调节槽2的内壁设有凹槽10,所述凸块9插入凹槽10的内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11,所述调节槽2靠近第一滑块11的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块1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2的内部,如此设置可以对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块9的底部为倾斜设置,且所述凹槽10的内部设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的一端为倾斜设置,所述卡块13的另一端延伸至操作台1的内部,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卡块13受到挤压会产生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块13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块14,所述操作台1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块14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5的内部,如此设置可以对卡块13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块13的一侧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卡块13和操作台1的内壁焊接,所述第二滑块14的一侧设有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远离第二滑块14的一端贯穿调节槽2并延伸至操作台1的外部,如此设置可以当不需要移动时,利用移动固定杆22,如此带动卡块13脱离卡槽21,解除对轮子20的限位,利用操作台1的重力,一切可回到原始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块9靠近卡块13的一侧设有卡槽21,所述卡块13与卡槽21相匹配,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凸块9不会脱离凹槽10的内部;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需要进行移动时,下压脚踏板8,带动第二固定板4向下移动,由于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均与卡带5啮合,如此第一齿轮6正时针进行转动,带动第二齿轮7逆时针转动,第一固定板3向下移动,如此轮子20向下移动,这样轮子20与地面相接触,与此同时,凸块9进入凹槽10内,挤压卡块13进行移动,第二滑块14在第二滑槽15内移动,弹簧16受力收缩,当凸块9完全进入凹槽10的内部时,利用弹簧16的回复力,卡块13卡进卡槽21的内部,如此便限制住了第二固定板4的移动能力,以此实现了对轮子20的固定效果,避免在移动中轮子20移位,如此便实现了便于移动的目的,节省人力,实用性强,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的问题。

如图3-4所示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教学实验实训综合装置,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块11的顶部设有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的内部设有缓冲弹簧18,所述伸缩杆17的顶部与第一滑槽12焊接,如此设置可以对缓冲弹簧18进行移动,不会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杆17的底部设有缓冲板19,所述缓冲板19与伸缩杆17焊接,所述缓冲板19为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缓冲板19与第一滑块11相贴合,如此设置可以对撞击力进行缓冲;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利用重力使得操作台1与地面相接触,如此轮子20向调节槽2的方向进行移动,这时第一滑块11与缓冲板19进行接触,首先利用缓冲板19的橡胶材质对冲击力进行吸收,在利用缓冲弹簧18的弹性对其进行缓冲,如此便可大大减少固定板与操作台1内壁的撞击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固定时固定板与操作台1之间的撞击力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移动时,下压脚踏板8,带动第二固定板4向下移动,第一齿轮6正时针进行转动,带动第二齿轮7逆时针转动,第一固定板3向下移动,如此轮子20向下移动,这样轮子20与地面相接触,与此同时,凸块9进入凹槽10内,挤压卡块13进行移动,第二滑块14在第二滑槽15内移动,弹簧16受力收缩,当凸块9完全进入凹槽10的内部时,利用弹簧16的回复力,卡块13卡进卡槽21的内部,如此便实现了便于移动的目的。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